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瀕危馴鹿,加拿大這個省殺了5年的狼,新研究發現:殺錯了

2020-12-24 海外即時通

英國衛報報導,近年來北美馴鹿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讓人擔心這種出沒於加拿大西部的野生有蹄類動物可能會永遠消失。

為了應對北美馴鹿的迅速減少,2015年,加拿大卑詩省實施了對狼的賞金撲殺,因為該省認為狼是這個瀕危物種的主要威脅。據估計,經批准的捕殺行動截至目前已經殺死了一千多隻這種頂尖掠食者。然而,阿爾伯塔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捕殺狼對拯救脆弱的馴鹿種群收效甚微。

北美馴鹿

幾十年來,北美馴鹿種群遭受了災難性的衰退,這個種群曾經遍布從阿拉斯加到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的林地。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懷疑棲息地退化和捕食增加是罪魁禍首。除了砍伐森林外,人類通過雪地車和滑雪道侵入腹地,為狼群創造了機會,使它們更容易跟蹤馴鹿。

到今天,北美大陸上大約還有4.68萬隻北美山地馴鹿。中部和南部山區的生態型都被認為瀕臨滅絕,只剩下1825隻。它們現在只生活在加拿大的卑詩省,基本上已經從美國消失了。

2019年,一項有影響力的研究假設,如果狼和為懷孕的母狼建立圍欄庇護所,可以幫助阻止馴鹿的消亡。卑詩省政府引用了該論文,擴大了他們的狼群撲殺行動。據悉,僅僅在去年一年,就已經殺死了460多隻狼——而這才是該省花費數百萬加元用以恢復馴鹿種群計劃中的一部分。

然而,建立了自己的模擬模型,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得出結論:在馴鹿最脆弱和生態最瀕危的地區,殺死狼並沒有拯救馴鹿。

在發表在《生物學與保護》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了2019年論文中的相同數據結果,對馴鹿正在減少的地區進行統計分析,他們在分析時增加了一個空模型——這個模型叫「自我檢查」,其目的在於驗證一個模式是否真實,或者只是隨機變化的一部分。

該團隊聲稱,他們無法找到統計學上的支持,表明撲殺狼和圈養懷孕的馴鹿抵消了馴鹿數量下降——尤其是在極端情況下。

在對卑詩省中部瀕臨滅絕的威爾斯灰牛群的案例中,研究人員發現狼甚至不是主要的捕食者:熊、美洲獅和狼獾更致命。

該地區其它捕食者之一:美洲獅

阿爾伯塔大學的生物學家、這篇新論文的合著者託比·斯普裡比利總結道:「這項在2019年的研究還不能被認為足以對獵殺什麼動物,或者應該把保護重點放在哪裡等決策作出深遠的影響。」

斯普裡比勒預計這些發現將會引起爭議,主要是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捕殺狼已經被證明可以拯救北美馴鹿並增加馴鹿群的數量。

他說:「我毫不懷疑原著作者會找到狼追趕馴鹿的例子,如果你射殺了狼,那就救了那隻馴鹿的命。但這是否意味著可以擴大到連狼都不是主要捕食者的種群?這是否意味著可以擴大到一個省因此部署狼群撲殺方案?」

反對撲殺的環保組織對這一調查結果表示歡迎。他們認為,狼一直被簡單化地描繪成對立面,但對捕食者的關注忽略了馴鹿衰退的更複雜的系列因素。

在卑詩省中部,研究人員發現,熊、美洲獅和狼獾對馴鹿的殺傷力遠大於狼。

太平洋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執行董事伊恩·麥卡利斯特說:「如果去掉狼這樣的頂級捕食者,生態系統就會崩潰,從昆蟲到河岸地區,再到捕食者和森林覆蓋本身的關係。」

他說,「狼從各方各面都被用來作為政府失職的替罪羊。」

無辜被滅了5年的狼

斯普裡比利和他的同事們認為,棲息地的退化,以砍伐行為的形式,對馴鹿造成了更大的傷害。伐木工砍伐老樹,奪走了馴鹿重要的食物來源和寶貴的庇護所。斯普裡比利說,一片森林成熟到產生合適數量的地衣大約需要80年,而地衣是山地馴鹿的主要食物。

今年五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五年中,不列顛哥倫比亞政府批准了砍伐超過900平方公裡的土地,儘管這些森林早已被列為重要的馴鹿棲息地。去年,在北美馴鹿最脆弱的地區,不列顛哥倫比亞政府又批准了314個伐木切割地塊。

斯普裡比勒來自該地區的一個小社區,那裡的林業是一個很大的產業。他理解許多人在面對人類行為在馴鹿數量減少中扮演的角色這一現實時所面臨的緊張和困難。

他說,「當你談論棲息地退化時,你是在談論人們的生計。我知道這樣的事情會引起爭議。」

但是,他補充說:「如果我們認真對待北美馴鹿,我們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的複雜性。這意味著我們將不得不進行一些令人不安的對話。」

#加拿大卑詩省為了保護北美馴鹿連續懸賞殺了5年的狼# #研究證明狼成了政府的替罪羊#

譯者:吳十六

責編:吳十六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發現冰河時代狼寶寶木乃伊
    美國動畫《冰河世紀》(來自:https://family.20thcenturystudios.com/movies/ice-age)2020年12月21日,由來自美加的科研團隊通過對一隻發現於加拿大的永久凍土中的狼木乃伊進行了詳細研究發現,這是一隻年僅7周的「混血」小狼寶寶,這也是迄今為止
  • 北極出現20多隻狼圍攻馴鹿,一步跨5米遠,捕到獵物卻不急著吃
    在這片沉寂寒冷的地方,生活著北極狼、北極熊、北極兔、北極狐、馴鹿、麝牛等野生動物。雪靈谷想與大家談一談,在嚴寒、黑暗、荒涼的北極之地,北極狼是如何生活的?北極狼是野生犬科哺乳動物,實力強大的獵食動物,但由於人類採伐樹木、環境汙染、人為獵殺等原因,瀕臨滅絕。 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
  • 中國的瀕危語言保存和保護
    其發展歷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92年至2003年,是瀕危語言研究的啟蒙和探索期;第二階段從2004年至2014年,是繁榮和轉向期;第三階段從2015年至今,由國家政府為主導,實施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後語保時代應充分認識我國語言瀕危的現實,切實轉向保存和保護的實踐,以知識—交際模式記錄和保存語料資源;以語言傳承和傳播為保護目標,開展有效的語言服務。
  • 距今7.5萬年 保存異常完好 加拿大發現狼崽木乃伊
    原標題:距今7.5萬年,保存異常完好 加拿大發現狼崽木乃伊   近日,在加拿大育空地區道森市附近融化的凍土中,科研人員發現了一隻5.7萬年前的狼崽木乃伊。
  • 加拿大北極圈馴鹿天生有能力適應氣候變化
    加拿大北極圈馴鹿天生有能力適應氣候變化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對在努納武特地區棲息產仔的Qamanirjuaq馴鹿群的研究顯示,這個馴鹿群具有非常好的適應春天草場返青時間的能力。營養錯配假設阿爾伯塔大學的這一研究原來的出發點是驗證格陵蘭學者提出的一個假設,這就是北極圈馴鹿數量的減少與植被返青時間提前有關;因為按照傳統時間啟程南遷的馴鹿錯過了剛返青時富有營養的綠色植被,這對於產仔和哺乳期馴鹿的營養補充產生了負面影響。
  • 灰狼被移出美國瀕危物種名單,引發爭議
    2019年3月,管理局開始準備將灰狼移出瀕危物種名單。他們表示,在美國本土48個州,灰狼的種群數量約為6000隻,「在當前範圍內穩定且健康」。 「被列為瀕危物種超過45年後,灰狼已經超越了所有保護與恢復目標,」內政部部長在10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天的聲明只是反映了我們的決定:根據國會在法律中列出的特別規定,這個物種不再是受到威脅的物種,也不是瀕危物種。」 這一決定不會影響近親墨西哥灰狼和紅狼,它們野外種群數量極少,仍在名單上。
  • 聖誕老人的馴鹿,它們真實是什麼樣子的?
    可愛的馴鹿聖誕老人的馴鹿,在北美被稱為北美馴鹿,原產於北極和亞北極地區。它們的數量稀少僅次於瀕危物種的。參加人類生活的馴鹿目前,野生馴鹿生活在北美,特別是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還有格陵蘭島、挪威、芬蘭、俄羅斯和蒙古。
  • 加拿大發現57000年前狼崽木乃伊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加拿大育空地區道森市附近融化的凍土中,科研人員發現了一隻5.7萬年前的狼崽木乃伊。這表明在幾萬年前的間冰期,哺乳動物種群就已經存在。2016年,一名金礦礦工發現了這隻年幼母狼的遺骸,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完整的狼木乃伊,被命名為Zhur。甚至狼口唇上的乳突到皮膚和皮毛,在被發現時都保存得異常完好。雖然大型哺乳動物的木乃伊化石遺骸曾在西伯利亞發現,但在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區卻不那麼常見。
  • 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南昌召開
    為推動江西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創新研究,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1月8日,由省科學院和省生態學會共同主辦的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我院順利召開。江西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宋德雄出席研討會並致歡迎辭,會議由省科學院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古和今主持。宋德雄表示,做好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過程中義不容辭的責任。
  • 洮河自然保護區發現獨葉草 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植物
    &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8月5日訊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記者 薛巍敏)日前,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局對卡車林區拉力溝、知知灘2個保護站轄區進行了調查,在實地考察高山植物和珍稀保護物種數量、地域分布情況的過程中,發現了非常古老珍貴的植物
  • 著名生態作家莫厄特去世 在加拿大名氣超門羅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法利·莫厄特這個名字可能並不熟悉,但他是「國際受眾最廣的加拿大作家」,一生共發表近50部作品,總銷量達到1700萬冊,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1998年,其作品《鹿之民》、《與狼共度》、《被捕殺的困鯨》、《屠海》,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引進中國作為「人與自然叢書」出版。
  • 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物聯網技術是如何保護馴鹿的
    打開APP 物聯網技術是如何保護馴鹿的 黃彥鈞 發表於 2020-01-24 17:50:00 馴鹿是聖誕佳節的必備角色,到處都可以看到馴鹿形狀的頭飾或裝飾品
  • 加拿大12歲男孩發現罕見恐龍化石 來自6900萬年前
    &nbsp&nbsp&nbsp&nbsp內森·赫魯什金和父親 (圖源:加拿大自然保護協會官網)&nbsp&nbsp&nbsp&nbsp海外網10月16日電 據加拿大《環球新聞》15日報導,加拿大一名12歲男孩在阿爾伯塔省東南部的馬蹄峽谷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恐龍骨骼
  • 「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寶華玉蘭保護生物學研究」研討會在上海...
    寶華玉蘭(Yulania zenii)為木蘭科玉蘭屬植物,其樹幹挺拔,花型如蓮,花香馥鬱,是珍貴的園林觀賞樹木種質資源。寶華玉蘭已被列為國家I級保護植物,但有關該種保護生物學研究嚴重偏少。對此,上海植物園特舉行「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寶華玉蘭保護生物學研究」研討會,邀請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項目辦主任文香英女士和保護生物學領域資深專家華東師範大學陳小勇教授到會指導,以促進對寶華玉蘭保護生物學研究。會議由上海植物園副園長吳鴻主持,相關科研、科普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 全球九大瀕危動物,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全球九大瀕危動物,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然而隨著人類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人類發展的犧牲品。世界上的瀕危動物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分布在陝西(商洛)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錦雞的形狀類似喜鵲、大鸚鵡,背部有黃、紅兩種紋理。嘴紅、綠頂、紅肚。腳爪利害,喜歡打鬥。夏威夷雁屬雁形目鴨科是加拿大黑雁遷徙到夏威夷以後進化而成的不會遷徙的陸棲雁。翅膀較短,腳上部分有蹼。夏威夷黑雁體長約65釐米,有灰色和褐色的柵格羽毛。頸上有黑色的條紋,黑色的臉。以漿果和野草為食。
  • 加拿大發現一隻5.7萬前的狼崽,身體保存完整,最後一餐令人驚訝
    據英國《每日星報》12月23日報導,在加拿大育空地區(Yukon)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一具狼崽木乃伊,其頭部、尾巴、爪子、毛皮和皮膚都完美地保存在永久凍土中,如同整個身體凍結在時間膠囊裡,因此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古老、最完整的狼的遺骸。
  • 世上最瀕危的狼,僅35隻,常因找不到同類來繁殖,只好與灰狼交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消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學家們在研究培育德克薩斯州野生狗的過程中,發現了被認為已經滅絕的野生紅狼的基因。 從德克薩斯州捕捉的一群野狗中的幾十隻狗,研究人員經過深入研究,在它們身上竟然發現了大量的野生紅狼基因,這讓生物學家們感到十分驚訝。
  • 瓊海青葛灣灘涂發現30株紅樹 疑為瀕危海南海桑
    記者 蘇桂除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9日消息(記者蘇桂除)近日,瓊海市長坡鎮青葛灣發現疑為國家瀕危物種的消息備受關注。7月9日,記者驅車前往青葛灣進行實地探訪,證實該海灣灘涂上確有近30株紅樹。對此,海南省林科院專家表示,該海灘生長的植物確實是紅樹中的一個科,但是否為國家級瀕危物種「海南海桑」有待進一步考證。
  • 或列入瀕危物種!潮州蕕發現揭秘
    發現潮州蕕的那天,對丁劍鴻來說,只是他上山觀察植物的日常中,再尋常不過的一次。第一次見到這種植物時,他沒有多作停留,只是覺得陌生,便隨手拍照記錄下來,想著回家再查詢。他也沒有想到,這個普通的舉動,成了一個植物新種走進大眾視野的開始。 2018年春天,丁劍鴻又一次前往這片植物的發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