蘇聯最奇葩的攻擊機,外形如同「大頭娃娃」,火力卻十分強悍

2020-12-15 芊微防務觀察

在軍用航空研發領域,蘇聯一度與美國實力不分上下。當然,在戰機的設計理念上,戰鬥民族一直奉行「火力至上」與「實用主義」,對於所謂的造型美感並不太在意,由此也讓眾多戰機成為經典。比如,在二戰結束後,蘇聯就研發出一款外形奇葩但火力強勁的攻擊機伊爾-20。儘管從造型上來看,伊爾-20違背了航空領域的流線型設計傳統,近似「駝背」的造型讓其得到了「大頭娃娃」的綽號,但搭載3門NS-23型23毫米機炮的伊爾-20火力輸出極為彪悍,成為世界航空史上火炮螺旋槳反坦克強擊機的卓越代表。

提到伊爾-20的研發機構伊留申設計局,在二戰時期可謂大放異彩。該設計局設計研發的伊爾-2強擊機與納粹德國空軍的「斯圖卡」齊名,被譽為「黑色死神」,成為二戰時期最負盛名的反坦克強擊機。二戰結束後,蘇聯軍方對於伊爾-2強擊機的後續研發熱情不減,要求伊留申設計局在其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火力與打擊效率。1948年,新一代伊爾-20強擊機成功問世。

從造型上來看,伊爾-20強擊機除了追求「暴力美學」之外,絲毫沒有任何美感可言。最為奇葩的是,設計人員將這款戰機的飛行員座艙設計在了發動機上方。客觀來說,這種違背常理的設計結構,的確可以讓飛行員擁有更為廣闊的下方視野,可以有效避免地面防空火力的襲擊,並且能夠充分發揮戰機對集群多目標的掃射能力。然而,由於飛機整體造型形成了一個拱形駝背形狀,不僅造型醜陋,也讓空氣動力性能嚴重削弱。當然,為了進一步提升戰機的防禦性,伊爾-2強擊機採用了類似美制A-10攻擊機的裝甲強化設計,並且著重對飛行座艙進行了加固防禦,其防彈玻璃厚度就高達100毫米。

當然,作為一款強擊機,伊爾-20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在其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其王牌對地攻擊武器就是23毫米努德曼-蘇拉諾夫NS-23型航炮。這款經典航炮也是蘇聯空軍早期主力噴氣戰機米格-15的標配。除了裝備3門努德曼-蘇拉諾夫NS-23型航炮之外,為了進一步提升火力打擊範圍,其航炮在不同角度的分工協作也十分精妙。特別是兩門能夠向下傾斜射擊的航炮,可以保證伊爾-20不必採用俯衝攻擊,在水平飛行狀態就能以傾斜23度的角度進行對地掃射。不僅如此,伊爾-20的載彈量也十分驚人,常規作戰任務中能攜帶400kg炸彈,過載狀態下甚至可以同時攜帶700kg炸彈並掛載4枚RS-132火箭彈,將火力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伊爾-20在擁有強大火力優勢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缺點。比如,儘管它配備了功率3000馬力的MF-47活塞發動機,但這款發動機的安全穩定性非常差,並且由於「駝背」設計結構,戰機槳葉非常容易發生自損,並且不利於飛行員逃生。此外,在噴氣式戰機不斷興起後,伊爾-20所代表的螺旋槳戰機逐步落後,加上此後地面防空飛彈的不斷問世,也進一步削弱了伊爾-20的發展空間。

在1949年中止項目後,伊留申設計局後續還進一步研發出了多款強擊機,包括了伊爾-40、伊爾-102等。不過,在很多軍事專家看來,採用保守理念的伊留申設計局依然用螺旋槳飛機的設計理念去研發新型強擊機,完全沒有看到噴氣式戰機的性能優勢。最終,隨著蘇霍伊設計局研發出蘇-25噴氣式強擊機,蘇聯空軍也就此結束了螺旋槳式強擊機的研發時代。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伊爾-20強擊機很快就退居二線,但伊爾-20這個機型代號卻被蘇聯空軍保留了下來,並且沿用到今天,繼續成為俄羅斯空軍的主力戰機,它就是伊爾-20偵察機。

相關焦點

  • 蘇聯伊爾102攻擊機,全身大量武器,詮釋暴力美學
    蘇聯重拾攻擊機在上個世紀60年代,蘇聯的強擊機在中東戰爭中展現出非常強大的火力輸出能力,這讓當時的蘇聯意識到這種對地攻擊機機種的重要性,因此當時的蘇聯當局要求本國的三個設計機構蘇霍伊設計局、伊留申設計局和米高揚設計局分別拿出各自的方案進行招標,當時蘇霍伊設計局拿出了T8原型機方案,伊留申設計局則拿出了當時
  • 蘇-25攻擊機年滿45歲 1975年首次試飛 成為蘇聯俄羅斯傳奇戰機
    1968年初,蘇聯國防部決定研製一種專門的對地攻擊機,為地面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這種機型在上世紀40年代誕生,針對50、60年代戰爭形勢的變化提出全新的設計要求。座艙、發動機、油箱等重要部分都有裝甲保護,可以承受地面火力的打擊。就在T8-1和T8-2原型機進行飛行測試階段,蘇霍伊設計局的管理層就向蘇聯國防部建議,在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的第31航空廠批量生產蘇-25攻擊機,這裡也是米格-21UM教練機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完成了所有國家試飛之後,蘇聯航空製造部授權在提比里西製造蘇-25,批量生產從1978年正式開始。
  • 「黑色死神」,二戰最危險崗位,華為為何轉發蘇聯伊爾2攻擊機?
    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路透社5月15日發布的報導稱,美國商務部再度延長華為的臨時許可到8月13日,但同時他們正在更改一項出口規則,意圖打擊華為的晶片供應鏈。美國商務部此前就已經5次延長華為的「臨時通用許可證」期限,將針對華為的期限延長到5月15日。
  • 蘇聯戰機的殺手鐧,世界射速最快加特林機炮,性能遠超美國貨
    我們都知道,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強大的加特林機炮就是美國A10攻擊機上裝備的GAU8復仇者機炮,擁有7個30毫米的身管,是目前飛機上使用的威力最大的機炮。那麼一向以火力著稱的俄羅斯和蘇聯有沒有類似的同類武器呢?這就是蘇俄非常另類的內能源GSh-6-30加特林機炮。加特林武器早先起源於美國,是一種手搖式機槍,但是射速比之前的步槍快了不少。
  • 第五人格:「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奇葩CP意外搶鏡,傑克好無辜
    如果單純地看傀儡娃娃其實還是有些可愛的,但是從細節來看的確不敢恭維,大大的腦袋就如同被一個頭罩所覆蓋,而且特效下的腿和腳仍舊是原先的樣子,似乎所有的特效與之無關一樣。當然這樣的瑕疵並不是玩家質疑的全部藉口,只是對稀世品質而言的確有所欠缺。
  • 為對抗美國航母,蘇聯研製跨時代戰艦,和中國055十分相似
    【軍武次位面】作者:路芷萬噸巨艦一直都是大國的標誌,前段時間055的下水一舉讓中國擁有了最強大的萬噸級驅逐艦,振奮了太多人。055是一艘非常完善戰艦,可謂海上的多面手。那為什麼蘇聯沒有這麼好的戰艦呢?▲0551981年,裡根政府上臺,為了在冷戰中佔據優勢,他提出六百艦隊的擴軍計劃,要建立擁有600艘艦艇的海軍艦隊。
  • 二戰德軍口中的「黑色死神」,蘇聯的伊爾-2攻擊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可以說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了,在這場戰爭中,誕生了無數著名的民族英雄以及武器槍械,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款伊爾-2攻擊機,就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好的一款對地攻擊機。這款伊爾-2攻擊機是蘇聯於一九三八年所研製的,它機身整體長度為十一點六米,其翼展為十四點六米,機身整體高度為四點二米,空重為四千三百六十公斤,起飛重量達到了六千零六十公斤,動力系統採用的是一臺Mikulin AM-38F液冷機械增壓V型12缸,能夠提供一千七百二十馬力的推動力,最高行駛速度能夠達到四百一十公裡每小時,最大航程為七百二十公裡。
  • 天降「浩劫」,二戰美制A-20系列重型攻擊機,專門為對地攻擊而生
    從這點上來說,攻擊機這一機種,反倒是最符合航空兵初始目的的機種。為了避免在起降時機尾和地面發生擦碰,起落架採用了前三點式布局,並且機上全部油箱都為自封閉油箱,避免被防空火力擊中後發生爆燃。法國空軍對DB-7攻擊機的性能十分滿意,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之後,法國空軍馬上又向道格拉斯公司追加了170架的訂單,並且要求所有飛機必須在1940年9月3號前完成交付。法國空軍曾要求部分DB-7攻擊機使用射界更好的雙垂尾布局,不過這一設想隨著法國的戰敗投降而流產。
  • 美軍A-10攻擊機:「疣豬」機鼻為何大多坑坑窪窪
    美軍A10攻擊機機鼻坑坑窪窪:原因反映美軍的優勢A-10攻擊機也被美軍內部暱稱為「疣豬」,1975年服役,是一種服役了40多年的單座雙引擎攻擊機,近年來隨著新型戰機不斷服役,美軍內部也希望退役該機,不過「疣豬」一直堅挺到現在;細心的網友會發現服役了40多年的A-10攻擊機,基本都沒有完好的機鼻,
  • 攻擊機的兩把尖刀,蘇-25蛙足和A-10疣豬哪個更強悍?
    蘇-25和A-10兩款戰機,都是同一時代的專用對地攻擊機。對比兩個型號不同國家生產的飛機要參考多種層面,包括飛機的結構,機動性能,對地攻擊的能力,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後勤的維護的情況等等。二者的作用不一樣,蘇-25更偏向低空突防攻擊 ,A-10與之不同,抵近進行反坦克和對地近距離火力支援。
  • 蘇聯攻擊機有多「強」?服役42年都不退役,曾參加十餘場戰爭
    在空軍方面也不例外,在60年代,美蘇雙方紛紛開展了自己的對地攻擊機項目,通過開發新一代的對地攻擊機(蘇聯稱其為強擊機),來應對雙方規模越來越大的裝甲部隊和地面部隊。美國的對地攻擊機項目的最終成果是著名的A10攻擊機,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本文要介紹的蘇25「蛙足」強擊機。蘇25「蛙足」強擊機的研發工作始於1968年,當時蘇聯空軍已經對強擊機的定位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
  • 空戰爭鋒手遊雜談 「重裝火力」蘇-27戰鬥機
    在空戰爭鋒手遊中,重火力戰鬥機是多人對戰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火力戰機的特點是火力傷害大,機身防護性強,機動性能比殲擊機要弱,但比攻擊機要強。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這款重火力戰鬥機,現實中是一款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是俄羅斯軍機中最成功的機型,它便是蘇-27戰鬥機。
  • 火力對決:重裝上陣爆料第二彈|全新重火力武器、無人攻擊機火爆登場!
    現在,全新的火力對決2.0——「火力對決,重裝上陣」終於要在8月7日跟大家見面了!UAV控制終端,特種兵在使用後進入無人攻擊機空中第一視角,攻擊機掠過特種兵上空,特種兵控制發射飛彈攻擊地面造成傷害。UAV控制終端可從超級武器箱/軍火密室中拾取。
  • 誰來拯救「大頭娃娃」?
    1月7日,微博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01 怎麼變成了「大頭娃娃」氯倍他索丙酸酯。
  • 伊拉克「死亡公路」之名,拜賜於A-10「疣豬」攻擊機,一戰成名
    伊拉克有一條公路十分讓人忌憚,因為它有著"死亡公路"稱號,這還是海灣戰爭中的事情。當時美國帶頭,諸多國家聯合在一起,仰仗自己的海空能力與技術優勢,讓伊拉克軍隊潰不成軍。最令人記憶深刻的便是在伊拉克軍隊從科威特撤出之時,敵軍分別攻擊了伊拉克軍隊車隊的頭部和尾部,直接導致數千輛裝甲車癱瘓,進而被對手屠戮。80號公路上的伊拉克裝甲車輛綿延36公裡之多,迄今為止還可以看到不少殘骸,80公路因此獲得了"死亡公路"的稱號,而早已被冷落多年的A-10"疣豬"攻擊機也因為這一戰的出色表現而得到軍方的看重。
  • 移動的火炮堡壘,二戰火力兇猛的裝甲列車,橫行歐洲的每一個角落
    一、為了火力壓制而來從字面來看,"裝甲列車"是一種經過武裝化之後得來的特別列車。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開始成為各軍事大國的重型武器,一輛裝甲列車一般由多輛配備了各式火炮與機槍的車廂所組成。因其強大的火力和強悍的防禦能力,裝甲列車一度成為戰場之上最令人生畏的戰鬥武器。
  • 世界上最醜陋的直升機,外形酷似變異的怪獸,戰鬥力卻非常強悍
    對於一些不了解武器性能的朋友來說,判斷的標準就停留在「顏值即正義」,外形越好看,戰力越強,但事實上,一個武器的強弱,最大參考標準是它的性能,與它的顏值沒有絲毫關係,然而,有心的朋友就會發現,設計出的武器性能越強,設計師是不會把它設計的太醜,而是,只讓人看一眼就記住它。
  • 灰燼戰線攻擊機排行 優秀的攻擊機人形推薦
    《灰燼戰線》遊戲正式公測,遊戲中的角色被稱為人形,空中人形分為戰鬥機、攻擊機和轟炸機。這裡給大家分享灰燼戰線攻擊機排行,看看優秀的的攻擊機人形有哪些。 本次攻擊自身【對地火力】大幅提升。攻擊後,自身對地【火力】大幅降低,持續1回合,且自身【對地火力】無法再次提升。 攻擊機裡最強面板,專屬輸出高,但釋放完後有1回合低迷。
  • 「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 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湖南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受到社會關注,也反映出部分公眾及醫護人員的特醫食品知識盲區。從國標定義來看,最易與配方奶粉相混淆的是「含乳蛋白固體飲料」,這是指以乳或乳製品為原料,可添加糖和甜味劑等其他食品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加工製成的固體飲料。
  • 全球4大奇葩坦克:第1有翅膀能上天,第2內置7挺機槍,火力兇猛
    導語:全球4大奇葩坦克:第1有翅膀能上天,第2內置7挺機槍,火力兇猛人類最不缺乏的就是智慧,只要技術允許,在獨特的創作思維下各種武器都能造出來,關於這點看看戰爭時期誕生的武器就知道了,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外形奇葩的4大逆天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