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有丁真,女有楊超越」,美貌這碗飯能吃一輩子嗎?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她姐 她刊

這兩天一個話題在微博上吵得不可開交。

#部分男性對丁真的態度#。

微博

吵著吵著,她姐在很多言論中看到了一個經常出現在熱搜上的名字——

楊超越。

是的,楊超越又被拉出來遛了一次。

而這次,距離她上次引起爭議不過剛剛過去半個月。

#楊超越落戶上海#。

究其原因,不過覺得「丁真們」或「楊超越們」不配。

但「配不配」,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範圍之內。

借博主@蕎麥chen的一句話說:「翻過命運之牆的小孩我們都該給TA鼓掌。」

她姐感慨得更多的是,從為了2000塊通告費參加選秀節目的「村花」,到成功以女團成員身份出道的「錦鯉女孩」,再到在光怪陸離的大都市落戶的小楊老闆。

三個截然不同的身份,對應三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而楊超越實現這幾重身份的轉變,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她出道之初那些紛雜的聲音似乎還在耳邊:「像楊超越這樣的,即便能出道,也紅不過三天。」

依據是,作為女團成員她沒天賦,作為演員又沒基礎,不過是一個小美人罷了。

娛樂圈最不缺美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年來,同期出道的也好,晚兩年才在這圈中露頭的也罷,只要是選秀這條流水線下來的,無論是熱度和作品數量,都無法和楊超越一較高下。

楊超越不僅沒涼,似乎還越來越紅了。

她不停地出現在各種綜藝節目裡、劇本邀約不斷,一舉一動也依然被人關注。

貓丟了,上了熱搜;貓找到了,還能上熱搜。

有人感嘆說,楊超越的經歷再次驗證了「紅是一門玄學」。

但,長紅也是一門玄學嗎?

今天不如就借楊超越來談談這個話題。

娛樂圈的半成品

如今的楊超越,資源一抓一大把。

百度百科裡,楊超越出道以來參加的綜藝,足足四頁有餘。

百度百科

影視劇資源也不少,她在做女團期間,一直在抽空拍戲。

前陣子還加入了《理想之城》劇組,和孫儷這樣的實力派搭戲。

百度百科

這樣的生活,楊超越自己都是沒有想到的。

在訪談裡,談論起這兩年多,她依然覺得像在做夢,有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夜歸人》

夢的開始,是她走進了一個選秀節目。

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但依然掩蓋不住眼睛裡的惶恐不安。

《橫衝直撞20歲》

不怪她惶恐。

從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的那一刻開始,楊超越就和「標準」二字背道而馳。

《創造營101》開場,其他的女孩子,個個有實力、有底氣、有夢想、有膽量。

選女團自當如此,唱跳俱佳才能被看見。

唯有楊超越被看見,不是因為實力,而是因為那張臉。

最開始,她去曾經的經紀公司面試做女團,七八個女孩子並排站,面試官挨個問特長。

問了一圈,唯獨她一臉茫然:沒有擅長的。

她不是去追夢的,去參加面試不過是因為管吃管住,還有2000塊通告費。

但經紀公司的老闆看到她,一下子就覺得撿到寶了。

《創造營101》的編導談海選階段時初見她時也說:

在舞臺上

她真的就是我當時

在二十幾個姑娘裡面

第一眼看到的姑娘

確實顏值太漂亮了

她確實跳得也不好 唱得也不好

但是就會眼睛跟著她走

《創造營101》花絮

業務能力不夠,被匆忙推到聚光燈下,心態也不夠「抗打」。

黃子韜和Ella的一句玩笑話,她立馬就能嚇哭。

跳舞學不會,也能嚇得表情失控、哭出聲來。

《創造營101》

出道後的楊超越,表面光鮮亮麗,但總是會在不經意間露出馬腳。

比如,去參加活動,卻因為扛不住閃光燈洗禮,慌亂中抬手捂眼。

比如,出道後去參加節目,鞠躬起身後忍不住搖晃的姿態,活像一個偷穿媽媽高跟鞋的小女孩。

《明日之子》

表演完節目下場休息,她還悄悄脫掉了高跟鞋,無奈鏡頭掃到,她還是被「抓包」。

雖然身處娛樂圈,且已在這樣的環境中沉浮兩年,楊超越依然是一個娛樂圈的「半成品」。

今年6月火箭少女101的畢業典禮上,楊超越在發言時哭得五官直接擰成一團。

後來上節目,也依然毫不避諱,模仿當時自己的「窘相」。

《完美的夏天》

楊超越早已不是兩年前的楊超越,她並非不知道表情管理為何物。

知道,但不改。

美得不標準,但有意思。

亂用臉讓她和別的小美人很不一樣,性格上她也能和別人做出區分。

最近的一個採訪裡,楊超越手裡拿著辣條就進來了。

聽主持人說從沒吃過辣條,她徑直把手裡的辣條遞了過去:吶。

和楊超越的媽媽是同齡人的主持人,頓時愣了一下。

《巔峰》

不設防,沒距離。

而這樣的楊超越得到更多關注的理由也就顯而易見了。

不管你喜不喜歡她,她的與眾不同的底色,和她闖入娛樂圈的姿態(選秀),註定讓她無法被忽視。

她自己也心知肚明——

大家都是一盆油

就我一滴水

你說滴油鍋裡它炸不炸

《巔峰》

快速催熟的少女

楊超越在綜藝裡討喜,原因無他,放得開。

扮醜不在意,說話也直來直去。

楊超越微博

簡言之,真。

這在如今很多真人秀中只有「秀」沒有「真」的大環境下就顯得格外難能可貴。

楊超越本性如此,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她有意為之。

「我有的時候特別反叛,我就想讓我的一些不完美展現出來,這樣的話別人會對我稍微放鬆一點。」

不夠完美的表現,讓大眾放低了對她的要求。而這「不完美」反過來也成了她自己情緒的驅動力。

這樣子才不會會有難過

難受在意這種事情

翻譯一下就是,她並非沒心沒肺地天生樂天派。

恰恰相反的是,她想得很多,也很遠。

粉絲說她「人間清醒楊超越」,並非亂吹彩虹屁。

剛出道時接受採訪,她就表示,「牢牢地捧住老天爺賞我的這碗飯,多吃幾口。」

《送101個女孩回家》

楊超越總給她姐一種割裂感。

她少女的外表下,是一顆成熟老道的心。

她從不掩飾自己對賺錢的渴望。

《僅三天可見》裡,姜思達都很意外她對錢的執著:你這麼著急賺錢幹嘛?

《僅三天可見》

「房子」也是她掛在嘴邊的。

主持人也問她萬一不火了有什麼打算,她脫口而出:

先買套房再說反正

我就有住的地方了

我不會四處漂泊了

和「賺錢」「買房」相比,談戀愛什麼的都不重要。

在《心動的信號》裡鄭愷問她,會不會因為感情放棄一部戲。

楊超越的答案是不會。

「好的工作不好找,男朋友隨時都可以找。」

《心動的信號》

他們又問:那萬一你真的很喜歡呢?

光有男朋友,沒有工資沒有依靠啊。

楊丞琳下場幫腔:假如他是富翁。

楊超越依然不動搖:那我伸手要錢,我多丟面子啊。

過了許久,她上《心動的信號》第三季,同樣的話題又重提。

丁禹兮開玩笑說:期待有一天,在熱搜上看見「楊超越戀情」。

她忙擺手截住人話頭:

你別跟我說這種話

真的很危險

我還要多工作幾年 房還沒買呢

這是她作為偶像的自覺嗎?

對其他偶像來說也許是這樣,但對她來說不是。

楊超越是過過苦日子的人。

初中輟學就外出打工,剪拉鏈、做縫紉、端盤子……這些對學歷沒要求又能餬口的零散工作,她都幹過。

丁丁張問她現在的行程這麼滿累不累。

她一副過來人的語氣:

你工地幹活你不也累嗎

曬得不行

《送101個女孩回家》

你看,從苦日子裡摸爬滾打過來的人,舉例子也都帶著「苦日子」的痕跡。

所以,楊超越對戀愛的不在意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生存都是問題的人,愛情自然沒有麵包來得重要。

即便如今她已經不愁吃穿,未來的不確定性,依然讓她沒有辦法從精神上翻篇去追求愛情。

萬一不火了呢?愛情不能當飯吃。

愛情不是她安全感的來源,金錢和房子才是。

她的清醒,不是偶像的自覺。

是「務實」的外化。

是被生活快速催熟的產物。

是翅膀,也是枷鎖

原生家庭造就了一個無比清醒的楊超越。

她姐看楊超越的很多採訪發現,她金句頻出、觀點鮮明,並非腦袋空空的花瓶。

她有很多思考,無論是對自己的處境,還是對未來的規劃。

比如,對「流量」的態度。

「流量藝人」的標籤,是很多人都試圖摘下的。

但楊超越不是。

她安然接受自己身上「流量」的標籤。

流量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她的走紅,是流量時代的結果。

否定流量,等於從根本上就否定了她的橫空出世。

再比如,對自己能力短板的認識。

雖然以女團身份出道,卻毫不避諱地提及自己之後不會再去唱跳,而是專心去做一些自己努努力還能夠得到的事,比如演戲。

有人對她演技的質疑她也清楚。

前幾日的《巔峰》採訪中,主持人問她,想不想做一個好演員。

她直言:不。

不是不想,是覺得自己不該想。

她知道自己的斤兩,因此眼下的目標,是先讓大家覺得不尷尬、不難受,先努力做一個合格的演員。

回答完這個問題後,她轉向鏡頭,開玩笑對著鏡頭外的觀眾喊話:

我覺得大家應該是能容許

我做一個合格的演員吧

我應該也配哈?

配嗎?

接到和孫儷以及一群老戲骨搭檔的《理想之城》。

她擔心的不是片酬,也不是自己不是大女主了,而是怕自己戲份太多拖後腿。

接戲的原因,也是想去看看真正的「好」是什麼概念。

簡言之,是想學東西的。

有學習的心,也有努力的姿態。

不懸浮,始終眼不見天心不離地,貼地而行。

這當然是好事。

姿態是一碼事,能不做到又是另一碼事了。

楊超越的演技老師說,她在演戲上很大的一個問題是情感調動。

之前需要表演悲傷的時候,表演老師會給她放一些悲傷的音樂。

但,這種方法很快也失效了。

在某種程度上,原生家庭是楊超越的桎梏。

我們覺得楊超越是娛樂圈裡一個極其獨特的存在,因為她曾經吃過苦,渾身沾染著煙火氣,有人味兒。

但於當事者本人而言,並非如此。

那些煙燻火燎的日子,是她實實在在經歷的日常。那樣的日常裡,窮苦是真的,勞累也是真的。

流水線上日復一日看不見未來的機械性勞動,無形之中消耗著人的精氣神,堵塞著人的感官。

楊超越自己也承認,從小工作太久了,情感很單一。

更複雜的情緒,她沒有。

也無處借鑑。

機械性勞動對人的感官的消磨只是其一,更致命地,是她對感官的主動關閉。

不讓自己隨意感動,甚至主動消解感動。

也不讓自己太玻璃心和敏感。

她姐能理解,在那樣的苦日子裡,沒心沒肺才能撐下去。

對於素人楊超越,這種選擇是最優解。

但對於演員楊超越,或者想要做一個合格演員的楊超越而言,是障礙。

表演,是一門藝術創作。

它跟技巧有關,但技巧只能決定下限,上限是由演員的感受力決定的。

好的表演,需要演員足夠細膩、足夠敏感。

只有足夠敏感的人,才能捕捉到更多、更細微的情感,才能理解角色,詮釋角色。

而演員的麻木,就註定了角色的麻木和表達的麻木。即使深諳所有表演技巧,表演也依然無法觸及人的心靈。

這便是她姐為什麼會說,原生家庭於楊超越,是翅膀,也是枷鎖了。

這個局怎麼解,楊超越似乎也知道,她表示自己要去體驗生活,去感受。

但弔詭的點在於——

不只是如今為行程奔波、有粉絲簇擁的日子是生活。

她過去那些複雜的、痛苦到讓人逐漸麻木的日子,也是生活。

只是,楊超越實在是過怕了苦日子。

她只想頭也不回地和過去的苦日子告別,連帶著也和過去生活給予她的養分告了別。

人是無法和過去告別的。

所謂的告別,不過是關閉那部分的記憶,裝作忘記,裝作不存在。

但,那些歲月的痕跡是抹不去的,它無形之中已經內化成了人身體的一部分。

比如,她只敢把目標放在眼下自己夠得到的地方,不敢暢想太遠的事情——對自己未來的打算,是做一個合格的演員、買房、賺錢。

苦日子連帶著在她的精神上也留下了烙印,連做夢都不敢。

再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上——

如果說,紅是一門玄學,長紅是嗎?

答案是否定的。

人格魅力只能保人一瞬間的閃光,有業務能力支撐才能變成讓人遙望的一顆星。

楊超越要做的,不是和過去告別,而是和解。

那些苦日子,於「演員楊超越」而言,是傷痕。

更是養分。

原標題:《「男有丁真,女有楊超越」,美貌這碗飯能吃一輩子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俗話說:「人生三碗飯,只能吃一碗」,這是什麼意思?哪三碗飯?
    在農村地區「人生三碗飯,只能吃一碗」是什麼意思?三碗飯是什麼?聽村裡老人說了句俗話,覺得很有的意思,和你分享,張大叔說:「人生三碗飯,只能吃一碗」,我一開始不明白,聽了他的話,我突然意識到覺得很有的真相。
  • 人生三碗飯,自己只吃一碗,其他兩碗別人為你吃!這句農俗啥意思
    而類似的說法,農村也有一句俗語說:「人生三碗飯,自己只能吃一碗,其他兩碗需要別人為自己吃掉」!這句農俗也是用三碗飯詮釋了人一生的三個階段,具體什麼意思呢?咱們來細細解析一下!比起出生來的人多是父母的親戚朋友,結婚時,則大多是自己的朋友,自己也能真實的吃到自己的喜宴,此乃人生第二晚飯,也是三碗飯中唯一自己能吃到的一碗。
  • 真的有大胃王存在嗎?為什麼他吃幾碗飯,你卻只能吃兩口?
    最近刷美食視頻,天呀,為什麼他們可以吃這麼多飯,十幾碗麵條,八十個包子,十幾碗菜……到底一個人的飯量有多大?吃這麼多會不會傷害身體?很多飲食自律的人,一頓飯量不會超過自己的拳頭大小,見過很多吃一個雞蛋的人還有吃根黃瓜或者一個蘋果就飽了,這樣的飯量是很多減肥人的最羨慕的。
  • 越是窮人家,越喜歡給孩子吃這三碗飯,越易養出「不孝子」
    越是窮人家,越喜歡給孩子吃這三碗飯 第一碗飯:孩子先吃,父母的碗裡卻空空如也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網上這個視頻,晚上一家三口到麵館吃飯,母親在外等候,父親和孩子一起,卻只點了一碗麵。
  • 人一輩子吃多少飯有定數嗎?經常吃到撐有什麼危害?為你一併解答
    很多人都說,人一輩子吃多少飯,冥冥之中都是有定數的,胃口好的人,不一定能長命百歲,而那些經常控制食慾的人,可能更有長壽的潛質。俗話說「誰先吃完誰先走」,嚇住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不聽勸的,頓頓都要吃到飽。
  • 在廈門也能吃到這碗直搗靈魂深處の燒肉丼飯 ~
    🍲  來自寶島的「丼魂」,在臺灣獲譽無數,並擁有十餘年豐富的丼飯製作經驗,這碗感「丼」萬人的丼飯在廈門也能輕鬆吃到; 🍲美式肋排+韓式海苔飯的組合,這不就是日式丼飯的終極表現嘛~ 一份豬肋排足足有四大根,經過醃、炸、烤後外表雖狂野霸氣,但肉質卻是意外的柔嫩入味。
  • 人一輩子吃多少飯,是有定量的?誰先吃完誰先走?醫生來解答
    人是鐵飯是鋼,人體想要健康理不好飲食,食物可以提供人體的能量,也可以提供人體的營養,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如果不吃飯,人體的功能會有所下降,從而影響健康,不利於壽命。最近經常會聽別人講,人的一輩子吃多少飯是有定量的,如果達到這個定量,誰先吃完誰先走。
  • 春天要多吃這菜,和香腸簡單一炒,我老公吃了三碗飯,特香
    本期導讀:春天要多吃這菜,和香腸簡單一炒,我老公吃了三碗飯,特香香腸和臘肉在我們四川基本每家每戶過年都會做,過年期間吃一部分剩下的就裝入冰箱冷凍,想吃時隨時取出兩截蒸或者是炒很方便。豌豆米營養及其豐富,含有很多維生素和胡蘿蔔素,以及大量的膳食纖維,其中的粗纖維進入腸道後能促進腸道的蠕動,減少食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促進排便,保持大腸內的清潔,所以春季我們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對身體有一定幫助。和香腸搭配後,也可以中和臘腸的味道,吃起來香味十足,我們就來說下具體的做法。
  • 吃了海南這口「鬧肉」,我只想大喊:「老闆,來3碗飯!」
    店裡平時供應的套餐有3種:鬧肉飯、豬腳飯和牛腩飯。如招牌所寫,招牌菜自然是鬧肉飯。鬧肉,海南人對五花肉的一種習慣叫法,尤指燉煮得酥爛的五花肉。但總有食客做完後反饋:一樣的滷汁,為啥在家裡滷總是沒有在店裡吃到的好吃?提到這點,李姨笑了笑。「鬧肉看著簡單,但製作的過程一點都不簡單。「熬煮前,要先將「大料」炒好,形成滷汁,入鍋熬煮的五花肉一次要選15-20斤左右的量。
  • 河南8旬老夫妻下雪天在地坑院裡做午飯,大爺連吃三大碗,吃的啥
    幾個人順著坡道小心翼翼的下到地坑院裡,戴著紅帽子正在生火做飯的就是蔡大爺的老伴馬大娘,馬大娘看到我們後也是驚奇的說道:這下雪天路滑你們咋過來的,先進窯洞裡避避雪,我這正在燒火做飯,快得很,一會飯熟了一人吃碗飯暖暖身子,一個朋友開玩笑說我這可是人多,你得做多少啊?
  •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這話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在農村人們聊天時,經常會說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都是人們生活中經驗之談,對年輕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的俗語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有的俗語需要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時隔半個多月再次上熱搜,「二次元」這碗飯,喬詩語不吃了?
    這件事情之後,《奇蹟暖暖》遊戲換掉了喬詩語的所有相關配音,算是不給喬詩語吃這碗飯。 網友是沒有權利管你喬詩語喜歡哪一個明星,但是她說的話,是一直在挑釁著二次元的玩家們,因此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哪怕是道歉了,他們也不會接受,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道歉並沒有任何誠意,既然想次二次元這碗飯,就應該好好端著這個碗。 有很多人說二次元很戾氣,很多不懂,但是難道其他圈子就不戾氣嗎?
  • 最近超愛做的飯,既偷了懶又滿足婆婆胃口,每次婆婆連吃三大碗
    最近超愛做的飯,既偷了懶又滿足婆婆胃口,每次婆婆連吃三大碗最近進入超懶人飯菜一鍋出的做飯模式,不願大炒大燉,就想著如何做飯既能偷懶又好吃。婆婆說,我有點懶到極致了,不過這些懶人飯卻讓她胃口大開,她過幾天回老家也要給公公做著吃,弄得我哭笑不得。婆婆超喜歡吃米飯,但我這的工作又超忙,蒸飯炒菜吧,怎麼也得有肉菜和素菜,做肉菜的一般要紅燒或燉煮,這需要的時間比較長,索性就想了一個,既能滿足婆婆的胃口又能節省自己時間的辦法,各種燜飯走了一大波,每天都是肉菜與米飯混在一起,一鍋出。
  • 它是外國人不敢吃的美食,卻是國人眼裡的美味,有它2碗飯不夠吃
    它是外國人不敢吃的美食,卻是國人眼裡的美味,有它2碗飯不夠吃!不得不說因為地域和文化等因素的差異,國人和外國人的飲食習慣卻是差異很大,甚至有些國人眼裡的美味卻被外國人視作「黑暗料理」。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式各樣的食材也令人大開眼界。
  • 和番丼飯,秋季溫暖味道,都在這碗牛肉飯裡!
    身處上海這個忙碌的大都市,擁擠的人群,似乎只有一頓飯的時間,人們才會願意停下奔波的腳步,好好享受一份和番丼飯為你提供的熱氣騰騰的美食。所能帶來的溫暖味道和享受,因為有滋有味的生活,才是對自己犒勞的最大獎賞。
  • 全莆田不能錯過的31碗銷魂飯,你吃過幾碗?
    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無飯不歡 一天不吃飯,全身悶得慌 小編搜羅了莆田這31碗銷魂的米飯 熗肉飯、滷肉飯
  • 排隊100分鐘,就為這碗燒肉丼飯!一口治癒……
    早就聽說魔都藏著不少好吃的燒肉丼飯,但說到人氣最火爆的一家,非大馥莫屬。即便是藏在商場的地下,即便是工作日的下午一點鐘,我們依然足足排了100分鐘,才得以品嘗這碗招牌的燒肉丼飯。這碗飯,到底什麼魔力?燒肉丼飯,就是將明火燒制的肉,混合醬料,澆在米飯上面,加入溫泉蛋、蔬菜,攪拌後一同食用。燒肉丼的選擇也很多,有牛肉、雞肉、豬肉等等,還有專門的「親子丼」,指的就是雞蛋+雞肉飯。漸漸地,燒肉丼飯也成了「最日本」的一種味道,被全球各地的食客們喜歡。
  • 在鮁魚圈天下丼屋,找到了這碗丼飯的靈魂!
    營口很火的丼飯,在鮁魚圈也能吃到了~今天帶你們來的天下丼屋,應該都很熟悉吧。不過坐標是鮁魚圈平安大街!但儘管很多小夥伴都吃過,他家這碗飯的靈魂,你卻可能還沒get到!我覺得並不是有烤香的牛五花~也不是能為米飯增加軟糯感的溫泉蛋~更不是一口接一口的滿足感~吃到最後我才發現,這個淋飯醬
  • 韓紅:中國歌手根本不配叫明星,得清楚自己吃幾碗碗飯,別淨事兒
    韓紅可以說是國內頭銜最多的明星了,藏族女歌唱家,詞曲作家,公益志願者,國家一級演員,政協委員,慈善楷模,中國一線女歌手,黨校研究生等等一系列名號,擁有如此頭銜和榮譽的她,在提起當紅時代的時候, 韓紅表示自己就是一個井底之蛙,什麼都不是小人得志的那種。
  • 自從我學會做咖喱飯,兒子隔三差五就嚷著要吃,每次3碗還不夠!
    教你做咖喱雞腿飯,口感柔和醇香,米飯香軟彈滑,味道獨特,實在太美味了!兒子小時候不太喜歡吃米飯只愛吃麵食,為了兒子,咖喱飯、排骨燜飯、蛋炒飯、臘腸蒸飯等等,嘗試了幾十種,最後咖喱雞腿飯兒子最喜歡吃。自從我學會做咖喱飯,隔三差五就嚷著要吃,每次3碗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