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和汗水澆灌「扶貧之花」——「90後」香港青年梁安莉的扶貧...

2021-01-20 中國經濟網

從香港來到貴州赫章縣,梁安莉用3年時間紮根貧困鄉鎮,發展「美麗與芳香並舉」的花卉產業,用青春和汗水在脫貧攻堅熱土上澆灌出「扶貧之花」。

2017年,梁安莉和母親來到赫章縣韭菜坪景區旅遊。彼時,生長於香港、在美國留學7年的梁安莉認為,貴州烏蒙山脈腹地就是讓她心安的地方,並萌生出在此幹事創業的想法。

梁安莉的母親十分支持女兒到內地發展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們在貴州省畢節市結識了時任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的楊偉強。在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的邀請下,梁安莉與母親在廣州市番禺區成立了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港華(廣州)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由梁安莉任總經理,著手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赫章縣緯度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無汙染的環境,讓萬畝韭菜花和千畝杜鵑林遠近聞名。梁安莉瞅準商機,決定把產業重心放到花卉種植上。

在接下來的近一年時間裡,梁安莉和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為主的科研團隊走遍了赫章縣10多個鄉鎮,最終決定在赫章縣興發鄉投資建設雲海花田田園綜合體,在鐵匠鄉建設花卉育種育苗種植基地。

2018年5月,港華公司與赫章縣籤訂了雲海花田田園綜合體投資協議,正式開啟了「美麗與芳香並舉」的產業扶貧計劃。為給村民做示範,梁安莉每天認真跟著專家團隊學習種花,從一個「仙人掌都養不活」的「外行」慢慢變成了專家,村民們也跟著學習種花育花。

每天早上7點,中井村村民周巧安排好孩子的早餐後,便和丈夫騎著電動車到花卉育種育苗基地上班。

周巧是梁安莉遇到的第一個貧困戶。「因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顧,當時周巧夫妻倆正面臨著是出去打工還是留守照顧家人的兩難局面。」第一次到周巧家的情景,梁安莉歷歷在目。

為此,梁安莉改變了扶貧只是捐款、捐物的想法,她把港華公司準備在中井村建基地的消息告訴周巧,周巧立馬報了名。上崗後,周巧勤勞肯幹,很快熟練掌握了花卉生產的各種管理要點。不到一個月,周巧便從臨時工轉為固定崗位管理人員,收入從2100元增加到4000元。如今,周巧夫妻每月有近8000元的收入,家裡還蓋起了小樓。

在花卉育種育苗基地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正在把薰衣草捆成垛的貧困戶陳萬春,她說:「在港華公司上班後,能按時領到工資,供兩個孩子讀大學。」

如今,花卉育種育苗基地已試種成功白扇菊、橄欖綠等30多個菊花品種,大規模種植芝櫻、歐石竹、安娜貝拉繡球等高附加值花卉,還從國外引進了薰衣草、芝櫻等種苗,讓大家一年四季都有活幹、有錢賺。

2019年,位於鐵匠鄉的花卉育種育苗基地由原來的100個大棚增加到400個大棚,覆蓋貧困戶600多戶、近3000人。帶動貧困戶穩定就業30多人,共增收近80萬元;帶動普通農戶參與階段性種植務工共增收70餘萬元;建冷庫、分揀車間等帶動群眾臨時務工共創收130多萬元。截至目前,整個花卉基地項目建設共帶動農戶增收400餘萬元。

這兩年,梁安莉在低頭種花的同時,也不忘研究市場,調查市場需求,調整花卉種植方向。梁安莉帶著公司的鮮花產品參加展會,收穫了許多訂單。「作為一名香港青年,能夠在新時代裡為祖國的發展添磚加瓦,內心是踏實的。」梁安莉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新偉 吳秉澤 通訊員 高大濤)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梁安莉:香港90後 紮根大山種花扶貧
    梁安莉:香港90後 紮根大山種花扶貧 2020-12-25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青年梁安莉 烏蒙扶貧綻芳華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陳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不戀都市繁華,踏遍青山尋夢。香港90後青年、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安莉,響應國家東西部協作扶貧號召,在貴州省貧困程度最深的畢節市赫章縣,發展花卉種植產業,帶動山區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
  • 扶貧女孩梁安莉:深扎在貴州山區的香港「花仙子」
    進到她的辦公室,擺放在窗臺上的數盆永生花裝飾和幾乎佔據整面牆的鮮花圖鑑在古色古香的辦公室裡格外惹眼,隨之而來的撲鼻香氣,讓記者感覺仿佛置身於花海中。梁安莉梁安莉是一名90後女孩,專業從事鮮花的栽培、加工和營銷。目前,她和團隊在貴州畢節市赫章縣鐵匠鄉種植了一片花海,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被當地人稱作「花仙子」。
  • 香港90後女孩梁安莉:赫章有了花香就有了希望
    赫章縣地處烏蒙山,是全國深度貧困縣之一;鐵匠鄉,又是赫章縣的唯一一個苗族鄉和極貧鄉之一。長期以來,外出務工是當地群眾擺脫貧困的主要方式。鐵匠鄉的高海拔和氣候條件很適宜鮮花培育,依託花卉產業,昔日邊遠貧窮的鐵匠鄉大踏步地走在了「美麗與芳香並舉」的產業發展道路上,並成為90後香港女孩梁安莉的扶貧「突破口」。
  • 羊城巾幗綻芳華 | 梁安莉的「畢節之旅」:用鮮花助力產業扶貧
    2017年,站在烏蒙山上,韭菜坪的高原風光讓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梁安莉覺得自己的第一次畢節之旅不虛此行。當她第二次來到畢節,她心中所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在與當地扶貧工作組接觸溝通之後,她聽到了一個以前從沒聽過的詞語——脫貧攻堅。「當時其實並不知道扶貧攻堅是什麼,以為是和自己曾經參與過的公益慈善活動差不多。」
  • 「走過2020—感謝有你」從香港來貴州扶貧的「花仙子」梁安莉:我要...
    回顧:梁安莉是一名90後香港女孩。2018年5月,在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的牽線搭橋下,她與母親共同出資成立公司,與赫章縣籤訂投資協議,通過發展花卉產業,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花仙子」梁安莉短短兩年多時間,赫章縣鐵匠鄉中井村花卉基地已是花海一片。
  • 「穗畢同心 情系烏蒙」香港90後梁安莉的「畢節之旅」:用鮮花助力...
    梁安莉(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央廣網畢節9月11日消息(記者張勝強)2017年,站在烏蒙山上,韭菜坪的高原風光讓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梁安莉覺得自己的第一次畢節之旅不虛此行。當她第二次來到畢節,她心中所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
  • 香港女孩梁安莉:貴州烏蒙山上的「花仙子」
    90後香港女孩梁安莉為客戶送去了一批香薰精油產品。車窗外氣候潮溼而炎熱,她有些乏了,拿出一盒香薰拆開,淡淡舒緩的薰衣草香氣縈繞,仿若把她帶回天高雲淡的烏蒙山上。而這一款香薰精油,是梁安莉今年接到一家車企訂單後帶領團隊研發的,它的主要成分,提取於貴州赫章縣興發鄉種植的薰衣草。香港女孩梁安莉。
  • 教育扶貧「澆灌」幸福花 ⑥
    廣安融媒系列報導【廣昭牽手一家親 幸福花開大涼山】今天推出第六集《教育扶貧「澆灌」幸福花》兩年前,她主動申請援彝並將婚禮推遲,帶著希望和信念來到昭覺縣東方紅小學,用她獨特的教學方式,採取音樂和舞蹈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更好地在音樂中感受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魅力,在唱跳中感受音樂魅力,感受學習的快樂。「王老師的音樂課豐富又有趣,還會教我們一些舞蹈和跳舞的技巧,所以我非常喜歡王老師的課。」學生曲比伍果說道。
  • 有一種扶貧叫「青春接力」
    在這裡,有扶貧工作隊引資建設的全縣首個具有遠程診療功能的「健康小屋」,也打造了採用當地板巖作為牆面材料、內置現代化家居用品、配有還原天然河床肌理的小型遊泳池,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設計理念的生態特色「青青民宿」。談及這家9月1日剛剛開業的民宿,扶貧工作隊「90後」隊員白樺告訴記者:「從設計團隊到運營團隊,都是城裡的返鄉青年。
  • ...老」青春扶貧 情暖冬日-長清區開展「金暉助老」青春扶貧志願活動
    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動員廣大青年志願者積極助力脫貧攻堅。12月9日,長清區孝裡街道團工委組織26名山東交通學院、童善兒童關愛中心志願者到大橋、陳峪、松竹、北鳳村開展「金暉助老」青春扶貧志願活動。
  • 「我的扶貧故事」羅靖斐:「95後」的我要把青春綻放在扶貧路上
    我叫羅靖斐,2017年11月參加工作,是永和鎮人民政府的一名「95後」青年選調生。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星期,黨委政府選派我到後壩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從懵懂的學子到扶貧幹部,三年扶貧路讓我褪去學生氣,融入村寨成為了後壩的一份子,難忘的扶貧經歷,已在我人生歷程中烙印下特別美好的印記,感恩這段經歷讓我的青春更有意義,扣好了我在工作歷程中這特別的「第一顆紐扣」。 在深學真訪上下功夫,找方法打開群眾心扉。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記事
    2016年初,僅入職四個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他毅然選擇了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從此走上了基層扶貧之路,實現了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的「大變身」。四年來,他帶領龍旺村村支兩委大力發展產業促增收,加大投入改善村居環境,積極化解村民矛盾糾紛,把青春汗水灑在了龍旺村這片熱土上,也交上了一份讓群眾滿意的扶貧答卷。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嘉禾縣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故事
    2016年初,僅入職4個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他毅然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從此走上了基層扶貧之路,實現了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的「大變身」。4年來,他帶領龍旺村村支兩委大力發展產業促增收,加大投入改善村居環境,積極化解村民矛盾糾紛,把青春汗水灑在了龍旺村這片熱土上,交上了一份讓群眾滿意的扶貧答卷。
  • 才仁吉藏用信仰和青春守護扶貧路
    五年來,才仁吉藏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時刻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堅強意志和崇高信仰要求自己,腳踏實地踐行黨和人民交辦的扶貧使命。及時轉變角色,融入牧區生活,以「實心換實情、實幹出實績」為工作風格,以「做群眾的貼心人」為己任,秉持「對組織忠心、讓群眾放心」的思想,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90後」扶貧幹部跨越千裡當上「掛麵書記」
    2018年7月,天津大學「90後」青年教師冮皓被派駐到大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來,冮皓精心策劃「金點子」,採取「真行動」,探索「新路子」,在大寨村奏響了脫貧攻堅的「青春之歌」。入鄉隨俗 麵條裡找商機初到大寨村,簡單歸置好行李後,冮皓便匆匆拿起本子和筆,走進了農戶家中。
  • 「決勝脫貧·奮鬥有我」共青團漢中市南鄭區委:讓青春之花在脫貧...
    編者按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的關鍵之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激發廣大幹部群眾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熱情,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脫貧辦、團區委、區婦聯、南鄭農商銀行聯合舉辦了南鄭農商銀行杯「決勝脫貧·奮鬥有我」主題演講比賽
  • 90後第一書記林威任:讓奮鬥的青春在扶貧一線閃光
    作為一名90後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兢兢業業,勤勞肯幹,心繫貧困村民,將改善民生為己任,腳踏實地發揮作用,成為了扶貧先鋒,更是全村貧困戶眼中的希望。旺安村位於黎村鎮西部,距鎮政府22公裡,是「十三五」貧困村的三類村。
  • 強隊伍 塑榮光——雙流協和實小黨員教師觀看扶貧題材電影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為深入推進"強隊伍、促質量、塑榮光"主題教育工作,弘揚無私奉獻、真幹實幹的時代精神,謳歌脫貧攻堅偉大曆程,宣揚扶貧領域先進典型,2020年11月25日下午兩點半,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黨支部組織黨員教師觀看了扶貧攻堅題材電影《遲來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