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的法國,有一位優秀的劇作家——莫裡哀,他開創了古典主義喜劇流派,使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莫裡哀用極具諷刺性的語言描繪出了當時社會中的種種亂象,例如本劇《偽君子》,莫裡哀用其精煉的文筆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虛偽、內心邪惡、欲望膨脹的偽君子形象,揭開了當時社會上許許多多的偽君子的面紗。
莫裡哀的《偽君子》成就有多高呢?從有多少人批判他、反對他就可以看出來了。莫裡哀塑造的達爾圖夫形象,由於過於真實而惹惱了眾多「達爾圖夫」,以至於他們紛紛群起而攻之,並且要求禁止演出這齣戲劇。
《偽君子》是刺破17世紀法國時髦惡習——偽善的一柄利劍,挑下了從古至今千千萬萬偽君子的面具,把他們的罪惡靈魂展現在眾人面前。
《偽君子》篇幅不長,劇情緊湊,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戲劇開頭,通過佩奈勒夫人與愛蜜爾等人的論爭側面刻畫出了達爾圖夫偽善而善於矇騙人的形象。
接著故事隨著達爾圖夫走向觀眾逐漸走向高潮,奧爾貢被達爾圖夫欺騙,試圖把女兒嫁給達爾圖夫,不相信妻子與兒子的反對,並把兒子趕出家門。當愛蜜爾設計揭穿達爾圖夫後,奧爾貢幡然醒悟。但已經來不及了。
達爾圖夫得到了奧爾貢的家財,並獲取了他獲罪的朋友的秘密。與奧爾貢鬧翻的他,為了永遠奪走奧爾貢的一切,向國王告發了奧爾貢。
所幸,此處的國王並不是昏庸之人,他識破了達爾圖夫的偽裝,為奧爾貢取回了公道,揭下了達爾圖夫偽善的面紗。
達爾圖夫就在我們身邊
達爾圖夫不僅僅存在於莫裡哀的戲劇中,也存在17世紀的法國,存在於我們身邊。他們總是用善良來隱藏自己最深,最醜惡的欲望。但是這樣的偽善不是美德,而是一種惡習,一種應該被制止的惡習。
在當下社會,總有人帶著慈善的面紗,利用群眾的共情,利用公眾樂於助人的思想來滿足自己的欲望,他們如達爾圖夫一樣虔誠,也如達爾圖夫一樣貪婪。
從近些年來爆出的詐捐、貪汙事件來看,慈善業中的某些人似乎一直借著慈善的名義一次次消費公眾的情感。
他們在募捐時感情真摯,在貪汙時目不斜視,最終也自嘗惡果,受到公眾的譴責。但是,公眾的譴責能夠保證「達爾圖夫」們沒有下一次的作惡嗎?除了紅十字會,還有很多明星假借慈善名義撈錢,我們該拿他們怎麼辦?
我們往往無法識破偽善的面紗,面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奧爾貢。
在這樣的環境下,需要一個戲劇中的國王這樣的權力機構來管制偽君子,來監督他們,使他們不至於作惡。這需要全社會合力,共同完善我國的第三次分配體系,使慈善更透明,讓公眾更放心。
面具戴久了,總會掉的
達爾圖夫雖然口中滿是道德虔誠,但他一頓能吃兩個鵪鶉、半隻羊腿;他欣喜的接納奧爾貢的錢財,並美其名曰為主人洗去罪惡;他不拒絕奧爾貢把女兒嫁給他,卻又調戲奧爾貢的妻子。
可是偽善之人總有露馬腳的時候,在愛蜜爾的設計下,達爾圖夫的面具終於掉了。
面具設計得再好,再精美,一個人皮囊下的罪惡靈魂是無法掩蓋的。在儒家文化裡,對君子的要求是慎獨,在一個人獨處時也要恪守道義。
在這種對道德的遵守下,形成的美德才是真正的美德,培養出來的君子才是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善良不是表現在人面前的,而是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堅持善良的為人處事。
千人千面總會露馬腳的。對於能使自己飛黃騰達的人阿諛奉承,對於地位與自己相平或不如自己的人吹鬍子瞪眼,這樣的人的真面目總有一天會被揭穿,這樣的人總會被人鄙視的。
春風得意時炫耀欺壓他人的行為或者話語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利劍傷到自己。
要做真君子,不要做偽君子
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真正的君子呢?在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定義是仁德、慎獨、博愛、虛心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君子對於平常人是一個很高的標準,我們或許達不到,但是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標準約束自己,努力向這個標準靠近。
內心善良懷有愛的人或許一時物質上吃虧,但精神世界上他是幸福享受的。偽善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善良帶來的精神世界的享受,他們或許能夠憑藉偽善的外表獲得暫時的利益,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永遠是空虛的,他們的內心永遠擔心著被揭穿而惶惶不安。做真君子,讓愛填滿你的內心。
慎獨之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在獨處時也不會放棄內心的道德。
他們不會在人看不見的時候侮辱自己的信仰,不會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耍陰謀,不會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對需要幫助的人視而不見。真君子與偽君子的區別根本所在就在於慎獨。真君子慎獨處事,人前人後一個樣;偽君子只在人前裝模作樣。
善良不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善良並不是一種表演手段,不是在聚光燈照在你身上時才拿出來表演的工具。善良應當是陪伴一個人一生的優秀品質。
當沒人關注你時,也要幫助周圍的人,沒有攝像機拍攝你的行為的時候,仍然不要放棄做點滴好事,例如扶起倒下的車,例如為貧困地區學生捐款資助。善良不應該是你謀利表演的工具,不是為了給簡歷上增光或者維持自己的人設而存在的。
是一個非常有洞見的劇作家,他雖然生活在17世紀,但他筆下的人物穿越了時空、穿越了古今。他筆下鞭撻的人,仍然存在於我們的世界。
至今仍然值得我們警醒,值得我們列為負面榜樣時時自省。莫裡哀傳遞的道理在當下社會仍然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偽善的人總有一天面具會被扯下,不要做偽君子!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