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軍事專家金一南的父親金如柏是位老紅軍,少將軍銜。其母親鄭織文是位抗戰幹部。他最初在北京軍區當通信兵,1984年,父親去世,組織上照顧,32歲的金一南被調回北京,分配到國防大學圖書館工作。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第一次到中國國防大學訪問,金一南表現突出,一鳴驚人。
1.在接待外賓前後,金一南以深厚的功底展示自己的內秀
為接待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來訪問,國防大學校長邢世忠親自召集會議,研究怎麼接待這位美國將軍。金一南也被叫來了。他當時的身份是圖書館情報室主任。會上,幾乎所有的同志都在講中美關係的原則和對於一些國際問題的表態口徑等,金一南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
別人都講完了,邢校長環視會場,說:「喂,圖書館的金一南同志,你還有什麼要說的?」金一南似乎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我想給大家補充幾個材料。第一個是切爾克特近期在美軍刊物上發表的幾篇文章……」
校長一聽就睜大了眼睛:「慢慢慢,你慢點講!」 金一南不慌不忙,揚起手裡的一頁紙:「這是我從網際網路上下載的切爾克特近期發表的幾篇文章,題目和觀點都在上邊。」隨後,金一南給大家講了切爾克特的經歷。
他當過美軍陸軍參謀長的發言人,不是一般的撰寫文稿的角色,而相當於辦公室主任;他在海灣戰爭時是美軍參聯會主席鮑威爾的作戰處長;他是海灣戰爭期間最早知道下達戰爭命令的4個人之一——美國總統布希、參聯會主席鮑威爾、前線總指揮施瓦茨科普夫,還有一個就是切爾克特。舉座大驚!最後,金一南居然還給大家提供了一幅從網上下載的切爾克特照片。此前,滿屋子人連切爾克特長什麼樣還不知道呢!校長摘下老花鏡,很專注地上下打量一番金一南,最後說:「金一南,下午2點之前,你把所有的材料放在我的辦公室!」
那天,切爾克特來國防大學訪問,剛進大廳,幻燈機「啪」就把他的肖像打在銀幕上。切爾克特只看了一眼,就愣在那裡——這說明,中國國防大學對他很了解。
2.金一南的卓越表現,讓其成為「香餑餑」
接待切爾克特來訪,讓金一南沉寂多年的人生驟然出現一抹朝霞。默默無聞的金一南,在大學不顯山漏水。但是孜孜不倦地讀書鑽研,使他知識終於淵博起來。金一南只有初中學歷,他完全是靠自學成才,正如他的自白:「我並不比別人聰明,只比別人執著!」在大學一鳴驚人後,一時間,好幾個教研室都想把金一南調去,官司一直打到校領導那裡。剛進國防大學到處沒人要的金一南一下子成了「香餑餑」。這一年他46歲,被破格晉升國防大學副教授。
3.金一南的人生發生轉機後,他的名作《苦難輝煌》把他推向生命的高峰
金一南一鳴驚人後,有人相約他寫書,寫出了《苦難輝煌》,出版後出乎意料地火了。新聞出版總署推薦說:本書視野開闊、思路新穎、文筆生動,運用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資料,在許多重大事件上做了獨特的解讀和分析,對於加深人們對中國革命艱巨性、複雜性的認識,激勵黨員幹部牢記革命先驅的不朽功績和崇高精神,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具有積極意義。
《苦難輝煌》自出版以來已經連續印刷30多次,印數突破百萬冊,然而市面上還是供不應求,甚至在當當網上都一書難求。金一南的《苦難輝煌》最初並沒有在報紙和媒體上宣傳,寫成之後也沒有請名人或有身份的人寫序,那麼,這本書是怎麼火爆起來的?
從《苦難與輝煌》魅力記錄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今天要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需要信仰的力量。
《苦難輝煌》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物質不滅,宇宙不滅,唯一能與蒼穹比闊的是精神。」一個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沒有精神的崛起,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國防大學政委說:「這本書,看似講過去,實則講今天,看似問現在,實則問未來。」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匆忙、因為物慾、因為不信、因為太快太遠,忘記了出發的初衷。望著先輩們遠去的背影,看似苦難離我們遠了,輝煌離我們近了,可如果我們墮落了,沒了信仰,丟了百姓,回到苦難也許只是一夜間的事!
對《苦難輝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