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女孩梁安莉:深扎在貴州山區的香港「花仙子」

2021-01-20 羊城派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文 莫謹榕

都市長大的香港女孩千裡迢迢跑去貴州山區種花,還紮下根來幫助當地脫貧,這個「反差巨大」的故事不免令人好奇。

近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香港企業家梁安莉。進到她的辦公室,擺放在窗臺上的數盆永生花裝飾和幾乎佔據整面牆的鮮花圖鑑在古色古香的辦公室裡格外惹眼,隨之而來的撲鼻香氣,讓記者感覺仿佛置身於花海中。

梁安莉

梁安莉是一名90後女孩,專業從事鮮花的栽培、加工和營銷。目前,她和團隊在貴州畢節市赫章縣鐵匠鄉種植了一片花海,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被當地人稱作「花仙子」。

旅行邂逅 讓都市女孩在大山紮下根來

梁安莉在香港度過了童年和初中階段,而後又在美國波士頓讀完了高中和本科,是一個妥妥的都市女孩。

梁安莉介紹,在父親的期望裡,她大學畢業後應該留在美國或回到香港,走專業路線成為一名醫生或教師。但梁安莉有自己的想法,她想成為一名女商人。上學的時候,梁安莉常在假期跟隨父母往返於內地和香港,對於內地比一般香港同學要熟悉得多,看到內地的變化發展日新月異,她決心回到這個擁有龐大市場的地方開創自己的事業。

為何後來又到了貴州赫章縣?梁安莉介紹,這源於一次旅行的邂逅。在旅行中,她了解到,赫章海拔高、溫差大,且具有無汙染的土壤環境,非常適合花卉種植。在赫章的韭菜坪景點,看到10萬畝的野生韭菜花海,從小就喜歡鮮花的梁安莉仿佛找到了事業的突破口;同時,當地的落後和鄉親們的貧窮,也讓梁安莉深受觸動。

通過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的介紹,梁安莉了解到許多脫貧攻堅的政策,對祖國的脫貧攻堅事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一顆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種子也隨即在她心裡埋下了。

2018年年初,梁安莉和媽媽共同出資創建了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港華(廣州)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並開始在赫章通過發展花卉產業進行對口幫扶。

巧用妙招 引導群眾改變觀念奔小康

梁安莉坦言,在赫章創業遇到的困難比她一開始想像中的還要大。

首先是當地惡劣的自然條件。畢節市赫章縣,是當前貴州省尚未減貧摘帽的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而種植基地所在的鐵匠鄉,更是畢節市18個極貧鄉鎮之一,它距離赫章縣城80公裡,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田間亂石叢生,無法大面積耕種……

「扶貧協作組的幹部們很坦白地跟我們講,說100家企業過去能有一家留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梁安莉說。

其次,由於港華公司的員工大多是廣東人,聽不懂當地語言、吃不慣當地飲食、適應不了當地氣候環境等等,困難重重。梁安莉介紹,剛到鐵匠鄉時,她對這裡的海拔特別不適應,一到冬天就流鼻血。

「但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當地村民」,梁安莉介紹,他們很難理解種花的價值,並且直言「種包穀洋芋賣不掉還能吃,花種出來賣不掉可怎麼辦?」情緒上的牴觸,導致村民在行動上也不配合。鮮花育苗時使用鑷子操作能提高成活率,但村民就是嫌麻煩,覺得用手或者筷子就行了。

前一種困難,梁安莉和團隊成員用堅持適應克服了,後一種困難,梁安莉決定用事實讓村民們信服。

在引導村民規範操作上,梁安莉用對比實驗使村民們相信用鑷子操作就是能提高花苗的成活率;在培養村民種植信心上,梁安莉通過計件工資、及時發放務工費用等辦法,使村民相信種花能賺錢,以此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後來花種出來了,村民們看到產品被客戶一車一車地拉走,心裡比我還自豪。」梁安莉笑著說。

延長產業鏈 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兩年來,港華公司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指導下,相繼引進和成功試種了白扇菊、北海道薰衣草、芝櫻、語晴、歐石竹、安娜貝拉繡球等數十個花卉品種。嬌豔的鮮花,讓這片習慣了種植傳統農作物的土地綻放出新的生機。這些產自貴州偏遠山區的鮮花因為品質好,遠銷韓國和澳大利亞。

港華公司的鮮花栽培基地

由於赫章偶爾會出現連續三個月見不到陽光的極端天氣,讓梁安莉感到公司發展並不能滿足於鮮切花種植,唯有打造出一條深加工產業鏈,才能使目前的鮮花種植擺脫極端天氣和交通運輸的限制,增強自身產品的競爭力。

於是,2018年年底,梁安莉嘗試用北海道薰衣草提煉精油;2019年底,又引進了安娜貝拉繡球,打造高端的「永生花」……一步步地,梁安莉和團隊逐漸提高了花卉種植的附加值。

對於未來的規劃,梁安莉表示,等到深加工的發展模式完善之後,她打算再打造一個康養旅遊項目,利用當地優美的風光發展旅遊業,實現種植、深加工、旅遊觀光三產融合發展。

在努力使花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梁安莉始終不忘帶領村民脫貧的初心。

2019年,廣州港華公司在赫章鐵匠鄉的花卉育種育苗基地已由原來的100個大棚增加到400個大棚,在赫章興發鄉種植的花卉也擴大了面積,棚內棚外鮮花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利益聯結覆蓋貧困戶600多戶近3000人,另外還解決了60多人的穩定就業問題。三年來,基地建設和鮮花種植累計為就業群眾創收700多萬元,僅2019年就為貧困戶分紅90多萬元。

花卉種植產業的蓬勃發展,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增加了他們對生活的信心。本地青年周巧,雖然比梁安莉還小一歲,但已經是3個孩子的媽媽。生小孩之前,她曾輾轉各地打工,但都沒賺到什麼錢。

鮮花基地成立後,周巧毫不猶豫地成了第一批員工,因為踏實肯幹,如今已經成了管理員,有了穩定理想的收入。並且,在她的帶動下,周巧的婆婆、丈夫和公公也都先後到基地打工。現在一家人都有了穩定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最近還蓋了新房……(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對話

「自豪成為扶貧大軍一份子」

羊城晚報·羊城派:如果將您的成功總結成三招,您覺得是哪三招?

梁安莉:從商業的角度就是做好以下三點:一是及時關注國內外動態,了解市場需求。我們其實一直都很關心國內外整個市場的變化,也會及時跟一些同行進行交流。比如,花卉產業離不開昆明市場,所以我經常到那邊去了解情況。二是定位清晰,專注於深加工。我們去對接的資源,去溝通的同行,都是圍繞著整個產業鏈的上下遊來進行的。三是及時調整方向。我們一開始做的是鮮切花,後面意識到單靠鮮切花銷售風險太大,就及時調整了方向,轉型去做深加工。

羊城晚報·羊城派:在深度參與了國家的脫貧攻堅之後,您對它有什麼樣的心得體會?

梁安莉:我覺得很感動,也很自豪能成為扶貧大軍的一份子。另外,我覺得可以嘗試更深入地去了解它,將自己的事業與扶貧或者未來的鄉村振興做一個很好的結合。

羊城晚報·羊城派:作為香港人,您覺得創業的話,內地跟香港相比有什麼優勢?

梁安莉:我覺得內地在成本上有很大的優勢,因為香港的租金和僱傭成本都太高了。另外,內地的市場比香港大得多,創業所需的配套設施也更完善。最重要的是,國家對香港青年進行扶貧方向的創業有很多政策支持,我們可以善用這些機會讓自己的事業得到發展。所以,我覺得香港青年特別幸運。

羊城晚報·羊城派:您認為香港青年的個人發展怎樣才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梁安莉:我覺得香港青年首先要做的就是親身走進來了解內地的文化,了解內地的市場。這邊有再多的機會,你不去抓住,也是沒用的。另外,我覺得現在國家安全穩定,擁有這樣的環境,就應該倍加珍惜,並且利用它去發展自己的事業。

羊城晚報·羊城派:您覺得內地有哪些機會值得香港青年人關注?

梁安莉:現在內地和香港之間有越來越多的專業服務實現了從業資格的相互認證,甚至一些公務員崗位也開始向香港青年人開放,所以對他們來說有更多的選擇了。另外,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生活成本比香港要低很多,香港青年人可以結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嘗試著融入進來。(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鄭宗敏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王嶽

相關焦點

  • 香港女孩梁安莉:貴州烏蒙山上的「花仙子」
    90後香港女孩梁安莉為客戶送去了一批香薰精油產品。車窗外氣候潮溼而炎熱,她有些乏了,拿出一盒香薰拆開,淡淡舒緩的薰衣草香氣縈繞,仿若把她帶回天高雲淡的烏蒙山上。而這一款香薰精油,是梁安莉今年接到一家車企訂單後帶領團隊研發的,它的主要成分,提取於貴州赫章縣興發鄉種植的薰衣草。香港女孩梁安莉。
  • 「走過2020—感謝有你」從香港來貴州扶貧的「花仙子」梁安莉:我要...
    這一年,一個又一個平凡人的暖心舉動發生在貴州大地上,帶給我們太多的感動與力量。貴州都市報.天眼新聞今起陸續推出「走過2020—感謝有你」系列報導,將陸續對這一年給予我們感動與力量的人進行回訪,與廣大讀者一起回眸與展望。繁星之際,星河之間,時間還在滔滔不絕地流淌。2021年,一切如你所願——願陽光灑在每一張臉龐,照亮每一個夢想。回顧:梁安莉是一名90後香港女孩。
  • 香港青年梁安莉 烏蒙扶貧綻芳華
    香港90後青年、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安莉,響應國家東西部協作扶貧號召,在貴州省貧困程度最深的畢節市赫章縣,發展花卉種植產業,帶動山區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2020-08-15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今年29歲的香港青年梁安莉,2017年5月隨家人到烏蒙山腹地的國家級貧困縣赫章旅行,她被山高谷深的高原美景深深吸引,更被當地貧困家庭的狀態和國家東西部協作扶貧事業深深打動。
  • 梁安莉:香港90後 紮根大山種花扶貧
    梁安莉:香港90後 紮根大山種花扶貧 2020-12-25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是從暨南園走出的「花仙子」
    12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了一位90後香港女孩她在如花般的年紀辭去金融行業的體面工作毅然脫下高跟鞋走進田間地頭投入貴州赫章的扶貧攻堅事業她是畢業於暨南大學的會計專業碩士梁安莉人物 ·名片梁安莉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香港90後女孩梁安莉:赫章有了花香就有了希望
    鐵匠鄉的高海拔和氣候條件很適宜鮮花培育,依託花卉產業,昔日邊遠貧窮的鐵匠鄉大踏步地走在了「美麗與芳香並舉」的產業發展道路上,並成為90後香港女孩梁安莉的扶貧「突破口」。至今,梁安莉依然還清晰地記得2017年第一次來赫章縣登上貴州屋脊大韭菜坪的經歷:漫山遍野的野生韭菜花、綿延不斷的山脈……那一刻,她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 用青春和汗水澆灌「扶貧之花」——「90後」香港青年梁安莉的扶貧...
    從香港來到貴州赫章縣,梁安莉用3年時間紮根貧困鄉鎮,發展「美麗與芳香並舉」的花卉產業,用青春和汗水在脫貧攻堅熱土上澆灌出「扶貧之花」。2017年,梁安莉和母親來到赫章縣韭菜坪景區旅遊。彼時,生長於香港、在美國留學7年的梁安莉認為,貴州烏蒙山脈腹地就是讓她心安的地方,並萌生出在此幹事創業的想法。梁安莉的母親十分支持女兒到內地發展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們在貴州省畢節市結識了時任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的楊偉強。
  • 羊城巾幗綻芳華 | 梁安莉的「畢節之旅」:用鮮花助力產業扶貧
    2017年,站在烏蒙山上,韭菜坪的高原風光讓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梁安莉覺得自己的第一次畢節之旅不虛此行。當她第二次來到畢節,她心中所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在與當地扶貧工作組接觸溝通之後,她聽到了一個以前從沒聽過的詞語——脫貧攻堅。「當時其實並不知道扶貧攻堅是什麼,以為是和自己曾經參與過的公益慈善活動差不多。」
  • 「穗畢同心 情系烏蒙」香港90後梁安莉的「畢節之旅」:用鮮花助力...
    梁安莉(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央廣網畢節9月11日消息(記者張勝強)2017年,站在烏蒙山上,韭菜坪的高原風光讓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梁安莉覺得自己的第一次畢節之旅不虛此行。當她第二次來到畢節,她心中所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
  • 「巾幗戰貧」鏗鏘玫瑰精彩綻放——奮戰在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的巾幗...
    一直以來,貴州廣大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人民放在心上,用實際行動扶貧助困。  貴州恆霸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何曉玲以傳統醫藥(苗族醫藥)為核心,在邊遠少數民族山區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帶動當地老百姓種植中藥材5萬畝以上,就業近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百餘戶。
  • 貴州:「產業革命」助力山區擺脫貧困
    今年3月以來,貴州省從江縣啟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結合當地梯田環境,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在加榜鄉加車、黨扭、加頁等村實施田螺養殖項目。在田螺養殖過程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政府統一向龍頭公司採購種螺交給合作社,合作社根據貧困戶水田規模和意願發放種螺,同時公司技術人員入村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田螺收穫時再由合作社對接種螺公司統一上門按保底價回收,解除了貧困戶養殖和銷售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拓寬山區群眾脫貧增收渠道。
  • 【脫貧裡的中國】貴州惠水佛手瓜深耕產業扶貧「一畝三分田」
    春夏之交,貴州惠水縣好花紅鎮弄苑村村民忙碌起來,遠遠望去,「村有增收產業 戶有致富門路」的標語在山坳間格外醒目,當地的佛手瓜產業正進入栽培管護期。  剛過驚蟄,弄苑村村民們在新增的佛手瓜種植地裡立水泥柱、搬運竹竿、搭建瓜架,搶抓農時進行佛手瓜種植的前期準備工作。
  • 貴州、廣西金融扶貧調研:金融活水「貸」動扶貧 銀企協力共築致富
    連日來,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貴州、廣西兩省多次了解金融助力脫貧攻堅情況。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論是在深山裡的深度貧困地區,還是易地搬遷後的安置片區,扶貧再貸款和扶貧小額信貸等金融資金的支持與地方企業的主動作為缺一不可,前者是脫貧致富的基石,後者則是將基石構築成高樓的建築師。
  • 元寶山區教育局多舉措助力精準扶貧
    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鎮青山村是元寶山區教育局的幫扶村。該村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結構單一,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110人。元寶山區教育局對口幫扶該村後,立即派出扶貧工作隊進駐該村,工作隊員秉承「真扶貧、扶真貧」的原則,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通過協助村黨組織加強黨建引領、完善村民自治、規範村級事務管理、化解村內矛盾、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扥務實舉措,使貧困戶收入不斷增加,村民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
  • 武漢大學貴州校友會教育扶貧結緣安龍
    12月5日,貴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漢大學貴州校友會秘書長謝國靖帶領考察組一行赴安龍縣考察調研。當天,在「少先隊室捐贈啟動儀式」上,武漢大學貴州校友會為天菇小學捐贈少先隊陣地建設資金2萬元。並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天菇小學「天菇小學少先隊室」揭牌,參觀了少先隊室、武術活動室,觀看了民族民間武術操、掃把拳等精彩的表演。武漢大學貴州校友會因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和安龍縣聯繫在一起,因教育扶貧關心關愛青少年結緣。下一步將繼續圍繞少先隊活動創新提升工作水平,進一步助推少先隊事業發展。
  • 元寶山區多舉措抓實教育扶貧工作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徵程上,赤峰市元寶山區把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抓手,通過採取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強化控輟保學等措施,深入推進教育扶貧,為貧困學子點亮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之燈。推動教育均衡 讓農村娃在家門口上好學隆冬時節,在古山幼兒園嶄新溫暖的教學樓裡,孩子們正開心的和老師做遊戲。
  • 我的扶貧故事|貴州興達興黨支部:「助力村民脫貧、學生學成是我們...
    我的扶貧故事|貴州興達興黨支部:「助力村民脫貧、學生學成是我們的責任」 2020-11-2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你溫暖:115套棉被跨越2000多公裡 溫暖貴州山區兒童
    中國青年網六盤水1月8日電 (記者 王龍龍 李華錫 通訊員 彭鑫 耿麗琳 吳盼)六盤水師範學院學生張娟麗怎麼也沒有想到,一次暑期「三下鄉」愛心支教,可以給貴州山區的孩子們帶來幾十套棉被,讓他們溫暖過冬。
  • 香港蘇州商會執行會長徐建成榮獲「扶貧攻堅」和「防疫抗疫」突出...
    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姚林榮,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鴻聲,蘇州市副市長楊知評,蘇州市政協副主席陳雄偉,香港蘇州商會會長、協鑫集團總裁朱鈺峰,香港蘇州商會執行會長、綠葉科技集團董事長徐建成,香港蘇州商會常務副會長、香港九龍集團董事長孫曦,香港蘇州商會常務副會長、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執行院長、民進蘇州市委副主委徐圭遜,香港蘇州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潔等出席活動。
  • 貴州戰法:創造中國減貧的貴州奇蹟
    11月23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一天,在貴州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全省88個縣(市區)中有66個是貧困縣,到2015年底,尚有農村貧困人口493萬人,且九成以上的貧困人口處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