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八年,由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率領的四路軍平定北洋軍閥,宣告北伐結束。其中,馮玉祥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在四路軍中佔了上風,連當時的蔣介石中央軍也望塵莫及,而且馮玉祥的各部也是驍勇善戰,不僅有「十三太保」,更有「五虎將」為之努力。
談起馮玉祥的「五虎將」,他們分別是:張之江、李鳴鐘、宋哲元、鹿鍾麟、劉鬱芬,而且都是他幾十年來的兄弟。他們都忠於馮玉祥,以驍勇善戰聞名,直到中原大戰。但是中原大戰之後,由於馮玉祥的失敗,西北軍的崩潰並不是收編就是倒戈,或者獨立出來發展出來的,這讓許多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五虎將」之一的張之江,畢業於東三省講武堂,在辛亥革命時期跟隨馮玉祥南徵北戰,成了他的左膀右臂。曾任西北軍總司令,因常年作戰積勞成疾,離開西北軍,回南京休養。抗日戰爭期間,指揮臺兒莊戰役等。建國後,擔任政協委員,85歲時病逝。
李鳴鐘是西北軍的第三號人物,他在辛亥革命時期就跟隨馮玉祥打天下,擔任西北軍西北軍區總指揮。地方和軍隊,在他的統治之下,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可以說是一項罕見的開明政治任務。中原大戰後,西北軍瓦解,他成為國民黨軍務參議團的參議員,從此以後就沒有了兵權,雖然是上將,但卻一直是副官。抗日戰爭時期,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爭取救濟。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前夕病逝,一九六六年成為愛國民主人士。
宋哲元可謂是馮玉祥身邊的虎將,他在武昌起義中結識了馮玉祥,1924年跟隨馮玉祥,又參加了北伐戰爭。首次蔣馮大戰失敗後,馮玉祥被閻錫山軟禁,為救馮玉祥通電蔣介石,閻錫山施壓將其釋放。在中原大戰後,西北軍戰敗後,他請求張學良將殘餘的西北軍組織起來,任軍長。911事件後,他發動全國反日戰爭,直到1940年病逝,享年56歲。由於在抗戰中的辛勤勞動,他被國民黨授予上將軍銜。
與馮玉祥交往四十餘年的鹿鍾麟,是馮玉祥最得力的助手之一。馮玉祥不但參加了北京政變,還在北伐戰爭中擔任國民軍總參謀長。中原大戰後,西北軍敗北,他退居二線,到天津去休養。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擔任河北省軍法執行主任、政府主席等職。一九四○年辭職,到四川歌樂山去了。解放以後,毛主席任命他為國防委員會委員,一九六六年在天津去世,終年八十二歲。
馮玉祥對劉鬱芬很有好感,在馮玉祥統治的陝甘寧四省中,他擔任了甘肅省主席、陝西省主席等職務。在中原大戰之後,他被編入蔣介石的國民黨軍,參加圍剿紅軍的戰鬥。在抗日戰爭期間,投敵叛國,跟隨汪精衛(圖中他和日本人很像)。後來任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開封綏靖公署主任,1942年任偽軍總參謀長。一九四三年病逝,當時日軍同汪偽政府仍在勢如破竹之際,逃出人民審判。在西北軍五虎將中,他也是最沒有氣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