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聞啼鳥 鹿門已春曉

2020-12-14 人民湖北

春 曉

孟浩然(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謂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作於湖北襄陽的鹿門山,當時,詩人是一位山中隱士。難怪,也只有身處「慢生活」中的隱者,才有那樣閒適的心境,去對大自然「側耳傾聽」。

走進鹿門山(上圖,王虎攝),仿佛隔絕了塵世的喧囂,滿目只見蒼翠欲滴,兩耳只聞鳥鳴不絕。在這「環繞立體聲」的大自然音響中,腳步不覺放慢了許多,每隔一段路程,都可邂逅一段典故、一處風景,讓你駐足片刻,小憩一番。

比如一片竹林,名為竹林禪境,暗含孟浩然的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一個小亭子,名為「詩星閣」,源自盧延讓的《吊孟浩然》「高據襄陽播盛名,問人人道是詩星」。

一處鹿門寺,便是此山得名的古寺。

而孟浩然當年究竟隱居何處?到「浩然書院」可一探究竟。

「山寺鐘鳴晝已昏……餘亦乘舟歸鹿門」。景龍二年(公元708年),20歲的孟浩然離開襄陽城南的澗南園,隱居鹿門山發憤苦讀。

浩然詩院為後人在故居舊址上復建而成,坐西面東,四進院落。院中種有詩人敬仰效法的松竹梅,松下有一石雕,孟公手握長卷,醉臥山林,暢懷淡然,栩栩如生,名為「白首臥松雲」。

「浩然書院」旁便是「孟園」,對著大門的影壁上,便刻有襄陽知名書法家所寫的《春曉》,字字鎏金,醒目灑脫。屋內牆壁上,寫著詩人孟浩然的生平事跡,趣味典故。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28日 05 版)

(責編:張雋、關喜豔)

相關焦點

  • 處處聞啼鳥 鹿門已春曉(跟著唐詩宋詞去旅遊)
    春曉孟浩然(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謂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山寺鐘鳴晝已昏……餘亦乘舟歸鹿門」。景龍二年(公元708年),20歲的孟浩然離開襄陽城南的澗南園,隱居鹿門山發憤苦讀。浩然詩院為後人在故居舊址上復建而成,坐西面東,四進院落。院中種有詩人敬仰效法的松竹梅,松下有一石雕,孟公手握長卷,醉臥山林,暢懷淡然,栩栩如生,名為「白首臥松雲」。
  • 孟浩然愛春、惜春佳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其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春曉》,整首詩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讓我們細細讀來,體會作者的美好心境吧!春 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 《春曉》孟浩然聞啼鳥而自然醒,聽音識鳥遊戲養成孩子傾聽好習慣
    清晨睡醒,聽到小區裡嘰嘰喳喳的鳴叫聲,便想起了孟浩然的這首《春曉》,雖然沒有夜來風雨,但處處聞啼鳥的美好會讓一天的心情變得格外的輕鬆愉悅!首先,我們來一起溫習一下這首《春曉》:春曉(唐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未來講堂|孟浩然《春曉》誦讀:春曉
    未來講堂|孟浩然《春曉》誦讀:春曉 2020-09-28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詭神詩話:孟浩然《春曉》,後人多有化用,不知您記得幾首?
    陸遊這首詞中「春眠驚起,聽啼鶯催曉」明顯化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連宵風雨,卷殘紅如掃」則化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再補上樽前時時醉倒、送春人老等,便成一首新詞,不過對比孟浩然原詩,仍覺陸詞韻味稍遜。
  • 古詩100首之第4首——春曉 孟浩然
    古詩詞——春曉 孟浩然00:35來自跟大鵬老師學語數《春曉》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曉》作業習題1、看拼音寫詞語。(1)「春眠不覺曉」中「曉」的意思是( )A、早晨 B、晚上 C、中午(2)「處處聞啼鳥」中「聞」的意思是( )A、鼻子聞到 B、耳朵聽到 C、眼睛看到
  •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些優美的詩句栩栩如生地向我們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在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的常州,眾多鳥類在這棲息、繁衍。鳥,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界的精靈,是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平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營造人與鳥類和諧共處的自然環境,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走進鳥類!
  • 一天一首古詩詞——《春曉》為什麼家喻戶曉
    春曉唐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今天我們來學習孟浩然的《春曉》,這首詩家喻戶曉,這首詩是孩童時期的啟蒙詩歌,當我們剛會說話還不會寫字的時候,這首詩可能已經朗朗上口了,還有一些孩子們把這首詩改編成了無數個搞笑版本,那麼,這首詩為什麼成為了著作,而這首詩到底寫了什麼呢?一.
  • 處處聞啼鳥——愛鳥周來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目前,我國已建立以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31處,市縣級自然保護區159處,使鳥類資源以及候鳥遷徙得到積極保護。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首次將候鳥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納入法律保護範圍,將候鳥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和遷徙通道作為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
  • 處處聞啼鳥!
    處處聞啼鳥!近年來,東莞圍繞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目前已建成森林公園20個,溼地公園23個,自然保護區6個,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呈現出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共存共融的優美畫卷。
  • 「詩詞鑑賞」十二首春曉,你最喜歡那一首?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首孟浩然的《曉》春,給人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平易淺近的語言,自然天成,深得大自然的真趣。千百年來,深得人們的喜愛與傳誦!
  • 古詩文學習:一年級下冊,孟浩然《春曉》
    001一年級下冊古詩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過程1.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古詩《春曉》,爭取讀正確。2.通過教師範讀、同學互讀等方式進行正音。3.簡單交流讀不明白的地方,幫助學生大致理解詩意,感受雨後清晨的美麗春光。
  • 孟浩然是一位田園詩人,他的《春曉》一詩,體現了詩人的田園情懷
    浩然叱曰:「業已飲,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不悔也。從這則故事中能看出來,孟浩然是真性情中人,對功名利祿看得很輕,是淡泊名利之人,這是天性使然。孟浩然一生布衣的生活反倒成全了他,使他成為優秀的田園詩人。使中國的詩壇上多了一位田園詩人,也由此而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田園詩歌。
  • 重慶城口:城口生態好 處處聞啼鳥
    重慶城口:城口生態好 處處聞啼鳥 2020年05月29日 09:34  來源:學習強國重慶學習平臺 五月的城口,草長鶯飛,處處碧色連天好景象。
  • 直播預告丨處處聞啼鳥,是哪些鳥在啼?(直播間互動送門票!)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三月末的同裡國家溼地公園,滿園春色關不住,不僅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也有「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No.1本期主題同裡國家溼地公園「處處聞啼鳥」分享No.2直播時間
  • 「春和景明」趙婧:「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印象中的春天,還停留在課本上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江水暖鴨先知」、「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還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這麼近距離感受、觀察春天。沿著小路往前走,路邊不知什麼時候開了小野花,翠綠的葉子簇擁著或多或少的嫩黃的、淡紫的小花兒。
  • 「愛鳥周」春暖花開季 處處聞啼鳥
    春暖花開季處處聞啼鳥小編在下班途中偶遇一隻鳥兒靜靜駐足欣賞了它好一會動聽的歌唱輕靈的飛舞十分惹人喜愛周遭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