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身邊的鳥類多了起來。
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愛鳥周」源於1981年,最初為保護遷徙於中日兩國的候鳥設立,1992年國務院頒布《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自1982年開始舉辦「愛鳥周」活動以來,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到鳥類保護活動中,成為生態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力量。特別是,近年來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在各地蓬勃開展,為候鳥遷飛保駕護航。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約3.3萬人次的志願者參加了護飛行動,行程累計達48萬公裡,籤署「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176個,構建起主管部門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合作、共同保護的鳥類保護新機制。
「愛鳥周」LOGO
今天,「愛鳥周」LOGO正式揭曉。
LOGO的外形像「周」的
第一個英文字母「W」和一隻鳥;
綠色代表「森林」,
藍色代表「藍天」,
象徵著鳥的生活環境;
「W」像鳥兒飛翔時候的動作,
並融合愛心和保護的雙手,
代表奉獻愛心,保護鳥類,
體現保護好野生鳥類,
傳播生態文明的理念。
我國有鳥類1445種,約佔世界鳥類種數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鳥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已建立以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31處,市縣級自然保護區159處,使鳥類資源以及候鳥遷徙得到積極保護。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首次將候鳥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納入法律保護範圍,將候鳥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和遷徙通道作為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
2020年愛鳥周精美鳥類圖片
灰 鶴李理 攝
白 鶴 周海燕 攝
鴻 雁李理 攝
鴛 鴦謝建國 攝
疣鼻天鵝 謝建國 攝
阿穆爾隼 徐永春 攝
白尾海雕 謝建國 攝
朱 䴉李理 攝
雪 鴞 徐永春 攝
愛護鳥類
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來 源:國家林草局宣傳中心
編 輯:趙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