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君子》:偽善的人,總有一天會被拆穿

2020-12-14 羽昕天

17世紀的法國,有一位優秀的劇作家——莫裡哀,他開創了古典主義喜劇流派,使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莫裡哀用極具諷刺性的語言描繪出了當時社會中的種種亂象,例如本劇《偽君子》,裡哀用其精煉的文筆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虛偽、內心邪惡、欲望膨脹的偽君子形象,揭開了當時社會上許許多多的偽君子的面紗。

莫裡哀的《偽君子》成就有多高呢?從有多少人批判他、反對他就可以看出來了。莫裡哀塑造的達爾圖夫形象,由於過於真實而惹惱了眾多「達爾圖夫」,以至於他們紛紛群起而攻之,並且要求禁止演出這齣戲劇。

《偽君子》是刺破17世紀法國時髦惡習——偽善的一柄利劍,挑下了從古至今千千萬萬偽君子的面具,把他們的罪惡靈魂展現在眾人面前。

《偽君子》篇幅不長,劇情緊湊,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戲劇開頭,通過佩奈勒夫人與愛蜜爾等人的論爭側面刻畫出了達爾圖夫偽善而善於矇騙人的形象。

接著故事隨著達爾圖夫走向觀眾逐漸走向高潮,奧爾貢被達爾圖夫欺騙,試圖把女兒嫁給達爾圖夫,不相信妻子與兒子的反對,並把兒子趕出家門。當愛蜜爾設計揭穿達爾圖夫後,奧爾貢幡然醒悟。但已經來不及了。

達爾圖夫得到了奧爾貢的家財,並獲取了他獲罪的朋友的秘密。與奧爾貢鬧翻的他,為了永遠奪走奧爾貢的一切,向國王告發了奧爾貢。

所幸,此處的國王並不是昏庸之人,他識破了達爾圖夫的偽裝,為奧爾貢取回了公道,揭下了達爾圖夫偽善的面紗。

達爾圖夫就在我們身邊

達爾圖夫不僅僅存在於莫裡哀的戲劇中,也存在17世紀的法國,存在於我們身邊。他們總是用善良來隱藏自己最深,最醜惡的欲望。但是這樣的偽善不是美德,而是一種惡習,一種應該被制止的惡習。

在當下社會,總有人帶著慈善的面紗,利用群眾的共情,利用公眾樂於助人的思想來滿足自己的欲望,他們如達爾圖夫一樣虔誠,也如達爾圖夫一樣貪婪。

從近些年來爆出的詐捐、貪汙事件來看,慈善業中的某些人似乎一直借著慈善的名義一次次消費公眾的情感

他們在募捐時感情真摯,在貪汙時目不斜視,最終也自嘗惡果,受到公眾的譴責。但是,公眾的譴責能夠保證「達爾圖夫」們沒有下一次的作惡嗎?除了紅十字會,還有很多明星假借慈善名義撈錢,我們該拿他們怎麼辦?

我們往往無法識破偽善的面紗,面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奧爾貢

在這樣的環境下,需要一個戲劇中的國王這樣的權力機構來管制偽君子,來監督他們,使他們不至於作惡。這需要全社會合力,共同完善我國的第三次分配體系,使慈善更透明,讓公眾更放心。

面具戴久了,總會掉的

達爾圖夫雖然口中滿是道德虔誠,但他一頓能吃兩個鵪鶉、半隻羊腿;他欣喜的接納奧爾貢的錢財,並美其名曰為主人洗去罪惡;他不拒絕奧爾貢把女兒嫁給他,卻又調戲奧爾貢的妻子。

可是偽善之人總有露馬腳的時候,在愛蜜爾的設計下,達爾圖夫的面具終於掉了。

面具設計得再好,再精美,一個人皮囊下的罪惡靈魂是無法掩蓋的。在儒家文化裡,對君子的要求是慎獨,在一個人獨處時也要恪守道義。

在這種對道德的遵守下,形成的美德才是真正的美德,培養出來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善良不是表現在人面前的,而是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堅持善良的為人處事。

千人千面總會露馬腳的。對於能使自己飛黃騰達的人阿諛奉承,對於地位與自己相平或不如自己的人吹鬍子瞪眼,這樣的人的真面目總有一天會被揭穿,這樣的人總會被人鄙視的。

春風得意時炫耀欺壓他人的行為或者話語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利劍傷到自己。

要做真君子,不要做偽君子

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真正的君子呢?在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定義是仁德、慎獨、博愛、虛心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君子對於平常人是一個很高的標準,我們或許達不到,但是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標準約束自己,努力向這個標準靠近。

內心善良懷有愛的人或許一時物質上吃虧,但精神世界上他是幸福享受的。偽善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善良帶來的精神世界的享受,他們或許能夠憑藉偽善的外表獲得暫時的利益,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永遠是空虛的,他們的內心永遠擔心著被揭穿而惶惶不安。做真君子,讓愛填滿你的內心。

慎獨之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在獨處時也不會放棄內心的道德。

他們不會在人看不見的時候侮辱自己的信仰,不會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耍陰謀,不會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對需要幫助的人視而不見。真君子與偽君子的區別根本所在就在於慎獨。真君子慎獨處事,人前人後一個樣;偽君子只在人前裝模作樣。

善良不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善良並不是一種表演手段,不是在聚光燈照在你身上時才拿出來表演的工具。善良應當是陪伴一個人一生的優秀品質。

當沒人關注你時,也要幫助周圍的人,沒有攝像機拍攝你的行為的時候,仍然不要放棄做點滴好事,例如扶起倒下的車,例如為貧困地區學生捐款資助。善良不應該是你謀利表演的工具,不是為了給簡歷上增光或者維持自己的人設而存在的。

是一個非常有洞見的劇作家,他雖然生活在17世紀,但他筆下的人物穿越了時空、穿越了古今。他筆下鞭撻的人,仍然存在於我們的世界。

至今仍然值得我們警醒,值得我們列為負面榜樣時時自省。莫裡哀傳遞的道理在當下社會仍然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偽善的人總有一天面具會被扯下,不要做偽君子!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莫裡哀《偽君子》:偽君子都逃不開偽善
    「自己的行為最惹人恥笑的人,卻永遠是最先去說別人壞話的人。」 ——《偽君子》莫裡哀是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被贊為可以和莎士比亞齊名的戲劇家。他的作品多次登上法蘭西戲劇院,其中《偽君子》的演出次數常年排在首位。
  • 熱詞分享:「偽善」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我們分享的表達是「偽善」,它的英文不是「fake kindness」, 而是:two-faced 兩面派的;偽善的I don't trust her - I suspect she's a bit two-faced.我不信任她——我覺得她有點虛偽。
  • 《偽君子》的主人公塔丟夫——考研筆記12
    這樣的人對有些人有蒙蔽性,但是逃不過英明國王的眼睛。」簡答題答題版本二:「《偽君子》深刻地揭露了教會勢力的虛偽性和欺騙性,這完全體現在中心人物答丟夫的身上。他的主要性格特點是偽善。他身為教士,平時在教堂裡表現得極為虔誠,宣稱整日不離《聖經》,以此騙取奧爾貢及其母親的信任。
  • 莫裡哀《偽君子》:娶了別人女兒,繼承了家產,又惦記起來嶽母
    01莫裡哀的《偽君子》,也譯作《達爾杜弗或者騙子》,是一出突破了古典主義束縛,上升到清醒的現實主義高度的喜劇,它象一篇向天主教宣戰的檄文,充分地發揮喜劇的笑的戰鬥作用,在觀眾的哄然的笑聲中,痛快淋漓地抹去了籠罩在天主教身上的「神聖」的靈光,無可逃遁地顯示出它偽善的醜惡本相。
  • 有這3個「反常表現」的人,十有八九是偽君子,要警惕了
    《菜根譚》云:「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菜根譚》認為,君子的心胸,應像青天白日一樣光明,沒有什麼不可以告人的事情。而現實生活中,似乎並非如此,有些人表面上謙謙君子,內心卻極其惡毒,讓人防不勝防。很多時候,偽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安哥認為,偽君子通常會有三個「反常表現」,發現一個,敬而遠之。
  • 偽君子3.0丨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
    《偽君子》——展露的正是赤條條的人性本質,將人與人之間的偽善直觀撕裂裸露,得到的究竟是人心的救贖,還是不真切的假面?他是一個偽善的聖人,也是一個真誠的惡人。徐敏傑在採訪中說小情人和舅爺這兩個角色的身上既多情又很自私自利,很矛盾,他一直在握著著演繹這兩個角色的度,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 看懂真小人VS偽君子 懂王的境界也許並非如你所看的那樣
    對於本屆大選,許多評論名家都以「真小人對偽君子」來概括,實在是令人嘆息。這種簡單粗暴的小人、君子二分法,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致命傷,因為人性遠不止君子小人之分別。正如世界每天的遊行活動,總不見得個個都是君子,但是如果把這兩者對立起來,反而是兩頭不到岸。又譬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用這句話來衡量今日社交媒體的「部落化」或「同溫層」現象,簡直可以說全世界都是「小人」,完全沒有君子可言。
  • 孟子|君子遠庖廚,是惻隱之心,還是偽君子假仁善?
    提到君子遠庖廚,很多人會認為是男子應遠離廚房,這也成了很多人不下廚房的理由。我們看到很多的古代影視劇,歷史文獻,都能發現,大戶人家的廚房裡都是女子在做飯,男子是進都不進廚房等地的。那麼君子遠庖廚,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總有一天你們會看著我畫的東西擼
    總有一天你們會看著我畫的東西擼,出自AcFun匿名討論版的一串,畫作被打擊的PO主對眾人發出的怒吼,超勵志。現在原PO在努力學習,已經成為了大觸。、然而,我們仍未擼到那天原PO所承諾的畫勵志故事和謠言散步2013年名為「長弓燧龍」的畫師曾經看到了該表情包並立下了同樣的誓言.
  • 《安家》,「拜金女」珊珊被甩:被你嫌棄的人,總有一天也會清醒
    已經步入大齡剩女的行列,自己喜歡的人有了女朋友,這個時候的她著急了。即便是不喜歡,也總比沒有強,一向高傲的珊珊也開始選擇將就。 「以前他那麼喜歡我,我現在回應,他應該高興還來不及吧。」 珊珊很自信,畢竟在她跟王子健的關係中,她一直都處於高高在上,一向是她瞧不起王子健,但是她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瞧不起的人,也會漸漸清醒。
  • 電影中的真善美|奔跑吧,總有一天會相見
    動亂年代,她是充滿綺思的少女,偶然救下一位思想犯畫家,從此芳心相付,不斷追尋所愛之人的蹤跡,想把代為保管的鑰匙還到他手中。她追到火車站,無奈目送列車遠去,這一幕定格在電影海報上。此處,電影與真實第一次發生疊印,虛擬的電影片段成為現實人生的腳註。隨後,千代子塑造的一個個經典銀幕形象,被編織入她的奔跑人生。
  • 肖戰,總有一天,我會見你一面
    ——小井筆記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讓我們一起變成更好的人吧。楔子肖戰,總有一天,我會見你一面,哪怕只是遠遠地望著,穿過洶湧的人群,匆匆一瞥;也哪怕近近的看著,穿過舞臺上的斑駁燈光,驚鴻一面。生活就是這樣,沒有什麼不可能,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 總有一天,我會遇見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
    哎呀,我想這個不會說話的賤人了……一直會看到很多古人的愛情是多麼的執著,讓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羨慕嫉妒恨,羨慕他們神仙眷侶的日子,嫉妒被人愛的幸福,恨當下的自己為什麼遇不到這樣的愛情。其實,我想他們的愛情如果活在現在的時代,應該不是之前的樣子了。
  • 處女座:總有一天會變得強大,強大到把生活過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處女付出這麼多的努力,總有一天會有回報的!有朝一日,所有的美好都會奔向處女座!月圓為畫,月缺為詩,一字一句都是這一生的回饋。處女在工作中往往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她們主動而非被動地工作,她們似乎聽受了獨立精神的薰陶,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也能勇敢地走下去。
  • 那些曾經讓你難過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笑著說出來
    人必須能夠經得起謊言,經得起敷衍,經得起欺騙,忘記應該忘記的,放下不屬於你的。如果你失去的從來都不屬於你,那也沒有必要為此感到遺憾。任何人都只能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不要依靠誰,那些能為你遮風擋雨的,同樣可以給你帶來暴風雨,依靠他人只會讓自己更弱,只有依靠自己才會變得強大,只有自己強才是真正的強。生活不管怎麼樣,都不要抱怨,好的生活會給你帶來快樂,不幸的生活是在歷練你,讓你更強大,不管世界有多糟糕,你自己一定相信自己,一定要為自己所嚮往的美好而努力。
  • 人性的弱點:不管是多狡猾的偽善之人,都難逃這7個定律,學習了
    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他們是光明與黑暗,同時佔據著人的身體。沒有人想作惡,但沒人能沒有作惡的想法。炸毀和屠戮的天性就是惡,善和惡在人的心中常常會產生戰役,可是在這場戰役中,人完全可以具有自己的意識,自主做出合理的挑選。這種選擇的要害在於是面對還是逃避,所以,人有仁慈與兇惡之別,人性有好與壞。
  • 那些讓人心碎的網易雲評論|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什麼是愛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什麼是愛When you go back and forth hundreds of kilometers by car to see a person當你開車來回幾百公裡去看一個人的時候You'll understand on the way路上你會明白的——Netease cloud
  •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劉備是偽君子,假仁假義?
    那麼就是這個白手起家最後成為一代君王的劉備為何被那麼多人說成是偽君子,假仁假義呢?請大家往下看。圖片為三國演義劉備的扮演者有很多人都說趙雲救回阿鬥之後劉備摔阿鬥是為了籠絡人心,以至於讓其手下都信服自己。
  • 當你沒錢又被人看不起的時候,記住這四句話,總有一天會「翻身」
    我們都會有迷茫,有時候,甚至是踮著腳尖也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命運的流向,所以很多人,會向命運屈服,被生活擊敗。其實,所謂的成長,就是讓自己保持痛苦。人,只有經歷逆境的掙扎和絕望之後,才能真正成長。李嘉誠說:人生自有其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於自己的一份悲傷,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成功。當你很窮又被人看不起的時候,一定不要放棄,也別急著去報復,更別顧著抱怨,而是做一個低頭吃苦的人,記住這四句話,總有一天會讓你涅磐重生。
  •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無論多在乎的人,遲早也會分開
    文/雪落無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王家衛《重慶森林》01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無論多在乎的人,遲早也會分開。那次和芸表姐聊天,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友情也有保質期,時間一久,情散人淡,就過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