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352,二戰411,提高近60分的秘密是什麼?

2020-12-18 考研幫(kaoyan.com)

摘要:20考研各院校複試分數線已陸續公布,21考研的你複習到哪裡了呢,準備好如何打贏這場戰役了麼?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二戰成功上岸的考研er,

  摘要:20考研各院校複試分數線已陸續公布,21考研的你複習到哪裡了呢,準備好如何打贏這場戰役了麼?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二戰成功上岸的考研er,了解他是怎樣複習的,希望給21考研er些許幫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先說一下本人情況:

  一戰上海地區某高校經管類學碩,總分352。政治67,英語一76,數學三117,專業課92。

  二戰中部地區某高校經管類專碩,總分411。政治77,英語二79,數學三123,專業課132。

  相比較於一戰,二戰的分數提高了59分,近60分!我自己覺得,分數顯著提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在於多學了一年,而是在於我發現了取得高分的三大秘密。

  這三個秘密是我用了一年的時間,花了很大的代價自己總結出來的,下面我按照重要程度進行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不重蹈我當年的覆轍。

  ►擇校的重要程度超乎你想像

  我覺得從本質上說,你能不能考得上,取決於你的選擇是否正確。

  我本科自我感覺還算比較自律,拿過一等獎學金,四六級也是一次性過,雖然不算很頂尖,但也不差。因為我一戰時選取學校不恰當,導致了我無論後來如何努力,一戰註定失敗的結局。

  具體的故事我就不說了(話說哪個考研人沒有故事呢hhh),我想就如何選取一個自己可以考得上的學校(專業)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我認為,在你下定決心考某個學校之前,你必須對這個學校的以下三個指標有所了解:

  ①這個學校(專業)的報錄比。

  強烈建議大家看一下這個數據,並且,不要僅局限於知道這個數字,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這個數字在「同行」裡是個什麼水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這個專業競爭激不激烈,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和一些小道消息來判斷激烈程度,這樣的判斷是沒有理論依據的判斷。

  以我自己為例,我一戰時選取的那個專業,報錄比超70:1,可是我自己當時還沒什麼概念,沒有進行橫向對比,不知道它在考研界裡處於什麼水平,可是一戰失敗後我自己查了一下,事實上這是一個超高的報錄比了(相比之下,我二戰選取那個專業的報錄比僅為10:1)。

  ②這個學校(專業)的招生人數。

  招生人數建議大家選多的不選少的,因為人數少的專業容錯率很低,稍微犯一下錯就涼涼了。我一戰時的那個專業只招七八個人,後來聽說錄取名單上還有不少人是二戰的(TAT...)。我覺得與其100:3,倒不如選擇1000:30。

  ③專業課是否壓分。

  如果可以的話,儘量選擇專業課不壓分的學校。判斷方法就是找出這個專業前幾年錄取的師兄師姐的名單,看一下普遍的專業課成績,自己心裡就有點數了。這樣萬一到時候一志願沒考上,還能憑這個學校的專業課給分比其他學校高找回一點優勢,調劑的時候會方便一點。

  但是這只是一個補充指標,如果前面兩個指標自己都認為很合適,並且這個學校自己也很喜歡的話,那這一點不滿足也沒有關係,這只是在為調劑做準備,要是能一志願上的話我想沒有人喜歡調劑。所以這一點僅作為補充,大家看看就好了。

  當你對一個學校的以上三方面的信息都有所了解之後,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才能更客觀地評價自己能不能考得上這個學校(如果不能的話,就得換學校了),而不是僅靠自己的主觀感覺來做判斷——在擇校上,感覺會騙人,但數字不會。

  ►專業課的重要程度略高於數學

  這一點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同學校不同專業會有不一樣的情況,未必完全適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我做出這一點判斷的依據,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我做出這一點判斷的依據是:相比較於數學來說,專業課更好把握——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肯努力,再加上複習方向正確,專業課是不會讓你「心碎」的!

  然而數學就不一樣,有時候你會做就是會做,不會做就是不會做,數學這門科目需要悟性和靈感,可是偏偏這些又都是虛無縹緲、難以靠人力左右的東西。我覺得在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先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給自己樹立一些信心。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專業課學習方法。我的專業課考試內容中有好些是需要背誦的,我覺得在背誦這一塊同學們遇到最多的問題是——這個要不要背?這個問題在我兩年的備考之路上都出現過。

  我的解決辦法是:參照真題——真題中出現過的我先背(當然,這建立在你對整個專業課考試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的基礎之上),這樣可以保證你的每一分力氣都花在了最應該花的地方,不會跑偏。

  也就是說,在所有的背誦資料中,真題的背誦優先級是最高的,優先背真題。如果你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想背,這樣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該背的你沒背,不該背的你背了,會考的你背得結結巴巴,不會考的你背得滾瓜爛熟,完全努力錯了方向。

  ►數學是需要背誦的一門學科

  「背誦」是我一戰和二戰取得還算不錯的數學成績的最有力武器。

  其實我大學之前數學成績一直不好,高考那年滿分150分的數學試卷我只考了82分(太慘了TAT...),後來在一戰時有幸遇到了高人指點,告訴了我一個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下面我也把這個方法介紹給你們。

  我把考研階段的數學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基礎階段、強化階段和衝刺階段,這三個階段要做的事情不一樣,這一點和其他同學沒差,但是我和其他同學的區別或許在于衡量自己能否由基礎階段進入強化階段的標準不一樣,大多數同學是以時間標準來判斷自己能否進入下一階段的。

  例如:要到暑假了,我該進入強化階段了(我感覺好多同學都是這樣),但是這個方法的標準是看自己能不能把基礎階段學到的東西背給其他人聽,這是一個真正動腦(千萬不要只動筆不動腦)的過程。

  什麼是極限、什麼是導數、八個泰勒公式、求導公式、積分公式……只有把這些都背下來,做到做題時不用翻書找基本定義和基本公式,才算合格,才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我的數學學習方法大概就是這樣,但是每個同學自身情況不同,自己靈活運用即可。

  然後我還想補充一點,在每個同學從小學到大學的求學過程中,總有一些人看起來好像不用怎麼花時間在數學上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我不知道這些同學是怎麼學的,或許他們天生在數學上就很有悟性,但是我覺得我和他們不一樣,可能這種腳踏實地一點一點慢慢積累的方法比較適合我,只是過程痛苦一點罷了。

  最後,感謝大家可以耐心看到最後,我現在真的很想用「祝大家考研順利」來結尾,但是事實上,在考上研的同學中,沒有一位同學的考研之路是順暢的、一帆風順的。

  我希望你們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堅持一會,多忍耐一會;同時,要充分開動你們的小腦筋解決困難,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相關焦點

  • 最高累計擊落352架!為何二戰的王牌飛行員,全來自德國和日本?
    一戰勝利後的法國,更是驕傲無比,他們甚至濫用了「王牌」一詞,只要是厲害的東西都會冠以「王牌」之名,甚至一些歌手、明星都紛紛成為了「王牌」,從1920年代,「王牌」一詞傳遍了全世界,也被各國所廣泛接受。但事實上,真正給世人以「王牌飛行員」概念的,最早應該是一戰時期德國的「紅男爵」,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馮·裡希特霍芬男爵,曾經駕駛戰鬥機擊落80架敵方戰機。到了二戰時期,德國飛行員們仿佛開了掛一般,德國的王牌飛行員和盟軍的相比,戰績簡直誇張的離譜。
  • 是什麼讓一戰、二戰間隔21年,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除了資本主義國家還有社會主義國家參與,是什麼原因讓兩次大戰間隔僅僅21年,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1、 一戰二戰各國的走向一戰前夕,德國崛起,跟歐洲通過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建立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列強爭奪利益,於是使得本就不和的列強們的矛盾增添了一把薪火。
  • 法國戰爭紀錄片《一戰啟示錄》,豆瓣9.5分,慘烈程度超過二戰
    法國戰爭紀錄片《一戰啟示錄》,豆瓣9.5分,慘烈程度超過二戰在上個世紀初,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其 法國戰爭紀錄片《一戰啟示錄》,豆瓣9.5分,慘烈程度超過二戰及其對整個歐洲的破壞,甚至超過了我們熟知的二戰。但如果你穿越回1914前夕,你會發現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安詳:兩次工業革命的成功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富。無數美妙的藝術作品誕生,科學繁榮。
  • 為什麼一戰比二戰更殘酷,更慘烈?
    二戰的高峰時期,世界上有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戰火,近20億人口在戰爭中受到傷害和波及,佔全世界人口數量的80%,戰場遍布歐、亞、非、美和大洋洲,戰線橫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為什麼二戰的傷亡如此慘重,在許多人的眼中,反而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評為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人類發明了更多殺傷力更強的先進武器和技術裝備,二戰的雙方交戰狀況比一戰時期更加激烈。
  • 二戰時,美軍一戰的統帥潘興在幹什麼?
    李三萬摘要:潘興將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的歐洲遠徵軍最高統帥,那麼在二戰時,這位美軍的老將又在幹什麼?怎麼幾乎沒有他的一點消息?潘興將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的歐洲遠徵軍最高統帥,那麼在二戰時,這位美軍的老將又在幹什麼?怎麼幾乎沒有他的一點消息?
  • 來看一戰二戰的詭異照片
    一戰、二戰,兩次世界大戰使得成千上萬士兵超越了人類的忍耐極限,威力巨大的遠程武器,完全剝奪了人類的英雄主義、勇氣甚至軍事技能,每次戰役中,炮兵武器能造成士兵60%的傷亡。
  • 濟寧嘉祥一中分數線457分,在濟寧什麼水平?
    嘉祥一中已經下發了2020年中考錄取分數線,統招生錄取分數線較比去年來說上漲了17分,特長生分數線較去年來說有漲有跌。具體來看,嘉祥一中統招生錄取分數線為457分,器樂分數線為417分,聲樂分數線為378分,舞蹈分數線為414分,體育專項分數線為391分,普通體育生分數線為392分,美術分數線為411分,書法分數線為430分。濟寧經濟開發區分數線為414分。
  • 1945年8月18日二戰最後一戰千島群島戰役日軍一戰被俘虜六萬
    其炮塔加大化為了後來日本三式坦克安裝75毫米38.5倍徑野戰炮打下了基礎,乘員比97式坦克增加了一名副炮手,使得日本新型的一式47毫米49倍徑炮的射速提高一倍左右,一式坦克車長終於不用去充當裝彈手,可以全神貫注的指揮戰鬥了,這一乘員上的變動,使得日本戰車聯隊專業性有了本質的提高。
  • 二戰時,日本拒不投降,翻譯官的一個失誤,讓60萬日本人成陪葬品
    中文,英語,日語是三個國家不同語言體系,雖然日本的文字是來自中國,但是近千年的變化,日本當中的一些漢字跟中文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這種文化差異,讓日本在二戰時喪生了60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戰爭,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9000餘萬人傷亡,二戰的最後一戰便是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
  • 用野戰炮改高射炮,法國75毫米高射炮,從一戰用到二戰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各國部隊都開始積極尋找對空防禦武器,除了將機槍用來對空掃射之外,一些彈道較為平直的加農炮也被用於防空,法國M1897式野戰炮就被改成防空炮實用,並一直使用到二戰。更重要的是作為法國的新式火炮,一戰時期法國已經有現成的生產線,和大量的現成火炮,足以支持大規模改裝。
  • 「一戰打基礎,二戰985,三戰清北復」?考研人到底該不該二戰?
    也有人曾經很迷茫,私信留言問蘭天到底應不應該二戰。蘭天從來不會直接很明確地回復,因為每個人的追求,境遇甚至目標理想都不同,沒有人可以給你提出最適合你的建議。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從你問問題的那一刻,對於二戰考研,你的內心是已經動搖了的。就像很多考研人說的「一戰打基礎,二戰985,三戰清北復」。但是最後能一路堅持到實現自己目標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 一戰985,不行來個二戰,你怎麼看
    大不了來個二戰。對此你有何見解呢?1來個二戰,三戰理論上是沒有障礙的。但是事實會是什麼樣的?你想過嗎?二戰與一戰的主要區別有哪些了?二戰或許是你明年再次考研或者工作後考研。你畢業之後再考研,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規劃。
  • 一戰用氣球來偵察,二戰已經有了雷達,為何還在使用氣球?
    因為在空軍剛剛登上戰爭舞臺的一戰時期,壓根就沒有什麼飛機能達到空艇那樣的飛行高度。除此以外,在一戰期間還廣泛應用著一種比飛艇要小很多的氣球,使用方式就跟熱氣球差不多。可是在一些軍艦以及陸地部隊中,卻依舊存在不少使用氣球的現象,使用方法也跟一戰期間的使用方法類似,區別就是普遍沒有「吊籃」,反而比一戰時期更像「裝飾物」。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氣球在二戰時期的作用很簡單,就是為了「防空」。
  • 照片不說謊,來看真實的一戰二戰
    一戰、二戰,兩次世界大戰使得成千上萬士兵超越了人類的忍耐極限,威力巨大的遠程武器,完全剝奪了人類的英雄主義、勇氣甚至軍事技能,每次戰役中,炮兵武器能造成士兵60%的傷亡。索姆河戰役被稱為一戰的「絞肉機戰役」,其殘酷程度今人無法想像。英法聯軍和德軍的總傷亡人數達到了130萬!在德軍的大炮、機槍和鐵絲網下,英國士兵的第一天衝鋒,就付出了近6萬人的傷亡,其中19240人陣亡。
  • 時代變了大人:一戰讓德國哭爹喊娘的霰彈槍,二戰卻默默無聞
    一戰的諷刺漫畫。霰彈槍的有效射程還是太近了,最多只能在20米內保證精度,所以只適合在狹窄的塹壕中作為防衛使用。而且霰彈槍容彈量太少,再裝填速度太慢。而二戰基本上都是大規模的運動戰,塹壕戰那一套早就被淘汰了。步兵以鬆散陣型不斷地像敵人發起衝擊,有時則需要伴隨坦克裝甲車作戰。
  • 一戰期間,美軍子彈都是白銅頭,是什麼刺激到美國人,讓他們換成了鋼...
    最初的.30-60彈分M1903和M1906兩款,前者為圓頭彈,後來為尖頭彈,且彈頭材質均為白銅。後來到了1926年,.30-60的彈頭材質換成了黃銅,二戰爆發後彈頭又分出了兩個分支,一種是M1937鋼彈頭,另一種是M1938黃銅頭,延續了M1926的設計。 那麼問題就來了,從白銅頭到黃銅頭,再到銅彈頭,可以發現.30-60彈的彈頭材料一直在變化,是什麼刺激到了美國人,讓他們不斷更換彈頭材料呢?
  • 一戰賺了兩萬平方公裡,二戰又丟了八千,義大利的領土野望
    但是,英法在外交上「連橫」成功,1915年義大利與協約三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籤署了秘密協定,即著名的《1915年倫敦條約》,協約國以領土許諾義大利,換取其入夥。此協議保持秘密,但十月革命之後,俄羅斯報章消息報把它公開。在義大利人長期的鼓吹下,部分義大利裔的奧匈帝國公民加入義大利軍隊,跟奧匈帝國戰鬥,以解放其領土。最終,義大利站隊正確,協約國打贏了。
  • 二戰德軍空戰王牌,不到3年擊落352架敵機,戰敗在蘇聯挖煤十年
    在二戰的納粹德軍中,相比陸軍和海軍的潛艇,幾乎很少提及空軍,然而很多的空戰記錄都是納粹的飛行員所創造並保持到現在的。埃裡希·哈特曼作為德軍空戰王牌,有著一張稚嫩的娃娃臉,可他在不到三年的戰爭中,擊落了敵機352架。 哈特曼在幼年時期,就被他的母親訓練。在1942年10月,進入到了第52戰鬥機聯隊,開赴東線的蘇德戰場。10月14日,哈特曼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1次飛行任務。
  • 世界公認的二戰5大王牌飛行員:圖2擊落352架飛機,圖4女兵的驕傲
    德軍埃裡希·阿爾弗雷德·哈特曼,出生於1922年,1941年正式加入德軍第五十二戰鬥機聯隊,其駕駛的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在戰鬥中總結出一套完全不同的飛行方案,採用「觀察-判斷-攻擊-脫離或暫停攻擊」戰術,總共參戰800多次,共擊落敵機352
  • 德式頭盔從一戰到二戰的演變,從醜陋無比到永恆的經典!
    2021-01-01 14:37:30 來源: 萌爆笑 舉報   從一戰到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