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機的兩把尖刀,蘇-25蛙足和A-10疣豬哪個更強悍?

2020-12-16 雷姐的機械空間

蘇-25和A-10兩款戰機,都是同一時代的專用對地攻擊機。對比兩個型號不同國家生產的飛機要參考多種層面,包括飛機的結構,機動性能,對地攻擊的能力,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後勤的維護的情況等等。二者的作用不一樣,蘇-25更偏向低空突防攻擊 ,A-10與之不同,抵近進行反坦克和對地近距離火力支援。

下面從幾方面做一下對比:

發動機

A-10攻擊機的發動機採用的是通用TF34-GE-100渦扇發動機 ,推力2×40.32千牛,引擎安裝於機翼後上方、尾翼前上方,讓主翼和尾翼摭擋引擎,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像普通戰機那樣,發動機不會完全暴露外面,這樣會減少來自下方武器的攻擊。發動機也比較抗造,能在惡劣環境下運轉,可靠性高。

蘇-25攻擊機發動機採用2臺R-195無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2×44.18千牛,發動機噴管經過特別設計,以降低其廢氣的溫度,減少被紅外武器追蹤的機率,通過對比,蘇-25發動機推力大,因此蘇-25 的的推重比比 A-10高(蘇-25為0.47,A-10為0.38),所以蘇-25機動性也好一些。R-195發動機耗油量也大,就是很費油,壽命比A-10戰機的短,因此可靠性不如A-10。綜合對比,在發動機這一塊,A-10攻擊機還是佔的優勢大。

武器裝備

這方面對比,A-10攻擊機還是有壓倒性的優勢。A-10最具代表的是1門30毫米的GAU-8型7管加特林機炮,這款機炮在世界範圍的同類戰機中恐怕也是威力最大的了。GAU-8專為反坦克而設計,能攜帶穿甲燃燒彈,該炮彈是新型貧鈾彈,穿甲能力特別強悍。彈藥最大裝載量可達到1350發,這個數字是絕無僅有的,比如蘇-27系列戰機裝備的30毫米機炮,炮彈載彈量也不過是150發,而且這門炮的射速也高,能達到4200發/分。除了這個,載彈量也很大,最大可達到7200公斤,快趕上蘇-25戰機的2倍了。可掛載MK82、MK83和MK84通用炸彈,BLU-1B火焰炸彈、 BLU-52炸彈,SUU-25曳光彈布灑器,AGM-65「幼畜」空對地飛彈,GBU-12和GBU-10雷射制導炸彈,GBU-8光電制導炸彈,火箭發射巢,AIM-9響尾蛇空空飛彈,電子吊艙等武器。

蘇-25攻擊機最大載彈量為4400公斤,對地攻擊57毫米和80毫米無控火箭和炸彈,不過也可以掛載空地飛彈,機炮是Gsh-301 型30毫米雙管機炮,備彈只有250 發,最高射速為3000 發/分,這樣射速只要幾次短點射就打光,無論數量和威力和A-10戰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綜合各種性能和數據,武器裝備上,A-10攻擊機佔有絕對的優勢。

火控設備

在火控方面,二戰都算比較粗糙,只有最新的A-10C開始大面積改裝先進光電火控吊艙,能夠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對地攻擊。現在型號的A-10C已經可以使用大多數的精確空地武器,包括了不依賴光學手段、能夠全天候作戰的衛星修正精確制導武器,A-10C具有現在戰機的能力。

蘇-25落後一些,不過蘇-25的最新改進型蘇-25SM3,增加了現代化光電瞄準裝置,雷射測距儀和目標指示器,特別是最新的光電瞄準系統,能夠在晝夜和惡劣環境下工作,精準瞄準系統也進行了改進。最新型號的這項對比而這相當。

所以綜合起來分析,二者對比還是A-10攻擊機有著極大的優勢,A-10載彈量大,武器掛載的多,特別是那30毫米加特林機炮,具有壓倒性優勢。能夠攜帶更多機載武器,搭配上更好的機炮,對地攻擊執行任務就佔有更大的優勢。發動機好,穩定還省油,這樣A-10的留空作戰時間和航程遠,A-10的維護性也比較好,起降也比蘇-25容易。A-10的發動機布置比較合理,蘇-25的優勢不太多,飛行速度比較高,蘇-25的快速突擊和低空突襲性能比較好。二者都有一定的裝甲,這一點還是相當的。不過二者都有被擊中受傷,安全返航的實例。

無論二者怎麼對比,現在都還要服役很長時間,都在戰場上執行各自的任務,繼續發揮自身獨特的能量。

相關焦點

  • 飛行的坦克——俄羅斯 蘇-25「蛙足」攻擊機
    正在起飛的蘇25雙機編隊蘇-25由蘇霍伊實驗設計局於1968年開始研製,原型機1975年2月22日首飛,1978年投入批生產,1984年形成全面作戰能力,與美國A-10攻擊機相當,北約代號「蛙足」。安裝在機身左側的DPGsh-301型30mm機炮蘇-25攻擊機機翼長15.6米,配有10個掛站點。
  • 美軍A-10攻擊機:「疣豬」機鼻為何大多坑坑窪窪
    【話說軍世】專用的對地攻擊機是由二戰時代中,盟軍打擊德國虎式等重型坦克的經驗發展而來,美軍A-10和蘇俄su-25是此種機型的代表作,不過很多細心的網友會發現,美軍A10攻擊機的機鼻不僅總會被燻得黢黑,還經常坑坑窪窪,其實這另有原因。
  • 蘇-25攻擊機怎麼樣?皮實耐造,技術一般
    蘇-25攻擊機,是蘇聯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期研製的一種近距離的空中支援攻擊機。北約給它起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代號:蛙足。當然這個代號,其實是有貶低的意思。因為它是一種「近距離」支援型的攻擊機,因此它速度和航程都很一般,因此給它起了「蛙足」。
  • 土跑道就能起降:蘇25雖長得醜卻是俄軍的寶貝!比美軍A10如何?
    在現如今俄羅斯空天軍的服役裝備列表中,有一款其貌不揚但是卻相當實用的戰機,它就是在敘利亞戰場上打出赫赫威名的蘇-25"蛙足"攻擊機。(蘇-25攻擊機)這款攻擊機是上世紀60年代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高亞音速戰機,其設計思維非常符合當時蘇聯"注重機械化大兵團突擊"的軍事理論。
  • 俄羅斯也有「疣豬」戰機,一身鈦合金裝甲,不比美國貨差多少
    在俄羅斯用於敘利亞戰場的裝備中,不僅有名聲大噪的五代機蘇-57和世界頂尖的戰鬥轟炸機蘇-34,還有一款與美國A-10「疣豬」攻擊機齊名的蘇-25攻擊機,和A-10攻擊機一樣,蘇-25攻擊機同樣十分皮實、強調對地攻擊能力。
  • 伊拉克「死亡公路」之名,拜賜於A-10「疣豬」攻擊機,一戰成名
    最令人記憶深刻的便是在伊拉克軍隊從科威特撤出之時,敵軍分別攻擊了伊拉克軍隊車隊的頭部和尾部,直接導致數千輛裝甲車癱瘓,進而被對手屠戮。80號公路上的伊拉克裝甲車輛綿延36公裡之多,迄今為止還可以看到不少殘骸,80公路因此獲得了"死亡公路"的稱號,而早已被冷落多年的A-10"疣豬"攻擊機也因為這一戰的出色表現而得到軍方的看重。
  • | A-10疣豬攻擊機
    Davis, USAF)疣豬主要分布於非洲,熱帶雨林和北非沙漠以外之地。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在水資源缺乏的環境下,依舊能夠存活的動物,而且能在高溫下存活。(來源:Ikiwaner)A-10疣豬是美國空軍的單座雙發亞音速近距空中支援攻擊機,原型機於1972年5月首次試飛,1975年生產型A-10A交付使用。
  • 解碼巴西「超級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
    現代戰爭中,近距離空中火力支援主要依靠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提供。武裝直升機的飛行速度較慢,難以迅速抵達作戰空域,維護起來也較複雜。噴氣式攻擊機飛行速度則太快,不利於精確識別地面目標,而且飛行成本太高,如果讓它們飛行幾百公裡轟炸恐怖分子的帳篷營地,攻擊幾個零星武裝人員,就有點像殺雞用牛刀。加上武裝直升機和噴氣式攻擊機的採購價格不菲,也讓一些國家對其望而卻步。
  • 不死疣豬!美國空軍屢次欲退役A-10失敗,只能升級再用20年
    如果提起美國的A-10攻擊機,許多人都會想到他的綽號,疣豬。也許在許多人眼中,這是一款算不上先進的戰機,這話沒錯,但是一直為:不死的疣豬!A-10攻擊機目前美軍正在實施A-10攻擊機的升級計劃,如果按照這個計劃實施的話,比重新製造僅簡單一點,本身就是非常堅固的機體,為了滿足長期服役的要求特意更新過機翼,但是要更新航電系統
  • 蘇聯攻擊機有多「強」?服役42年都不退役,曾參加十餘場戰爭
    在空軍方面也不例外,在60年代,美蘇雙方紛紛開展了自己的對地攻擊機項目,通過開發新一代的對地攻擊機(蘇聯稱其為強擊機),來應對雙方規模越來越大的裝甲部隊和地面部隊。美國的對地攻擊機項目的最終成果是著名的A10攻擊機,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本文要介紹的蘇25「蛙足」強擊機。蘇25「蛙足」強擊機的研發工作始於1968年,當時蘇聯空軍已經對強擊機的定位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
  • A-10」雷電」II攻擊機的傳奇歷史(二)
    A-10攻擊機的風擋玻璃也厚達38毫米。飛行員身下的是ACES II型彈射座椅,坐起來非常舒適。A-10「疣豬」的發動機安置方式好處頗多:首先,燃油箱離發動機很遠;其次,安置在尾部的發動機不容易吸引機炮開火時的火藥燃氣,從而避免產生發動機喘振。由於該機的發動機安置在機身兩側,彼此距離較遠,所有一旦一臺發動機被炮火擊中或發生故障,都不容易殃及另一臺發動機,其中一臺損壞的發動機所甩出的葉片也不致於打壞另一臺。
  • 俄羅斯為什麼同時裝備蘇30和蘇35兩種飛機?
    俄軍裝備的蘇-30SM  但是俄羅斯的對地攻擊機群老化速度太快了,雖然前蘇聯解體時給俄羅斯留下多達4000多架的米格-27鞭撻者、蘇-24擊劍手、蘇-25蛙足龐大的攻擊機群。但是這些攻擊機本身多為二代半老式飛機,而且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困難時期,保養實在太差。當年連蘇-27等新銳戰鬥機的保養都很糟糕,更別說這些老式攻擊機了。所以這些飛機機體情況相當糟糕,已經難堪大用,到2018年,俄羅斯空軍所剩的蘇-24和蘇-25攻擊機群總數量已經只有560架左右,雖然俄羅斯選擇其中狀態較好的機體進行延壽升級,但整體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 馬島上空的尖刀——法國海軍「超軍旗」艦載攻擊機
    美蘇冷戰的50年時間裡,海軍作戰武器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航空母艦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完全確立了水面作戰核心的地位。法國海軍在二戰中沒有真正意義上投入海戰的航空母艦,二戰後以購買英國「巨人」級航空母艦和租借美國「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為開端,但仍以美英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機型。
  • 蘇-25攻擊機年滿45歲 1975年首次試飛 成為蘇聯俄羅斯傳奇戰機
    就在T8-1和T8-2原型機進行飛行測試階段,蘇霍伊設計局的管理層就向蘇聯國防部建議,在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的第31航空廠批量生產蘇-25攻擊機,這裡也是米格-21UM教練機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完成了所有國家試飛之後,蘇聯航空製造部授權在提比里西製造蘇-25,批量生產從1978年正式開始。
  • 轟6的原型機被蘇-25擊落,用的竟是一枚反坦克飛彈
    (俄軍蘇-25攻擊機,配備有一門30毫米機炮,可以攜帶多種火箭彈、空對空飛彈、空對地飛彈,以皮糙肉厚火力強大著稱)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近日在俄羅斯的一次軍事演習中俄羅斯空軍的一架蘇-25攻擊機竟然使用一枚對地攻擊的反坦克飛彈擊毀了一架無人駕駛的圖
  • 蘇-25攻擊機竟用反坦克飛彈擊落了轟炸機
    據《thedrive》網站報導,俄羅斯紅星電視臺軍事頻道最近在YouTube 網站上發布了一段令人驚異的視頻,顯示一架蘇-25攻擊機用一枚「旋風」反坦克飛彈擊落了一架圖-16轟炸機。「旋風」飛彈一般用來攻擊坦克或其他地面目標,並不是空對空飛彈,因此這段視頻非常難得。
  • 俄羅斯蘇-34的鈦合金裝甲,值得借鑑嗎?
    雖然目前關於俄羅斯蘇-57戰鬥機和中國殲-20戰鬥機孰優孰劣的討論仍然不少,但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上來看,俄羅斯空軍的建設體系和中國空軍目前的建設體系還是比較接近的。對地攻擊分別靠這兩位了比如,雙方都是將空優機和攻擊機角色進行拆分,由蘇-35、殲-11等空優機執行制空權的奪取任務。而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則由攻擊機出頭。
  • 蘇25損失多少架?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競相宣布戰果,證據暫時空白
    如果大家光回顧一下,剛剛結束了納卡衝突的經過,大家可能會有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雙方在戰報中經常提到擊落了對方的蘇25攻擊機,那麼蘇25損失多少架?在衝突期間,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競相宣布戰果,其中蘇25攻擊機多次出現在戰報之中,可惜證據暫時空白。
  • 全球最彪悍的攻擊機,配30mm火神機炮,發動機被打爛也都能回家
    那就是「野性十足」被冠以「疣豬」外號的A-10攻擊機。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對「疣豬」的定位是二戰P-47戰鬥轟炸機的繼承者,但因為它的一切設計中心都是圍繞著7管30毫米GAU-8加特林機關炮,所以成型後外觀十分「醜陋」。
  • 亞美尼亞空軍也損失慘重:15架蘇25強擊機,只剩下4架能看見
    俄羅斯分析家發布了久姆裡基地的衛星圖像,亞美尼亞空軍在該基地通常部署了至少15架蘇-25攻擊機,同時也是俄羅斯空軍駐守的基地,衛星圖日期為11月7日,只有6架。在11月8日的圖像中可以看到4架蘇-25強擊機,俄羅斯軍事專家指出:「在這些照片之間的某處,五架攻擊機已經損失,而在亞美尼亞,一架蘇-25強擊機的損失被正式確認。」同時,亞美尼亞空軍損失巨大的還有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