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下連時,兵爸兵媽一定要提醒青年,這三個「錯誤」不要犯

2020-12-09 永恆戰歌

新兵下連,是青年當兵後在部隊成長的「裡程碑」,有著特殊的意義。它不僅證明了青年在部隊的一段經歷,更意味著從此開啟一段新徵程。

從社會到連隊,從青年到軍人,從一無所知到滿身技能,這中間所吃過的苦,所流過的汗,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很難能夠體會箇中滋味。

而今新兵下連或即將下連,心理上的變化是微妙的,而且最容易犯三個「錯誤」,希望家長在了解這些內容後,及時的提醒新兵,做好相應的預防。

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新訓階段結束就是「萬事大吉」。

新訓時期,是緊張的、繁忙的、瑣碎的,從青年邁進軍營的大門那一天起,新兵在心理上都會存在緊張感,而新訓時期無論是3個月還是6個月,這種緊張的感覺會一直存在。當新兵「熬」完這段旅程,心裡不免會產生「萬事大吉」的想法。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新兵,無論換成任何人,在緊張忙碌後或完成大項任務後,不由自主地放鬆是一種「慣性」使然。但對應新兵的成長之路來看,新訓階段只是軍營的起步階段,只不過是走了「一小步」而已。

正是因為這一點,建議兵爸兵媽要及時做好提醒,新訓階段結束下連,並不是青年在部隊成長的終點,而恰恰是軍營成長的真正開始。

如果把當兵比喻成一場比賽,那麼新訓時期也僅僅是「熱身」而已,從下連開始才是比賽真正的起點,所以新兵一定要有大局觀,做個明白人。在下次孩子來電話時,兵爸兵媽除了做好相應的鼓勵外,一定要做好提醒,不要讓新兵放緩了成長的節奏。

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二: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細「碎片化」時間管控。

結合部隊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新訓階段和下連後,在對新兵的管理方式上往往會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在新訓時期,就算去個廁所也是「集體行動」,在時間上很難有獨立支配的權利。而在新訓下連以後,只需要和班級內其它戰友「知會」一聲即可。

在周末時,新兵活動的「檔期」會排得非常滿,無論是學歌、教育還是進行各種評比活動,都是新訓時期常採用的管理方式。而新訓結束新兵到老兵班後,生活方面也會與老兵同步,雖然確實沒有大把的時間,但碎片化的時間也不在少數。

面對未來的成長之路,留給新兵成長的空間和時間並不多,如果拋去新訓時期,再拋開周末及各種過節假,時間真的非常的緊張。因此,建議兵爸兵媽要做好及時的提醒,結合成長的目標和方向,充分利用好「碎片化」時間。

青年當兵,對於夢想的實現不會太久,兩年後一切都將見分曉。到那個時候,是毫無建樹的回歸,還是以「圓夢」收場,完全在於新兵個人努力,完全在於是否能有效地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

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三:面對成長目標,不能全心全力去堅持。

青年在參軍時都懷揣夢想,但很多時候新兵的目標太過於「理想化」,脫離了部隊的實際環境,也與新兵自身的能力素質不對應。改變原有的目標和方向,重新規劃成長之路這些都是可取的,但關鍵在於建立目標後,能否全心全力去堅持做這好件事。

每一個夢想的實現都不容易,都需要付出百倍的辛苦和超出常人的努力,如果不下狠心、不下恆心,沒有頑強的毅力和全心全意為之堅持奮鬥的精神,很難能達成所願。所以建議兵爸兵媽要及時做好提醒,唯有不懈的堅持才是成才的「秘訣」。

很多時候,決定新兵是否在部隊成才的關鍵,不是在於新兵原有的知識結構和社會經驗,更不是在於新兵是否聰明或認識誰,而是看誰當兵後更多的付出,對於目標更加的執著與堅持,這才是關鍵。

有的新兵父母可能與新兵抱有同樣的想法,新訓生活太緊張,下連放鬆一下未嘗不可。那麼我想說,部隊的成長也如逆水行舟,當有些新兵「醉心」於撲克牌、手機等娛樂活動時,有些新兵卻「醉心」於持續的學習,這就是區別。這兩種樣子的新兵,如果不出意外,兩年後必將出現孑然不同的結果。

新兵在部隊的成才,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一般就會成為什麼樣子。新兵家長想讓其成為什麼樣子,青年也有一定的機率成為什麼樣子。所以在新兵下連後,面對成長過程中最容易犯的3「錯誤」,家長務必要提醒到位。

相關焦點

  • 青年參軍後,兵爸兵媽要做好這五個方面,助力孩子在部隊成才
    溝通與交流過程中,講述兵爸兵媽自身的成就,講述自己正在堅持做的事情,用家長自己的事引導遠遠比對孩子嘮叨半個小時,意義更大。講述家庭的事,父母正在堅持做的事,作用除了讓孩子在部隊安心成長外,無形之中就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這對孩子在部隊的成長是有利且有意義的。
  • 當兵留隊這件事,如兵爸兵媽與孩子選擇不同,建議從4個方向勸說
    個人意願,其實通常包括當兵青年本人的和家長這二個層面的的意願。就這一點來說,最容易出現「不合拍」的情況,假如孩子在當兵留隊這件事上與家長意見相"左",家長該如何勸解呢?我認為兵爸兵媽可參考以下4個方面。一、要弄明白當兵孩子不想留隊的「根源」,從而找到勸說的方面。
  • 聰明的青年,在當兵以後都學會了少說話,這3點新兵父母要提醒
    對於新兵來說部隊生活是新奇而多彩的,而說話作為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理應被更多的新兵所重視。而事實上,很多青年在當兵出發前,如果新兵父母不提醒,很容易在這方面「失分」,而聰明的青年,在當兵以後都學會了少說話。一、戰友之間,有些話也需要「過腦子」,絕不能「張口就來」。
  • 這4點供兵爸兵媽參考
    孩子當兵後,因為受部隊環境的影響,只要年齡稍大一些,很多兵爸兵媽就會萬分的著急,就怕孩子找不著對象。其實這個事雖然很重要,但真不是什麼難題,家長根本不必擔心,更不要著急上火,心裡一定也要有個數,千萬不要亂點「鴛鴦譜」。那麼,當兵的人到底該找什麼樣的對象?
  • 如果您的兒子在當兵,一定要教他這樣「找對象」
    男青年當兵後的擇偶問題,是很多兵爸兵媽最頭疼的事。看著與孩子同齡的年輕人一個個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都有了孩子,而自己家孩子的對象卻不知又在何方,而且孩子的情況又比較特殊,這又怎能不著急?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找對象」問題不是急就能解決的。
  • 新兵下連時老兵最高興,和過年一樣,其實主要有3個原因
    部隊有一句俗話叫做「新兵要下連,老兵像過年」。凡是當過兵的戰友幾乎都能知道這句話。這八個字不多,但卻蘊含著深意。它之所以能在部隊「流傳」至今,在我看來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這句話足以表達老兵對新兵下連的祝賀新兵時期,雖然是軍旅生活中的一小步,但卻是成長中的一大步。從青年到軍人,從社會到軍營,從一無所知的「小白」到合格的軍人,青年在這一過程當中流過汗、流過血,甚至還流過淚。通過三個月或6個月的不斷磨練與成長,終成完美的結局。無論當多少年兵,都是從新兵時期走來,都會經歷這一過程。
  • 新兵下連,做好這四點,有利於在部隊成長
    大部分人參軍入伍都是走傳統的義務兵的方式入伍,要經過新兵連、列兵、上等兵這三個階段。其中新兵連和下連之後的生活、工作和訓練都有著很大的不同,每一個新兵都要有意識到這一點,新兵下連想要走得更「順」,這幾點一點要儘早了解。
  • 新兵,下連!
    「我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飛機映襯下的軍旗格外鮮豔,新兵們高舉右手重溫入伍誓詞,洪亮的宣誓聲在機場上空久久迴蕩。這一刻,他們的臉龐褪去了稚嫩,寫滿了剛強。收下這份「套餐」,很多戰友意猶未盡、大呼過癮。大家紛紛表示要迅速融入戰鬥集體,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鬥志投身練兵備戰熱潮,早日走上戰位。
  • 有的新兵已經開始授銜,還有多久可以下連?
    2020年新兵入伍已經有2個多月,新兵對部隊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開始有了老兵的樣子,這幾天有不少部隊已經開始給新兵授銜,從授予軍銜那一刻開始,意味著責任變得更重,肩上多了一道拐,這是列兵的標誌。新兵授銜之後,還有多久就可以下連,新兵下連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 新兵下連,在部隊「成長、成才」,往往有這5點表現,父母須知
    軍旅生涯最重要的三個階段,新兵連、列兵和上等兵。2019年入伍的新兵已經陸續安排下連,除了去學技術的新兵之外。新兵下連之後各項訓練任務都會陸續展開,體能訓練和專業技能訓練和新兵連有大的區別。哪怕訓練當中吃了不少苦,也學會了自己承受,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克服,不再像以前那樣抱怨,也是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一個學生,不是一個地方青年,而是一個肩負使命的子弟兵。思想的轉變是最大的特點,周末和父母的通過中已經聽不到新兵的抱怨,這是成長的一個表現。
  • 新兵下連遇到這些機會,最好能把握住,望周知
    2020年參軍入伍的新兵,這兩天陸續授銜,從授予列兵軍銜的那一刻開始,肩上的責任變得更加重,這意味著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軍人。新兵授銜之後用不了多久,就會分配到各個連隊去。新兵下連或將遇到這些機會,最好能夠把握住。
  • 假如新兵與班長發生過矛盾,在新兵下連前,建議這麼辦
    當前階段,除陸軍新兵外其他新兵即將下連。本來這是值得慶賀的事,但有的新兵和家長因為擔心在新兵期間與班長發生過矛盾,會出現不理想的結果。從「過來人」角度看,其實新兵與班長生活在同一空間,又是管理和被管理關係,加上新兵在部隊時間較短,脾氣和性格轉化需要一個過程,有些「磕磕碰碰」確實不可避免。
  • 2020年新兵下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望周知
    2020年秋季入伍的新兵,已經陸續安排下連,陸軍是6個月,其他軍兵種還是原來的3個月。新兵下連之後,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轉折點。2020年新兵下連,將迎來4大「機遇」和2大「挑戰」,新兵和家長有必要了解。
  • 新兵下連隊,部隊的安排有規律嗎?退伍軍人教你如何進心儀的連隊
    這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你去火車站的時候,看一下接你們的接兵幹部是什麼身份,軍裝是什麼顏色,看他的臂章的字,是屬於哪一種軍種的,是陸軍還是火箭軍,當你了解清楚後,你基本上就能確定要在那裡當兵了。填資料一定要如實匯報其次,大家報名參軍的時候,填資料一定要認真仔細,字跡要好看規整,這些方面都會影響到你以後下連隊的未來
  • 新兵下連,分配到的專業自己不喜歡,建議「這麼看、這麼辦」
    入伍已經有半年多,新兵已經陸續安排下連,新兵下連是一件大事,這關係到新兵以後的發展問題。新兵下連分配專業的主要依據是這些原因新兵連日常的表現,新兵班長去帶新兵,等新兵下連的時候,連隊都會允許新兵班長從自己帶的班裡挑一個新兵跟著自己,新兵班長挑的這個人不一定是體能最好或者是學歷最好的,但是一定是班長最喜歡的兵。
  • 我是鋼七連第四千二百五十六個兵!數字不一定真實,但合情合理
    這樣的人到了部隊,反應總是比別人慢半拍,連基本的轉體動作都能把自己絆倒,打靶更是沒打到紙上過,因此在新兵連訓練結束後,就被分到無人問津的紅三連五班。 小說寫到這裡,估計不會引起讀者太多的感觸和同情,一切合情合理,這麼差的兵能進部隊那是走了運的。
  • 男女新兵,今天下連
    昨天,集團軍部隊相繼舉行新兵授銜儀式,戴上列兵軍銜,新兵們完成了向一名合格軍人轉變。今天,集團軍部隊分別以不同的方式營造溫馨氛圍,迎接新兵下連。新兵們步入老連隊,開啟了入伍後的第二次徵程。一張張鮮活生動的照片、一個個真實再現的故事,讓新兵們真切感受到戰爭年代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真實場景;一摞摞金燦燦的獎狀,一座座沉甸甸的獎盃,讓新兵們深切領悟到,11年來「大學生女兵班」艱苦奮鬥的光輝歲月,進一步激發新兵的榮譽心和責任感,矢志投身國防事業的決心和信心。大家紛紛表示要繼續發揚不怕苦累、奮勇向前的精神,一如既往秉承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爭當鐵拳勁旅的優秀接班人。
  • 新兵即將入營,新兵連班長準備好了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集訓隊,感受新兵連骨幹們的風採吧!1、要想帶好兵,首先學會當新兵「老思想帶不了新戰士,穿『老鞋』走『新路』,新兵訓練肯定出洋相!」第四次帶新的代理排長王兆曉,在執勤基礎會操時,被隊長耿東哲斥責得「紅了臉,出了汗」。
  • 大學生參軍入伍,新兵連考核不合格怎麼辦?
    現在大學生是主要的徵兵對象,大學生當兵「四個優先」,優先報名,優先體檢和政審,優先審批和定兵,優先安排去向和使用。現在很多大學生,體能素質都不怎麼樣,很多大學生都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參軍入伍之後,新兵下連考核不合格怎麼辦?
  • 本文告訴你,新兵是怎樣分軍兵種的?
    徵兵季,最近有很多家長私信問我關於剛入伍的新兵怎樣分軍兵種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軍兵種的分配並不是入伍之後分配,而是在預徵集對象接到入伍通知書前後就已經明確了的。哪一批兵分到哪個兵種和哪支部隊,都有明確的定向,並不是來到部隊後才進行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