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做不了,先練伏地挺身」的說法是否科學?

2020-12-16 想要暴瘦的小楊同學

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都是徒手健身運動,是用自己的體重做抗負重的力量鍛鍊(引體向上要承受百分之百的體重;伏地挺身要承受百分之七十的體重),雖然都是以上身手臂為主的運動,但是肌肉受力的部位不同,肌肉收縮的方式不同,外力發力的感覺更不同,所以兩者就不一樣了。

一、肌肉受力的不同部位

引體向上的正手(標準握距)主要肌肉的受力部位為前臂肱橈肌、肱二頭肌和背闊肌(寬握時背闊肌受力最大;反手窄握時肱二頭肌受力最大);伏地挺身時(標準肩寬)主要肌肉的受力部位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寬握時三角肌受力最大)。因此二者肌肉部分的力量並無關聯。

二、肌肉收縮方式不同

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動作都是骨骼肌受刺激、收縮、牽拉的特點,每個動作的完成都是由兩組肌肉共同配合進行,屈肘和伸肘的動作是共同完成的,但兩者的動作方式不同,引體向上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屬於屈肘動作;做伏地挺身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二頭肌舒張,屈肘動作完全相反。因此,二者的行動結果也不同。

三、發力的感覺更不一樣

當我們做引體向上的時候,我們的手臂依靠背部協同發力,肱二頭肌會有緊張充沛的感覺;而當我們做伏地挺身的時候,我們的胸大肌和手臂協同發力,胸大肌會感覺滿滿,肱三頭肌會有緊張的感覺。因此,二者的主觀發力意識部位不同。

可說,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是完全不同的力量訓練方式,這兩種訓練方式的形式都比較獨立,沒有哪一種更容易(比如鑽石伏地挺身),哪一種更難(反握引體向上更容易),或者說練習的方式對另一種有幫助。應當說,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可以同時進行,這樣可以使手臂的力量,胸背的力量能夠全面提升,也有利於增加肌肉的圍度。假如在初學階段引體向上做不好,可以做半程運動或者藉助輔助式引體向上器進行鍛鍊,鍛鍊要堅持,不要輕易放棄!

實際上,這一問題與科學不可科學無關,引體向上不能做,不外乎兩個原因,自己的基礎力量太弱,體重太重,要做好引體向上,首先要加強基礎力量,引體向上對於手臂和背部的基礎力量要求很高,相對你做伏地挺身可以加強到手臂力量,但伏地挺身的強化力量非常有限,而且在短期內很難提升力量,所以你要做好引體向上,單獨練習伏地挺身沒有什麼效果,但不是說伏地挺身沒有效果,而是效果不好,這一點是否科學都沒有關係。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引體向上,引體向上是一種非常經典的完美的體能強化訓練動作,相對來說也非常器械訓練對於壓力來說,引體向上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動作,一般不會對關節產生壓力,所以引體向上是一般體能訓練中的一個常規訓練動作,現在任何地方基本都有引體向上的訓練設備,因為引體向上簡單有效,而且可以訓練到很多部位,幾乎上半身的所有部位,引體向上都可以訓練到,就像手臂、背部、肩部、胸肌、腹肌等部位,引體向上都能完全刺激到。

引體向上也被稱為背部訓練之王,可見對背部進行引體向上訓練有多重要,其實做好引體向上並不難,只要把手臂的力量提起來就可以了,只要你的手臂有足夠的力量,就可以很容易的把身體拉上去,下面為你整理出一套關於如何做好引體向上的動作和引體向上的各種變式,當然你要做好引體向上的各種變式訓練,首先要做好引體向上的基本動作。

以下四個動作主要是關於如何做好基礎引體向上的技巧,當然你也要不斷地提升手臂力量。練習前2步,每步做4組,每組20次,主要是為了增強你手臂的力量,後2步主要是為了提高引體向上的前期練習技巧,這種技巧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掌握訓練

運動一划自重槓鈴,

運動二:自重槓鈴在低位划船,兩個動作在訓練時都要注意,不要用身體的慣性把身體送上去,要用手臂力量把身體拉上去,

用啞鈴或板凳放單槓下面,腳踩在上面,用力起跳,身體向上,然後在起跳過程中放慢速度,緩慢下降,這樣也能達到訓練的效果,對於初期訓練這很有效,3組每組做15次。

這也是一項技巧動作,是利用身體的慣性把身體送上去,這一動作相對上一動作稍難一點,但相對的訓練質量也有所提高,當身體送上去後,停頓1-2秒,然後緩慢下降身體,記住手臂的力量一定要控制好,這樣才會有一種刺激感,做3組,每組做10次,這樣訓練,你很快就能做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

相關焦點

  • 每天都練引體向上,科學嗎?健身教練:一周練一次才不科學
    不僅次數不會漲,就連肌肉也練的慢,雙力臂、單手引體也都很難突破從各個方面來看,一周練一次,健身效果都不太好,我推薦的是每天都練,再不濟一周也要練3次。我為什麼這麼肯定?我是如何突破20次引體向上的?也就是每天都會練,每天練4組,就突破了20次引體向上。後來重拾健身,一個星期練一次引體向上,我的引體向上一直都是20次。回家當了健身博主以後,我不練引體向上了,我開始舉重,我的引體向上掉到了12次。
  • 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100個引體向上,堅持100天身材會有什麼變化
    不信就看看下面這個小哥的表現。從身材可以看出,小哥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健身基礎,特別是胸肌看起來已經非常明顯。為了讓自己的肌肉線條更加鮮明,他決定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和100個引體向上,看連續堅持100天能有怎樣的變化。也許你會質疑這樣的健身達人怎麼會選擇如此普通的健身動作,這隻說明你對於健身運動實在不夠了解。
  • 如何進一步提高引體向上的能力
    不過,有一個觀念必須先糾正,那就是「個數為王」。這是在健身初期很容易有的錯誤思想,其在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中尤為突出。很多人被問到引體向上或是伏地挺身練的怎麼這麼樣,首先心中就有了一個明確的數目,也許正是這一點在抹殺著你的努力。因為你在做時可能更在乎的是你能完成的個數而非質量。
  • 只做伏地挺身和深蹲可以練到很強壯嗎?過來人告訴你
    答案:可以的瘦人,一般是怎麼吃都不胖的人。劣勢是吸收率低,不容易長肉。優勢是體脂率低,練出來形體好看。長肉慢,也可以練強壯只練伏地挺身和深蹲,練成圖片上這樣是沒有問題的,圖片上就是我自己。我當初也是只練伏地挺身和深蹲,後來加上了引體向上。引體主要練到背部。伏地挺身主要練到胸大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對背部肌肉鍛鍊比較少。建議有條件的話可以加上引體向上的鍛鍊。
  • 做引體向上之前,用這4個動作熱身,背部刺激感會更加強烈!
    有很多的健友,對於力量訓練前的熱身,關注度不夠,經常在正規訓練前,敷衍了事地比劃比劃,盲目地進行熱身,可想而知白白浪費了10分鐘,效果也不會明顯,所以我們在進行正常的運動之前,熱身工作要做透,這樣才能在訓練中體會到它們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引體向上前的熱身動作。
  • 三大神技,練背之王,引體向上
    身體駝背、圓肩那麼你可以通過引起向上來糾正有人稱它為「練背之王」,有人稱它為「三大神技」引體向上是練就背部肌群的王牌動作如果你想擁有黃金倒三角般的背部那就去做引體向上吧。甚至不需要其他器械的輔助,只練習引體向上就可以擁有艙門般的背部。練習引體向上,短期內可以使肌肉和力量水平迅速的增長。加強上肢的力量訓練。少不了,以引起向上為主。
  • 引體向上練習,是練得哪塊肌肉?怎麼練才對?
    引體向上是一個自重複合動作,被認為是背部鍛鍊的黃金動作,通過不同的變式,可以對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的刺激,具有顯著的增肌效果。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引體向上這個動作的細節。引體向上這個動作正好符合人類的自然生理特徵,對背闊肌和大圓肌有很好的鍛鍊效果。引體向上還可以刺激中、下半部斜方肌和菱形肌,同時,對肱二頭肌、前臂和手臂胸肌有一定的鍛鍊效果。
  • 引體向上的18種難度鍛鍊法,你能做幾種?
    除了伏地挺身,難度更進一步的引體向上,也有著如此之多的變式種類,每種都針對不同的肌群作用。在標準做組的條件下,看看你能完成哪一種。背闊肌的主要作用是圍繞肩關節的內收和超伸,但它的第二個作用是它可以改變任何姿勢,訓練到其他肌肉。背闊肌力量增加,能夠使脊椎和下骨盆的姿勢穩定性增強。
  • 引體向上,如何從零開始?
    引體向上的難點在於,背部是引體向上的主要發力點,而背部肌肉恰恰是我們平時用到比較少的肌群之一,所以有的官兵引體向上完成不好,也就不難理解了。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話,連一個都做不了的也大有人在。當然,練習引體向上的好處頗多。它可以牽引拉松腰骨,對青少年的脊柱側彎有糾正的作用,對治療成年人的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也有效果。
  • 正手和反手引體向上有什麼區別?練之前要搞懂哪些事?
    我們平時在健身房時能看見不同的人做著不同的引體向上,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有的引體向上是正手的,而有的是反手的。那麼,正手和反手除了姿勢不一樣之外還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揭秘一下,讓你更清楚地認識引體向上。
  • 如何提高引體向上的次數?這7個方法幫助你拉起10個甚至20+個!
    在自重訓練中,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往往是最受歡迎的兩個動作。一個是推類動作,能夠練到胸肌和肱三頭肌;一個是拉類動作,能夠練到背闊肌和肱二頭肌。伏地挺身相對來說門檻較低,大多數男性還是可以完成幾個伏地挺身的。然而,引體向上的門檻就更高了,很少有人能夠一口氣做標準的10個以上的引體向上。
  • 在家如何練習引體向上?新手快速入門三步走
    能完成幾個引體向上的數量,不僅僅取決於涉及發力部位相關肌肉本身的力量,還取決於訓練者自身的體重。所以要想做好引體向上,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其中背部發力肌群的力量是主要的。先說體重。成年人,特別是25歲之後身體慢慢發福的人士,如果平時不運動,而突發奇想想做引體向上,那麼最好先減脂減重,逐步再開始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也是要從基礎開始的),進行引體向上的訓練。
  • 為什麼高位下拉能拉80KG,引體向上卻一個也做不了,教你如何提升
    私信裡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他高位下拉能夠輕鬆地拉80KG,引體向上卻一個也做不了。這是因為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的發力模式是不一樣的,引體向上對於核心及神經控制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如果你的體重低於80KG,你能夠高位下拉以80KG做組,但是一個引體向上也拉不起來,應該就是這兩個方面薄弱造成的。
  • 伏地挺身也有諸多細節,想要用伏地挺身練出好身材,這些細節不可少!
    ·伏地挺身可以天天練嗎?該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強度?·伏地挺身常見訓練誤區,細節要點有哪些?一.單純的做伏地挺身是否可以練出飽滿好看的胸肌,胸肌顏值由那些決定?同樣是練伏地挺身,有的人練出了不錯身材變化挺大胸肌也練的飽滿,有的人就一言難盡了,甚至做伏地挺身造成駝背。其實對於動作來說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看你合不合適,以及你做的是否精準到位!
  • 引體向上還做不起來嗎?是你的方式出現問題,動作要領沒掌握!
    導語:引體向上這項運動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就經歷過,尤其是男性朋友。因為引體向上是中考體育男生考試裡面的必考項目。但是我們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引體向上運動,你會發現身邊每個人的引體向上動作都是存在差異的。
  • 堅持30-40個伏地挺身能有怎樣的效果,如何更全面地進行伏地挺身訓練
    伏地挺身可能是被使用最多的一個訓練動作了,從小到大,只要是鍛鍊,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做上一些伏地挺身。對於普通運動愛好者來說,我個人是很贊同將伏地挺身放進每天的訓練計劃中去的,能夠帶來很多健身效果。如果我們通過窄距伏地挺身或者鑽石伏地挺身進行訓練,那麼對於肱三頭肌的刺激會比正常的伏地挺身更為強烈。
  • 一個強大的背部,離不開引體向上的訓練,掌握訓練技巧很重要
    引體向上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王牌動作,想要把背部練寬練厚,引體向上是必不可缺的,但是有很多人都會低估引體向上的效果,而且都把這個簡單的動作做錯了!如果引體向上選擇正確的姿勢,就會給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們必須把姿勢做正確,如果姿勢錯誤可能會導致核心或者上半身受傷。
  • 引體向上的好處是什麼?它可以鍛鍊臂力嗎?
    引體向上是一項多關節的上身運動。引體向上可以增加肩帶穩定性,上身肌肉的拉力和需要較高相對強度的活動的表現。引體向上的好處1.平衡肌肉群(尤其是背部)過度鍛鍊一組肌肉的危險會造成其他肌肉發育不全,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導致受傷。
  • 想要練出不錯的背肌,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告訴你簡單的練背指南
    1、經典的背部訓練,引體向上引體向上訓練動作雖然說難度較高,但是結構相對簡單一些,基本上看一眼就知道大致的動作教程了。引起向上訓練動作是一個經典的練習背部的動作,想要做到一個完整的引體向上,我們需要同時用到手臂,肩膀,背部的肌肉。
  • 一次多少個引體向上才能稱得上大神級別
    不管是街健還是健身房,也不論是練武術還是搏擊,也不管是專業訓練還是業餘健身,引體向上都能稱得上基本訓練中的黃金動作!相關部門雖然制定了學生、軍人引體向上考核標準,但引體向上不像跑步、舉重那樣可單純以時間、重量來定考核。它更像一個綜合性技術動作,不僅僅是個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