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徵程上,赤峰市元寶山區把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抓手,通過採取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強化控輟保學等措施,深入推進教育扶貧,為貧困學子點亮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之燈。
推動教育均衡 讓農村娃在家門口上好學
隆冬時節,在古山幼兒園嶄新溫暖的教學樓裡,孩子們正開心的和老師做遊戲。今年9月1日,佔地4908平方米、總投資1000餘萬元的古山幼兒園正式開園,接納了300個幼兒就讀。
「以前覺得城裡的幼兒園條件好老師素質高,一直想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但是又費錢又費精力,現在村裡有了公立幼兒園,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 平莊鎮東六家村村民張霞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
古山幼兒園只是元寶山區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針對農村辦學條件不優問題,元寶山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著力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教學環境。累計投入1.1億元,實施了中小學辦學條件提升工程;投入5000餘萬元,實施了轄區3所高中內外牆改造、計算機教室配備以及門窗、桌椅、智能黑板的更換和教育城域網建設;投入7000餘萬元,新建4所公辦幼兒園,最大限度推動城鄉教育硬體上的均衡發展。
為配齊師資力量,針對師資隊伍老齡化問題,元寶山區進一步加大教師引進力度,著重從東北師範大學等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大學中選拔優秀教師,年均引進教師100人以上,新招聘的教師全部充實到農村學校,同時,不斷加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進一步激發農村地區教育活力,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發展職業教育 讓每個孩子都能成才
靠技能脫貧是實現穩定脫貧、取消代際貧困的有力抓手。近年來,元寶山區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優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確保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
元寶山區第二中學(元寶山區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是元寶山區的一所公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有信息技術、交通運輸、教育等8個專業。
「學校在專業設置上,主要是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從而帶動整個家庭穩定脫貧。」元寶山區第二中學校長衣才說,學校在招生、專業選擇、學生資助、就業創業方面,著重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傾斜,幾年來,接收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均按意願選擇了心儀專業就讀,並全部享受每年每生2000的元助學金,保障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百分之百能就讀、能就業。
強化控輟保學 讓每個學齡兒童不掉隊
家住元寶山區平莊鎮孤山子村的初二學生劉明(化名),2019年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父親踉蹌入獄、母親重傷昏迷,他一度面臨失學的危險,村委會、學校、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慰問,辦理貧困生資助、進行心理疏導、解決生活困難......在多方幫助下,劉明得以正常返校複課。
元寶山區不斷完善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機制,嚴格落實鎮街、學校「雙線控輟」責任,落實對單親家庭學生、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困難學生等重點學生群體家訪制度;健全完善輟學月報制和動態資料庫,建立起了全方位無死角的控輟保學工作網絡,確保了在校學生留得住、輟學學生勸得回。2020年,元寶山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殘疾兒童入學率、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均達100%。
【來源:正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