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參軍後,兵爸兵媽要做好這五個方面,助力孩子在部隊成才

2020-12-22 永恆戰歌

世間的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兵爸兵媽也是如此。只不過絕大多數的家長對部隊的環境比較陌生,即便想參與孩子在軍營的成長,也感覺無從下手。那麼在孩子參軍以後,兵爸兵媽做好哪些方面才能有助於孩子在部隊更好的成長、成才呢?我認為可以從5個方面來考慮。

一、父母做孩子成長的榜樣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每個人的性格,脾氣和愛好,或多或少地都會受到父母的薰陶與影響。我們做家長的經常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個青年不錯那個青年更好,讓自己的孩子跟著去學習。其實作為父母本身,才是孩子最大的學習榜樣。通常情況下,凡是父母自身優秀的家庭,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在軍營這個環境中,青年所能接觸的人群,除了軍營的戰友們,交流最多的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了。溝通與交流過程中,講述兵爸兵媽自身的成就,講述自己正在堅持做的事情,用家長自己的事引導遠遠比對孩子嘮叨半個小時,意義更大。講述家庭的事,父母正在堅持做的事,作用除了讓孩子在部隊安心成長外,無形之中就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這對孩子在部隊的成長是有利且有意義的。

二、讓參軍的孩子在電話中盡情地表達

通常情況下,參軍的青年到達軍營後,與父母之間的電話溝通還是比較頻繁的。這是因為對家的思念,看似滿不在乎的背後,實則帶有一絲絲的鄉愁。火熱的軍營,緊張的生活。能抽出時間給家裡打一個電話,是軍人壓力和思念的釋放,參軍的孩子在表達的過程當中,父母千萬不要打斷,只需要仔細地聽便好,千萬要讓他把話說完。

這樣做的好處是傾訴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總結的過程,是對前些日子軍營生活的「深度」回味。如果孩子在部隊訓練生活壓力大,這便成為一種壓力宣洩的方式,非常有益。每一位兵爸兵媽要仔細品味孩子說的每一句話,他所處的環境,面對的壓力,當前所遇到的困難,兵爸兵媽要做到心中有數,待孩子講述完畢後,能當場指導的,用言簡意賅的語言給予幫助,不要滔滔不絕,實在搞不清楚的,可以給我留言。

三、少一點責備,多一份溫柔

小孩子受到了委屈,或者碰到了難題,總喜歡去找自己的爸爸媽媽幫助解決。那時候的是怎麼做的,孩子參軍以後也要這麼做。不要認為孩子長大了,參軍了,他就成人了。在父母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參軍的孩子能主動對父母說問題,說明他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父母應和孩子站在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尋找最佳途徑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應該出口就是責怪,這會傷了參軍孩子的心。

無論是誰,從社會環境到部隊環境,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這是成長的必然。部隊的管理非常的嚴格,環境都是「強硬」「命令式」,所以參軍青年同家長通話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無論孩子在部隊表現如何,兵爸兵媽都要讓自己的語音、語調軟下來。試想一下,部隊環境嚴格不可能改變,如果兵爸兵媽這一邊又非常的強硬,非訓即罵,參軍青年在中間夾著,這種情況又怎麼去談成長成才?作為參軍的孩子,如果每次打電話回家都是挨訓,他肯定會給家裡打電話的次會越來越少,我想兵媽兵媽肯定不願意出現這樣的情況。

四、學會給孩子把脈,做好思想工作

當兵的過程,本身就是遇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孩子能經常往家裡打個電話,這很難得。結合上面的三點內容,兵爸兵媽們要學會給孩子「把脈」,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準確地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果孩子不主動說,要從他的語氣、語音、語調當中感知孩子的情緒,並實時做好引導,發現問題所在。

作為遠離參軍孩子的父母,要注重孩子思想方面的引導工作。可以和孩子共同創建軍營成長規劃,設立長遠的發展目標,讓孩子在部隊的成長具備前行的動力。「志大幹勁足」,在建立目標和方向的前提下,家庭共同話題就會變多,交流起來會更加融洽,思想問題則會變得很少。

五、部隊與家庭要「構建合力」,促進孩子在部隊成長

對於參軍青年的成長成才,部隊和家庭想法是一致的。兵爸兵媽希望孩子在部隊能夠有所建樹,部隊也希望讓每一名戰士都能夠成才。從這一點出發,部隊與家庭要「構建合力」,共同促進參軍青年的在部隊的成長。兵爸兵媽要問問孩子的部隊有沒有交流群,幹部、班長有沒有交流聯絡方式,部隊每年有沒有什麼活動可讓兵爸兵媽也能夠參加,這些方式方法,每一名兵爸兵媽都要想到。不要認為孩子參軍了,交給部隊了,沒家長什麼事了,這是錯誤的想法。

以上5點結合了絕大多數現役軍人心理特點和部隊的現實生活,兵爸兵媽能做的有利於孩子在部隊成長的事情,目前我也只想到了這麼多。願為助力孩子在部隊成長起到一點點的引導作用。如果您有更好的「點子」,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當兵#

相關焦點

  • 新兵下連時,兵爸兵媽一定要提醒青年,這三個「錯誤」不要犯
    新兵下連,是青年當兵後在部隊成長的「裡程碑」,有著特殊的意義。它不僅證明了青年在部隊的一段經歷,更意味著從此開啟一段新徵程。從社會到連隊,從青年到軍人,從一無所知到滿身技能,這中間所吃過的苦,所流過的汗,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很難能夠體會箇中滋味。
  • 當兵留隊這件事,如兵爸兵媽與孩子選擇不同,建議從4個方向勸說
    個人意願,其實通常包括當兵青年本人的和家長這二個層面的的意願。就這一點來說,最容易出現「不合拍」的情況,假如孩子在當兵留隊這件事上與家長意見相"左",家長該如何勸解呢?我認為兵爸兵媽可參考以下4個方面。一、要弄明白當兵孩子不想留隊的「根源」,從而找到勸說的方面。
  • 孩子當兵後,到底該找什麼樣的對象?這4點供兵爸兵媽參考
    孩子當兵後,因為受部隊環境的影響,只要年齡稍大一些,很多兵爸兵媽就會萬分的著急,就怕孩子找不著對象。其實這個事雖然很重要,但真不是什麼難題,家長根本不必擔心,更不要著急上火,心裡一定也要有個數,千萬不要亂點「鴛鴦譜」。那麼,當兵的人到底該找什麼樣的對象?
  • 聰明的青年,在當兵以後都學會了少說話,這3點新兵父母要提醒
    這種情況在社會上如此,當兵後也是一樣。對於新兵來說部隊生活是新奇而多彩的,而說話作為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理應被更多的新兵所重視。而事實上,很多青年在當兵出發前,如果新兵父母不提醒,很容易在這方面「失分」,而聰明的青年,在當兵以後都學會了少說話。一、戰友之間,有些話也需要「過腦子」,絕不能「張口就來」。
  • 2021年高中生想參軍,一定要有這3個認知,並提前做準備
    當前2021年的參軍工作已經部署,如果高中生想參軍,我認為一定要有這3個認知,並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一、要認識到自己文化水平的不足,儘早彌補。現如今對兵員的選取,首重文化水平。在大學畢業和在讀生爭先恐後報名的同時,僅有高中學歷的青年壓力會很大,而且也會無形之中降低了當兵的成功率。
  • 青年當兵想成才,建議「抓住」4個重點,「邁好」這4步
    很多當兵青年,對於將來到部隊的成長與成才,其實都憋著一股勁,恨不得馬上到部隊一展身手,實現成才願望。所以現在很多當兵青年都問我,過段時間真正到部隊後,到底應該抓好哪幾個方面?我認為如果綜合考慮的話,在新兵期間應抓好4個重點:重點之一:快速適應當兵的環境,真正實現從思想到心態的「巨大」轉變。
  • 當兵想實現夢想,這3個關鍵要抓好,缺一不可
    青年當兵,是為實現強軍夢而努力,也是追逐個人夢實現的過程。從社會到軍營,不僅有環境、生活等方面的改變,在夢想實現的關鍵點上,也有其獨有的特點。綜合來看,當兵想實現夢想,這3個關鍵要抓早、抓好,缺一不可。
  • @商洛青年 2020年參軍這12個問題來了解一下
    近期,陝西省徵兵辦發布關於《2020年大學生參軍入伍知識手冊》,手冊涵蓋了關於參軍方面100個應徵青年亟需了解的問題,以及較為準確的回答,將助力「小白」的你實現「軍裝夢」,現在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1.高考推遲從時間上對應徵入伍有什麼影響?
  • 如果您的兒子在當兵,一定要教他這樣「找對象」
    男青年當兵後的擇偶問題,是很多兵爸兵媽最頭疼的事。看著與孩子同齡的年輕人一個個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都有了孩子,而自己家孩子的對象卻不知又在何方,而且孩子的情況又比較特殊,這又怎能不著急?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找對象」問題不是急就能解決的。
  • 2021年徵兵即將開始,想當兵的青年,務必做好這幾樣準備,望周知
    有強烈參軍入伍想法的青年,需要做好相關的提前準備工作,做足功課,接受挑選,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部隊是鐵漢硬漢的天下,在部隊體能是一切的基礎,只有把體能練好之後,其他工作才有可能順利展開。從新兵入伍開始,體能訓練如同一日三餐,新兵連主要是以3公裡為主,等新兵下連之後,就會加強到5公裡,甚至更多,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編所在的部隊經常每天都會有三個5公裡的訓練,因為只有不斷的加強訓練強度,才能最終挖掘最後的強者,我想你也一定想參軍到部隊,參加這樣有意義的,並且難忘的軍旅爭霸賽類型的從軍記,如果想,那麼首先你得有資格在參軍的競選中過關,成為了中國人名解放軍中的一員,才有這個資格
  • 今年當兵七年,部隊說要籤三期是航母兵,怎麼樣?
    當過兵的都知道,一期到二期基本是順籤,但二期到三期是有點難,為什麼,因為這裡面涉及到退役後國家是否安置的問題。在海軍中,技術兵種相對較多,中高級士官的職位也比較多,幹滿三期、轉正四期甚至五期六期的機會更多。另外,又是在海軍航母上服役,想一想這更令人驕傲,因為我國現在的航母只有兩艘,能在航母上服役肯定是部隊對你能力的肯定。對於個人,在航母上也會得到較大的發展空間,對於個人的人生規劃都會有所幫助。
  • 新兵下連,在部隊「成長、成才」,往往有這5點表現,父母須知
    新兵在軍營的成長和成才是父母比較關心的話題,在部隊成長、成才往往有這5點表現,父母須知。第一、不再跟家人抱怨,思想已經穩定對於今年剛下連的新兵來說,入伍的時間也是不短了,從2019年的9月份到現在已經有半年多,思想已經穩定,逐漸的適應了軍營的生活。
  • 新兵下連,做好這四點,有利於在部隊成長
    大部分人參軍入伍都是走傳統的義務兵的方式入伍,要經過新兵連、列兵、上等兵這三個階段。其中新兵連和下連之後的生活、工作和訓練都有著很大的不同,每一個新兵都要有意識到這一點,新兵下連想要走得更「順」,這幾點一點要儘早了解。
  • 2020年參軍的「準新兵」,想「走」好當兵第一步,四個準備不可少
    待到那時,「準新兵」們就需要做好「走」前的一些準備工作。無論是隨身攜帶的物品,還是思想或者身體方面的準備都必不可少。之所以有這篇文章,是為青年「走」好當兵第一步做考量。通常來看,「準新兵」們一般需要做好4個方面的準備。一、物品方面的準備。當兵是一次遠行,準備一些隨身攜帶的物品必不可少。
  • 參軍青年想考軍校,想提幹,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建議早知道
    每一個參軍的青年都有著自己的夢想,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部隊建功立業,考軍校、提幹,大部分農村的孩子甚至是當父母的,對部隊幾乎都是陌生的,對考軍校、提幹、留隊轉士官的流程和需要具備的條件都不怎麼了解,只知道,只要聽領導的話,好好幹工作就有機會,其實在部隊向考軍校、提幹是需要硬體條件的
  • 大學生未畢業參軍能當幾年兵?復員後可繼續上學
    當下時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攜筆從戎,湧入軍營,用知識為部隊做貢獻。要是在幾年前,大學生當兵還算得上是一件稀罕事,一個營級單位可能每年只有一兩個大學生,是部隊裡的寶。但現在,別說一個營級單位,就是一個連級單位可能每年都有十幾二十個甚至更多大學生士兵。大學生參軍是大勢所趨,是部隊發展的必要,所以近年來更多的大學生在祖國的號召之下走進軍營。
  • 大學生當兵,在時間選擇上有「講究」,家長也要「心中有數」
    青年要明白從軍夢想的實現需要什麼樣前提的條件,只有滿足這個條件然後再去當兵。志大幹勁足,所以當兵也是需要夢想的。青年只有提前確立夢想,然後才能談規劃,談成長。對應部隊的成才夢,不同的目標對應不同的標準。
  • 部隊裡的「多面體」、校園裡的「勤奮兵」,他說要帶著軍魂和知識幹...
    出生於中國第一將軍縣——湖北紅安縣的90後男孩梅文超,剛步入大學就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在部隊的5年裡,他做過戰鬥班戰士、中隊文書、通訊員、炊事員、軍人服務社管理員、教練班長等多個崗位工作。梅文超退伍復學後,憑藉著自身努力通過專升本考試,考入了武漢工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近日,第六屆「長江學子」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事跡徵集活動結束,梅文超作為應徵入伍類代表入選。
  • 立志成長成才,助力家鄉發展
    為了祖國的更加發達興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我們青年學生,要以中華先烈的崇高思想情操和優良道德品質武裝自己的頭腦,立志成長成才,擔負起歷史重任, 同廣大人民群眾一道, 致力建設事業,讓青春在助力家鄉發展的偉大實踐中閃耀時代的光彩。立志成長成才,助力家鄉發展,要勤奮學習,提高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