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的預言還是成真了。
2020東京奧運會正式宣布延期至2021舉行——雖然此前奧運會就有過因故停辦的先例,不過延期舉行倒是頭一回。
這史無前例的一幕,與198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阿基拉》的一個橋段不謀而合。
動畫不僅準確預言了2020年的奧運會將在東京舉行,還提及奧運會將在開幕前147天,即2月28日宣布延期,漫畫原作更是表示中止原因是WHO發表的傳染病對策。
日期相近、原因相似,毒奶準到這個地步,簡直讓人懷疑大友克洋是不是未來人了。
這還不是第一個毒奶成真的ACG作品。
同樣成了帶預言家的還有去年年底發售的遊戲《死亡擱淺》。
《死亡擱淺》描繪了一個被天災所籠罩、人人足不出戶的世界,主角就是個送給各家各戶送東西的工具人,用小島的話來說就是「核心玩法是送快遞」。
遊戲上線初期這個玩法還被不少玩家給了差評,畢竟花幾大百買個快遞模擬器著實有點虧。
直到現實裡疫情爆發,開始居家隔離後大家都在家裡閉門不出,快遞物流成了補充物資的主力,我們才反應過來,遊戲照進現實真的不是說著玩的…
快遞小哥還上了《時代》封面。
我們一直以為只有遊戲和動漫敢這麼寫,沒想到現實生活更魔幻。
遊戲命中過的災難不僅僅是疫情。
2011年,以地震為題材的RPG遊戲《絕體絕命都市4》宣布即將發售,故事背景設置在201X年的7月,一座被地震襲擊的都市中。
但遊戲還未能發售的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便突然降臨。《絕體絕命都市4》也被懷疑「預言」了這次地震,不僅本作被開發商冰封、取消了發售,還殃及池魚,連帶著前三作宣布停產…
如果說這只是撞了年份算巧合,那《神秘島》就有點精準的嚇人了。
1993年,解謎遊戲《神秘島》發售,遊戲中有這樣兩條信息:石碑上的刻字「Januery 17 5:46A.M.(1月17日上午5:46)」和要求玩家「用望遠鏡向135°的方向看」
遊戲發售兩年後,阪神大地震發生。而地震發生時間正好是當地時間1995年1月17日凌晨5:46,其震中淡路島的經度也正好是東經135°。
並不是我們疑神疑鬼,而是它準的太過分了。
1994年播出的國漫《魔方大廈》似乎也有意無意預測了512大地震。
動畫第一集,主角萊克發脾氣導致玻璃王國發生震動,到了第三集,直接演變成了大地震。
而地震發生時,屏幕上一直閃動著5月12日。
除了這些與災害間歪打正著的巧合,各類作品中也不乏對未來的暢想。不少和科技發展有關科幻作品都已成真。
例如1970年開始連載的《哆啦A夢》,藍胖子手中的很多滿足著那時小孩們天真幻想的道具已經在現實中出現。
(觸屏手錶)
《哆啦A夢》中還出現過下棋機器人,《棋魂》裡也提過「神之一手會從這裡面(電腦)誕生」。後來阿爾法狗的戰績大家都知道了……
還有《星際迷航》中出現的一系列道具,堪稱精準預言。
《四驅兄弟》中的實現智能駕駛的GP晶片,在現實中也已有了類似的系統
甚至是賈伯斯也可以...
《心理測量者》中的監控和將孩子們上課狀態數據化的「課堂呵護系統」,也在最近的課題項目中慢慢成形。
創造了「連載回數最多的少年漫畫」這一金氏世界紀錄的作品《烏龍派出所》曾提及職業遊戲玩家這個當時毫無起色的職業。
而在網際網路時代,職業玩家成了不容小覷的新工作。
1998年的遊戲《NOeL 3》更是把「近未來」2013年的場景描述地惟妙惟肖:
1、可以自由發送接收視頻和音頻的便攜設備將出現。
2、開始流行出門時將看到聽到的見聞用類似現在一次性相機一樣的東西保存下來發給朋友。
3、討厭的老師、同學、或者是圍觀大家之類的瑣事普通人也能像記者一樣現場直播。
4、一般人使用便攜設備發送各種娛樂情報比早間新聞還要更快,但反面就是這些新聞很快就失去關注度。
5、高中生也能輕鬆的開一個自己的節目頻道。
簡直是現代生活的真實寫照。
提到預測,「死神小學生」柯南必須得有姓名。
M5《通往天國的倒計時》中雙塔摩天大樓被炸毀,同年美國就發生了911事件。
M19《業火的向日葵》,整部劇場版圍繞著被偷走梵谷的《向日葵》展開。而在今年3月30日,梵谷誕辰167周年當天,他的作品《春天花園》不幸失竊。
M21《唐紅的戀歌》主題曲名為《渡月橋~想念你~》,結果第二年渡月橋被颱風吹倒,真的就只能想念了。
M22《零的執行人》提到某人入侵了衛星伺服器,同年便爆出NASA被黑客入侵的消息。
M23《紺青之拳》中有不少新加坡魚尾獅的鏡頭,而在電影上映僅五個月後,新加坡便宣布為給新景點讓道,將拆除數座魚尾獅中的一座。
而本應今年上映的M24《緋色的彈丸》,預告片中提到「四年一度世界最大的體育盛典」……
還有流傳甚廣的「大本鐘下告白後大本鐘就翻修了」——其實大本鐘告白事件是在2011年倫敦篇出現,而大本鐘的翻修則是2017年的事情,時隔六年,二者已經沒有什麼聯繫。
不信「柯學」不行啊。
除了柯南,在川普當選時神乎其神的喜劇動畫《辛普森一家》也是神預言好手。
這張圖一度在網上瘋傳,「2000年預測川普當選,連扶梯下樓的細節都一樣」。
實際上倒是沒有這麼誇張,2000年的《辛普森一家》確實有川普當選總統的內容,但那只是有一句臺詞。
雖然這就足夠了。
當然,辛普森有很多謠傳的預言,比如「1998年辛普森黑板上的一個公式預測了上帝粒子的質量,而該粒子的存在本身直到2013年才被證實」。
而實際上這個上帝粒子早在1964年就有人提出了。
所謂"1997年預測伊波拉病毒"的說法也不夠有說服力,伊波拉病毒1976年便被發現,在此後多年,包括1997年在內,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流行。
為什麼辛普森有很多謠傳預言?可能是因為《辛普森》預測對的時候也很多...
《日本經濟新聞》曾報導辛普森對日美經濟的準確預測。
1998年時也預言了迪士尼收購福克斯,
還有美國男子冰壺隊奪冠,
馴獸師被白虎襲擊,
2013年在牛肉製品中摻假的"馬肉風波",
2009年的希臘財政問題,
遊戲、動漫作品同樣是基於現實的幻想與再加工,嚴謹的推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再加上一些運氣,讓這些作品成了「預言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