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包容,所以強大】
常識題:中國人是炎黃子孫,( __ )的傳人?
身為中國人,應該沒人會回答錯吧。答錯的,請自覺面壁。
那麼,「龍」是什麼?
相信多數人的腦海裡,只有一個蜿蜒的形象,或是一團模糊的概念,並不能清楚地說出什麼是「龍」。
這可不行,身為「龍的傳人」,必須要了解自己傳承的是什麼。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清楚,家族背景也不了解;那樣的人生,也太悲哀了吧。
龍的起源
龍,尤其是中國龍,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最常見的解釋,引用自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描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請哪位大神給翻譯一下,許慎說的龍,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這也太籠統了吧,感覺超像是在忽悠人。
我超喜歡的專欄作家、科普大神萬維鋼老師說過:「如果不能三兩句話,簡單明了地解釋一個概念,那就別信他,因為他自己都沒弄明白。」
什麼「能細能巨,能短能長」的,總讓我聯想起的韋陀的金剛杵,孫悟空的金箍棒——哦,抱歉抱歉!
如果讓我來給「龍」下一個定義:我心目中的龍,就是「強大」的代名詞。所有強大的存在,都可以是龍,或者說龍級。
中國古代崇龍,但龍的形象並不統一。雖然學界普遍認為,中國龍是以蛇為主體,增添各種零部件創造出來的幻想生物。但根據考古發現,龍的形象,從起源階段就有很多不同的變體: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魚紋盆 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1.魚龍。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中,許多都刻畫著龍首魚身的龍魚紋。專家們推斷,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的新石器時期,活躍於該區域的中華先民,他們崇拜的龍就是龍和魚的結合體,魚龍。在我國的民俗傳說中,鯉魚和龍的關係十分密切,一直有著「魚躍龍門,錦鯉化龍」的說法。
2.鳥龍。在我國古代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南方的一部分部落,一直有崇拜鳥的習俗。在與崇拜龍的中原部落的文化交流過程中,逐漸產生了鳥與龍的結合體,鳥龍。《山海經》裡經常出現龍首鳥身,或是龍身鳥首的珍禽異獸。其中有個龍首鳥身的存在,我們並不陌生,就是那位幫黃帝攻打蚩尤,助大禹治理水患的應龍。
3.豬龍。近些年,位於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的紅山文化的申遺工作,牽動著無數中國人的心。紅山文化是龍起源研究者們關注的熱點。這裡出土了許多豬首蛇身,並誇張地表現了豬的剛鬣的龍形玉器(順別說一句,文章裡序號標誌,就是我根據玉豬龍的形象設計的)。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豬龍 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外還有流行於湖北地區的牛龍,四川北部岷山一帶的馬龍等諸多變體。
而且歷朝歷代的龍紋,也多有不同。
我們現在熟悉的蟠龍形象,出現在宋代。南宋名臣羅願在《爾雅翼·釋魚》中寫道:「龍有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可見,龍作為一種圖騰,一種精神文化象徵,是由多種不同動物形象,融合衍化而成。龍的誕生過程,印證了中華民族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文化強族。
先天之龍與後天之龍
我非常喜歡龍,並且認為:「龍是最適合代表咱們中國文化的圖騰」。
因為祂有著鳳凰、麒麟、玄武等其它圖騰生物都沒有的優勢——龍是一種標準,意味著強大。但要成為龍一樣的存在,可以是天生就很強大的,也可以是經過後天努力,變得強大。
這很符合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兼蓄進取,開放包容。
要知道,中國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多元文明包容互補的思想體系。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孟之道的終極嚮往是「人皆可為堯舜」,即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聖賢。而聖賢,是道德文化方面的強者。
換句話說,就是「人人如龍」!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民間傳說中,「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有獅虎一樣的狻猊、狴犴,有烏龜一樣的霸下,有長者魚身的龍魚螭吻。這意味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強者未必恆強」。
同樣的,因為「龍蛇之變,魚躍龍門」這些傳說,讓我們相信,即便我們的出身是蟒蛇、鯉魚之類的弱小生物,也有通過後天努力,蛻變成龍的那一天。
龍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後天努力蛻變而成的。龍是目標,祂的血脈,不是區別你我他的天塹鴻溝。
東方龍與西方龍
說實在的,標題裡刻意強調東方龍和西方龍的不同,不是我要吹捧自己的民族圖騰,也不是我故意貶低歐美文化中的龍,而是西方世界的龍,實在底蘊不足。
在東西方的民間傳說中,龍類都有收斂財富的癖好。但西方的龍,實在小家子氣。祂們總是在打家劫舍,做一些土匪勾當。
我們東方的龍,尤其是中國龍,則知道要謀求一個好出身。當成為執掌行雲布雨大權的天庭官僚時,還打什麼劫,有的是人眼巴巴地來供奉。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鯉魚化龍圖)
哈哈,開個玩笑。咱們回到主題,西方龍之所以沒有東方龍厲害,主要是牠們沒有「蛻變」思想,始終認為「強者恆強」,將「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套保守、禁錮的落後思想一路用到黑。
大家稍稍注意一下國際新聞,就會看到現在的西方世界,因為「階層禁錮」和「種族主義」成了什麼死樣子。
精神如龍
我們中國人的龍,是「九似之體」,是「強大」的代名詞,也象徵著「包容」與「進取」。
這意味著,只要承認自己的「龍的傳人」,不論宗教、種族、膚色,人人都能在中華大地上,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和展示自己的舞臺;不會因為微末的差異,遭到虐殺。
能夠生長在這樣的中國,是我們的幸運。
——END——
相識是緣,聊天為話;我是吳吞,感謝您的降臨!
吳吞,二手的民俗學家,中華文化愛好者,白白胖胖的御宅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