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
本集主要人物表:
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
哲別:成吉思汗「四獒」之一。
成吉思汗最大的優點,就是能聽取手下將領的意見。
當他在攻打金國的西京(今山西大同)無功而返後,決定採取耶律留哥的建議,轉而攻打金國的東京(今遼寧遼陽)。
東京比西京更為堅固。由於是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登基稱帝的地方,在金國的歷史上,意義重大,城池不僅修建得高大堅固,而且有重兵把守。
那麼,成吉思汗是如何將這座城池攻破的呢?過程更為玄乎,蒙古騎兵用數不清的金銀財寶鋪路,經過500裡長途奔襲,非常輕鬆地屠了這座城。
攻打東京的主要將領是哲別,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
1212年秋,成吉思汗在二次攻打金國時,哲別負責攻打居庸關。但是,哲別這次也受到了挫折,居庸關的守將無論如何也不出城迎敵,讓哲別無計可施,除了每天在居庸關附近搶掠外,就是攻不下這個關隘。
這也是成吉思汗的政策失誤導致,他對金國的城池攻而不佔,除了獲得大量財富外,根本無法守住戰果。而金兵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退去後,又重先收復原來丟失的城池,讓成吉思汗每次來攻打金國,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十分艱難。
那麼,成吉思汗為何要讓哲別離開居庸關,千裡迢迢去攻打東京呢?這就是成吉思汗的馭將方法,哲別的戰術變化無窮,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哲別接到成吉思汗的命令後,帶著大軍,迅速離開居庸關東進,於1212年11月,如同天兵天將一樣,突然出現在東京城下。
東京城是金國皇帝的發跡之地,城池威嚴高大,一派金國皇家之氣。哲別到城牆下觀看了很久,決定採取智取。
他先是派人進城談判,看能否從氣勢上壓住敵人。哲別的使者到了城裡後,向金國守城將領傳達了哲別的意思:「東京城池堅固,我們不想攻打,但蒙古騎兵一路長途跋涉,不能空手而歸,得給予一定財物。否則就要強攻。」
還沒攻打就想訛詐,金國的將領可不是一個三歲孩子,果斷地拒絕了哲別的要求,並挑釁地說道:「要打就打,要錢沒有。」
哲別見嚇唬不了東京城裡的守將後,又用了一個計策:詐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