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偉大的詩人不勝枚舉,但其中一位,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田園詩派,後人為了突出兩人對田園詩派的突出作用也稱為:「王孟詩派」。
孟浩然的詩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風格衝淡自然,善於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抒發真情實感!
其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春曉》,整首詩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讓我們細細讀來,體會作者的美好心境吧!
春 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這美好的春天啊,我睡得香甜,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真想多睡一會兒,明媚的陽光,透過窗子,溫暖的灑在臉上,好舒服!只聽窗外,一聲一聲,此起彼伏,哦,是鳥兒悅耳的鳴叫聲,原來是你們這些小調皮吵醒了我!回想起昨夜的陣陣風雨聲,不知道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詩的獨特之處是用鳥兒歡快的鳴叫聲,沙沙的風聲,描寫春之聲,這只是室內的所見所聞,更引起讀者聯想到廣闊的大自然,熱愛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而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用視覺形象,引起讀者對室內景色的聯想;又不同於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惜花傷春,帶著初涉情思,敏感寂寞的淡淡愁思……
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還歸故鄉。《春曉》即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雖然仕途不順,但孟浩然依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樂觀豁達,才能在山水詩的創作上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