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今年的七月,將是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的日子。
但因為今年席捲全球的疫情,東京奧運會被延期到2021的7月舉辦。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奧運會的影響力,早已遠超體育領域。
自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以來的124年間,從未有過奧運會被推遲的先例。(1916年柏林奧運會、1940年東京奧運會、1944年倫敦奧運會曾因為一戰和二戰被取消過。)
也因此,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成為歷史上首次因疫情而中止舉辦的奧運會。
而隨著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的消息塵埃落定,一部32年前的動漫神作業再度走紅。
片中曾經神預言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劇情中更提及東京奧運會將在開幕前147天中止。
按照影片中的時間來推斷,那一天恰巧是今年的2月28日。
而在漫畫原作中,更直接預言了當下的疫情:
原定在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因為WHO發表的傳染病對策而中止。
在全球疫情仍在升級的當下,重看這部電影,頗有一種魔幻現實之感。
估計很多人都猜到了,這部名垂影史的動漫神作就是——
《阿基拉》
Akira
影片上映於1988年,故事根據導演大友克洋本人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
說起導演大友克洋,在日本動畫電影領域可謂大名鼎鼎,被譽為:
日本動畫導演三巨頭之一(另外兩位是宮崎駿和《攻殼機動隊》的導演押井守)。
迄今為止,大友克洋只參與製作了五部商業動畫片,《阿基拉》正是他的代表作。
影片在當時是動畫電影界少見的大製作,不僅耗資高達10億日元,而且作畫張數超過16萬張,還用到了當時較為少見的CG技術。
這部科幻動畫電影上映之後迅速引發巨大轟動,並開創了日本賽博朋克動畫的浪潮。
在之後的三十年間影響了包括《攻殼機動隊》《新世紀福音戰士》在內的新世代日本動畫佳作。
就連《黑客帝國》系列的導演沃卓斯基姐妹也曾坦言:
自己是看完《阿基拉》才有了拍攝《黑客帝國》的想法。
日本著名的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曾說:從《合金裝備》《最終幻想7》,到如今的《賽博朋克2077》,都不同程度地在《阿基拉》身上獲取過靈感。
在2002年,它還被世界權威電影刊物《Wired》評選為電影史上最佳的20部科幻片之一。
《阿基拉》是榜單中唯一一部上榜的亞洲影片,也是唯一一部動畫片。
2018年史匹柏的《頭號玩家》,還致敬了《阿基拉》中主角所駕駛的那輛紅色摩託。
那麼問題來了,這部神作到底神在哪裡?
別急,讓我們先從影片的故事開始說起。
影片的故事開始於1988年,日本東京發生了一場神秘的爆炸。
這場爆炸不僅毀滅了整座東京市,更引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此世界陷入浩劫。
31年後,也就是2019年,倖存的人類在殘骸之上建立了「新東京」市。
在經歷了多年的戰亂之後,此時的日本社會經濟蕭條,整個社會政治局勢動蕩不安。
城市裡看似依舊燈火輝煌,但繁華之下卻又充斥著無所不在的醜惡與墮落。
城市裡酒精、毒品泛濫,年輕人們渾渾噩噩,到處都是飛車黨橫行。
因為失業引發的抗議示威和幫派之間的鬥毆不斷,反政府組織煽風點火,全市即陷入空前的革命暴動。
此時的新東京街頭,除了暴力,似乎只有頹廢。
某天夜晚,新東京郊外的封閉高速公路上,一夥暴走族團體飛車黨正在公路上飆車。
帶頭的兩個少年,分別叫做金田和鐵雄,兩人是多年的好友兼同學。
在這座城市陷入蕭條之後,兩個叛逆少年成為了飛車黨,每天夜晚在街頭上惹是生非。
就在飛車黨眾人相互追逐的時候,鐵雄突然撞上了一位站在街上的奇怪兒童。
說奇怪是因為明明對方有著小孩的身材,但面容看起來卻宛如七八十歲的老人。
而且,對方似乎擁有一種神奇的超能力,可以瞬間移動。
正當金田要拿對方問罪之時,軍隊卻趕到現場,直接將奇怪兒童與鐵雄一起收押帶走。
鐵雄被帶進入了一所神秘的軍方科研結構,這裡似乎正在從事超能力的研究。
原來,軍方一直在秘密進行著一項名為「阿基拉」的實驗,就是選取了40名人類小孩做活體實驗,通過各種方法觸發人體潛藏的能力,從而使其成為超能力者。
簡單來說,類似於科幻電影中常見的人體改造實驗。
除了被鐵雄撞上的奇怪小孩以外,目前軍方手中還有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
他們的面容都因為實驗的副作用,而出現了異於常人的衰老。
而31年前的東京大爆炸,就是這項實驗失敗的後果。
鐵雄因為這起意外事故,而開啟了自身的神秘力量,這讓他成了軍方人體實驗的對象。
然而鐵雄身體裡蘊含的能量之強大,卻超乎了軍方的想像。
原本就是孤兒從小作為弱者生活的鐵雄,在超能力覺醒之後,不再願意被束縛欺壓。
尤其是當他發現自身的能力已經強大到足以和軍隊抗衡,便開始不顧一切地恣意妄為。
他一心想找到所有秘密的關鍵所在,先是闖入了軍方的基地,然後開始在城市裡大肆破壞。
甚至還親手殺掉了自己兒時的同伴。
這一切僅僅因為鐵雄在面對好友金田時的自卑,他不願意再被金田照顧和保護。
他認為正是這種受保護的狀態,才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弱者。
於是想要證明自己的鐵雄擅自開走金田的摩託,導致昔日的好友從此分道揚鑣。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身體裡的可怕力量早已無法控制,最終將他送上了毀滅之路。
隨著鐵雄體內阿基拉力量的不斷膨脹,也給東京帶來了又一場巨大的浩劫……
其實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阿基拉》的故事並不算複雜,甚至可以說有些略顯簡單。
但影片之所以被捧上神壇,則是因為影片的故事內核超越了當時動畫電影的範疇,其在思想和視覺上的開創性足以叫三十年後的觀眾驚嘆。
在影片製作層面,《阿基拉》無疑代表了當時日本動畫工業的最高水準。
導演大友克洋一反當時日本動漫誇張的畫風,反而追求寫實風格,作畫異常癲狂,用奇幻瑰麗的色彩營造了一個充滿末世感的未來世界。
不僅如此,動畫關於賽博朋克、科幻世界觀的刻畫非常前衛。
無論是光怪陸離的未來城市,還是破敗蕭條的末日場景,無不彰顯著導演的個人美學。
同時大友克洋在人物性格的表現上非常寫實,著重展現了人性的懦弱、貪婪、欲望。
尤其是片中的暴力和變異場景,甚至可以做到毛骨悚然。
就影片的故事本身而言,《阿基拉》所講述的是一個主角被自身的強大力量所吞噬而最終走向滅亡之路的悲劇故事。
雖然設定並不新穎,但其故事背後的隱喻卻讓人深思。
影片中的強大力量「阿基拉」,隱喻的就是當時冷戰背景下核武器所帶來的恐慌。
片中的所有階層,上至政府軍方,下至普通民眾,對這一力量既畏懼又想控制。
可也正因為這種力量的過於強大,導致「阿基拉」的每一次現世——
不僅沒能消除戰爭和暴力,反而帶來更為血腥和殘酷的破壞與混亂。
導演大友克洋藉此展現了其對科技過度發展之後的擔憂,對軍方的批判和對政府的不信任,以及對人類文明的反思和警醒,讓整部影片如同一出末世寓言故事。
也因此——
即使三十過去,再看影片中的很多情節,仍舊會產生一種神預言的錯覺。
除了之前提到的東京奧運會之外,《阿基拉》中的東京市被先後炸平了兩次。
這很容易人不由得聯想到日本這幾年發生的福島事件,畢竟,人類對核能的使用上與阿基拉是非常相似的。
此外,影片片頭的新聞播報中提到了政府稅制改革失敗,引發工人暴動的新聞。
這一新聞讓人聯想到去年日本宣布調高消費稅的舉動,同樣引發了民眾強烈不滿。
電影結尾的大戰被設計在了奧林匹克體育場,奧林匹克體育場象徵著希臘眾神所在的奧林匹克之殿,而當擁有阿基拉神力的鐵雄坐上神座的那一幕,更是顯得意味深長。
科技是把雙刃劍,但是比科技更讓人恐慌的是人的欲望。
阿基拉,或許就象徵著人類無力自控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