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考研各院校複試分數線已陸續公布,21考研的你複習到哪裡了呢,準備好如何打贏這場戰役了麼?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二戰成功上岸的考研er,
摘要:20考研各院校複試分數線已陸續公布,21考研的你複習到哪裡了呢,準備好如何打贏這場戰役了麼?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二戰成功上岸的考研er,了解他是怎樣複習的,希望給21考研er些許幫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先說一下本人情況:
一戰上海地區某高校經管類學碩,總分352。政治67,英語一76,數學三117,專業課92。
二戰中部地區某高校經管類專碩,總分411。政治77,英語二79,數學三123,專業課132。
相比較於一戰,二戰的分數提高了59分,近60分!我自己覺得,分數顯著提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在於多學了一年,而是在於我發現了取得高分的三大秘密。
這三個秘密是我用了一年的時間,花了很大的代價自己總結出來的,下面我按照重要程度進行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不重蹈我當年的覆轍。
►擇校的重要程度超乎你想像
我覺得從本質上說,你能不能考得上,取決於你的選擇是否正確。
我本科自我感覺還算比較自律,拿過一等獎學金,四六級也是一次性過,雖然不算很頂尖,但也不差。因為我一戰時選取學校不恰當,導致了我無論後來如何努力,一戰註定失敗的結局。
具體的故事我就不說了(話說哪個考研人沒有故事呢hhh),我想就如何選取一個自己可以考得上的學校(專業)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我認為,在你下定決心考某個學校之前,你必須對這個學校的以下三個指標有所了解:
①這個學校(專業)的報錄比。
強烈建議大家看一下這個數據,並且,不要僅局限於知道這個數字,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這個數字在「同行」裡是個什麼水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這個專業競爭激不激烈,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和一些小道消息來判斷激烈程度,這樣的判斷是沒有理論依據的判斷。
以我自己為例,我一戰時選取的那個專業,報錄比超70:1,可是我自己當時還沒什麼概念,沒有進行橫向對比,不知道它在考研界裡處於什麼水平,可是一戰失敗後我自己查了一下,事實上這是一個超高的報錄比了(相比之下,我二戰選取那個專業的報錄比僅為10:1)。
②這個學校(專業)的招生人數。
招生人數建議大家選多的不選少的,因為人數少的專業容錯率很低,稍微犯一下錯就涼涼了。我一戰時的那個專業只招七八個人,後來聽說錄取名單上還有不少人是二戰的(TAT...)。我覺得與其100:3,倒不如選擇1000:30。
③專業課是否壓分。
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選擇專業課不壓分的學校。判斷方法就是找出這個專業前幾年錄取的師兄師姐的名單,看一下普遍的專業課成績,自己心裡就有點數了。這樣萬一到時候一志願沒考上,還能憑這個學校的專業課給分比其他學校高找回一點優勢,調劑的時候會方便一點。
但是這只是一個補充指標,如果前面兩個指標自己都認為很合適,並且這個學校自己也很喜歡的話,那這一點不滿足也沒有關係,這只是在為調劑做準備,要是能一志願上的話我想沒有人喜歡調劑。所以這一點僅作為補充,大家看看就好了。
當你對一個學校的以上三方面的信息都有所了解之後,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才能更客觀地評價自己能不能考得上這個學校(如果不能的話,就得換學校了),而不是僅靠自己的主觀感覺來做判斷——在擇校上,感覺會騙人,但數字不會。
►專業課的重要程度略高於數學
這一點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同學校不同專業會有不一樣的情況,未必完全適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我做出這一點判斷的依據,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我做出這一點判斷的依據是:相比較於數學來說,專業課更好把握——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肯努力,再加上複習方向正確,專業課是不會讓你「心碎」的!
然而數學就不一樣,有時候你會做就是會做,不會做就是不會做,數學這門科目需要悟性和靈感,可是偏偏這些又都是虛無縹緲、難以靠人力左右的東西。我覺得在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先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給自己樹立一些信心。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專業課學習方法。我的專業課考試內容中有好些是需要背誦的,我覺得在背誦這一塊同學們遇到最多的問題是——這個要不要背?這個問題在我兩年的備考之路上都出現過。
我的解決辦法是:參照真題——真題中出現過的我先背(當然,這建立在你對整個專業課考試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的基礎之上),這樣可以保證你的每一分力氣都花在了最應該花的地方,不會跑偏。
也就是說,在所有的背誦資料中,真題的背誦優先級是最高的,優先背真題。如果你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想背,這樣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該背的你沒背,不該背的你背了,會考的你背得結結巴巴,不會考的你背得滾瓜爛熟,完全努力錯了方向。
►數學是需要背誦的一門學科
「背誦」是我一戰和二戰取得還算不錯的數學成績的最有力武器。
其實我大學之前數學成績一直不好,高考那年滿分150分的數學試卷我只考了82分(太慘了TAT...),後來在一戰時有幸遇到了高人指點,告訴了我一個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下面我也把這個方法介紹給你們。
我把考研階段的數學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基礎階段、強化階段和衝刺階段,這三個階段要做的事情不一樣,這一點和其他同學沒差,但是我和其他同學的區別或許在于衡量自己能否由基礎階段進入強化階段的標準不一樣,大多數同學是以時間標準來判斷自己能否進入下一階段的。
例如:要到暑假了,我該進入強化階段了(我感覺好多同學都是這樣),但是這個方法的標準是看自己能不能把基礎階段學到的東西背給其他人聽,這是一個真正動腦(千萬不要只動筆不動腦)的過程。
什麼是極限、什麼是導數、八個泰勒公式、求導公式、積分公式……只有把這些都背下來,做到做題時不用翻書找基本定義和基本公式,才算合格,才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我的數學學習方法大概就是這樣,但是每個同學自身情況不同,自己靈活運用即可。
然後我還想補充一點,在每個同學從小學到大學的求學過程中,總有一些人看起來好像不用怎麼花時間在數學上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我不知道這些同學是怎麼學的,或許他們天生在數學上就很有悟性,但是我覺得我和他們不一樣,可能這種腳踏實地一點一點慢慢積累的方法比較適合我,只是過程痛苦一點罷了。
最後,感謝大家可以耐心看到最後,我現在真的很想用「祝大家考研順利」來結尾,但是事實上,在考上研的同學中,沒有一位同學的考研之路是順暢的、一帆風順的。
我希望你們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堅持一會,多忍耐一會;同時,要充分開動你們的小腦筋解決困難,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