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趙婧:「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2020-12-14 晉俗晉美

我眼中的春天

由於疫情影響,許久都沒有走出家門了。這幾天出門看看,不知什麼時候,路邊的柿子樹已經開始發芽,嫩綠嫩綠的小芽兒,零星點綴在枝頭,我這才猛然發現,春天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來了。以前自己由於種種原因,從未認真的感受過、觀察過春天。印象中的春天,還停留在課本上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江水暖鴨先知」、「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還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這麼近距離感受、觀察春天。沿著小路往前走,路邊不知什麼時候開了小野花,翠綠的葉子簇擁著或多或少的嫩黃的、淡紫的小花兒。俯身細看,由於前一天剛下了雨,有的葉上還有幾顆晶瑩的水珠,有一朵嫩白的小花上還停著一隻不知名的小飛蟲,也許,它們是在訴說一年不見的喜悅吧。極目遠眺,是一片嫩綠的農田。春天已經來了,那麼,距離疫情結束還會遠嗎?我相信過不了多久,大家都會走出家門,來到田野上,感受這久違的春。

| 作者簡介

趙婧,山西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1802班學生

相關焦點

  • 孟浩然愛春、惜春佳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春 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詩的獨特之處是用鳥兒歡快的鳴叫聲,沙沙的風聲,描寫春之聲,這只是室內的所見所聞,更引起讀者聯想到廣闊的大自然,熱愛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而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用視覺形象,引起讀者對室內景色的聯想;又不同於李清照的「知否?知否?
  •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些優美的詩句栩栩如生地向我們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在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的常州,眾多鳥類在這棲息、繁衍。鳥,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界的精靈,是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平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營造人與鳥類和諧共處的自然環境,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走進鳥類!
  • 春眠不覺曉,雲深不知處
    披上衣,提起筆,宣紙上瞬間染上了墨色: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正欲繼續下筆,筆卻懸於半空動彈不得。春色是美,外面是熱鬧,但心終是空蕩蕩,仿佛熱鬧與他無關,熱鬧是他們的,他什麼都沒有。追求仕途許久而不得,終於歸隱山林卻心未平靜。
  • 處處聞啼鳥 鹿門已春曉
    春 曉孟浩然(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謂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 處處聞啼鳥——愛鳥周來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直播預告丨處處聞啼鳥,是哪些鳥在啼?(直播間互動送門票!)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三月末的同裡國家溼地公園,滿園春色關不住,不僅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也有「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No.1本期主題同裡國家溼地公園「處處聞啼鳥」分享No.2直播時間
  • 簾外雨潺潺,春眠不覺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是孟浩然筆下的《春曉》,我們很多人耳熟能詳、會背會默的一首唐詩。然而,我們讀詩要讀得透,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耳熟能詳、會背會默的淺嘗輒止層面了——還需要向「以意逆志」的層面再進一步。
  • 處處聞啼鳥 鹿門已春曉(跟著唐詩宋詞去旅遊)
    春曉孟浩然(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謂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 春眠不覺曉,處處性騷擾,立法不解決,壞人可不少!
    這正是:春眠不覺曉,處處性騷擾。碰上鹹豬手,煩惱知多少!除了上面的尚待查清的鮑某案,2020年4月11日北京大學的那個學過法律、因戀愛自殺的女生包麗去世了。
  • 春眠不覺曉 「兩會」知多少 —吉鐵法院組織全體幹警學習最高法...
    春眠不覺曉 「兩會」知多少 —吉鐵法院組織全體幹警學習最高法兩會工作報告 2020-06-07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鳥周」春暖花開季 處處聞啼鳥
    春暖花開季處處聞啼鳥小編在下班途中偶遇一隻鳥兒靜靜駐足欣賞了它好一會動聽的歌唱輕靈的飛舞十分惹人喜愛周遭的生活環境能傳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歸。請問這首詩最有可能描繪的是哪種鳥類?
  •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雨水後感之
    雨水: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作者:桃源君昨天2020年2月19日14:10庚子年農曆正月(小)廿六雨水至,萬物始萌動春雨至,萬物生。此時大地回暖,雨水潤澤萬物,天地間一派開春氣象。那點滴 淅瀝,沁入心脾,是春的氣息「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春眠不覺曉的「曉」是什麼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春眠不覺曉的【曉】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用了非常形象的思維模式,【日】表示的是太陽,那麼它的意思就是「太陽都翹起來了」。注意,這個【翹】本來就含有「高」這個意思的。高是相對的,並不是說太陽在頭頂才是高。而是比地平面高,它就是翹起來了。所以太陽出了地平面就是【曉】。
  • 《春曉》孟浩然聞啼鳥而自然醒,聽音識鳥遊戲養成孩子傾聽好習慣
    清晨睡醒,聽到小區裡嘰嘰喳喳的鳴叫聲,便想起了孟浩然的這首《春曉》,雖然沒有夜來風雨,但處處聞啼鳥的美好會讓一天的心情變得格外的輕鬆愉悅!首先,我們來一起溫習一下這首《春曉》:春曉(唐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用「曉」取名?你「曉」得不?「曉」字大學問
    謎底揭曉就是「曉」字。曉字為中國人喜愛,以曉字取名的屢見不鮮,我就認識很多名字有「曉」字的朋友,當然以「曉」字命名的還是女性居多。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用曉字命名呢?我想主要三個原因:原因之一是讀音好聽;原因之二是中國人取名喜歡名字有美好的寓意,曉的意思有「知道」、「天剛亮」,都有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