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在朋友生病時
常常送去
「多喝水就會好」的「祝福」?
你是不是在女朋友痛經時
安慰她「多喝水」
還覺得自己特別暖?
別再說多喝水啦
任何東西都不能過量
水喝多了同樣不好!
前不久,廣東深圳的林女士因要憋尿做B超,就空腹一次性喝了3200mL水(相當於五六瓶大瓶裝的礦泉水),結果回家後開始噁心嘔吐且手腳抽搐,甚至開始出現意識模糊的情況,送去就醫後被檢測為「水中毒」。
什麼是水中毒?
水中毒,又稱稀釋性低鈉血症。
一般,腎臟一個小時能處理800mL-1000mL的水量。如果太多,它們來不及處理,水分就會在血液中儲留,使得鈉濃度降低。此時血液中細胞的平衡狀態被打破,細胞外的水分就會進入細胞「企圖」維持平衡。於是,細胞就被撐大了。
細胞也有一定的忍耐程度,肌肉、脂肪也很柔軟,可以伸展。但如果水量實在太多,就會引起水中毒,會出現頭暈、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
而我們的大腦呢?頭骨幾乎是沒有彈性的,細胞脹大後的壓力,會對腦部造成更大的損傷。
凝視、失語、精神錯亂、煩躁、視力模糊、肌肉抽搐、癲癇甚至昏迷......都是可能發生的。
喝多少水不算多?
6個月-1歲:900mL(奶/食物+水)
1-2歲:1300mL(奶/食物+水)
2-3歲:水600-700mL
4-5歲:水700-800mL
5-7歲:水800mL
7-10歲:水1000mL
成年人:水1500-1700mL
哺乳期女性:≈2100mL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成年人的飲水量大概是一次性水杯7-8杯的量。
同時要注意的是,飲水量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要根據自己身體所需情況調整飲水量。比如當天運動、勞動繁重,水分流失多,則要多補充一些水分。
關於喝水的誤區你中了幾個?
口渴了才喝水
渴不渴,並不是需不需要喝水的判斷信號。
當人體中樞神經發出了需要補水的信號,此時身體水分已經失去了平衡,處於嚴重缺水的狀態。
晚上不能喝水
睡前的確不宜喝太多水,否則可能眼皮浮腫,且增加起夜次數,影響睡眠質量。
但是,人熟睡時體內水分丟失,血液粘稠度會變高。適當喝點水,有助於降低腦血栓風險。特別是老人家,建議稍微抿上兩口。
多喝熱水
喝得太涼,胃腸黏膜會突然遇冷收縮,可能造成腸胃不適或腹瀉。喝得太熱,易損壞食道黏膜,誘發食道癌。
喝水,最適宜的水溫是10℃~30℃,涼白開和熱水混著喝,也可以。
早起喝淡鹽水、蜂蜜水或果汁
這麼做,不通便、不排毒,也沒有過於突出的營養價值。
喝鹽水會加重高滲性脫水,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喝蜂蜜水、果汁等會提高體內血糖水平,影響食慾。
早上第一杯,請喝白開水,能有效補充體內水分、潤腸道、促進血液循環。
喝飲料代替白開水
跟你講,喝飲料,會長胖、會蛀牙,還是別想了......
少量、多次、慢飲
才是喝水的正確方式
立秋後氣候也變得乾燥
要記得時常補充水分哦!
膳食推薦
水果沙拉
材料:酸奶適量、葡萄、蘋果、芒果、香蕉(依據個人喜好添加)。
做法:
1、將準備好的水果切成合適的大小,放入碗中。
2、倒入準備好的酸奶,慢慢攪拌均勻,使每一塊水果都沾上酸奶汁,即可食用。冷藏後食用效果更佳。
功效:水果中不僅可以為身體提供水分,同時它還富含大量的維生素,適當吃水果促進血液循環,美容養顏。
《膳食計》節目播出時間:
每周一至周日下午15:08
想了解更多備孕、孕期、產後相關小知識
記得關注膳食計公眾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