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兩億年前的龍圖騰

2020-12-14 化石網

「每天一隻中國龍中國龍

雙冠加持,威高位重

中國龍

June 17, 2020

歌曲「龍的傳人」火遍中國,但估計作詞人侯德健也沒想到,黃河腳下竟睡有真龍!

(來源:網絡)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是結合蛇(身)、豬(頭)、鹿(角)、牛(耳)、羊(須)、鷹(爪)、魚(鱗)等動物的形象,創造出來的神話動物。它莊嚴威儀,上可騰雲駕霧,無翅而飛,下可翻江倒海,興風作雨。龍是中國人心中的圖騰,幾乎代表著中國人所有的美好願景。「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所有中國同胞、海外華人都期待著中華民族如巨龍般騰飛,實現偉大復興。

中國龍常常是尊貴和力量的象徵。古人認為皇帝是天的兒子,是龍的化身,故稱「真龍天子」。龍又是美好和正義的代表,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與之相對,西方文化中的龍,卻是非常邪惡的生物,是撒旦的化身,它長著一對好似蝙蝠的翅膀,性情暴戾(lì),動不動就噴火殺人。這是東西方世界因為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對「龍」認識上的差異,也可以說東西方文化中的「龍」是完全不同的動物。

邪惡的西方惡龍(來源:網絡)

現代科學興起後,又出現了一種遠古的「龍」,這就是「恐龍」。1842年,英國博物學家歐文正式命名了恐龍「Dinosauria」(英文為:dinosaur)。deinos(希臘文)的意思是巨大的、恐怖的,saur的意思是蜥蜴,「Dinosaur」被認為是「恐怖的蜥蜴」。中文的恐龍一詞,源自日本的「恐竜」,是由著名翻譯家章鴻釗翻譯的。

中國的龍、西方的龍,還有恐龍,雖然都叫「龍」,但含義完全不同。「差之毫厘,謬(miù)以千裡」。

今天我們介紹的中國龍(Sinosaurus)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龍」,而是一類在中國發現的恐龍,它們的屬名就叫「中國龍」。它屬於早期新獸腳類,是中國恐龍中最早發現的肉食愛好者,也是中國最早發現的獸腳類恐龍之一。它兩足行走,肉食性,體長5.6米,頭骨碩大,頜骨發達,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牙齒的邊緣都有小的鋸齒,前後肢強壯有力,是當年中國大地上的一個迅猛殺手。

中國龍發現於中國雲南祿豐,祿豐是一個神奇的古生物樂園,在這裡有20多個屬的脊椎動物被發現。中國古動物館的鎮館之寶——「中華第一龍」許氏祿豐龍就發現於此,當然也包括大家不太熟悉的中國龍。中國龍和祿豐龍可是一對CP仇家,推測中國龍的食物之一就是祿豐龍。

1940年,在《中國地質學會志》上,楊鍾健發表了《初步的祿豐脊椎動物化石研究》,首次描述了中國龍,化石包括一部分頭骨,下頜和一些牙齒和肢骨。楊老將它命名為三疊中國龍(S. triassicus),這種以中國為字頭命名的名字,足見楊老對這隻肉食恐龍的重視和厚愛。1941年12月14日,中央地質調查所舉辦建所二十五周年紀念活動。脊椎動物化石展覽室分甲、乙室,甲室陳列著絕對主角許氏祿豐龍,乙室則陳列著其他採於祿豐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中國龍的標本。這也是三疊中國龍的首次閃亮登場。

(來源:網絡)

前面我們曾介紹過孩子們都喜歡的擁有奧特曼頭冠的單嵴龍,還有「莫西幹」頭型的五彩冠龍。中國龍則有著更加奇特的頭冠——雙冠,頭頂有兩個骨質的脊冠,是已知的頭頂雙脊的恐龍中,唯一擁有完整頭骨化石的種類。科學家們對頭冠進行分析發現,它的頭冠非實心,相當脆弱,肯定不能用於爭鬥,這麼漂亮的雙冠,看來有點華而不實。有科學家推測:這種頭冠有可能是用於撐開獵物腹腔以便於進食,這是為了吃,啥法子都想得出來。當然一個更簡單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種間識別或性展示。

(來源:網絡)

中國龍屬只有一個種:三疊中國龍,因為當時認為化石產出的層位,被定為三疊紀地層而得名。1986年《古脊椎動物學報》上吳肖春發表了《記裂頭鱷屬(Dibothrosuchus)一新種》的文章,描述了採自雲南祿豐盆地下祿豐組的裂頭鱷屬一新種。裂頭鱷屬和南非的楔齒鱷屬(Sphenosuchus)親緣關係最為相近,認為這兩類生存的時代基本相當,產裂頭鱷屬的祿豐盆地的下祿豐組時代為侏羅紀早期,三疊中國龍發現層位與裂頭鱷屬的層位相當。因此現在認為三疊中國龍生存的時代為侏羅紀早期,祿豐動物群的時代也應該為侏羅紀早期。根據命名法規,三疊中國龍不能改名了。不過它的名字起得相當大氣,不改也很好;相比竊蛋龍的名字簡直是「天上地下」了。

(來源:網絡)

中國龍和北美洲的雙嵴龍、南極洲的冰脊龍是親戚。1987 年,古生物學家在雲南祿豐發現了保存了一對完整頭冠的頭骨,將它命名為 「中國雙嵴龍」。不過後來的研究發現,它和三疊中國龍應該是一個物種。這種情況下,中國雙嵴龍則被稱為「晚出同物異名」,屬於無效名稱。

通過化石我們知道,2億年前,中國最早的肉食恐龍曾經在雲南大地上奔跑,勇往直前。現在你如果想看到中國龍,可以去到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尋找它的蹤影。

這就是我!中國龍!(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龍的起源是什麼?中國龍和外國龍有什麼不同?外國人怎麼看中國龍
    龍的起源是什麼?龍是傳說中的生物,也是咱們中國人的圖騰和信仰,我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龍起源於哪裡呢?這個啊,要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候人類還是原始人,為了能活下去,每天都要面對大自然中的飛禽猛獸,比如獅子、鷹、蛇等等。
  • 對比,中國龍和西方龍的異同
    今天,讓我們來對比中國龍和西方龍的異同。我們中國的龍,一般被成為神龍,泛東亞文化圈中那些國家,如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跟我們的文化類似,對於龍的認識和認同是相似的。龍本來是不存在的,是上古時期部落聯盟的時候黃帝將各個部落整合,把各個部落圖騰的一部分截取出來,組成了一個新的圖騰,那就是龍,發展到後來,我們也就被稱為炎黃子孫,也叫作龍的傳人。
  • 傳說的中國龍究竟是否真實存在過?這兩億年前的化石是否能證明?
    古代更是把它認為是帝王的代表,而中華民族更是龍的傳人。那麼龍是真的存在過嗎,還是僅僅是我們的虛構呢?如果真的存在過,那麼它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相信大家都跟小編一樣好奇吧。上世紀九十年代,在貴州曾發現了一部分兩億多年前的龍化石。考古專家對它進行了細緻的研究 ,他們測量後,得出,這個化石上的這個龍有7米多長,四肢和尾巴都清晰可見,在它的頭部,專家們還找到了一對將近30釐米長的龍角。
  • 西方龍是土匪,中國龍是官僚,很不一樣好吧
    雖然學界普遍認為,中國龍是以蛇為主體,增添各種零部件創造出來的幻想生物。但根據考古發現,龍的形象,從起源階段就有很多不同的變體:  從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中,許多都刻畫著龍首魚身的龍魚紋。專家們推斷,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的新石器時期,活躍於該區域的中華先民,他們崇拜的龍就是龍和魚的結合體,魚龍。在我國的民俗傳說中,鯉魚和龍的關係十分密切,一直有著「魚躍龍門,錦鯉化龍」的說法。  2.鳥龍。
  • 中華魂-龍圖騰
    《周易·乾卦》以龍所在的環境和形態來表示兇吉利害:乾卦中的潛龍在淵、或見龍在田、或躍於淵、或飛龍在天、或群龍無首、或亢龍有悔。乾卦中的這六種卦象,都已申明是自然之象。伏羲觀察天上的「龍」也是為了定季節和年首。
  • 龍象徵著什麼?中國龍和外國龍有何區別?科學家:天差地別!
    我們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龍在我國是吉祥和神聖的象徵。古代的君王常常以龍自稱,當我們去到故宮的時候,當置身於雄偉的建築中,我們看到龍的元素無處不在。其實不僅只有我國有龍,在西方國家也有龍,雖然兩者都叫做龍,但是卻有天差地別的不同。
  • 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中國人自古以「龍的傳人」自居。龍在華夏文明裡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真龍天子,龍顏大悅。龍即是君王,龍就是皇帝,打龍袍也就是打皇帝。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地球上根本就不曾有過「龍」這種生物。龍的形象純屬虛構。那麼,華夏龍圖騰的起源到底在哪裡呢?長話短說,一言蔽之:龍的形象起源於大象的鼻子。
  • 中國龍和西方龍大PK
    中國龍和西方龍大PK!咱們中國的神龍肯定技高一籌! 意思是,龍什麼都看不見!可能大家看不懂什麼意思,我給大家解釋一下,人看見空氣,因為人能在空氣中來去自由,呼吸自由;魚兒看不見水,因為魚兒能在水中來去自由,在水中自由呼吸。那麼神龍無目,就代表神龍什麼也看不見,就代表神龍,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自由的行動,可飛天,可下海,可入地。這是何等的自由!何等的強大!神龍還可吐水,噴火,興雲布雨等等。
  • 龍元素被大牌設計玩壞了?最酷中國龍在這兒~
    在國風元素的時尚設計中,龍元素是比較難把握分寸的。由於龍本身就是一個圖騰象徵的集合體,只取一麟一角來用就沒有龍味兒了。而它的整體應用也很傷腦,一些國際知名大牌的設計在這方面的嘗試讓龍元素頗有點被玩壞了意思。
  • 石器時代《狂人龍圖騰》選擇攻略
    今天我們分析下,石器時代的金色暴擊攻擊普通圖騰和金色敏捷攻擊普通圖騰,哪個更適合狂人龍。 首先我們觀察兩種圖騰,兩者都提供1120 的攻擊,不同的是金色暴擊攻擊普通圖騰提供了28%的暴擊概率,而金色敏捷攻擊普通圖騰提供的是560的敏捷基礎值。
  • 《哥斯拉2》王者基多拉形象借鑑中國龍,難怪會這麼帥氣!
    他非常像龍,並且還有三個頭,一對肉翅還可以讓他在天空中翱翔,更讓人吃驚的是,他還能控制閃電和製造風暴,這種能力與別的怪獸比起來實在是強太多了,甚至在電影決戰中,要不是哥斯拉變成了紅蓮形態,還不一定打得過基多拉,因此他在電影中一甦醒就是以怪獸之王的姿態號召全球巨獸到他這裡來朝聖。
  • 從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區別說起,盤點那些鬼怪獸妖的中外差異
    古今中外那些關於鬼怪獸妖的傳說,中外一對比,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龍更像是神,西方龍的像怪獸,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中國龍和dragon聯繫在一起。中國龍涅槃這個詞原本是個佛教用語,表示一種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在這個成語裡面就是鳳凰浴火重生的意思。
  • 龍文化是中國的代表,日本也有龍文化,兩者內涵有何異同?
    中國龍和日本龍在歷史的不斷發展中,形象發生改變的同時,龍本身的內涵也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中國龍對佛教、基督教同樣秉持著融合的觀念,在龍的發展歷史上,曾經融合了來源於印度佛教的龍王信仰,中國人對其進行了整合加工,成功吸納創造了中國的龍王信仰。在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館,現存有據說是基督教傳入中國的第一文獻——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塊碑雙龍盤頂,贔屓身馱石碑。古人在畫龍的時候有「馬首蛇尾,三停九似」的要求,也就是說,在畫龍的時候,應該是馬的頭,蛇的尾巴。
  • 圖騰、巫術、禮儀,代表男性的鳳凰,為何成了龍的「附屬品」?
    一、 遠古圖騰和巫術禮儀中國對圖騰的崇拜要上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還不懂大自然的奧秘,於是將其看作為神靈的旨意,所謂龍、鳳,都是當時的「人心營構之相」。俗話說「龍鳳呈祥」,提起鳳凰總是與龍相對。最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最初是由蛇加上各種動物而形成的,這代表著以蛇圖騰為主古代華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它部落,並將它們的圖騰不斷融合到自身而形成所謂的龍。同時,鳳鳥也變成了中國另一個圖騰符號,成為東方集團頂禮膜拜的對象。
  • 2021年元旦: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日言飛龍,夜語圖騰
    不覺想起毛主席在1930年元旦寫的一首詞《如夢令 元旦》: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於是,筆者即興填詞一首:《如夢令 元旦》庚子新冠懸案,年末全球患難。天地佑神州,日月乾坤輪轉。元旦,元旦,華夏天星煥煥。
  • 安順出土龍化石,傳說中龍圖騰的真實身份或許就是它
    龍是否存在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龍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有特殊意義,它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圖騰,讓中華民族具有凝聚力。那麼它到底是傳說中的生物還是只是臆造之物呢?對於龍的描述有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是各種動物的特徵湊在一起。
  • 龍是否真的存在?專家在河南發現「第一真龍」,如今證據確鑿
    龍在中國那是十分有地位的,就連皇帝都稱自己是真龍天子,如今我們更是把自己作為龍的傳人,所以龍就顯得更加神秘,就連十二生肖當中都有龍的出現,讓人不得不更加好奇,龍代表了高貴和尊嚴,一直到現在都讓人好奇,這龍是不是真的存在呢,畢竟十二生肖當中十一個都是真實存在的,而龍卻一直都沒結果,很多史籍文獻當中都對龍有記載
  • 龍騰中國,古代玉龍中蘊藏的龍圖騰崇拜
    龍的觀念興起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時期。自古以來,水便是農耕社會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人認為龍有興雲布雨的功能,華夏文明崇龍敬龍的文化由此產生。 「C」形龍(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玉龍造型簡潔生動,因形似英文字母「C」,故稱「C」形龍。
  • 銅印史話‖古代四大神獸之龍圖騰藏書印 趙志丹傳統手工銅印鑑賞
    古代四大神獸之「龍圖騰·藏書印」中國銅印文獻博物館寶善堂銅印社◎秀容煙雨/禎泰銅印·趙志丹龍圖騰.藏書印,是指圖案與文字相結合的古典四神文化印章形式,四靈指古代神話傳說中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祥瑞生靈在古代,龍是皇權的象徵,又是祥瑞之物。《瑞應圖》云:「舜東巡狩,黃龍負圖,置舜前。」漢畫中出現的青龍,有的代表祥瑞,以示吉祥如意,有的是作為升仙乘駕的神物。尤其在漢代,龍既是一種瑞物,又可乘之升仙。古代神人多乘龍而行,如祝融乘兩龍,顓頊乘龍而至四海,黃帝乘龍而升天。龍在漢代五行觀念中又被視作代表東方的神獸。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展-線上展(七):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③
    高蹺龍(舞),顧名思義,腳踩高蹺,手舞蛟龍,其靈感來自漁民踩高蹺下海捕魚的場面。隨著歷史的演變,高蹺龍逐漸成為民間慶典,祭祀活動的一項傳統節目,有著約600多年的歷史。雷州高蹺龍曾獲得廣東省首屆非遺項目傳統舞蹈金獎,傳承獎。每年的元宵節前後,南門關萬人空巷,爭相觀看高蹺龍精彩絕倫的表演。目前,郭廣慶作為高蹺龍的省級非遺傳承人,年近八旬的他依然致力於高蹺龍的傳承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