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廣東垃圾分類管理新規:明年起個人違規投放最高可罰500元

2020-12-24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通訊員 任宣

廣東省垃圾分類管理,將迎新規!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近日已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條例有關情況,修訂後的《條例》共八章58條,突出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細化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四個關鍵環節的分類要求。

此外,條例還提高了對單位和個人未按分類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罰款額度,對單位最高處罰50萬元,對個人最高罰款500元。

廣州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 資料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攝

增設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機制,規定源頭減量的具體措施

垃圾處理,源頭減量是關鍵。此次,條例明確垃圾源頭減量總體要求,新增「源頭減量」專章,明確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義務,承擔生活垃圾產生者責任,按照規定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

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建立涵蓋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機制,鼓勵使用可再利用、可再生、可降解等有利於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產品,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從源頭避免「垃圾圍城」現象。此外,還鼓勵通過樹立先進典型、積分兌換等獎勵方式,支持單位、家庭和個人回收利用可回收物。

針對產品過度包裝的問題,條例規定執行國家和省關於限制產品過度包裝的標準和要求,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針對快遞包裝、外賣餐具等垃圾與日俱增的問題,規定電子商務、外賣、快遞等行業應當優先採用可重複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減少包裝物的使用並積極回收利用,鼓勵運用計價優惠等方式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包裝和減量包裝。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塑料工業大省,廣東近年塑料製品產量、產值一直位居全國首位,近三年外賣、快遞、電商等行業消耗的一次性塑膠袋、塑料包裝、塑料餐具等年均增長16%以上。為減少一次性牙刷、拖鞋、筷子等垃圾的產生,條例還規定旅遊、住宿等行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推行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此外,結合「光碟行動」的社會風尚,規定餐飲服務單位應當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倡導餐飲服務單位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

加大處罰力度,個人違規投放垃圾最高罰500元

此次,條例加強了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全鏈條管理,完善分類要求。條例明確規定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同時,規定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組織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並向社會公布。

為方便市民垃圾投放,條例規定合理布局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專門收集點,公開預約聯繫方式,為投放體積較大的廢棄物品提供便利。同時,細化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責任,規定其應當按照就近便利原則和分類標準、分類標誌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和收集容器,勸阻不按照分類規定投放或者混合收集、運輸已分類的生活垃圾的行為,做好分類投放與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環節的銜接。

針對垃圾收運工作不規範的問題,條例明確不得將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建築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混入生活垃圾,不得擅自跨地級以上市轉移生活垃圾等。加強收運單位對分類投放的監督提醒,規定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發現交運的生活垃圾不符合分類標準的,可以告知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改正。

值得關注的是,條例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根據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條例提高單位和個人未按分類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罰款額度,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針對「先分後混、混收混運」的突出問題,將對收運單位混合收集、運輸已分類的生活垃圾的罰款額度調整為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

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95%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瑋介紹,「十三五」以來,廣東新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99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90.06%提升到99.95%,焚燒處理能力佔比從34.41%提升到66.78%。截至12月,全省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72座,總處理能力14.9萬噸/日,設施數量和總處理能力多年居全國首位。

在村鎮垃圾處理方面,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縣域統籌的「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村鎮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自然村覆蓋率達到99.86%。

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95%,廣州市連續三年實現城鎮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張穎表示,2018年起廣州市城鎮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垃圾圍城困境得到破解。目前,廣州市設置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約1.8萬個,配置1.6萬座垃圾中轉站、3501輛分類收運車輛、1492條分類運輸線路,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9.7%。

劉瑋介紹,下一步,廣東將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分3個層次推進垃圾分類:廣州、深圳市作為國家率先實施垃圾分類的重點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對標世界一流灣區先進水平;珠三角地區其他城市對標國內先進水平;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城市對標國內平均水平。「實現到2025年,各地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婉允

審籤 | 謝哲

實習生 | 翁東偉

相關焦點

  • 廣東明年起扔垃圾不分類 個人最高可罰500元
    扔垃圾不可隨心所欲!廣東加大垃圾分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未按分類規定投放生活垃圾,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修訂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情況。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最高可罰50萬元!廣東新修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1年實施
    央視網消息:廣東省日前公布了新修訂的《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加大了垃圾分類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單位最高可罰50萬元,個人最高可罰500元。
  • 鄭州垃圾分類管理擬升級,亂扔垃圾個人最高罰200元;全球首例!四川...
    ⊙河南困難學子考上大學有資助:省內500元,省外1000元2019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啟動,今年被省內外院校錄取的新生可分別獲得每人500元、1000元的資助。今年高校新生入學資助對象為省內2019年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參加高考並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職)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
  •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生活垃圾」方面:《條例》指出,貴州省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鼓勵支持各類投資主體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投資和運營,禁止無許可證或者不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條例》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管理新規明年5月1日起施行
    賓館(酒店)等住宿服務提供者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由文化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運輸單位違規運送垃圾最高可罰五十萬元除了要從源頭治理垃圾,條例還從分類標準、運輸環節、處理制度等多方面作了明確說明。
  • 亂丟垃圾最高罰50萬!這份「指引」讓你避「坑」!
    亂丟垃圾最高罰50萬!這份「指引」讓你避「坑」!個人違反規定或將被罰100-500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在面對垃圾分類時候,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隨意傾倒、拋撒、堆放或者焚燒,並遵守下列規定:(一)可回收物投放前應當保持清潔乾燥,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投放點
  • 隨意扔垃圾要被罰!個人最高罰500元,明年5月1日起施行
    《條例》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踐行綠色低碳、節能儉約的生活方式,減少固體廢物產生,對造成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行為進行舉報。【生活垃圾】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在指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已經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應當按照規定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禁止隨意傾倒、拋撒、堆放或者焚燒生活垃圾。
  • [網連中國]北京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各地分類有啥不同?
    據記者梳理,在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中,除福建福州採用五分法(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四川廣元採用三分法(初分類、細分類、精準分)、山西太原採用4+2模式(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外,其他城市均採用四分法。
  •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針對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帶來20個你最關心問題的權威解答。
  • 大連: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12月啟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市民廣泛關注的大連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即將啟動。《大連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大連生活垃圾投放將統一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制度,居民投放垃圾將集中在早晚兩個固定時間段,其餘時間原則上不允許投放。
  • 聊城出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記者注意到,聊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不像「上海標準」那樣,有乾濕垃圾之分,而是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標準分類。  生活垃圾怎麼投放?      《辦法》強調,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採用多種方式向公眾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增強公眾的減量、分類意識,組織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的公眾開放活動,鼓勵公眾參與生活垃圾處理活動的監督。  新建住宅小區、公共建築、公共設施等應當按照標準配套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
  • 你是什麼垃圾?北京垃圾分類指南!
    2020年5月1日開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由此全面開啟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當日,北京「生活垃圾分類LOGO」全新亮相,市區內垃圾轉運車也換上「新裝」,垃圾分類宣傳來到居民家門口、走進市民手機裡。
  • 垃圾分類最新進展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在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按照法定程序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向社會頒布實施這意味著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即將步入「有法可依」時代屆時個人違規最高罰200元而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混收混裝最高罰款5萬元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
  • 上海垃圾分類 VS 日本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不知不覺中,逼瘋無數上海市民的垃圾分類已經實行了一周年。各種細緻的條條框框至今仍讓大家頭疼不已。暗自垂淚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隔壁日本,這個號稱世界上垃圾分類最嚴格的國家。日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比起來,究竟誰更「可怕」呢?1.
  • 實行一年,鄭州垃圾分類的成效不太理想,問題出在哪兒?
    「居民投放習慣的改變和不少需要錯時投放的人群還很多,這些因素都表明一下子實現定時定點投放不現實。」該負責人介紹,明年,鄭州市還將繼續加大力度建設垃圾箱房,什麼時候要求定時投放,還要看市民接受程度。【個人和收運企業今年一張罰單也沒有,明年將開罰】垃圾分類一開始陣仗大,後來逐漸「降溫」,這是不少市民對鄭州市垃圾分類的感受,甚至有市民一開始就買了分類垃圾桶,眼看熱度降低,一次也沒用過。其實,之所以叫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就是因為根據《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不按要求投放、收運、處置生活垃圾,要受罰。
  • 禁菸場所吸菸最高可罰200元
    鼓勵單位內部廁所免費向公眾開放意見稿明確,城鎮生活垃圾實施有效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農村生活垃圾實施就地分類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城市應當設置數量充足、布局合理、指引清晰的公共廁所,農村應當普及戶用衛生廁所。公共廁所應當免費向公眾開放。鼓勵單位、公共場所的內部廁所免費向公眾開放。
  • 濟南垃圾分類倒計時!未按規定投放或將罰款
    按照《條例(草案)》規定,本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以下簡稱管理責任人)制度,而管理責任人應當按規定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辦公場所應當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收集容器;住宅小區和農村居住區域生活垃圾投放點應當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收集容器。
  • 全省垃圾分類6月1日起實施 未分類且拒不改正將被處罰
    ,最高處一萬元和二百元罰款……5月20日,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6月1日起正式實施。建立垃圾分類日常管理制度《規定》明確,單位和個人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實行管理責任人制度。
  • 為啥我們小區還沒分類桶?南京垃圾分類十條靈魂問答
    是的,還有一天,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就要來了,但不少市民心裡還有很多疑問:為啥我們小區還沒建設垃圾房,沒有撤桶並點,沒有分類桶?11月1日起,南京人該怎樣丟垃圾?面對這些靈魂考問,記者來解答。1小區沒有垃圾分類亭房也沒有分類桶,怎麼分類?
  • 試點智能化分類投放設施,居民扔垃圾分類情況登記造冊精細到戶
    近日,《深圳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的最大罰單在寶安開出。針對一園區飯堂違規處置餐廚垃圾的行為,寶安區沙井街道執法隊依規對飯堂經營方處以罰款10萬元。假日名居智能投放櫃「箱門正在打開,請正確分類投放」下午7時許,居民餘女士抱著一個大紙箱來到垃圾分類投放點,輕車熟路地「刷臉」開箱,在督導員確認分類正確後,將手中的紙箱投放進「可回收垃圾」的箱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