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經過長時間的準備之後,美國陸軍重建的第一支野戰機動防空營,正式開始在白沙飛彈靶場試驗「早期型機動近程反恐系統」,也就是IM-SHORAD,這也是美國陸軍重建野戰近程防空體系的第一步,在試驗成功後,美國陸軍將進一步推廣IM-SHORAD的裝備範圍。
如果IM-SHORAD能夠通過白沙飛彈靶場的實驗,那麼美國陸軍將訂購總共144套IM-SHORAD系統,以每個營36套的裝備數量,組建4個野戰機動防空營,這4個野戰機動防空營將全部配備給美國陸軍駐守在歐洲的重裝部隊。
碰巧的是,隨著軍改後中國陸軍合成旅數量的增加,中國陸軍的合成旅中也配備有一個野戰防空營。那麼,和美國的野戰防空營相比,中國陸軍合成旅的野戰防空營又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呢?
美國野戰防空營——以探測警戒為主,點狀防空為輔
因為長久以來被美國空軍給寵壞了,所以在冷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陸軍的伴隨野戰防空主要靠單兵攜帶的「毒刺」肩扛式防空飛彈和用「毒刺」與「悍馬」改裝而來的「復仇者」防空系統。這種配置打打中小國家勉強夠用,對上中俄就很吃力了。
IM-SHORAD雖然號稱是美國陸軍的「彈炮合一」系統,但是其主要任務不是火力打擊,而是探測警戒。
IM-SHORAD裝備的是MHR多任務半球雷達,這是一款S波段AESA體制雷達,有RPS-40、RPS-42和RPS-44三種。RPS-40主要用於探測5-10公裡內來襲的炮彈、火箭彈和飛彈。RPS-42探測30公裡內的武裝直升機、無人機和攻擊機。RPS-44則用來探測40公裡距離內的空中目標和部分地面目標。
在探測到敵人來襲後,IM-SHORAD系統會對危險等級進行區分。如果是遠程大型目標,則將信息通知給其他防空單位,如果是已經逼近的中近距離目標,首先嘗試用攜帶的「長弓地獄火」飛彈進行攔截,如果失敗用「毒刺」防空飛彈頂上,最後是30毫米機關炮,再失敗的話車組就可以棄車了。
很明顯,美國陸軍並不指望自己的野戰防空營能夠頂住所有的攻擊,而是希望野戰防空營能夠為前線部隊儘可能提供空中目標信息,然後發揮自己體系化作戰的優勢。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友鄰單位配合慢點,前線部隊就要挨炸了。
中國野戰防空營——突出即時性防空掩護
和美國陸軍的野戰防空營不同,中國陸軍合成旅的野戰防空營防空分為三層,分別為「紅旗-17/17A」防空飛彈、PGZ-09式雙35自行高炮和「紅纓-6」肩扛式防空飛彈,本文主要介紹前兩樣。
在此之前,中國陸軍曾想過將彈炮合一系統作為合成旅防空營的主戰裝備。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發現,彈炮合一系統中的防空飛彈和高射炮之間互相影響太大,因此最後將彈炮進行了拆分,拆解為「紅旗-17/17A」防空飛彈+PGZ-09式雙35自行高炮。
在戰時情況下,「紅旗-17/17A」防空飛彈主要為中國陸軍地面部隊集結地、重要指揮機構提供空域保護,因為只攜帶高過載攔截彈,所以「紅旗-17/17A」防空飛彈系統可以為中國陸軍地面部隊提供40公裡-60公裡的即時空域保護,攔截對象也很豐富,從無人機到超低空戰鬥機均可攔截。
而PGZ-09式雙35自行高炮則主要執行伴隨防空任務,在99A主戰坦克等裝甲戰鬥車輛的後面,提供全天候防空掩護,以應對無人機、武裝直升機的突然出現,必要時也可以進行平射,掃除敵人的輕裝甲目標和暴露在外的作戰人員。
中國防空營的優勢是因為彈炮系統分離,所以可以充分發揮防空飛彈的射程優勢和自行高炮的反應速度,野戰即時攔截能力比美國防空營更強。
但缺點也有,就是需要較高的配合度。比如PGZ-09式雙35自行高炮最大射程在4000米-5000米左右,有效射高在3000米左右,如果後面的「紅旗-17/17A」防空飛彈系統沒有及時跟上配合,對於遠距離來襲目標就失去了攔截能力。但總體上來說,中國防空營的作戰能力比美國防空營會更強一些。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