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很早之前看過一遍,時隔多年,只記得它是一部氛圍輕鬆的喜劇,依稀記得它應該遠不止這些。於是近來又重溫了一遍這部由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電影。
不愧是高評分的電影,二刷並沒有覺得枯燥,仍然是輕鬆詼諧,讓人爆笑不止,兩個多小時的時長都很精彩,沒有一點拖沓的地方,劇情非常緊湊。以前對印度電影的印象,只停留在又跳又唱上面。看這部電影僅僅是因為喜劇這個標籤,最後也只記住了這一點。不過再次重溫這部電影,讓我對此有了很大的改觀。裡面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有關於愛情、親情、友情的思考,更多的是對印度應試教育的反思。
電影以法罕的視角講述了蘭徹、法罕、拉朱三個好朋友一起在印度皇家工程學院上學的故事。電影開始時蘭徹剛到學校就被人捉弄,但是他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反過來把對方捉弄了一番,展示了什麼叫害人終害己。之後他遇見了他的室友法汗和拉朱,因為他們經常玩到一起,所以他們順利成章地成為了好朋友。
蘭徹非常地聰明,考試總能輕易考到高分,但他並不是老師眼中的乖乖孩子。蘭徹非常不滿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和老師的一些教學方法,比如他就非常討厭死記硬背,他還為此說過:「死記硬背也許能讓你通過大學4年,但會毀掉你接下來的40年」。他也可以為了朋友兩肋插刀,當拉朱因為要被學校開除選擇跳樓時,蘭徹第一時間趕到來現場,迅速背上拉朱騎上摩託車向醫院跑去。當法汗和拉朱因為害怕考試過不了,蘭徹冒險去校長的辦公室偷試卷,後面被校長發現了,遭到一頓毒打,學校也因此要開除他,後面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救了校長快要生孩子的女兒,才成功躲過一劫。
法罕原本是印度傳統教育體制和觀念的「受害者」,明明喜歡照相,卻迫於父權的壓力去學工程學,每天惦記著攝影,所以成績並不好。拉加每天畏首畏尾,早晚都要求神告佛以期自己考試通過,所以他們的成績總是倒數。
拉珠和那些喊著高考是唯一出路的人類似,家裡窮。於是他就得按著傳統的方式去做,才能找到工作,養活全家,這是最為穩當的辦法。家境讓他不自信,甚至迷信鬼神,所以在被校長勒令退學的時候,選擇了極端的解決方式,差點成為了植物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給人們的感覺,蘭徹正是其他兩人的導師,他不僅自己 非常優秀,而且感染力十足,改變了「三傻」中其他兩位的命運。蘭徹不希望他的朋友繼續走冤枉路,於是帶著他們大鬧皇家工程學院,所以他們實際鬧的不是寶萊塢。法罕由此找到了挑戰父權的勇氣,他開始覺醒,要做回內心的自己,為自己的人生戰鬥。拉珠也在蘭徹的鼓勵下擺脫植物人的狀態,康復了,同時也看到了行動的重要性,一次又一次地實施行動,最後扭轉乾坤,在畢業前面試成功,贏得了跟校長的賭約,最後成為了一名大工程師。
待到畢業的時候,院長把象徵著榮譽的「太空筆」送給了蘭徹,並告訴蘭徹,他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學生。與此同時,法罕得到了一個匈牙利攝影師的工作邀請,蘭徹選擇了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學校。他去了哪裡,沒有人知道,杳無音信。
法罕和拉朱跟蘭徹有著美好的回憶,對他也心存感激。他們開啟尋找蘭徹之旅,一路上他們經歷了很多的「困難」,終於找到了「蘭徹」,但這個「蘭徹」並不是真的蘭徹,原來跟他們一起讀書的蘭徹是這個「蘭徹」的傭人,他讓蘭徹冒用他的名字去讀書,給蘭徹一錢,拿到畢業證之後就消失,其實這裡是對印度傭人文化的一種暗諷。
但是這些並沒有讓他們放棄尋找蘭徹,經過他們不斷地打聽,終於在一個學校找到了蘭徹,正是蘭徹創辦了這所學校,收了許多學生在這裡學習,同時他還是擁有400項專利的大科學家,可謂是非常成功了。
最近看到不少學生輕則抑鬱,重則輕生的例子,而且是越來越低齡化。再次看完這部電影,我收穫了很多,除了帶給我的有感動、歡樂,更多的是學習到了對生活的一些看法,也是有感而發。人生路上我們扮演著眾多的角色。
作為教育者應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是一件快樂的事,不應該讓它變成一件痛苦的事,而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地方,不應該讓它變成一個競技場。
作為父母,我們得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到孩子身上,比如自己當年沒有完成的心願。要去理解別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愛好,並不是把它扼殺在搖籃之中。
作為朋友,每每當朋友在無助、錯誤或者是生活即將步入歧途的時候,蘭徹都會恰當地出現,恰當地給予指點。他已經不僅僅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他不僅自己追求卓越,因為自身的感染力,改變了身邊人的想法,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蘭徹這一優秀品質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我也很希望能有蘭徹這樣的朋友。雖不見得我們每個人都有蘭徹般優秀,但我們仍可用自己僅有的力量在朋友面臨困難時幫他一把,助他度過難關。
那麼作為學生呢,我們不應妄自菲薄,也不應以一時成敗論英雄,考試是用來檢驗學習效果的,所以它只是學習的一種輔助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的。就像拉珠後來明白了,公司招聘不一定都看學歷和考試成績的,有時候無關文憑的態度反而更加重要。
在遇到困難時,與其在那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或者求於鬼神,更不做出嘗試,付諸行動,這樣才能離心中所想更進一步。
電影是快樂的,也是人們理想中的一種狀態,現實往往沒有那麼簡單,必定少不了苦難相伴,但我感受到了電影中的思想力量,並有所觸動、反思,正如蘭徹所說:「All is well!」前路雖困難重重,但一切都會好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