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助理研究員
近日,中蒙「羊來茶往」的外交佳話,為兩國民間津津樂道,廣為流傳,成為中蒙友好的絕佳例證。這是2020年我國雙邊關係,尤其是抗疫外交的一大亮點,必將載入中國外交史冊。
今年2月,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在中國疫情最嚴峻時刻專程訪華,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支持,並宣布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這3萬隻「暖羊羊」從內蒙古二連浩特入境後,經檢疫、屠宰、加工成凍羊肉,從內蒙古運送到湖北。湖北同胞感恩全國人民的援助,將蒙古國「安達」(蒙古語意為「結拜兄弟」)的溫暖分別送給湖北省內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定點醫院一線醫務工作者、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以及在湖北省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職人員家屬。12月8日,湖北省回贈蒙古國物資,除檢測儀等防疫物資外,還有中蒙兩國人民都非常喜歡的青磚茶2萬份,宜紅茶2000份。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蒙古國地廣人稀,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牧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羊,認為羊能給人帶來豐衣足食,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蒙古國男女訂婚時,男方往往要送女方一隻整羊。蒙古國贈送我國「草原五畜」之首的羊,無疑具有重大象徵意義,是對我國抗擊疫情早日勝利的美好祝願。
中方回禮同樣體現出對中蒙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強烈願望。湖北省回禮所用的青磚茶是「老字號」產品,更是中蒙傳統友誼的絕佳見證。中蒙青磚茶貿易往來可追溯至宋朝。據《萬全縣誌》記載:「宋景德年間,官府以兩湖茶葉與蒙古進行茶馬交易,並以張家口為蒙漢互市之所」。蒙古人好飲茶,萬裡茶道上,湖北漢口有「東方茶港」美譽,襄陽是萬裡茶道水陸聯運的中樞城市,而赤壁羊樓洞青磚茶,宜昌的五峰、宜都等地的宜紅茶是熱銷商品。青磚茶成為「爆款」的原因在於,茶葉越陳越醇,不會變質,便於長途運輸。直到現在,湖北的青磚茶仍受到蒙古人民的喜愛,是製作蒙古奶茶的必備原料。每年都會有兩三千噸湖北產青磚茶銷往蒙古國。
中蒙關係駛入快車道
中蒙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也是全面戰略夥伴。蒙古是與中國陸地邊界線最長的鄰國,兩國陸上相鄰4710公裡,歷史上「草原絲綢之路」和「茶葉之路」都經過蒙古。中蒙兩國於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關係。1994年,雙方籤署《中蒙友好合作關係條約》,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礎。目前中蒙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兩國高層交往熱絡頻繁,政治互信不斷鞏固,經貿合作穩步推進,人文交流密切活躍。中國連續多年保持蒙古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和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地位。中蒙友好符合兩國共同利益,2020年蒙古國經歷新一屆議會選舉,新老政府都注重保持對華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近年來,蒙古國國內就發展對華關係達成廣泛共識,把發展中蒙關係作為本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
中蒙友誼經受住疫情考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蒙緊密開展抗疫合作,充分體現出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深厚情誼。在中方疫情擴散最為嚴重的時刻,在美西方部分國家政客宣揚「中國病毒論」的情況下,蒙古國「雪中送炭」尤為可貴。同時,中方投桃報李,毫無保留同蒙方分享防控經驗和信息,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兩國關係經受住疫情考驗,並在共同抗疫中得到進一步提升。兩國積極開展復工復產合作,成功建立「綠色通道」並順利運行。今年9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問蒙古國,對外傳遞出中方積極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堅持對蒙友好的重要信號,使中國發展成果惠及包括蒙古國在內的周邊國家。
堅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對服務我國發展全局具有重要意義。2014年8月,習近平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演講時表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必須有一個良好周邊環境。「家門口太平,我們才能安心、踏實辦好自己的事情。」我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首要的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中國發展迅速、資金技術雄厚,可以向蒙方提供資金、技術、通道、市場等全方位支持,同時,蒙古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雙方開展合作前景廣闊。「患難見真情」,中蒙兩國「羊來茶往」使兩國友好更加深入人心。疫情終將過去,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蒙作為可交心、常往來的友好夥伴,未來合作將取得更大成就,中國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將邁出更堅實步伐。(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