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延期|專家解讀東京「經濟帳」,延期對品牌未必是災難

2020-12-15 澎湃新聞

東京奧運具體延期時間終於塵埃落定:東京奧組委會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改期後的東京奧運會將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

這段時間,延期舉辦損失巨大的消息頻頻見諸報端,甚至有媒體預測日本經濟將因此滑坡……此間,在2021年繼續沿用「2020東京奧運會」的做法也招致一些非議。

那麼,延期舉辦對於東道主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各方該如何應對?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國內多位體育經濟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奧運的經濟因素被誇大了

根據《日本時報》此前表示,奧運會延期會帶來約58億美元的損失;《日經新聞》認為損失在54億到63億美元之間;而據日興證券的估計,奧運會延期可能給日本的GDP帶來0.7%-1.4%的負增長……

看上去,奧運延期是一次重大打擊,日本媒體眼下一片哀鳴。

「的確,日本舉辦奧運是存在提振經濟的訴求的,不過現在和1964年首次舉辦東京奧運時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日本經濟的體量很大,奧運延期會帶來損失,但對於日本整個國家經濟的影響恐怕不會像很多預測中那麼大。」

上海體育學院經管學院院長李海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與當下很多媒體的聲音並不完全一致。

相似的觀點也來自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劉東鋒,這位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的博士後坦言,對於發達國家和經濟體量較大的國家而言,奧運會的經濟支撐和提振作用被外界誇大了。

此間,國內著名體育諮詢公司關鍵之CEO張慶乾脆打了一個比方,「都說延期會影響經濟,換個角度來看,那麼今夏舉辦了,真的可以提振經濟嗎?」

「對於經濟的影響歸根結底來自於疫情,這在全球範圍都存在,而不是奧運延期這個被觸發的事件。現在43%的奧運運動員參賽名額都沒有確定,從此前的充滿未知到現在最終確定,某種程度反而是積極的。

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終於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成本增加,肉眼可見

事實上,疫情之下,即使奧運趕鴨子上架,也會面臨空場作賽、運動員無人問津、遊客寥寥等尷尬。

根據日本經濟學家永濱利廣的分析,延期的損失其實比空場比賽的損失來得要小。簡而言之,延期是東道主和奧組委綜合各種因素能夠做出的最優選擇。

日本國內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8.7%的受訪者認為延期一年非常恰當,只有1.8%的人認為應當力爭今年內舉辦。

相比之下,倘若奧運會真的被取消才是一場災難——日本方面為奧運總計投資約為250億美元,同樣來自日本媒體的預測,如果取消,直接經濟損失會超過410億美元。

李海就指出,奧運會只要不取消,人們關注的轉播收入、贊助收入都將得到保證,

「這些合同大多屬於長期合同,以TOP計劃的14個贊助商來說,(即使延期)都在合同周期內,轉播商的合同情況也類似,這意味著東京奧組委依然可以獲得這部分的分成。」

有數據顯示,國際奧委會將從這一系列相關收入中拿出17億美元支持東京奧組委。

當然,奧運延期註定還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決定,畢竟長達7年的組織籌備,相關的工作都在按照確定的時間表進行,仿佛一個複雜的拼圖,如今東京奧運在距離開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被迫延期,幾位專家都表示,運營成本的增加是肉眼可見的現實,此外還會帶來其他連鎖反應。

「如果說影響,主要還是辦賽成本的增加。場館、轉播中心、會展中心等等硬體設施的租賃合同已經籤好,奧運村甚至已經預售了很多,現在場館不得已被空置,而奧運延期還會影響到之後的交付和租賃,這中間的經濟損失難以避免。」

「此外,人力成本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奧組委專職人員超過3000人,為了今夏的奧運還臨時招聘了很多工作人員,現在你的團隊需要維持,這裡沒有太多的選擇和調整空間。」

李海細數了延期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此外,他也提到一些間接影響 ,「一屆奧運會會輻射很多產業、行業,原本期望在奧運會期間有所作為的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現在會面臨困境,比如旅遊、餐飲、住宿等。」

「之前旅遊方面預測可以帶來22.8億美元的收入,現在只能等到一年後了,一年以後遊客的心理創傷能否修復,能否保持旅遊的熱情,現在很難說……

利用緩衝期,「壞事變成好事」

很顯然,一年的延期很可能會讓很多牽扯其中的中小企業落得個血本無歸。

時間成本的提升帶來空間成本的增加,進一步壓縮了他們的生存空間,先期通過大投入渴望在奧運會期間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卻無法及時回血,很多中小企業存在著資金鍊斷裂的危險,無法支付貸款和人工。

以日本民宿為例,澎湃新聞記者通過採訪獲悉,當下不少相關企業面臨倒閉,而這只是諸多行業中的冰山一角。

除了原有產業受到不同程度衝擊以外,張慶表示,隨著方方面面的服務需求暫時作罷,期待中一些就業機會也隨之失去。

那麼東道主該如何應對?專家們看來,以上一些損失幾乎是無法迴避的,但接下來的重點在於東道主如何協調,如何讓涉事其中的利益主體給予理解和支持,又如何利用多出來的緩衝期將「壞事變成好事」。

李海表示,延期涉及到的諸多合同成本和違約成本,東道主可以通過協調與溝通工作進行消化,考慮到疫情是不可抗力,理應會得到各方諒解。

而在張慶眼中,怎麼用好多出一年的時間將成為東道主自我救贖的一個關鍵,同樣也是贊助商們一個潛在的營銷良機。

「這是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延期,實際上恰恰將奧運的周期拉長了,多出來的時間東道主完全可以做出更多文章,比如好的創意和設計。」

「對於品牌亦然。一方面,你的營銷時間變長了,過去奧運曝光會在賽事結束後從頂峰落到谷底,現在你多出來一年,延期並不會改變你奧運合作夥伴的地位。」

「另一方面,東京奧運具備了品牌營銷渴求的那種特殊性(史上第一次被延期),如果這個時間段有所作為,很容易被記住,奧運營銷並不只是簡單的從名義上向公眾告知你的身份,更需要深度挖掘和連結,這是品牌當下需要去積極著手考慮的事情。」

東京奧運的倒計時鐘。

「人類是需要儀式感的」

聽上去,一屆被疫情耽擱了的奧運反倒有可能上演逆襲,這裡不能不提到延期後的奧運會明年將繼續沿用「2020東京奧運會」的名頭。

對於這個做法,眼下被熱議,其中不乏有違傳統的評價。

對此,外界第一反應是東京奧組委可以節省一定開支,如果名稱改為「2021東京奧運會」,已經製作完成的很多宣傳品都將報廢。

有消息稱,物料方面日本可以因此節省約6億日元,劉東鋒則認為除了經濟考量之外,名稱更改還將帶來法律上等一系列複雜的工作。

「奧運周期長達7年,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中,相關奧運的所有合同、作品以及智慧財產權等方方面面都以『2020東京奧運會』做了限定,此刻重新修改籤署顯然不易。」

而張慶著重強調了「2020東京奧運會」屆時成功舉辦承載的精神意義,「就像奧委會描述的那樣,2020東京奧運會的回歸,將是全人類戰勝新冠病毒的一個證明。」

「從社會學來說,人類是需要這樣一種儀式感的,保留『2020』意味著東京奧運會的完整性,也體現了奧運一直以來所要表達和傳遞的精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東京奧運延期,「算不完」的經濟帳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題:東京奧運延期,「算不完」的經濟帳新華社記者姬燁、王子江、王夢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本周首次承認,若延期一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在2021年仍無法舉辦,那麼將被取消。這背後,由奧運延期帶來的「算不完」的經濟帳,無疑成為一個繞不過去的重要原因。
  • 2020+1:東京奧運的「延期帳單」
    於是,鋪天蓋地的媒體解讀也隨之而來。諸如《確定延期!東京奧運會損失了多少錢》、《晴天霹靂! 而如果東京奧運選擇了其他方案,比如如期「空場」舉行,或者腦門一熱直接按了「取消」鍵,相較於目前採用的「延期至2021年」的方案,造成的損失只會更加難以承擔。這是經過全球經濟專家與體育專家的估算之後,大部分人都能取得的共識。
  • 東京奧運延期 誰會受到最大影響?
    來源:第一財經東京奧運延期,誰會受到最大影響?從未有過的奧運延期,也將帶來一場大混亂。運動員、國際奧委會、電視轉播機構、贊助商、東京都、日本經濟……奧運的影響力,早已超過一場體育比賽。  5,延期會如何影響東京?  6,延期對日本會有多大宏觀經濟影響?
  • 日本東京2020奧運會延期之下的影響
    對於政局穩定,經濟穩定的國家。影響主要來源於運動員的影響。對於一些運動員本來年齡和身體因數等其它原因,這次東京奧運會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次運動會了,那麼延期一年對於能否正常參加就是一個未知數了。有些運動員正是巔峰狀態,這次奧運會是最後一次衝擊獎牌的機會。但是對於國家各體育項目的梯隊建設預留出來更多的時間,這也是好事。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吧。
  • 安倍主動提「讓奧運延期一年」,為何東京奧運還叫「2020」?
    安倍在電話中主動說出「請讓奧運延期」之前,日本政府與國際奧委會之間玩的是一場「膽小者的遊戲」——雙方都不想承擔奧運延期的責任,因為這將意味著為隨之而來的巨額經濟損失埋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安倍在發言中依然堅持使用了「2020東京奧運會」的說法,日媒分析認為,此舉主要是為了規避奧運會延期可能出現的法律難題。國際奧委會的「憲法」《奧林匹克憲章》明確規定,一個奧運周期為四年,奧運會必須要在奧運周期的第一年舉辦。
  • 東京奧運本可能取消!東京奧組委主席講述奧運延期背後的驚心動魄
    於是森喜朗告訴東京奧委會部分幹部,奧運會可能會延期舉行,但要求大家在公開表態時不能鬆口。森喜朗說,「奧運會不能被取消,運動員們已經期盼東京奧運會很長時間,若是取消奧運會也會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失。」這也是為什麼森喜朗始終堅持要如期舉行聖火採集儀式的原因。當歷經磨難的東京奧運會聖火順利抵達日本後,他長長地鬆了一口氣。森喜朗說:「奧運聖火抵達日本對於延期奧運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要不然東京奧運真的有可能被取消。」
  • 延期的東京奧運為什麼這麼貴?
    3月31日,東京奧運會正式宣布,將「新」的開幕日期定為2021年7月23日,比原定計劃延期整整一年。儘管這已經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雙贏」方案,但根據目前的統計,延期的代價是多花至少3000億日元。這麼多錢都花在哪兒了呢?
  • 東京奧運延期!為何成本如此驚人?
    作為東京奧運支出的重頭戲,如果奧運會2020正常舉行,僅僅只需要支付比賽場館的使用費即可,而奧運會延期一年後,不但需要支付場館使用費,還需要額外為預定的場館支付補償費和延誤費,而奧運會項目眾多,所需要的場館也很多,每個場館都需要支付補償費和延誤費,總體算下來是一筆不小費用,這是為何延期後舉辦成本會上漲這麼多的第一個原因。
  • 連線|東京奧運延期違反《奧林匹克憲章》?國際奧委會回應了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質疑,IOC此舉是否存在違反《奧利匹克憲章》之嫌。對此,國際奧委會新聞辦公室在給澎湃新聞記者的郵件答覆中否認了這一說法,「根據《奧利匹克憲章》第32條第3款的規定,奧運會的舉辦日期由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決定。」日本已經為奧運基建等花了幾百億美元。
  • 東京奧運為何放棄「櫻花奧運」,延期一整年?
    這與原計劃的東京奧運會(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和帕運會(8月25日至9月6日)都各自延期了一整年。3月24日,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決定東京奧運會將改期至2020年後、但不遲於2021年的夏天舉行。過去的一周,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說,奧運會不遲於2021年夏天舉行,並非意味著時間局限於明年夏天。
  • 加拿大拒絕參加東京奧運會,安倍表示會延期 專家:經濟損失巨大!
    3月23日,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 News)報導,加拿大奧委會和帕運委表示,如果東京奧運會不推遲舉辦,加拿大將拒絕派運動員參加。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當地時間23號上午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如果不能以完整的形式舉辦東京奧運,將不得不考慮延期。國際奧委會(IOC)執委會也22日表示將在未來4周內做出最終的決定是否縮小奧運會的比賽規模,或推遲舉辦,但表示不會取消東京奧運會。
  • 外媒:若東京奧運會延期 日本經濟損失恐達7000億日元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外媒:若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行,日本經濟損失恐高達7000億日元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導 外媒稱,據日本專家估算,若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日本的經濟損失將高達7000億日元(約合449億元人民幣
  • 日本東京奧運延期!網友:新LOGO交給我們了……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世界各地都進入了防疫鬥爭中同時2020東京奧運會舉辦時間最終塵埃落定在3月25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召開電話記者會宣布東京奧運延期至很多網友就直接表明既然東京奧運會已經延期至2021年那LOGO也得修改了吧於是乎網友們施展才華的時間到了大型奧運logo設計翻車現場上演了這是正兒八經的2020東京奧運會LOGO這是網友設計的「暫停」LOGO
  • 十問十答,解讀東京奧運迷局
    東京奧運會與帕運會LOGO不過受2020年在全球蔓延的疫情影響,該屆奧運會正在面臨延期甚至取消的風險。目前全球確診人數仍在上升期,如果奧運會尚堅持在原定日期舉辦的話,將很可能對運動員、觀眾以及志願者等賽事相關人員帶來不可避免的健康風險。奧運會自身也將深陷負面輿論中,對其品牌效應也將帶來長期的不良影響。
  • 東京奧運延期一年,奧運門票可退票,田徑世錦賽延期至2022年
    北京時間昨晚,國際奧委會宣布: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東京帕運會將於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舉行。國際奧委會表示,新的舉辦日期是經由國際奧委會、國際帕運會、東京奧組委、東京都政府和日本政府一致同意的。
  • 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砸下50億元的阿里巴巴怎麼辦?
    (最新消息:國際奧委會宣布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1年至明年夏天)事實上,無論東京奧運會是否依舊按原計劃舉辦,這屆奧運會都已遭受到嚴重疫情衝擊,主辦城市、贊助商、轉播商及合作夥伴都將面臨巨額損失——根據日本機構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預測,推遲奧運會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超過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66億元)。
  • 40年一遇的魔咒:百年奧運史上首次延期,東京奧運會將何去何從?
    口罩成千金難求的奢侈品、多國封城、春節假期延長、高考罕見延期......在這之中,最叫人唏噓的,恐怕是百年奧運史上首次延期。2月26日,國際奧委會委員龐德在接受採訪時表態,如果疫情未能在5月下旬得到有效控制,東京奧運會很有可能會取消。此話立刻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波瀾,一時間關於東京奧運會是否能如約舉行的猜測眾說紛紜。
  • 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背後,日本經濟損失有多大?
    回顧日本為了籌備這場奧運盛事,從斥巨資興建新國立競技場,到為了展現其技術創新絞盡腦汁,再到全國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翻新,日本儼然已投入了巨大的時間、精力與金錢,但最終,2020東京奧運會仍在萬般無奈中延期,這對於日本經濟而言,損失究竟有多大?
  • 延期辦東京奧運成本昂貴
    中新網11月30日電據美聯社援引日本共同社和《讀賣新聞》消息稱,29日的一份報告顯示,延期舉辦東京奧運,估計將帶來多達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6億元)的額外開支。  這一數額與過去幾個月以來的估算相符。
  • 【研究採擷】中國應對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的備戰方略研究
    摘 要:在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的背景下,通過文獻資料調研、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圍繞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的影響及應對方略進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認為,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導致全球賽事格局整體調整,世界體育秩序面臨新挑戰;國際體育賽事市場環境紊亂,經濟損失和利益衝突難以避免;各國奧運備戰節奏被動變更,訓練參賽面臨巨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