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戰爭來臨,中國該怎麼辦?
對於戰爭,金一南少將是這樣認為的:當戰爭來臨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軍官隊伍素質的整頓。這對於國家和民族發展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在戰爭來臨,一定要將那些貪官汙吏趕出去,畢竟他們只會以權謀私,在這樣和平的年代,他們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但是當戰爭來臨的時候,一切都顯得不一樣了。
在戰爭之中,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最關鍵的時刻,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絕對忠心的士兵。而不是只知道坐在辦公室裡面,喝著小茶,抽著小煙,用自己的權威來謀取私利的人。如果在戰爭來臨的時候,只有這種人的話,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會被敵軍收買,這會給整個國家帶來極大的打擊。
金一南少將借用蘇聯什捷緬科大將的一句話說:「戰爭到來,首先要淘汰一批辦公室將軍。」這些辦公室將軍指的就是那些和平時期在辦公室之間踱步,從這個辦公室踱到那個辦公室,不謀如何打勝仗,只謀官職和個人私利的將軍。不得不說,如果有戰爭,中國首先要辦這件事!
金一南教授深入研究過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所以他強調:「一支平素慕於虛榮而荒於訓練、精於應付而疏於戰備的軍隊,一支無危機感、緊迫感的軍隊,一支沒有軍人枕戈待旦的軍隊,兵力再多、裝備再好,也無有不敗。」他研究當代的科索沃戰爭時指出:軍事變革必須以戰鬥力為衡量標準!
在俄羅斯,我們能看到幼兒園的孩子在無名烈士墓前流淚,新婚的夫婦連袂向無名烈士墓獻花。金一南感慨:一個民族,如果幼兒園的孩子就在烈士墓前流淚,其未來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強大。蘇聯解體了,俄羅斯至今沒有完全走出低谷,但這個民族珍貴的東西並沒有丟失,仍然構成他們的精神內核。
金一南聽黑龍江的邊防戰士講,界碑上的國徽(鉛做的)經常被人偷去賣錢,他因此疾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要有一些不能褻瀆的神聖之物,必須要有一些只能供奉的精神圖騰。如果連國旗、國歌、國徽這些物化的民族精神象徵都不能令我們產生敬畏,產生為保衛它而英勇奮鬥的衝動,這樣的民族,還怎麼去面對別人的威脅,怎麼談自身的安全?」
如果戰爭來臨,中國該怎麼辦?有人說:中國應該擴充核武庫,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核彈頭數量擴大到上千枚的水平,保證足夠的威懾力。還有人說,中國要造更多的航空母艦,儲備更多的石油等資源。應該說,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金一南給出的答案是,軍官隊伍素質,尤其是將軍隊伍素質決定了全軍命運,進而決定了國家和民族命運。
二、勵志將軍,時代船頭的瞭望者
金一南是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少將,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戰略研究所原所長。金一南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將自己融入一支軍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事業之中,所獲得的能量,就能遠遠超出自身。」金一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人。鑑於金一南在研究國家安全戰略和增強全民國防意識作出的重要貢獻,2006年,中央軍委領導批准為他榮記二等功。
作為時代船頭的瞭望者,金一南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家安全戰略。多年來專注於國際戰略問題和國家安全問題研究,成為這一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常說,「如果把國家比作大海中的航船,那戰略研究者就是登臨船頭的瞭望者,不斷辨明航向,避開暗礁和風暴。」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
作為高層智囊,金一南是一位優秀的瞭望者。他主持開發的「國防相關信息系統」,是全軍院校第一個大型信息情報系統;他參與編寫新時代研究國家安全的重要著作《國家安全論》,並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多次應邀在軍內外做專題匯報、報告、演講和學術講座,以詳實的資料、獨到的見解、思想的深刻、火熱的激情,感染著聽眾,也受到高層領導的好評,為領導決策、國防教育做出貢獻,被稱為高層智囊。
聽過金一南演講或講座的人,想必很多人會為其淵博的知識,獨特的觀點所折服。其實,金教授只有初中學歷!他的人生之路,充滿傳奇,非常勵志。1952年2月,金一南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金如柏是少將,參加過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不過,這樣的出身並沒給金一南多少優越條件。動亂年代,由於父親的原因,他被分到了一個小工廠,當了一名燒藥瓶的工人。由於瓶子燒的好,他被工廠送去學車工。
後來,他參軍,在基層連隊幹了11年。在連隊期間,他總是不忘學習。當時部隊規定,每周三、六晚要放電影,所有人都必須去。為了擠出學習時間,他總是帶著教材去電影院,然後躲在廁所裡偷偷看書。隊長發現後不僅沒有處分他,還特別規定:所有人都必須來看電影,金一南可以不來。
32歲時,金一南調到國防大學,擔任圖書館管理員。35歲時,為了更好地研究國家安全戰略,他開始自學英語。在他的床頭、洗漱間、辦公室到處貼著寫著英語單詞、句型、格言警句的字條。無論做哪個工作,他都是公認的先進。用他自己的話說:「哪怕再不起眼的工作,我都沒有放棄過對未來的理想,做好起碼的工作,是實現理想的基礎」。
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計劃到中國國防大學訪問。這是他到國防大學的首訪,因此接待就顯得十分重要。為此,國防大學校長邢世忠親自召集會議,研究接待問題。由於是圖書館情報室主任,金一南也被要求參加會議。會上,幾乎所有的同志都在講中美關係的原則和對於一些國際問題的表態口徑等,金一南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別人都講完了,邢世忠感覺似乎不怎麼滿意。他環視了一下會場,點名要金一南同志說說。
金一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講到了切爾克特近期在美軍刊物上發表的幾篇文章,講到了他曾經的履歷;還特別提到切爾克特是海灣戰爭期間最早知道下達戰爭命令的4個人之一。
所有人聽到這些信息都震驚了,因為這些他們都不知道,就連校長也很少聽說過。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從此,金一南的人生開始崛起了。
三、暢銷書作家,代表作《為什麼是中國》
除了教授和少將,金一南還有一個頭銜,那就是暢銷書作家,曾多次登上作家富豪榜。他有很多經典的書,比如《苦難輝煌》、《浴血榮光》、《心勝》、《大國戰略》、《為什麼是中國》,等等。在這些作品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苦難輝煌》和《為什麼是中國》了。
《為什麼是中國》是金一南2020年出版的新書。雖是新書,剛上市就受到讀者追捧。這本書以廣闊全面的視野、一以貫之的犀利文筆、磅礴激昂的氣勢,闡述了中國百年救亡的苦難鬥爭史和百年復興的輝煌奮鬥史,講述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堪稱金一南30年來的集大成之作。為什麼中國能從災難深重的弱國一躍而成為世界強國?如今的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金一南在《為什麼是中國》中都給出了獨特的答案。
而《苦難輝煌》是金一南的成名之作。(豆瓣評分8.6)全書60多萬字,描繪了長徵前後那個熱血時代,披露了很多以前被有意無意之間忽略掉的歷史細節,揭示了新中國最成功創業團隊的成功密碼,讀起來通俗易懂,震撼人心!這本書是金教授花費了15年時間,研讀了500多本書才寫成的輝煌巨著。任正非、基辛格、劉亞洲、李彥宏、陳東升、孫皓暉,都是《苦難輝煌》的粉絲。
2013年,基辛格訪華時,就提出想看看《苦難輝煌》。由於當時還沒有英文版本,有關部門不得不緊急找人,把由同名圖書改編而成的電視紀錄片《苦難輝煌》的字幕翻譯了一下,交給了他。基辛格如獲至寶,大加讚賞。
在金教授的書裡,你可以看到信仰的堅定,看到優秀人才的成長和磨練。在百度李彥宏推薦的書單中,就有一本《苦難輝煌》,在他看來,這是一本能給人帶來力量的好書。他曾在直播中坦言,「是《苦難輝煌》讓我感受深刻,給我以力量和啟發;讓我看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