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投資人和創業者應該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2021-01-12 36kr

編者按:本文為投稿,作者張野,青山資本創始人。案例:HIGO、花點時間、Fiil耳機、無界空間、悟空保等。項目投遞:BP@hwazing.com。

進入到2016年,青山資本陸續投了一些天使輪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泛娛樂+,以及消費升級領域。這兩大領域,也是青山資本今年的投資重點。

由於要做的投後事情很多,投資經理也有對項目的反饋,我最近在思考一個看起來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到底應該是怎樣一種關係?

過往這個話題有很多人談過,但讀下來總有表面和諧,實質依舊是「甲乙方」的感覺。事易時移,如今的創業難度、創業者和投資人群體構成,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創與投的關係,早就應該換一個角度看了!

古猶太哲人萊維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想幫助一個人脫離淤泥,不要以為站在頂端,伸出援助之手就夠了。你應該善始善終,親身到淤泥裡去,然後用一雙有力的手抓住他,這樣,你和他都將重新從淤泥中獲得了新生。"

對於創業者而言,早期投資人絕非站在頂端指指點點就夠了,有時候,你隔空的無效指點,創業者還不得不騰出時間來「聆聽「,對創業者來說,那真是相當痛苦的體驗。那麼,最爽的創和投的關係是怎樣的?我有四招:投人不疑、並駕齊驅、減少噪音、長期投資。

第一招:【投人不疑】

一旦決定了投資,就要對這個創業者深信不疑。

口頭說相信一個人容易,但做到心裡真正相信很難。在我看來,投資人的內心要非常堅定。一經投出,絕不生疑,堅信TA就是這個品類裡最後的贏家。

這就像結婚戀愛。結婚之前的兩人,多半處在戀愛的甜蜜期裡,我們會多看到對方的好,很容易忽略對方的缺點。早期投資在投資之前,我們會看到這個創始人的潛力,看到這個創始人諸如聰明、韌性或者執著之類的閃光點。

而投資之後,一旦項目進入推進流程,也可能會發現這個創業者的有些Sense可能不夠,投資人在一旁看著,感覺不對的時候會替創業干著急,甚至會出現對創業者本身能力的懷疑。而這樣的懷疑,恰恰可能會是一些矛盾的開始。

要想投人不疑,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一個現實:所有的早期創業項目都是千瘡百孔的。說不投一個項目,可以列出一萬個理由,但是一旦決定了投資,就要對這個創業者深信不疑。過去數萬年的人類發展史,都是因為簡單相信和相互認知,才使得陌生人變的熟悉,發生有效合作。如果投資人跟創業者才溝通三個回合,就喪失了信心,開始尋找替代方案,這樣的項目,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好的。

第二招:【並駕齊驅】

不要站在遠處指手畫腳,而是站在創業者的角度合夥創業

伴隨著一個投資項目的close之後,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係或多或少地會變得微妙。作為項目的掌舵人,創業者有自己的切口和推進節奏,但投資人也有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所以,過往很多投資人都在講「只幫忙,不添亂」,然而,話好講,事難做。「只幫忙,不添亂」的尺度該如何把控?這是很多投資人,尤其是年輕的投資經理非常頭疼的問題。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很多投資人的意見多半在創業者的眼裡,就變成投資人指手畫腳,幹涉項目的進度。

如何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的發生?

我的建議是,在項目投資後,投資經理可以把自己的角度稍微調整下,把自己想像成創業公司的一員,甚至是想像成自己一個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和創業者一起,想像這時候應該做些什麼,甚至和他一起辦公,一起外出跑跑現場。當投資人自己有切實的感受,接地氣之後,未來提的意見和建議會更中肯,給到的資源才能真正雪中送炭。

所以,投資人應該是創業者的聯合創始人,一定不是甲方。

第三招:【減少噪音】

在創業者的信息採集系統裡,投資人的聲音是比較重要的一種聲音。不管投資人說了什麼,創業者都會試圖聽到並且反饋。因此,為了防止出現不必要的信息幹擾,投資人的信息輸出就要儘量簡練、完整、重要和有效。投資人儘量減少無效的信息輸出,對於行業內的「八卦「、」趣事「」知識「」方法論「等儘量在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後再傳達給創業者,尊重創業者自己的節奏,不要在過程中時不時的打亂、點評、指摘。消除這種噪音,可以讓創業者更專注的俯身在自己的事情上。

第四招:【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真正把創業者當做心靈上的family member。

很多投資機構都喜歡將自己的投後公司組群,冠以XX兄弟會,XX幫,XX派的名字,我們也不例外,我們「青山家」的活動也在組織中。為什麼叫「家」?我想了很久。因為,投資和創業的關係,有時候得像你跟自己的家人。說不拋棄不放棄也好,休戚與共也好,感同身受也好,如果投資跟創業的感覺,能找到跟家庭成員之間的那種感情和狀態,這個關係基本就成功了。

一般來講,被投資人選定的創業者無論是他個人還是所做的項目都有很大潛力,即使是創業者是草根狀態起步,一無所有起步,只要能找到這種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關係,所謂「相識於微時」。一路創業,一路成長,即使一個項目失敗了,但是只要這個創業者還有創業的心和韌勁,總有一天會有所成就。

過去幾年湧現出來的很多獨角獸企業,都是創業者幾經探索後發力的明星項目,如果仔細觀察後發現,都有早期投資者不離不棄的身影。反過來,對投資人最可怕的是,之前一路投資,但最後唯一做成的事情你沒投。

以上四招,是我們在做早期投資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下來的方法,希望可以跟各位創業者、投資人再探討。

相關焦點

  • 搶票| 青山資本張野將出席【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 分享《中國的...
    點擊報名參會>>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先生確認出席12月23日在上海靜安瑞吉酒店(上海靜安區北京西路1008號)舉辦的【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國的天使投資消亡了嗎?》。張野簡介:張野,青山資本創始人,中國新生代投資人代表,專注於消費、TMT領域。過去幾年他領導一支具有突破和創新能力的團隊,將青山資本建設成為中國成長最快的天使投資機構。
  • 青山資本張野:夾縫中的天使投資機構
    中證網訊(記者 李惠敏)近日,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兩年VC、PE市場開啟全面回調,疊加疫情影響,不確定性增加,由於天使投資存在退出時間長等風險,生存進一步變難。  張野表示,過去五年中,天使投資的投資數量持續減少,從2016年的7000多個案例到2020年的1000多個,交易金額一併處於歷史最低點;與此同時,天使投資機構新成立數量持續下降,2020年的數據為零。具體從投資來看,早期投資比例進一步下降,投資階段出現明顯後移,2015年至2020年,種子輪和天使輪的投資事件數量在所有輪次總數量的佔比逐年下滑,A輪至C輪的投資比重則有所增加。
  • 青山資本張野:中國品牌,萬事俱備?
    (青山資本創始人 張野)對於一直專注在消費領域早期投資的我們來說,前幾年還是比較孤獨的,市場對消費並不是特別關注。而這兩年,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開始向消費領域傾斜,也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創業者進入到這個領域創業,給中國的消費市場增加了很多活力。
  • 青山資本張野:迎接新時代變化,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值此新春之際,我謹代表青山資本全體員工,向所有為夢想奮鬥在創業徵程的企業家,所有關心和支持創投行業發展的各界友人,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祝大家新春快樂!  2019年被稱為創投圈最寒冷的一年,但也是青山資本投資提速的一年,我們投資了多個優質的高成長項目,也遇到了很多在各個領域優秀的創業者。
  • 「少數派」青山張野丨億歐專訪
    不管是選辦公室還是要不要門禁這樣的小事,青山都完全站在創業者的角度考慮。獨立思考和優秀的創業者打交道,張野常常需要犧牲自己。2013年末張野看中了一個項目——一個PC遊戲社區,約創始人見面的時候,對方提議在創業公司所在的海口見面。
  • 青山資本張野:品牌最大的紅利將是審美紅利
    在創業邦舉辦的2020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峰會暨2020創業邦年會上,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做了主題為《中國品牌,萬事俱備?》的演講,他認為,未來十年最大的時代紅利是審美紅利,相信審美的力量。「商業上的術,能幫助我們做一個快企業,甚至是大企業;審美上的術,會幫助我們做一個讓人尊重的企業,長久的企業。」
  • 沈南鵬:一個好的投資人和創業者是什麼樣?
    一個好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都需要具備那幾種特徵?本文復盤了沈南鵬先生對投資和創業的總結,以及對創業精神的理解,讓我們更全面的認知。而不是短期的套利的想法,這點風險投資公司確實和之前的私募股權有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智能時代有很多企業會走過非常長的發展階段,這當中需要有耐心的、抱著長遠觀點的投資人和創業者一起走過。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面,追求利潤不是公司主要的目的,佔據市場同時能夠不斷打造出新的產品領域才是公司應該真正關注的。
  • 青山資本張野:未來十年最大的紅利是審美紅利
    在活動現場,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做了主題為《中國品牌,萬事俱備?》的演講,犀利觀點如下:1、 商業上的術,能幫助我們做一個快企業,甚至是大企業;審美上的術,會幫助我們做一個讓人尊重的企業,長久的企業。2、 未來十年最大的時代紅利是審美紅利,相信審美的力量。
  • 青山家丨青山資本領投健康即食品牌「鯊魚菲特」
    青山家『青山家』是青山資本portfolio的新聞動態或採訪報導,我們見證了這些企業的成長和蛻變,也希望更多懷揣夢想的優秀創業者加入青山。36 氪獲悉,健康即食品牌「鯊魚菲特」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青山資本領投。
  • 青山張野:複合調味品增速快,不容小覷
    編者按:本文系青山資本投稿內容,轉載請聯繫原作者。『青山消費品品類速覽』是青山資本在消費品各細分品類研究成果中,摘取出熱點品類的行業圖譜和部分重要內容形成的品類速覽,以系列文章的形式與投資人和創業者們分享。
  • 18億美金合併背後:青山張野十問找靚機溫言傑
    此時,距離青山資本投資找靚機的天使輪,僅僅過去了三年時間。三年裡,溫言傑如何帶著他的團隊實現了從月銷售額100萬到4億的增長,如何面對數次危機和挫折?帶著這些問題,投資人張野與創業者溫言傑進行了一場對話,從不同視角探究創業公司的成長密碼。
  • 青山張野:跨界營銷是藝術創作,不是「抖機靈」
    (青山資本創始人 張野)文 | 青山資本近幾年,「跨界營銷」這個詞突然流行了起來。據統計,在2018至2020年期間,喜茶開展了近60次跨界;故宮開展了近50次;旺旺20多次;奧利奧、KFC、王者榮耀、可口可樂、大白兔、樂事、江小白、999等品牌也是跨界不斷。在這些跨界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案例,吸引了更多品牌紛紛跟上。
  • 5大戰場19個判斷,預見2021新風向|第5屆小飯桌青年創業者大會順利...
    本屆大會邀請到了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主管合伙人朱嘯虎、高瓴創投合伙人王蓓、Longfor Capital總經理易多多、元璟資本合伙人劉毅然、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嘉程資本創始合伙人李黎以及樸誠乳業創始人兼董事長夏海通、藍箭航天董事長兼CEO張昌武等重量級嘉賓,同時還有近500位知名投資人與近3000名創業者到場參會。
  • 名偵探柯南:毛利蘭究竟應不應該進入主線劇情,青山會怎樣安排呢
    名偵探柯南:毛利蘭究竟應不應該進入主線劇情,青山會怎樣安排呢《名偵探柯南》也已經是紅紅火火連載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了,想當初在電視機前追柯南的小學生們,如今也應該有很多在送孩子上學了吧!以此來判斷小蘭不應該進入到與黑衣組織對抗的劇情中,但這種說法在我看來也是有漏洞的。
  • 消費圓桌對話:探秘大消費投資的「掘金」路丨2020中國投資人未來峰會
    消費領域也因此成為近年來投資圈的熱門話題。在此背景下,對消費投資話題進行一次全面的理性分析顯得十分必要。本輪對話邀請到了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董佔斌,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青銳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吳斌,凱輝創新基金合伙人馬駿,五嶽資本合伙人錢坤,黑桃資本創始合伙人潘溶融,深入挖掘大消費投資中的關鍵點,探討消費「掘金」路上的那些事。
  • 資深投資人談3800萬對賭事件:成就創業者是投資人的宿命
    作為一名從業二十餘年的投資人,我必須要說,這種對創業者與投資人關係的想像,與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出入的。實際上,這種誤解既對VC不公平,對中國的創業、投資環境也是一種傷害。因此,我想以一位投資老兵的身份,談談這個行業的真實情況,和我的一些理解,希望能有助於大家更全面、客觀的理解對賭,以及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 天使投資不行了?光憑一個項目,這支基金就套現了2.4億
    以浙江杭州為例,阿里巴巴的上市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了浙江的天使投資機構崛起,一大批的阿里系天使投資機構成為了2015年的新興機構主力。而原阿里系員工成為了阿里系天使機構的首要募資來源。 由此可見,2015年的天使基金個人LP,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不少成功創業者。
  • 辦公室職員應該怎樣利用閒暇時間來進行投資理財?
    辦公室職員應該怎樣利用閒暇時間來進行投資理財?既然是閒暇時間,往往就是與工作關係不大的剩餘時間,可以專門來做一些事情,這些「碎片時間」可以是工作的時候,也可以是工作以外的時間。騎牛看熊認為做事情應該術業有專攻,不管做什麼最快最方便的一定是本行業的事情,麼利用閒暇時間來做一些兼職還是比較不錯的。
  • 從投資小白到科技「獨角獸」捕手,她是如何做到的?
    而她參與主導投資的全球領先的實時3D內容創作和運營平臺Unity也於今年9月成功登陸紐交所,目前市值已突破300億美元。在線上知識分享App《在行》的自述裡,她這樣寫道:十年職場打拼,從投資小白到風險投資基金合伙人。她是如何做到的?劉明豫將原因歸結為「天時地利人和己和」,她同時強調自我驅動力在成功中發揮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