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作者簡介
孟浩然,襄陽人,盛唐著名詩人,也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孟浩然終身未仕,以隱士身份著稱。他的詩善於描寫山水田園和隱逸羈旅等內容,風格清新自然,多為五言,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
作品賞析
這首詩創作於千年以前,但文字明白如白話,現代人讀起來沒有一點兒陌生的感覺。詩中描繪了春睡醒來瞬間人的美妙感受:詩中鳥啼花落的勃勃生機,就像是一幅春天圖景的美麗圖卷,寫盡了春光的美好,春日的可愛。這首小詩初讀平淡無奇,但反覆咀嚼後就能感受到它的醇厚韻味。詩如行雲流水,蘊含著無盡的韻致。
這首詩特別的一個妙處,就在於以虛寫實,以猜寫真。春天的優美景色,不是訴諸於視覺,而是訴諸於聽覺。詩人通過啼鳥來寫,且只寫鳥的鳴叫聲,以此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聲音。作者不直接描寫春花爛漫,而是通過落花讓人感到枝頭的春意。
這首詩的第二個妙處,是充滿了時間和空間的跳躍。第一句寫春睡醒來,第二句交代醒來的原因。三、四句從聽到現在的啼鳥鳴叫之聲回想起昨夜的風雨,院中的落花。以詩人在房間內的聽覺、回憶和聯想,讓人感受到美好的無邊春色,體現出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文學常識
1、王孟:山水田園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作家,二人合稱「王孟」,山水田園詩派也稱王孟詩派。
2、山水田園詩派:唐代詩歌流派之一,上起東晉陶淵明,至唐代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中唐有韋應物、柳宗元等。詩歌內容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維和孟浩然,王維的詩更典雅幽深,孟浩然的詩更清新自然。
詩歌常識:平仄和押韻(一)
1、平仄,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用字的聲調要求。以前的漢語跟現代漢語的聲調不同。古漢語的四聲是平聲、上(shǎng)聲、去聲和入聲。除了平聲,其他三種聲調有高低變化,統稱為仄聲。
現代漢語普通話入聲聲調已經消失,歸入了其他的聲調。而平聲分為了陰平、陽平。這就是普通話中的一聲(陰平聲)、二聲(陽平聲)、三聲(上shǎng聲)、四聲(去聲)。在現代漢語中,一聲二聲為平聲、三聲四聲為仄聲。
因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聲調存在不同,所以現代漢語的平仄與古代漢語的平仄不完全相同。
2、押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規定的位置上。古代詩歌句子的最後一個字,尤其是偶數句(即二四六八句等),常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同一韻部),從而在誦讀時產生和諧優美的音樂感,這種要求稱為押韻。
一首詩押韻的聲調如果是平聲,就叫作押平聲韻;如果押韻的聲調是仄聲,就叫作押仄聲韻。《詠鵝》中的「鵝、歌、波」,《登鸛雀樓》中的「流、樓」就是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屬於押平聲韻;《春曉》中押韻的是「曉、鳥、少」,屬於押仄聲韻,《鋤禾》中押韻的是「午、土、苦」,也是押仄聲韻。
孟浩然其他詩歌選讀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與諸子登峴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