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的地震讓我下載了地震預警應用,這有用嗎?

2021-01-08 愛範兒

由於最近睡眠不太好,所以前天即便是大周末也醒的很早。按照平常,這個時候我的微信好友們應該還在酣睡,朋友圈應該還悄沒聲息的,結果看到的卻是被地震刷了屏。

7 月 12 日早上 6 點 38 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 5.1 級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均有震感。

唐山市應急管理局表示,這次唐山地震是 1976 年那場大地震的餘震。雖然四十餘年後的還有餘震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對於板塊活動造成的地質現象來說,四十年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重點還是要放在地震造成的影響上。

而對於地震破壞性的評估一般有兩種表示方法,第一種叫地震烈度,代表地震對地面的影響。有代表性的烈度表可以追溯到羅西-福雷耳 10 度烈度表(1883 年發表),1980 年中國重新編訂了地震烈度表,將烈度劃分為了 12 級。

▲芮氏規模劃分. 圖片來自:Geology In

我們在新聞常聽到的另一種說法叫「芮氏規模」(Richter magnitude),這是國際上通常採用的震級劃分方法,是由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於 1935 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

烈度和震級的不同在於,震級通常是一個絕對值,它代表著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有多少,震級每增加一級,釋放出的能量規模是前一級的 32 倍。

▲ 距離震中越遠烈度越低. 圖片來自:中國地震局

而烈度則代表著地震對當地地面的實際破壞程度,不同的地區烈度並不相同。比如北京只是有震感,那當地的烈度就很低,而震中破壞性最強的地方,烈度就明顯會比較高。

鑑於地震的破壞性如此之大,預警工作就變得極為重要。記住,地震無法預測,人類如今能做的,就是抓緊地震波到來之前的短短幾十秒做出預警。

對於地震預警,國內做的還不夠多

最近幾年大公司一直在說「科技向善」,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最大的向善其實就是幫助他們躲避災害,保護更多人的財產和生命,這比掙更多的錢更接近科技進步原本的意義。

▲ 日本電視節目中插播地震信息. 圖片來自:@北杳南巷貓兒

對於地震這一塊來說,我們的鄰居日本因為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已經有了十分先進和普遍的地震預警機制,比如播出電視節目時就經常能看到插入地震播報的信息,此外他們的手機也內置了地震預警的功能。

而國內目前做的比較好有的小米和 vivo,都在手機中加入了系統級的地震預警功能。

▲小米 2019 開發者大會宣布新增地震預警功能. 圖片來自:知乎@虎龍吟

去年 11 月,小米在 2019 年開發者大會上首次宣布把地震預警的功能劃入系統級功能。這個功能是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進行合作,將其地震預警功能直接嵌入到了 MIUI 11 之中。今年 5 月份,vivo 也在小米之後將地震預警的功能加入手機。

開啟這個功能也很簡單。小米的地震預警在手機管家裡,通過手機管家—MIUI 預警中心—地震預警,即可進入到開啟界面,這裡還能查看附近的緊急避難所等情況。

如果覺得在應用裡不好找,也可以直接通過全局搜索「地震」找到,注意不是設置裡那個搜索,因為不在設置項裡所以是找不到的。

vivo 類似,不過入口是在天氣應用裡,和颱風等一起歸類到了自然災害。

小米和 vivo 在預警時均能顯示地震波到達倒計時,並會顯示震中地區,距離震中的距離,預警的震級以及預估的當地烈度等信息。

不過如果你仔細去研究小米和 vivo 的地震預警功能會發現,這個功能仍然有著大量的問題,比如你會發現有一個「試點地區」限制,仔細查看之後會看到,這個功能生效的地區目前只有四川省。其中包括成都、宜賓、德陽、南充、綿陽、瀘州、雅安以及自貢等部分城市。

也就是說,除了四川省這些指定的城市之外,其它地方是無法享受到地震預警的功能的。但其實成都高新減災所是有能力做到全國範圍預警的。

在 iPhone 的 App Store 或者國產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地震預警,都能看到成都高新減災所開發的軟體,其搭建的預警網已經覆蓋了我國地震區 90% 人口,是全球最大的大陸地震預警網。

從圖片數據可以看到,預警網主要覆蓋了四川盆地、雲貴高原、華北平原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在北部的哈爾濱,西北的烏魯木齊和青藏高原部分人口密集地區的確也做了特殊覆蓋。

和小米以及 vivo 的系統級功能不同,普通應用相對來說收到的限制就比較大,比如需要保持後臺活動才能第一時間推送預警,這一點對於已經習慣了殺後臺的國產系統來說就已經不容易做到了,所以非系統級應用出現不能即時播報的情況也是比較無奈的。

應用在界面上比較簡潔,首頁即為預警信息,其中大部分都跟當前所在地區無關,但可以直接查看詳情,處於預警地區的還可以進行回放。

以 7 月 12 日古冶(唐山)的預警為例,該預警在該應用中顯示為震級 4.8 級,北京昌平地區預警為 46 秒,預估烈度 1.7,距離震中 182 公裡。整體信息非常豐富,並有不乘電梯,遠離懸掛物等避險小貼士。

科技進步讓人類更了解也敬畏自然

人類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感器進一步了解自然生態系統,但同時也更加敬畏自然,因為這個生態系統是如此的複雜多變,以至於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在 1963 年提出了「蝴蝶效應」。

而對其的闡釋最後演變成了我們熟悉的那句話:「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但科技的進步還是讓我們對於不同的自然災害都有了快一步發現的預警能力,從而得以拯救更多生命。

比如森林火災,同樣有預警監測系統。今年 4 月 20 日四川西昌樟木箐鎮李家溝村發生了山火,但在火情發生半小時之內,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災害預警中心立刻發出了火警,而這次是基於衛星遙感圖片實現的。1 小時內該預警系統連續發出 5 次警告,為救災搶險贏得了反應時間。

海洋預警則更需要全方位的協同檢測,根據北京科學技術協會的介紹,通過海洋衛星、地面海洋環境監測站,雷達、移動觀測平臺、海嘯地震臺等各種監測手段,能夠為不同類型的海洋氣象以及海洋災害預報提供基礎數據。

以風暴潮為例,我國自主研發了高解析度颱風和風暴潮集合數值預報系統、溫帶風暴潮數值預報系統等,能夠把風暴潮的範圍精度由數公裡提升至數百米甚至數十米。

包括這幾年非常火熱的 AI 技術,核心其實就是算力,而強大的算力能夠將傳感器給出的各種數據更快速分析的同時還能得出更準確的預測,從而能夠得知更具體的受災時間,哪些地區受災情況更加嚴重。甚至 AI 還能夠預測新的開發項目對於自然系統的影響。

向自然災害的抗爭,是千百年來人類永恆的主題之一。

今天,人類文明幾十萬年來沉澱下來的進步,對於天災來說終於不像老祖宗們一樣完全手足無措,雖然至今我們仍然無法抵禦天災,但還是通過積累智慧取得了一點微小的進步吧。

題圖來源:Las Vegas Review-Journal

相關焦點

  • 強烈推薦下載!地震預警APP——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
    早在2017年1月,成都高新區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民生工程項目意見建議時,就有市民通過成都高新區公眾信息網提出加強地震預警的建議。僅一年時間,這一建議便得到迅速落實。成都高新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合作,在60個社區全面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佔成都高新區社區總數的80%。
  • 雖然地震無法預報,但卻可以預警,地震預警有什麼用?
    也不盡然,雖然地震無法預報,但卻可以預警。地震預警與地震預報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代表的意義卻截然不同。地震預報指的是在地震發生之前就預先得知,而地震預警則是指在地震發生之後,將地震即將到來的消息傳遞給大家,以便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在地震發生之後再進行預警,還來得及嗎?當然來得及。
  •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有什麼區別?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嗎?
    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4、5左右地震的發生。近5年來,震中周邊200公裡內已發生3級以上地震17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地震發生後不久。有網友表示,在此次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根據網友拍攝的電視畫面,該預警落款為「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大陸地震預警中心」。
  • 地震可以提前預測嗎 地震預警app如何使用【詳解】
    地震能不能提前預測,如果遇到地震了怎麼辦?這時候你就需要一款能夠提前預警的地震app了,尤其是位於震區的用戶,提前預警地震能夠救命哦。  地震來了該怎麼辦?很多朋友都會問這個問題——特別是這兩天突然發生了兩次大地震。
  • 華為、蘋果地震預警APP設置,小米地震預警開啟途徑,但願沒用
    地震發生前,多名網友表示自家電視彈出預警信息,「地震預警」以醒目的文字出現在畫面中央。預警中不但有即將發生的地震時間倒計時,也有發生地震的位置、震級、和受影響地區。這個提醒幫助很多群眾及時反應,為逃生避難爭取一定時間,網友們紛紛為其點讚。據悉,本次預警信息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大陸地震預警中心提供,該功能為其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合作。
  • 推薦一款地震預警app
    小編的感受是,這大概是5.12以後震感最明顯的一次地震,希望震區人民平安無事。在此,推薦一款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地震預警APP。此app可以提前數十秒預測地震並發出預警,小編親測有用。據新聞報導,該APP最高紀錄為提前71秒對九寨溝地震發出預警。
  • 預警能救命!地震預警 (ICL)App 官方免費下載
    而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22:55 四川長寧(104.9,28.4)發生預警震級6.1級的地震,預警中心提前44秒向重慶預警,預估烈度3.2度。此預警信息於震中發震後幾秒內發出,最終地震參數以7-10分鐘後中國地震臺網發布的正式數據為準。用戶可下載「地震預警」(ICL)手機軟體接收地震預警。
  • ...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來了這款APP能預警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 據專家會商分析,本次地震原震區近幾日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Q 此次地震對北京會有什麼影響?
  • 這款地震預警App,真的靠譜嗎?
    此外,在110平方公裡範圍的區域內,至少300部安裝了MyShake的手機才可以合理估測地震位置、強度和發生時間。當然,「網絡密度越高,探測地震越快」。有人不禁會問:4部手機就能判定地震了?研究人員對此的說法是:MyShake的核心就是特定的算法,它可以分析手機內3個加速度傳感器的數據,分辨地震與其他各種常見震動(如手機使用者活動或手機跌落)的區別。
  • 推薦五款最好的免費地震監測預警APP
    最極端的情況就是當你在海邊沙灘曬日光浴的時候,如果海裡發生強震,地震監測APP的信息能讓你趕在海嘯來臨前逃跑。地震監測預警類的APP應用商店裡已經有不少,這些APP其實就是官方地震數據和預警信息的一種推送渠道,也就是說地震發生後,需要地震局採集到震源數據然後再推送到APP用戶的手機上。
  • 推薦四款最好的免費地震監測預警APP
    最極端的情況就是當你在海邊沙灘曬日光浴的時候,如果海裡發生強震,地震監測APP的信息能讓你趕在海嘯來臨前逃跑。地震監測預警類的APP應用商店裡已經有不少,這些APP其實就是官方地震數據和預警信息的一種推送渠道,也就是說地震發生後,需要地震局採集到震源數據然後再推送到APP用戶的手機上。
  • 地震總是不期而遇!地震預警APP究竟靠譜不?
    [PConline 應用]前幾天,發生在唐山市古冶區的5.1級地震迅速在朋友圈內爆屏,儘管震級不大,但由於所處的位置特殊,再加上44年前那場舉國震驚的唐山大地震,一下就把它推到了熱搜榜首頁。網上流傳的電視所彈出的地震預警地震預警並不算什麼新鮮事,目前我們所用的MIUI、VIVO等主流安卓系統,其實都已經內置好了地震預警功能。
  • 加州啟用首個地震預警app:災難發生前幾秒警報
    當地時間10月1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啟用了全國首個地震預警系統應用程式,希望確保居民在可能即將發生災難的幾秒鐘內收到警報,並能逃生倖存。美國加州處於地震活躍地帶據美國媒體報導,這款應用程式(app)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開發,在洛馬·普裡塔(Loma Prieta)地震發生30周年之際發布。它使用位於全加州各地的地面運動傳感器(ground motion sensors),在人類能夠感覺到地震之前檢測到地震發生。
  • 日本地震預警的推廣對中國有哪些啟示?
    研究日本如何推廣、應用地震預警,可以為中國地震預警制度建設提供啟發。「緊急地震速報」誕生 。地震預警日語叫「緊急地震速報」,其原理是利用地震發生後P波傳播速度比S波快的特性,由附近的地震臺認定大地震,在大的晃動到來前儘早發出預警。緊急地震速報系統被看作日本為保障國土安全建立的「全國瞬間警報系統(J-Alert)」的一部分。
  • 唐山5.1級地震提前5秒預警 預測地震APP到底靠譜嗎?
    唯一讓人有點糾結的,就是下面這張——地震預警提示。  網上流傳的電視所彈出的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並不算什麼新鮮事,目前我們所用的MIUI、VIVO等主流安卓系統,其實都已經內置好了地震預警功能。接下來我們就篩選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向大家介紹一下。  1. 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APP下載:https://dl.pconline.com.cn/download/666990.html  這款APP與系統自帶的地震預警很像,除了可以提供相關地震信息外,還能像MIUI預警一樣,在地震波到來前發出全屏倒計時+高分貝聲音提醒(自動使用最大音量)。
  • 地震科普|你對「地震預報」與「地震預警」了解多少?
    人類從幾千年前就開始研究如何預測地震,中國古代就有「觀星測震」「觀地測震」之說,從20世紀60年代起日本、美國、俄羅斯(前蘇聯)、中國等國家先後開始地震預報研究,至今地震預報特別是短臨預報仍是世界級科學難題。
  • 地震預警vs地震預報 怎麼可以傻傻分不清?
    荔枝新聞訊 記者/王晟如果這兩天有任何「地震預報」或者「XX日XX點XXX會出現X級地震」的「提示」,請一律判為謠言,切勿輕率轉發!  來源:四川手機報微博17日闢謠圖片   因為,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地震預報依舊是全球難題。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什麼是地震預警
    例如,古川第三小學就因為安裝了速報預報裝置,在地震前10秒鐘,校內就響起了地震預報廣播,正在上課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馬上跑到了附近的安全地帶。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在地震預報不過關的情況下,面對地震災害不斷發生,一些多地震的國家利用高科技手段,積極開展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為人類減輕地震災害帶來了一縷曙光。那麼什麼是地震預警?
  • 從研究到應用:中國已全面開建國家地震預警工程
    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在今年國際減災日到來之際,組織地震專家科普解讀可有效服務減災的地震預警技術時透露,歷經從研究到應用的發展,中國在技術研發和系統試驗上已形成並打通了地震預警全鏈條,具備全面鋪開的軟硬體條件,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已全面開展建設。
  • 雲南巧家發生5級地震 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
    中新網成都5月19日電 (楊予頔)5月18日21時47分,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發生5.0級地震,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與市縣應急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此次地震,給昆明市提前69秒預警,給昭通市提前10秒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