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

2021-01-09 小白白說教育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

蘇軾愛寫的詞牌名《定風波》,這定風波最早來自唐代教坊曲,最初是文官和武官的對詞,也能叫互懟詞,武官寫了一首詞,主要是彰顯功夫和武器裝備精良,結尾是:

四塞忽聞狼煙起,

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文官的回覆詩歌,以楚霸王和張良的案例,主要是彰顯書生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謀略,結尾是:

霸王虞姬皆自刎,

當本,便知儒士定風波!

後人將這詞曲牌,改為《定風波》;蘇軾寫了好幾首定風波,尤以這首《莫聽穿林打葉聲》為知名。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要聽那雨點打在樹葉上的聲音,不妨一邊放聲吟詠長嘯、一邊緩慢徐行書。竹杖和草鞋輕快地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呢?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微涼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稍感寒冷,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過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而言,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5年(1082)三月七日。那時蘇軾四十五歲,由於在王安石變法中持有不同意見,遭遇「烏臺詩案」以後貶官黃州,擔任黃州團練副史,實際上有名無實,生活極其貧苦。

三月七日去沙湖買田謀生,在半路經過竹林時下起了暴雨,路上的行人紛紛躲雨,而他卻不慌不忙、緩慢前行。沒多久天晴了,有感而發便寫下這首千古佳作。

當時蘇軾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意,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人生困境時,當學蘇軾。

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這句話在蘇軾的一生中體現的最為突出:第一,對王安石變法持有不同意見,遭遇「文字獄」(烏臺詩案);

第二,在宋哲宗親政後全力打擊舊黨,被一貶惠州,再貶儋州,差點完了老命。因此,蘇軾一生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面對貶官。不僅是蘇軾,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最大的問題都不是你遇到了什麼,而是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應對。只要心態對了,做任何事情就都是對的了。

當別人越想看他落寞低首時,他越是笑呵呵的喝酒吃肉;當別人越想讓他變得委屈求全之時,他卻越是揮一揮衣袖笑對風雨。

這就是蘇東坡,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了瀟灑!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蘇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就像林語堂所言「蘇軾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無論風風雨雨,願我們都能像蘇軾那樣高歌「一蓑煙雨任平生」。

喜歡蘇東坡的推薦看看這本《蘇軾詞傳》

整套書分為《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性德》《倉央嘉措》。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內容講得很精緻,涵蓋政治、歷史、人文等很多的領域。可以說,這是最不可錯過的一套經典詩詞讀物。

到了浪漫的1月,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時話不多,做任何事時永遠從容鎮定。和這種人相處時,我們總會覺得特別心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發現一種從容的力量。而與他們相反,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總會因為各種煩心事,耐不住性子,靜不下來。明明無計可施了,還是要各種為難自己,最後讓身邊的人也因受不了我們而紛紛離去。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這首詩是蘇軾的經典之作,你必須得會背,因為對人生真的很有幫助
    整首詩的上半部分都讓人看到春天中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象,讓人不禁感嘆景美、人美,生活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罷了罷了,不要在我這個外鄉人面前提什麼故土,說什麼故人了,反正寒食節過後就可以點「新火」了,新的生活終究是要來臨的,我們就用這一捧新火來煮煮今歲的新茶吧,以此來去除我的鄉愁。圖片:點「新火」劇照最後一句「詩酒趁年華」,道出了作者豁達開朗的心境。
  • 當你感到煩躁時,不妨讀一讀蘇軾的這首詩,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在這喧譁的世界,找回真實的自己。當你感到煩躁時,不妨讀一讀蘇軾的這首詩,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正是這首詩的藝術魅力之所在,蘇軾不直接讚美他的朋友在品格和節操方面有多麼優秀,而是不著痕跡地把這種稱頌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之中。蘇軾不愧為令人崇拜的文學家,他的觀察可謂細緻獨特,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是如此強!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逆境時,不妨讀讀這首東坡詞
    蘇軾也正要離開杭州,一身流離,二人心心相通,坐下來,喝一杯酒,悽悽話別。蘇軾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詞句。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這首詩蘇軾被翻譯成白居易,寫下人生受挫時強烈的吶喊
    第一首詩描寫風景,下一段抒情,用風景襯託感情,寫得淋漓盡致。「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春末清泉寺附近的蘭花剛剛發芽,一場春雨漫過了水邊;松林溪邊,沙路蜿蜒,雨水衝刷著沒有一塊泥土的路面,顯得那麼清澈可愛。「蘭芽」指出蘭溪,蘭花春天的季節剛剛萌芽,卻充滿活力和成長。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原來出自蘇軾贈友人小妾的一首詩
    說道"網絡流行句",沒有人不知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吧,這句話源於《經》"邶風"裡的《擊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首詩描繪出兩個人忠貞不渝、心甘情願陪伴彼此一生的愛情。
  • 三首詩帶你走進蘇軾的一生,讀懂一首詩,也就明白了人生
    賞評:這首詞也帶有典型的蘇軾風格。此詩看似是在寫生活中的出遊瑣事,但其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蓑煙雨任平生」也表達了他現在雖然身無長物但仍然有對自己理想的渴望。下闋寫送別友人的場景,但不像其他送別詩中貫徹悲情,蘇軾在此詞中的「尊前不用翠眉顰」借離宴中的舞女將送別的悲傷一掃而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更是展望未來,把人生比作旅行,頗有浪漫主義色彩。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妨讀讀杜甫這首詩,意境孤獨卻如此曠達!
    孤獨本來就是生命的本相,人生在世,知己難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生天地間,不可能事事順心,經常有悵然若失之感也屬自然。正如陳子昂感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天地之大而沒有我容身之所,這是何等的孤單。但是孤獨也能是一種另類的美,同時也是我們無法繞開的哲學問題。
  • 人生最難的時候,不妨讀讀這八句話,會讓你充滿力量
    人生路上,當你遇到困難,遭遇打擊的時候,你是否消沉過,氣餒過,甚至想不開,想要放棄自己。 說句實話,我曾經就有過這樣的情況,不過還好,我從中走出來了。我想,很多人也有這樣的情況,有的人走出來了,有的人卻從此沉淪。 那麼,我是如何走出來的?
  • 蘇軾離世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道盡人生哲理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此生最珍貴的東西,畢竟只有一次。每次看到生命只有一次這句話,都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此生,到現在為止,大大小小的道理,我們聽過的數不勝數,有多少人是不迷茫不困惑的呢?怎樣追求正確的人生價值?什麼樣子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
  • 人生低谷之時,不妨讀讀《道德經》
    人生起起伏伏,困苦磨難是常事,當你身處劣勢,人微言輕之際,不妨讀讀《道德經》,讓自己在人生低迷之際,尋找到生發向上的力量人處於低谷時,不要自暴自棄,應揚長避短,讓弱點成為優點!世無常貴,事無常師《道德經》第二十三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
  • 蘇軾用三首詩,說透人生三重境界,都與廬山有關
    的確,蘇軾的一生就是如此。經過懵懂的青年,酸澀的中年,悽苦的晚年三個階段的鍛鍊,蘇軾對人生的理解與把握,早已不是王安石與章惇追名逐利之徒所能企及。他把對生活的感悟寫在三首詩裡,分別闡述著三重不同的人生境界。觀點的不同,來自看問題的角度有人做過統計,各個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唯有蘇軾的詩詞入選的次數最多。記得中小學教材中,曾有一首《題西林壁》非常出名。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我們知道,「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因為被卷進此案,蘇軾差點英年早逝,雖在許多人的幫助之下免去了死刑,但仍舊落了個發配黃州的下場。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最近網上不知怎麼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一經問世好像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不少人引起了共鳴,同時也點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迷茫與困惑: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我們知道,「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因為被卷進此案,蘇軾差點英年早逝,雖在許多人的幫助之下免去了死刑,但仍舊落了個發配黃州的下場。詩興大發,寫了一首非常灑脫的詞,詞牌是《定風波》,內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了。
  • 蘇軾一首感謝詩,引發了著名的烏臺詩案,結尾一句差點丟命
    蘇軾講,陛下應當知道他不適合時政,與當下的新派人物不合,明確地表達了對新法的不滿。隨後,御史臺諸官一齊彈劾蘇軾,就連一直欣賞蘇軾的神宗也坐不住了,默許批准御史臺逮捕蘇軾。御史臺繼續深入挖掘,發現了蘇軾更多的譏刺內容,作品總數高達一百多首,牽連者多達39人。
  • 蘇軾的這首詩,歷來被看作描寫雲雨的汙詩,卻被我們誤解了千年
    在我們人生這條長且寬的大河中,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和事。我們遇到高興的事時會開心,我們遇到傷心的事時會難過。人的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關鍵是取決於自己的態度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人生在世,也就這短短的幾十年,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小段,甚至連一小段都沒有。
  • 蘇軾最後一首詩,點明人生三境界,極少人能到達,蘇軾道出緣由
    蘇軾最後一首詩,點明人生三境界,極少人能到達,蘇軾道出緣由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什麼樣的人生才有價值?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你來到這個世上,活在這個世上,一定有你應該做的一些事情,也肯定少不了你不願意做的事情。但是,既然我們來了,那就要把握住自己的一生,活好自己的一生。你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哪怕再爛,再臭,那也是獨一無二的。
  • 蘇軾不出名的一首詩,卻寫盡了人生的曠達,最後14字讀完讓人心疼
    這3300多首詩詞中,名篇名句的比例應該算是很高的了,即使是不熟悉蘇軾的人,也都能背出蘇軾最著名的那幾首作品,而其中的名句警言,在現代則更是廣為傳頌,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看見月亮,想起「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說到豪放,想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