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山區多舉措抓實教育扶貧工作

2020-12-03 瀟湘晨報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徵程上,赤峰市元寶山區把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抓手,通過採取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強化控輟保學等措施,深入推進教育扶貧,為貧困學子點亮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之燈。

推動教育均衡 讓農村娃在家門口上好學

隆冬時節,在古山幼兒園嶄新溫暖的教學樓裡,孩子們正開心的和老師做遊戲。今年9月1日,佔地4908平方米、總投資1000餘萬元的古山幼兒園正式開園,接納了300個幼兒就讀。

「以前覺得城裡的幼兒園條件好老師素質高,一直想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但是又費錢又費精力,現在村裡有了公立幼兒園,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 平莊鎮東六家村村民張霞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

古山幼兒園只是元寶山區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針對農村辦學條件不優問題,元寶山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著力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教學環境。累計投入1.1億元,實施了中小學辦學條件提升工程;投入5000餘萬元,實施了轄區3所高中內外牆改造、計算機教室配備以及門窗、桌椅、智能黑板的更換和教育城域網建設;投入7000餘萬元,新建4所公辦幼兒園,最大限度推動城鄉教育硬體上的均衡發展。

為配齊師資力量,針對師資隊伍老齡化問題,元寶山區進一步加大教師引進力度,著重從東北師範大學等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大學中選拔優秀教師,年均引進教師100人以上,新招聘的教師全部充實到農村學校,同時,不斷加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進一步激發農村地區教育活力,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發展職業教育 讓每個孩子都能成才

靠技能脫貧是實現穩定脫貧、取消代際貧困的有力抓手。近年來,元寶山區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優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確保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

元寶山區第二中學(元寶山區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是元寶山區的一所公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有信息技術、交通運輸、教育等8個專業。

「學校在專業設置上,主要是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從而帶動整個家庭穩定脫貧。」元寶山區第二中學校長衣才說,學校在招生、專業選擇、學生資助、就業創業方面,著重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傾斜,幾年來,接收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均按意願選擇了心儀專業就讀,並全部享受每年每生2000的元助學金,保障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百分之百能就讀、能就業。

強化控輟保學 讓每個學齡兒童不掉隊

家住元寶山區平莊鎮孤山子村的初二學生劉明(化名),2019年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父親踉蹌入獄、母親重傷昏迷,他一度面臨失學的危險,村委會、學校、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慰問,辦理貧困生資助、進行心理疏導、解決生活困難......在多方幫助下,劉明得以正常返校複課。

元寶山區不斷完善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機制,嚴格落實鎮街、學校「雙線控輟」責任,落實對單親家庭學生、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困難學生等重點學生群體家訪制度;健全完善輟學月報制和動態資料庫,建立起了全方位無死角的控輟保學工作網絡,確保了在校學生留得住、輟學學生勸得回。2020年,元寶山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殘疾兒童入學率、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均達100%。

【來源:正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元寶山區教育局多舉措助力精準扶貧
    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鎮青山村是元寶山區教育局的幫扶村。該村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結構單一,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110人。元寶山區教育局對口幫扶該村後,立即派出扶貧工作隊進駐該村,工作隊員秉承「真扶貧、扶真貧」的原則,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通過協助村黨組織加強黨建引領、完善村民自治、規範村級事務管理、化解村內矛盾、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扥務實舉措,使貧困戶收入不斷增加,村民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
  • 元寶山區公安分局舉辦「學習強國」知識競賽 強化政治練兵
    元寶山區公安分局舉辦「學習強國」知識競賽 強化政治練兵 2020-08-21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委書記曹立軍調研達峰村整建扶貧工作
    袁觀清曹立軍調研達峰村整建扶貧工作強村之路:實現「五有」目標    瀏陽網訊(記者 黃康)龍伏鎮達峰村是長沙市確定的16個建設扶貧布點村之一,今年為三年建設扶貧工作的啟動實施之年。昨日,長沙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觀清,長沙市副市長、瀏陽市委書記曹立軍率隊來到達峰村開展現場調研,為達峰村的發展出謀劃策。
  • 赤峰元寶山區少兒機器人大顆粒興趣班-赤峰元寶山區碼高教育_勵普...
    更多培訓課程、學習資訊、課程優惠、課程開班、學校地址等學校信息,請進入 赤峰元寶山區碼高教育 詳細了解,諮詢電話: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一線的「排頭兵」|水城縣海坪街道辦事處工作...
    2017年開始我投身於脫貧攻堅工作,立志改善貧困戶的生活,為他們帶去生活的希望。 我還是一名學生時,發現有兩名同學因病休學,家裡積蓄都消耗光了,我立即為這兩位同學捐助,同時悉心為他們尋求政府、公益組織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幫助他們接受治療,悉心開導他們的思想負擔,讓他們戰勝因病帶來的影響,增強信心、樂觀踏上求學道路。
  • 「我的扶貧故事」王美琳:扶貧工作雖然艱辛,但我深感幸福和自豪
    2019年初,我來到仁懷市高大坪鎮龍源村開展扶貧工作。為了解村裡的狀況,我挨家挨戶地和群眾見面,傾聽困難群眾的心聲,了解困難群眾家庭成員信息、身體健康狀況、致貧原因、收入情況以及扶貧政策落實情況,併到老黨員、退休支部書記、群眾代表、致富能手家中走訪,聽取他們對村組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十天的走訪,我掌握了所包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第一手資料, 為精準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扶貧女孩梁安莉:深扎在貴州山區的香港「花仙子」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文 莫謹榕都市長大的香港女孩千裡迢迢跑去貴州山區種花,還紮下根來幫助當地脫貧,這個「反差巨大」的故事不免令人好奇。近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香港企業家梁安莉。
  • 永輝超市自有品牌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為貧困山區兒童送愛心營養餐
    9月9日,永輝超市自有品牌「永輝優選」二度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參與「騰訊99公益日」,為中西部貧困山區3-5歲學齡前兒童配捐愛心營養餐,並通過線上複合傳播及線下500餘家門店同步聯動宣傳,覆蓋主流消費客群,實現糧食公益項目近億萬次的綜合曝光。
  • 嵩山坳裡長出「美麗經濟」——山區脫貧攻堅的登封實踐
    山區縣(市)如何走好精準扶貧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登封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鄭州市脫貧攻堅精神,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緊密結合地處山區丘陵地帶的實際,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緊緊握住黨建「指揮棒」,積極探索黨建+扶貧、特色種植+扶貧、美麗鄉村+扶貧等精準脫貧模式與路徑,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 【移民搬遷新生活】此心安處是吾鄉 ——寧夏扶貧移民搬遷工作成就...
    在寧夏南部山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減貧實踐表明,西海固自然條件極差,開發建設所需的能源短缺,交通落後,無力也無法就地改變貧困局面。並且,南部山區人口密度超過臨界指標數倍甚至十幾倍,人口超載已達到必須遷出一部分人口不可的地步。這一系列因素,導致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黨和國家在西海固扶貧工作上的巨大投入並不能收穫對等的回報,西海固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也難以從根本上改善。
  • 交通扶貧讓「紅薯幹」成為香餑餑——宜章縣楊梅山鎮雞公坦村見聞
    雞公坦村,因村子北面巖洞(俗稱坦)內有塊石頭象雞公而得名,位於五蓋山脈南麓,與蘇仙區五蓋山鎮相鄰,平均海拔840米,此地石漠化嚴重,屬於典型喀斯特地貌高寒山區。全村有346戶1139人,總面積11.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620餘畝,下轄長窩、新長窩、上洞等20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5戶373人,屬於省級貧困村。
  • 周善雄到環江縣扶貧聯繫點督查扶貧工作
    5月28日、29日,北投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自治區監委駐北投集團監察專員周善雄到集團公司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扶貧聯繫點,開展脫貧攻堅、扶貧領域腐敗與作風問題治理等工作督查。督查活動現場周善雄一行進村入戶,圍繞幫扶幹部作風、扶貧政策落實、項目推進、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等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實地走訪查看了扶貧項目推進情況,了解扶貧資金落實以及駐村工作隊員紀律作風情況。他強調,要以決戰的精神狀態和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奮力衝刺。
  • 芒市法帕中學和麗芳:山區學生的知心人
    原標題:致敬教師|芒市法帕中學和麗芳:山區學生的知心人 將溫暖帶到大山裡的和老師,被家長與學生親切地稱為「山區學生的知心人」。孩子失學,多年來一直是和麗芳老師最擔憂的事情。為了不讓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自2005年以來,她利用工作之餘,積極與社會愛心人士聯繫,通過牽線搭橋,開展貧困助學活動。
  • 扶貧印記|楊曉青:送票子送被子不如送工作
    在她的帶領下,華順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經過17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湘潭最大的人力資源企業之一,服務範圍覆蓋湖南、湖北、河北、陝西等多個省份,服務客戶近500家、員工1.2萬人,在扶貧攻堅、勞動關係協調等方面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被授予「國家級就業扶貧基地」、「全國非公企業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工作示範單位」、「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等榮譽。
  • 粵西即將再添一條扶貧路 打造高速扶貧「雲茂樣本」
    雲茂高速不僅是廣東珠江三角地區通往廣西新增加的一條出省通道,同時也是粵西山區和北部灣北部地區通往珠江三角地區的一條經濟幹線。作為一條山區高速公路和「扶貧路」,雲茂高速全長129.816公裡,起於羅定市圍底鎮,終於高州市荷花鎮,跨雲浮、茂名兩市3個縣、區12個鄉鎮,輻射600多萬人,其中貧困人口約13萬人。  雲茂高速羅定段計劃2020年底開通,茂名段計劃2021年5月開通。
  • 「扶貧公交」813路開進南部山區村莊 村民進城打工、賣貨,還能體會...
    早上6:00,當今夏第一個高溫天的暑氣還沒有瀰漫到濟南南部山區的馬家村時,濟南公交南部公司813路車的駕駛員陳明強已經載著等候在站點的村民,啟動了開出南山的首班車。  沿途經常坐車的村民都和他相熟,他們一早進城打工,傍晚歸來;或者帶著自家的瓜果桃李等農產品,希望賣個好價錢。對陳明強來說,變身快遞員順路幫村民捎點東西也都是常有的事兒。
  • 嵩縣山區蹚出精準脫貧路
    3月2日,洛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嵩縣縣委書記徐新在嵩縣縣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大會上說,務必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務必保持抓脫貧攻堅目標「靶心」不散、「頻道」不換,務必時刻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打贏打好這場硬仗。    嵩縣素有「九山半嶺半分川」之稱。
  • 太和縣探索「扶貧+」工作新模式
    近年來,太和縣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探索推行「扶貧+」工作新模式,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扶貧+公益崗位」。政府購買服務增加就業扶貧公益崗位,累計開發公益輔助性崗位3079個,安置貧困戶1634人,其中享受崗位補貼貧困勞動者576人。
  • 劉錦秀:願做大別山區精準扶貧「領頭羊」
    她帶領山區農民發展黑山羊產業,示範引領山區農民通過養羊脫貧致富,堅持不懈向貧困宣戰,從一個普通的牧羊女成長為山區農民創新創業、產業扶貧的「領頭羊」。如今,羅田縣已成為大別山區黑山羊養殖基地,躋身湖北養羊大縣行列。2017年,劉錦秀榮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全國人大代表劉錦秀在黑山羊養殖基地。
  • 大荔縣健康扶貧工作走筆
    自健康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大荔縣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方式、提升群眾健康素養等方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如今,在大荔,一項項惠民政策得到落實,一家家醫療機構設施環境舊貌換了新顏,醫聯體、醫共體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群眾「家門口」,醫務人員走村入戶,精準幫扶,用辛勤和汗水繪就了脫貧攻堅畫卷中那一抹最暖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