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林肯:在人生的逆境中展現人性的光輝

2020-12-22 終極瘦身輕斷食

2006年,亞伯拉罕·林肯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的第一名。2008年,英國《泰晤士報》對43位美國總統,分別以不同的標準進行「最偉大總統」排名,亞伯拉罕·林肯同樣列為第一。有趣的是,林肯的一生卻逆境重重,充滿了痛苦與悲慘的遭遇,甚至林肯的精神意志也並非總是堅定和剛毅,他其實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痛的男人。然而他在遭遇逆境和困難的打擊下,卻能處處展現慈悲與寬容的品格,正是因為他在逆境中展現出了人性的光輝,才被人們如此的崇敬與懷念。

美元上印有的林肯頭像

01貧窮與痛苦的童年生活,伴隨著父親的暴力與傷害。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是英國移民美洲的後裔,一家人靠種地和打獵為生。林肯回憶他的童年是在貧窮與痛苦中度過的。

他的父親叫託馬斯.林肯,母親是南希·漢克斯。家裡的土地很多,但是父親是一個酒鬼,不是一個勤勞致富的人,少年的林肯要幫助家裡面種地、砍柴、放牛羊等勞動。父親性情暴躁,常常在酒後毆打母親和兒子。9歲那年,母親得了疾病,父親卻不願意給母親治療,不久母親就去世了。母親的離去與父親的冷漠無情給他留下了一生的傷痛。好在後來的繼母,對他還不錯。父親不支持他上學,而且對林肯的好學非常鄙視,他總共受過學校正規教育的時間不到一年。但林肯對書本和知識是那麼的渴望,他經常用木棍練字,想方設法找書籍閱讀,他毫無疑問是童年夥伴中的一個另類,少年時期他就讀完了《莎士比亞全集》,林肯可以說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典範。

少年林肯目睹了農場中黑人奴隸所受到的慘不忍睹的傷害,他的同情心油然而生,這為他後來站在解放奴隸的陣營打下來基礎,他暗暗發誓將來要解救黑人。

青少年勞作的林肯

02青年林肯在事業上屢遭挫折,卻始終能夠保持善良的本性。

青年的林肯當過6年伐木工人、還幹過商店售貨員、測繪員、郵遞員等工作。這段時間的歷練,為林肯後來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之後他與朋友一起開商店,結果經營不善導致生意失敗。合伙人也酗酒死亡,為此他攤上了巨額債務,本來他可以通過法律避免掉一部分債務,但他選擇了獨自承擔,這筆債務他一直還了14年才還清。在他幹郵遞員期間,有很多錢是可以暫時挪用來還一些債務的,但林肯從來沒有挪用過。

林肯覺得這些工作接觸的人太少,不利於他的成長,他想成為一名律師。後來他通過自學法律,當上了律師。律師在美國一直是高薪職業,但林肯收費很低,為此常常受到同行的貶低和責難,林肯後來回憶說:「因為來打官司的很多都是像我一樣的窮人,收費高了不忍心」。

伐木工人林肯

03偉大的總統之路並不順利,他最終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林肯當上總統並不是一帆風順,他經歷了很多的艱辛。1832年,林肯第一次參加州議員選舉落選。1835年,第二次參加州議員選舉成功,此後連任了三屆。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失敗。1849年,因為他支持廢除奴隸制度,受到其它政治派系的強勢打壓,被迫辭職。他又幹回了律師的老本行。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1858年,競選美國參議員,再度落選。1860年,競選成功,終於當上美國總統。

看似風光無限的總統寶座,在林肯接手時,卻是一個燙手山芋。首先是許多同僚並不支持與看好他,因為他的出生太低。但是,林肯同樣信任和重用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他的心裡更多的是裝著整個國家,而不是個人的恩怨與喜好。只要是對國家有用的人,他堅持重用。其次,當時南北對立已經相當嚴重。北方的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工業革命突飛猛進,這與南方的奴隸主莊園制度產生了嚴重分歧,他們要求廢除奴隸制度,此舉損害了南方奴隸主的利益。南方的7個州宣布獨立,結成南方聯盟。1861年,武裝鬥爭不斷升級,終於爆發內戰「南北戰爭」。戰爭的初期,南方軍勝多敗少,北方軍節節敗退。林肯不斷的受到批評與彈劾,曾經一度患上神經衰弱,對勝利喪失信心。

1862年,林肯籤署《宅地法》,發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此舉贏得了廣大黑人的支持,先後有18萬黑人加入了北方軍隊,北方軍最終贏得勝利。1865年4月14日,在南北戰爭結束5天後,林肯被約翰·布斯暗殺,次日上午與世長辭,年僅56歲,是第一位遭遇刺殺的美國總統。林肯遇刺之後,曾經看不起他的作戰部長史丹頓說道:「這裡躺著世界上最完美的領袖。」

美國南北戰爭油畫

04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卻擁有最失敗的婚姻。

林肯的童年遭遇,以及顏值打分過低,在跟女孩子的相處時顯得過於靦腆和自卑。直到24歲,他才開始初戀,他愛上了同樣喜歡莎士比亞詩歌的女孩安妮.拉特利奇。好學上進的林肯深深的吸引著安妮,他們相愛了。她是林肯一生中唯一愛過的姑娘,與安妮交往的時光是林肯一生最快樂的日子。可惜她後來得了斑疹傷寒,臨死前還呼著林肯的名字。林肯為安妮的死悲痛萬分,幾欲自殺。這也使林肯開始情緒抑鬱,並受折磨三十餘年。以後每逢雷雨交加的日子,林肯就到安妮的墓地旁陪伴她,害怕她被雷雨驚嚇到。

由於林肯在律師界和政治上的嶄露頭角,吸引了銀行家的女兒瑪麗.託德。瑪麗可不是喜歡林肯的風度翩翩,她是一心想成為總統夫人,她把總統夫人的寶壓在了林肯身上。訂婚以後,瑪麗就開始按照貴族的標準來改造林肯,吃飯穿衣、言談舉止,都要聽瑪麗的指揮。無可奈何的林肯,居然在婚禮的當天逃跑了。

兩年後,當他得知瑪麗並沒有出嫁,還在等他回來。於是他出於對瑪麗的內疚與責任,選擇了妥協,與瑪麗結婚了。然而,他並沒有過個一天快樂的日子,瑪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悍婦,從來不給林肯面子,即便林肯後來當上了總統也同樣如此。瑪麗脾氣非常的暴躁,他打心裡看不上林肯,有一次她不高興,直接把咖啡潑在林肯了的臉上;只要林肯跟別的女人講話,瑪麗就會大吵大鬧,一次林肯邀請高官及夫人參加晚宴,那些高官的夫人都不願意見到瑪麗,她們一個也沒有來。在林肯死後,瑪麗離開白宮時,沒有一個人相送。然而面對這樣一段婚姻和這個一無是處的悍婦,林肯卻從來沒有發作過,他只是選擇隱忍。

解放黑人奴隸

結語

亞伯拉罕.林肯的偉大,在於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南北戰爭以後,美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更是讓美國一步步邁入了現代文明國家。然而,當我讀完《林肯傳》,更加為林肯能夠在逆境中保持善良、慈悲、堅強、守信用……這許許多多的人性光輝而感動。我們許多人在遭受這些挫折的時候,或許早就頹廢、退縮、逃避…自殺了。在人生的逆境中,亞伯拉罕.林肯的人性光輝,無疑是留給全人類的一筆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美麗人生》:黑暗之中閃爍著的人性光輝
    在電影中,圭多冒充督學的那一段,雖然滑稽卻又真實。作為丈夫,圭多既浪漫有趣有上進負責。他從來投靠別人到自己經營起了書店,這足以說明圭多的勤勞和智慧。有圭多在,在艱苦的生活也能讓人看見希望。作為父親,圭多和很多父親不同。他不刻板,陪著孩子一起胡鬧。
  • 《人生海海》:三個角度剖析上校的一生,揭示人性的光輝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就這樣,另立的山頭《人生海海》出世了。三個角度剖析上校的一生,揭示人性的光輝一、上校的愛國情懷上校的一生,身份不停變換,國民黨、共產黨、特務、直到最後,智商僅有七歲,經歷過太多,他的一生既是充滿磨難,但也終歸是輝煌閃耀的。
  • 人生真正的境界:在風雨中前行,在逆境中成長
    當遇到逆境時,許多人都會感到震驚。對他們來說,逆境意味著困難和失敗。然而,對於那些成功的人來說,逆境往往蘊含著活力。只要好好利用,就能逆風而上,捲土重來。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同的,這種生活的體驗也是不同的。
  • 順境、逆境皆人生!
    春風得意是人生,坎坷不平也是生活,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風順。但人生沒有永恆的順利,也沒有永恆的失意。不管順境還是逆境皆是人生。如果人生恰逢逆境,看看名人的例子,也許你就能泰然處之。司馬遷他在朝廷任太史令之官職,後來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當時他的心情異常悲憤,甚至想過自裁,但他沒有因此而忘記自己的使命,忍受著奇恥大辱,從逆境中爬出,完成了震驚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歷史名著,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因為其肩負的責任。
  • 人生感悟:唯有在逆境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境界
    俗話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有成功的巔峰,就有失落的低谷。人,不可能永遠處於順境,也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但是,當你身處逆境時,逆運卻讓你感覺度日如年。逆運真的就是一件壞事嗎?對此,巴爾扎克反問道:「逆運不就是性格的試金石嗎? 」想想看,水流能至大海,不是因為它巧妙地避開所有障礙,不斷地找到適合前行的路徑嗎?
  • 《高達00》:武力根除戰爭,剎那的戰鬥光芒,人性的光輝。
    在漫畫的第48話中,面對最後boss利馮茲的超大母艦,託勒密艦長皇小姐發出最後決戰。宇宙上戰況激烈。這時候,坐在高達駕駛艙上的剎那仿佛聽到同伴們的聲音正在消失。他不忍珍視的愛情、友情和親情失去,他要變革,完成洛克昂的遺志,守護它們。突然,宇宙中出現了巨大光芒。那是剎那戰鬥的光芒,人性的光輝!
  • 苦難育豪傑,逆境出雄才。人生,莫不如此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先天與後天,與生俱來的東西自身是無法改變的,但後天不同的人生際遇,卻會帶給每個人完全各異的不同人生。 海明威有段話很經典的名言: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最多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身體最強壯的地方。
  • 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再度獻演,展現李國豪老校長愛國奮鬥的光輝...
    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再度獻演,展現李國豪老校長愛國奮鬥的光輝人生 來源:新聞中心、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11-04  瀏覽
  • 中國版《阿甘正傳》:10年前的黃渤,講訴人性的光輝終會照亮黑暗
    從電影中人們看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的掙扎,迷茫和對新生活的嚮往,電影距今已經有10年了。雖然定義為劇情喜劇電影,但是越往後看越笑不出來,直到結尾,我看哭了。《蛋炒飯》中的「蛋炒飯」和《阿甘正傳》中的「巧克力」都是主要因素,一直引導著主角。阿甘所表現出來的是美國「自由、美好、希望」的精神。王大衛表現出來的是中國社會當時的」陰暗、曲折「。看《阿甘正傳》我一分鐘一笑,看《蛋炒飯》我一分鐘一哭。
  • 所有開掛的人生告訴我們逆境是成功的跳板
    最近,逛知乎時,有個刷爆全網的話題:逆境是成功之路的跳板嗎?答案五花八門,其中有個點讚過萬的回答:「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就把它當做人生的跳板。畢竟只有走完下坡路,才能迎來上坡。」人們通常都喜歡順境,而排斥逆境。
  • 《血戰鋼鋸嶺》,人性的光輝,靈魂深處不滅的信仰
    一個人內心深處的人性光輝離不開他家庭背景和童年的經歷。影片從他小時候的故事開始,從生活化的場景,細膩地表達出人物內心的變化,從而展現出了他內心的堅定信仰。戴斯蒙德的父親也是一名軍人,從他父親的身上他明白了,耶穌的訓誡不可殺人的意義。
  • 懦與勇,逆境中的人性之美——淺評梁曉聲轉型長篇《重生》
    儒雅斯文的主人公王文琪,在一次日軍進村掃蕩時,為了挽救一個鄉親的性命,情急中暴露身份,從此陷入了與敵寇周旋而引發同胞仇視怨恨的艱難、尷尬的處境之中。首先,整個故事情節設計得十分精妙,頗見巧思。一部所謂的抗戰小說,不見氣勢恢宏的大場面,不見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景象,更沒有歇斯底裡的泣血吶喊。
  • 《動物世界》即使在逆境也要堅持自我
    當然,在如此逆境之下,也能堅守自我,讓人性的光輝在這黑暗中閃閃發光的人,是十分難得的。也正是這一類人的存在,讓寒冷的冬夜能滲透出一絲絲暖人的柔光,充滿人的整個身心。讓這個變幻萬千的世界還存在一絲絲人性!影片中的這個人叫鄭開司。
  • 記住培根論人生十句話:真理、逆境、沉默、權位、愛情、嫉妒、狡猾...
    周末閒讀英國哲學家培根《人生論》,這是一本1987年出版的小書,那個時候許多年輕讀者朋友還沒有出生,沒有趕上那個人人滿懷讀書熱情的年代。筆者把古舊藏書拿來分享,以下的10句話或許對年輕朋友認識人生、適應社會有所助益。
  • 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人性的光輝是耀眼的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雞毛飛上天》這部電視劇中關於人性的問題。想必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開頭有過這樣一個場景,那就是雞毛雖然是撿來的,但是全村人對他都挺好,尤其是村裡人把好吃的給他自己去吃窩頭的這一個場景更是完美的體現了這一點。那麼問題就來了,村裡人為什麼對雞毛這麼好?難道村裡就沒有壞人嗎?
  • 《唐頓莊園》那些大人物、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人性光輝
    不管是大人物、小人物都側面展現了人性的閃光。20世紀初的時代背景20世紀初,英國傳統貴族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走向了沒落,這是唐頓莊園第一季的背景。但在唐頓莊園,富裕無憂的生活和以前幾乎沒什麼差別,女主人和女兒們依舊維持著貴族女子一天換三套禮服的體面。
  • 《卡薩布蘭卡》:跨越世紀的經典,戰爭與愛情折射永恆的人性光輝
    鏡頭語言:恰到好處的景別和鏡頭處理,加深主題意蘊;巧妙的構圖設計,直觀地展現了片中人物的處境和情感情感表達:自由反法西斯鬥士的情懷,生死考驗激發人性光輝,愛情絕唱永不磨滅01、敘事結構:在時間線中穿插回憶,在兩條線索的塑造下完整地展現整個故事
  • 《白日焰火》:白日焰火,是人生歲月中最美麗光輝,自由閃耀
    電影《白日焰火》,在身份空間與文化空間的相互影照中,實現了人與社會合二為一的藝術呈現。影片中張與吳的真誠依偎、真摯愛戀,是支撐生活意義的基石,也是焰火迸發的源頭。雖然白天的煙花是短暫的光輝,但卻是人生歲月中最美麗的光輝和最自由的火花。每個人都應該勇敢地燃燒,美麗地綻放,把最輝煌的一幕留給短暫的一生。當然,當我們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精神覺悟,用靜謐的力量和覺醒的智慧刷新生活的底色時,生活的狀態就會更加耀眼,更加閃耀,更像夜晚的煙花。
  • 《全職高手》:人類在逆境中的掙扎「美」,體現在不屈服的勇敢
    但是不同的人面對這樣的逆境的時候卻總會有著不同的態度,而不同的態度卻會締造出不同的人生!#全職高手#固然一帆風順的人生是美好的,可是能夠在逆境中成長,能夠在逆境中掙扎出新的人生,卻是更加繽紛和耀眼的!在困境中,屈服和放棄才是最簡單的選擇,而不向困難低頭的不屈服,才是這個過程中最美最燦爛最值得讚揚的品格!
  •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光輝的人性是堅守內心、賦予生命積極意義
    有人說,這是一本具有成長意義的書,它教導每位家長如何和孩子進行溝通;有人說這是一本具有現實主義題材的書,因為它涉及了種族偏見,人性善惡等等問題。然而,我覺得這本書還具有另外一層的價值:它在傳遞一種思想,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堅守內心,賦予自己人生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