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2021-01-11 紅小巖談古論今

中國人自古以「龍的傳人」自居。龍在華夏文明裡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真龍天子,龍顏大悅。龍即是君王,龍就是皇帝,打龍袍也就是打皇帝。

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地球上根本就不曾有過「龍」這種生物。龍的形象純屬虛構。

那麼,華夏龍圖騰的起源到底在哪裡呢?

長話短說,一言蔽之:龍的形象起源於大象的鼻子。

龍圖騰其實就是大象崇拜的一個變種,龍的軀幹就源自大象那能屈能伸,舒捲如遊龍的長長的鼻子。

大象在古代有一個別名:觟,又作「解廌」。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傳聞各異。古代先民們只能口口相傳,以聲借字,以聲作字。疊韻/haegae/,以「解廌」寫之。

梵語裡,龍和象是同一個字。

梵語方言gaja,義為「象」。也有梵語方言念作daga,或naga,其義既指「象」,亦指「龍」。

拉丁語把傳說中「龍」叫draco,到了英語裡叫dragon,顯然均借自東方古語,即梵語裡的daga,或naga。

太史公《史記五帝本紀》裡有一段對舜的面容的描寫,張守節《史記正義》注曰:

母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目,重童子,故日重華,字都君,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

瞧瞧,這分明是大象的樣子麼。

皇甫謐《帝王世紀》載:

帝嚳,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覺,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峻。【齒並】齒,有聖德。

所謂【齒並】齒,意即長牙,也就是大象的象牙。左齒右並,這個字打不出來。但意思還是和大象有關。

在《切韻》音系中,「峻」音私潤反,讀作/sycen-|/ ;

「舜」音施閏反,讀作/shycen-|/;

「辛」音思鄰反,讀作/sien-|/。

所有這些名字,帝嚳,高辛,祖辛,舜,峻,均指向同一個物體,就是大象。

象顏,就是龍顏。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帝舜氏,世有畜龍」,董父「擾畜龍,以服事帝舜」,等等。

傳說中大舜之世的擾畜龍,就是擾大象。龍與大象的這種關係,在藏傳佛教文化裡至今還有遺留有很多的印跡。

而中原文化卻早已無人知道在虞夏之時,龍與大象的關係了。

藏族文化和藏傳佛教裡的龍象合二為一的形象,在藏傳佛教的寺廟建築裡,隨處可見。

拉薩大昭寺金頂上金光璀璨的「象鼻龍」,正是把「象」演變成「龍」的形象,轉換過程中的一個慢鏡頭。

象鼻龍造型飛簷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從象鼻龍上我看到幾千年間漢藏融合的氛圍。

再比如,龍王潭是拉薩著名的園林建築。園內有一座佛塔,頂層為六角形圓木結構建築,頂四簷端伸入長木上各套有一個銅龍,龍頭、象鼻、雙角、張口伸舌脖下懸吊銅鈴。

還有,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薩迦派(花教)寺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康巴地區藏民朝拜的一個重要聖地。

塔公寺內的佛塔上,也有「象鼻龍」吐出的龍珠。 寺內還珍藏著元朝帝師八思巴法王在石頭上留下的足印。

就連印度神話故事也充滿著象演變成龍的種種印記。比如,摩羯,又稱摩伽羅,本是印度神話中水神的坐騎,所以有個魚的身體。有人說它是個「三不像」:象鼻,龍頭,魚身。

再比如,印度神話故事——埃洛拉浮雕中的龍象小灶,也時把象和龍混為一體。

這些應該就是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相關焦點

  • 華夏神龍起源與消失,或顯或隱,歷經千年直至人間無龍!
    文/曉夢閣主龍,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龍,代表神秘、力量、神聖。中國先人將龍作為華夏圖騰,視自己為龍的傳人。民間講究龍鳳呈祥,十二生肖中龍佔有一席。龍文化和傳說故事遍及華夏。暫不去討論龍是否真的存在?
  • 《山海經》:透過蛇、鳥圖騰看上古,華夏的起源到底是什麼?
    」圖騰。其他的所有圖騰都在這兩個主圖騰上進行分支或演化。所以我們的上古歷史(包括到了唐朝),基本都是圍繞持「青黃二蛇」、「使四鳥」這兩大圖騰的族群展開,當然包括同樣執華夏文明的古印度。持蛇其實除開「蛇」、「鳥」的圖騰外,華夏還有一個不得不忽略的圖騰,那就是——「魚」。
  • 作為華夏文明的圖騰,「龍」的傳說都有哪些?
    「龍」,在中國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作為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瑞獸,其從誕生的那刻起,就與華夏文明緊密相依,可以說「龍」是華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華夏文明的圖騰,「龍」在中國古代更是封建皇權的象徵,帝王都是以真龍天子自居。而到了現代,我們華夏民族也依然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可見「龍」在華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 中華魂-龍圖騰
    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中國的龍,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徵,它是華夏崇奉的圖騰神。
  • 上古神獸龍的起源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是《說文解字》中對龍的描述。古人說,龍是庇護人類的神獸,龍是皇權的象徵,龍是力量的標誌。讓我們一起看看,龍是怎樣的。龍的原型關於龍的原型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蛇、有人說是閃電、也有人認為是鱷魚…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學者聞一多探討龍的原型。支持「蛇演變說」,龍是由蛇為基礎原型變化來的,之後不久,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
  • 龍的傳說,起源與解析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龍是一種神力強大的神獸,變化無窮。龍的形象綜合了各種生物的特徵:鹿角、牛頭、驢嘴、蝦眼、象耳、魚鱗、人須、蛇腹、鳳足。有研究指,龍的形象是經過不斷發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戰爭和聯合。
  • 神龍文化:華夏民族的崇祖文化
    濮陽蚌龍距今6400年,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在「華夏第一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學者命名為「中國龍」,等等。這些龍文化的遺存從夏、商、周到漢唐、明清一脈相承,都是中華民族龍圖騰的源頭,在形態上可以說都是北京故宮裡各種龍形象的祖先。
  • 龍的傳人,你可知道龍是何時出現在中國的嗎?
    我們是龍的傳人的這種觀念,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任何人刻意的去告訴我們。可是作為龍的傳人,你知道龍是何時出現在中華大地的嗎?十二生肖中唯有龍是種神獸,在我們已知的世界中它似乎不存在,因此我們對龍很熟悉卻也很陌生。關於龍的起源,讓我們通過神話故事和歷史記載去探究它的奧秘。
  • 端午節的起源與傳說
    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仲夏節、浴蘭節、天中節、女兒節、地臘、詩人節等,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的豐富、起源的紛紜。除漢族外,還有滿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畲族、錫伯族、朝鮮族等28個民族慶祝這個節日。我國的端午節很早就傳入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這些國家至今還在歡度端午佳節。
  • 中國古代龍的起源與演變,龍文化對越南影響有多大?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生物,傳說龍生活在天上,掌握著行雲布雨,它是中國最神秘的生物之一,作為十二生肖的龍,同時又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代表著權力和祥瑞。封建社會中,龍不斷出現在皇帝的服飾中,龍文化不斷的深入人心。龍文化也影響著東亞各國,最終形成一個龍文化圈。
  • 龍騰中國,古代玉龍中蘊藏的龍圖騰崇拜
    龍的觀念興起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時期。自古以來,水便是農耕社會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人認為龍有興雲布雨的功能,華夏文明崇龍敬龍的文化由此產生。 「C」形龍(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玉龍造型簡潔生動,因形似英文字母「C」,故稱「C」形龍。
  • 是圖騰崇拜,更是太牢祭禮,最終回歸美食:羊在華夏文明中的嬗變
    回望五千年華夏文明,羊在人類的社會架構中始終有著獨特的地位,在以農耕為主的中原文明,羊固然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對於遊牧文明而言,羊更是其經濟架構中的主體。從早期的圖騰崇拜,到今天走入千家萬戶的美食,羊在給我們提供蛋白質的同時,也衍生了悠久燦爛的羊文化。
  • 麒麟這一傳說中的瑞獸和龍、鳳形象的起源有何不同?
    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傳說中它有獅子似的頭顱、鹿麂一樣的角、麋一樣的身體、駿馬似的四蹄、渾身披滿龍一樣的麟甲,總之是一幅四不像的模樣,雄獸稱「麒」、雌獸稱「麟」,「麒麟」和「鳳凰」一樣,是雌雄並稱而成。
  • 圖騰、巫術、禮儀,代表男性的鳳凰,為何成了龍的「附屬品」?
    一、 遠古圖騰和巫術禮儀中國對圖騰的崇拜要上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還不懂大自然的奧秘,於是將其看作為神靈的旨意,所謂龍、鳳,都是當時的「人心營構之相」。俗話說「龍鳳呈祥」,提起鳳凰總是與龍相對。最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最初是由蛇加上各種動物而形成的,這代表著以蛇圖騰為主古代華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它部落,並將它們的圖騰不斷融合到自身而形成所謂的龍。同時,鳳鳥也變成了中國另一個圖騰符號,成為東方集團頂禮膜拜的對象。
  • 龍的起源是什麼?中國龍和外國龍有什麼不同?外國人怎麼看中國龍
    龍的起源是什麼?龍是傳說中的生物,也是咱們中國人的圖騰和信仰,我們也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龍起源於哪裡呢?這個啊,要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候人類還是原始人,為了能活下去,每天都要面對大自然中的飛禽猛獸,比如獅子、鷹、蛇等等。
  • 上古三大神龍傳說,青龍排第三,第一曾經為人類圖騰,不敗神話!
    上古三大神龍傳說,青龍僅排第三,第一曾經為人類圖騰,不敗神話!在上古的神話傳說中,龍始終是人類追隨的對象,它是一種精神的信仰。更是一種神力的表現。在很早以前就有關於龍的神話傳說,關於它的形態大多是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是一種神靈,它掌管著天地的雨水。有的刻著兩條龍互相纏繞,龍頭呈V字型,並且嘴裡吐著水花。龍的形象也在先秦各代得以長足發展,由雜多而整合,由粗簡而趨美。龍是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特徵是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生物。後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今天給大家介紹三種華夏歷史上的三大神龍,看看它們的神秘之處。
  • 解密狼圖騰的真正由來
    而且對於盤瓠和盤古來說,廣義上講,二者都是開闢一個種族的始祖,只不過盤瓠的神話多出自與少數民族,而盤古的神話是華夏神話的代表。在《山海經大荒北經》有記載:有人名犬戎。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
  • 一姓一講,姓氏起源及圖騰釋義:王姓
    得姓始祖:太子晉郡望堂號:太原郡、琅琊郡等【釋義】王姓圖騰是一個酋長戴著一頂王冠,象徵至高無上的權利。圖騰的中間是指天齊,代表是天地的中央。圖騰的左右是兩個圓,代表了太陽的運行軌跡是東升西落。王的三劃,是指天地人,是古代君主的稱號,有王權之意。
  • 人類祖先伏羲和女媧都是蛇,後代的華夏族群為何叫做「龍的傳人」
    這就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龍」。人們將中華文化稱為「龍的文化」,將中華兒女稱為「龍的傳人」,可見「龍」在中華文化的影響深遠。在神州遼闊的大地上,處處都是龍的崇拜。專家和學者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考證,初步揭開了中華民族龍的崇拜之謎:龍是古老的炎黃子孫的「圖騰」。「圖騰」是印地安語toten的音譯,意為「他的親族」。原始人認為,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有著親族關係。這種動物或植物被該氏族視作象徵或保護者,這就是圖騰。
  • 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看看你的姓氏圖騰長啥樣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一頭雙身龍)為圖騰。 所以湯是以龍為扶桑木和大海的代表,推動太陽的升起,以此為圖騰組合。 羲和十子受封湯谷得姓,又傳商湯裔以湯為姓。 始祖: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