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產業化 "普萃特醫"異軍突起

2020-12-27 央廣網

  

  普萃特醫項目基地一景

  

  超臨界流體裝置圖

  "目前,超臨界技術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但現階段中國對超臨界技術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萃取階段。"近日,超臨界技術專家、廣東普萃特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萃特醫)創始人胡勇剛博士在廣州舉行的普萃特醫開業暨廣東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如是說。

  同濟大學教授汪世龍在論壇上表示,儘管超臨界微粒製備技術國際上已經出現很多年,但中國一直未有突破,普萃特醫的開業及項目落地,標誌著超臨界技術將在提升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大型超臨界納米制粒落戶廣州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領域因為剛起步、潛力大,在我國被稱為是"黎明行業",也被看作大健康領域的又一片藍海。然而,特醫食品行業發展目前仍然受制於製藥技術和製藥設備。

  超臨界流體技術作為一項創新性產品核心底層的技術,主要包括超臨界微粒結晶技術、超臨界乾燥技術、超臨界色譜分離技術以及超臨界絡合分離,其中,目前在產業化應用較成功的是超臨界微粒結晶技術和超臨界乾燥技術。

  胡勇剛介紹,近年來,其研發團隊聯合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超臨界領域的教授專家,調研全球超臨界結晶技術在納米脂質體中的應用,進行各項技術攻關,解決了普通的高壓均質、噴霧乾燥、物理粉碎工藝出現的問題。

  據悉,普萃特醫成立於2018年。目前擁有自主研發的超臨界色譜分離、超臨界乾燥、超臨界納米微粒製備裝備等先進技術平臺,可有效解決行業發展的難點和痛點。其中,大型超臨界納米制粒項目近日正式落戶廣州番禺。

  "我希望把普萃特醫打造成為具有特色的超臨界流體平臺技術企業。"胡勇剛指出,科技創新需要落地,成果轉化顯得尤其重要。目前,普萃特醫落地的項目有納米製藥設備、臨床營養品、高端營養品和功能食品等。

  國研智庫區域研究室主任孫大衛指出,廣東是全國主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之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速度和規模均處於全國前列。以普萃特醫所代表的生物醫藥技術前沿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在"研發—突破—應用—推廣"這條創新鏈上正在形成自身獨特的優勢。

  努力降低國內製藥裝備成本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江燕斌長期專注於超臨界技術研究,在當天納米醫藥創新論壇上,江燕斌表示,超臨界流體技術如超臨界乾燥、超臨界色譜、超臨界反應、超臨界萃取、超臨界造粒等,在醫藥和食品工業、化學化工、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及生物工程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應用。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張大超表示,超臨界納米制粒技術之前主要用於藥品用途,這次普萃特醫把技術從藥品方面進一步擴大到功能食品配料方面,是一個大的進步,可以讓功能食品變得更加容易吸收、更加安全。

  "我們基於專利的超臨界結晶制粒技術,為客戶提供從超臨界結晶制粒設備定製設計、安裝、調試等一站式的服務。"胡勇剛表示,傳統上將產品做成顆粒,一般通過噴粉或者乾燥之後研磨,這種工藝容易造成局部過熱、晶體不均勻或功效改變。普萃特醫採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工藝,做出來的東西對人體無害,而且保留了物質原有的品質和特性。

  "讓中國的製藥水平達到國際化的水平,同時一定要讓國內製藥裝備的成本降下來。"胡勇剛表示,希望通過普萃特醫的率先發展,帶領藥物裝備製造行業有一個更大提升。

  在持續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建設的道路上,記者希望可以湧現更多像普卒特醫這樣的企業,在加大自主創新技術產品應用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問題上,努力走出一條廣東的新路徑。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本文系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在某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專家電話會上的分析與觀點,電池網特轉發,讓我們對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研發、未來市場等有更加客觀的認識!紀要重點:1、固態電池優點主要體現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升上,使用鋰金屬負極顯著提升能量密度,可將現有300Wh/kg的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 「長壽命混凝土製品關鍵材料及製備技術」項目年度會議召開
    「長壽命混凝土製品關鍵材料及製備技術」項目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專項項目之一。
  • 費森尤斯卡比,特醫食品市場的落伍者?
    然而,自2016年《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出臺之後,現今中國市場已有的56款特醫食品產品中,費森尤斯卡比卻遺憾「缺席」。 特醫食品概念在臨床營養領域的提出與推廣對費森尤斯卡比來說不僅僅是機遇,更是挑戰。
  • NSR:幹細胞技術快速製備新冠小鼠模型
    這一方法直接從幹細胞運用四倍體補償技術批量製備出基因編輯小鼠,將目前使用常規技術需要半年的建模時間縮短到35天,該技術有望在生物安全緊急響應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小鼠胚胎幹細胞具有發育多能性,利用四倍體補償技術可從小鼠胚胎幹細胞直接發育成完整小鼠個體。
  • 白炭黑傳統製備方法和新方法的區別
    新方法主要以非金屬礦及其延伸物為矽源,採用沉澱法製備白炭黑。其技術關鍵是將結晶的二氧化矽和矽酸鹽轉變成非晶態二氧化矽。原料主要有矽灰石、蛋白石、埃洛石、橄欖石、蛇紋石、高嶺土、硬質高嶺土、煤矸石、粉煤灰等。著重介紹以高嶺土或硬質高嶺土、煤矸石或粉煤灰為原料製備白炭黑的工藝技術。
  • 大健康領域新藍海——特醫食品或迎來爆發式增長
    特醫食品,全稱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日本,它被更直接地稱為「病人食品」。美國在1988就對特醫食品進行了明確的定義,歐盟在1999年也頒布了其標準。2013年,為滿足國內市場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需求,我國確立了特醫食品國家標準,擺脫了依賴進口,量少價高的局面。儘管名字帶有「食品」,但在我國,特醫食品的管理是按照藥品的管理方式進行的。
  • ...新聞網】中國科學家領銜推出國際首部超臨界流體應用能源化工專著
    該書是國際上第一部關於超臨界流體應用於能源化工系統方面的專著,也是由中國科學家領銜、法日俄加德等多國權威專家通力合作的成果,顯示出以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為代表的中國科研機構在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超臨界流體技術憑藉其在能源動力領域的重大潛力,被稱作是下一代「戰略技術」。
  • 異軍突起的HIT是什麼硬科技
    受益於異軍突起的HIT光伏電池概念股,近期光伏概念指數大漲。拓日新能、億晶光電、亞瑪頓等多隻概念股票表現優異。招商證券分析師遊家訓介紹,HIT是「異質結」電池技術的英文簡稱,簡單說就是一種全新的光伏電池生產技術。
  • 超臨界co2萃取裝置主要配置
    超臨界co2萃取裝置主要配置 ,「12vugqc」   超臨界co2萃取裝置,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co2萃取裝置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國內首臺「W」火焰爐超臨界機組等離子點火系統投運
    7月22日,國電滎陽煤電一體化公司2號機組鍋爐等離子點火一次成功,標誌著國內首臺63萬千瓦「W」火焰爐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等離子點火系統在國電滎陽公司正式投運。   據悉,滎陽公司將等離子點火技術應用於超臨界燃煤「W」火焰鍋爐屬國內首創,在世界上也屬於尖端領先技術,在國際上少有實踐應用經驗,這套等離子點火系統在不同工況下均能夠可靠穩定運行,實現了燃燒低揮發分無煙煤「W」鍋爐燃煤機組無油點火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 嬰幼兒特醫食品經營相關知識宣傳培訓會在京召開
    150餘名特醫食品經營企業的負責人參加了培訓。同時,他又指出,在我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生產經營有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本次培訓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經營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有關要求正確地向消費者宣傳和推廣特醫食品。
  • 「專利解密」泰科天潤公司碳化矽肖特基二極體製備技術
    【嘉德點評】此項專利的碳化矽肖特基二極體的製造方法,在保證阻斷電壓的基礎上,增大肖特基二極體的陽極接觸區域面積,降低器件導通電阻,具有產業化意義。為解決這一問題,泰科天潤公司於2018年2月12日提出了一項名為「一種碳化矽肖特基二極體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145243.2),申請人為泰科天潤半導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鈣鈦礦產業化之路——Solarbe在線研討會精彩看點回顧
    在技術快速更新迭代的光伏行業,這已經成為很多企業關注的問題。鈣鈦礦異軍突起,在2019年被廣泛關注。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最高光電轉換效率記錄已達到25.2%,鈣鈦礦與晶矽疊層電池的效率已經達到了28%。
  • 人工光型植物工廠在中國產業化發展的新動向(上)
    本文通過具有一定產業化特徵或規模的典型企業介紹了人工光型植物工廠在中國的發展狀況,未來人工光型植物工廠必將走向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技術趨勢,其銷售也需與電商提出的新零售相結合,形成為特定消費者提供高端優質蔬菜的新型商業模式。
  • 專注新材料研發產業化,堅持產學研有機結
    據悉,自成立以來,明冠新材一直專注於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礎技術和工藝技術體系。以此為基礎,明冠新材在薄膜基材和膠粘劑製備、材料表面處理以及塗布複合工藝方面等方面形成了核心能力,在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生產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產業化經驗,使研發的新技術能高效率的轉化為產業化成果。
  • 印尼青山園區MPM電廠250MW超臨界9號機組併網發電
    5月26日,印尼青山工業園區MPM電廠250MW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併網發電成功,編號#9機組也由此成為印尼青山園區實現自主併網發電的第14臺發電機組。MPM電廠250MW超臨界發電機組於2019年4月份開始建設,今年3月29日開始調試。
  • 前沿|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電極
    以下文章來源於Research科學研究 ,作者Research科學研究,江蘇雷射聯盟轉載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官操教授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Jun Ding課題組合作利用光固化3D列印和化學氣相沉積兩種現代工業技術,製備了一種具有高機械性能和周期性多孔結構的石墨泡沫
  • HIT憑啥被稱為「下一代商業光伏生產候選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受益於異軍突起的HIT光伏電池概念股,近期光伏概念指數大漲。1月7日,光伏板塊有超過10家個股漲停,其中異質結電池(HIT)概念股捷佳偉創、山煤國際、東方日升、金辰股份、邁為股份全部漲停。消息面,機構近期密集關注HIT,招商證券指出:「綜合產業端的現狀,HIT電池產業化在加速,並且可能正在醞釀著突破。」。
  • 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
    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06 14:12:15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希望找尋一種可循環再生的綠色能源。
  • 陳東浩:立足技術積澱與產業化經驗,打破吸入製劑外企壟斷
    「在吸入製劑領域內豐富的技術積澱和產業化經驗,包括利用小分子、蛋白和肽以及核酸在內的各種藥物分子的特點來開發針對各種呼吸道及非呼吸道疾病,以及對吸入給藥技術未來發展方向的理解和預判, 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杭州暢溪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暢溪製藥」)創始人兼 CEO 陳東浩博士對生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