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5000多年前,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中醫中藥著作——《祝由科》,後世人在這部著作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後世的《黃帝內經》。在中藥豐富的用藥形式中,膏藥是民間比較常見的一種,借體表對藥物的吸收和經絡的通路,發揮療效治癒疾病,深受群眾喜愛。
2017年,為了將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張眉帶著自己祖傳的膏藥配方,回到了家鄉四川省內江市,註冊成立了內江市黃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連鎖店「絕三張膏藥鋪」立足四川,遍布全國,榮獲「全國保健行業十佳誠信連鎖品牌」,依靠口碑相傳,品牌效應日益彰顯。
依靠口碑獲得青睞 發展成現代連鎖企業
9月29日中午,利用休息時間,蔣先生穿越半城來到了位於東興區廣匯花園的「絕三張膏藥鋪」三店。腰痛多年,聽人說,這裡的膏藥十分有效果,於是特意來試試。店長蒙勇耐心的詢問了蔣先生的症狀,並給出了針對性的理療方案。
這家店去年3月才開,可是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有四五十個顧客,原因是什麼?「真的是靠口碑。」蒙勇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去年新壩小區的張某英(化名)因為在店裡治好了頸椎綜合病,於是她介紹了妹妹張某群(化名)來治好了多年的腰病,張某群又帶動了新壩小區十多個居民來店。
依靠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的確切療效和優質服務,公司迅速發展壯大。 如今黃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一家集膏藥研發、生產製造、連鎖經營、中醫推拿技能培訓為一體的現代連鎖企業。
兩年攻克技術難關 推拿理療增強療效
從張眉記事起,外公家就瀰漫著一股膏藥味道,她只知道這是祖輩流傳下來的配方。
那時,外公連赤腳醫生都算不上,可是依然有四面八方的人因為骨折、風溼病痛等來求一貼膏藥。製作工藝也簡單,上山採藥、回家晾曬、打磨成粉,再用蜂蠟和麻油製成膏藥。
張眉說,那時人窮,外公也不收費,都是免費敷藥。只是因為技術限制,所以在提毒上有所欠缺。
在成立公司之後,張眉首先需要攻克的就是膏藥使用時,用戶出現的皮膚發紅、瘙癢症狀這一難題。為此,她加強與西南大學、重慶市中醫院的專家教授和桂林、貴陽等地老中醫的合作,投入高額研發經費,經過兩年多的技術攻關,最終摸索出「九蒸九曬+發酵」的方法,順利解決使用膏藥皮膚過敏等不適症狀的難題,改善了客戶的康復感受體驗。
公司在研製核心產品的基礎上,還輔以傳統中醫推拿理療、心理疏導來增強客戶康復療效。通過推拿理療,加速膏藥的滲透作用,幫助排除毒素。
消費者變成加盟商 店鋪年營業額達7000萬
在店鋪裡懸掛著三面錦旗,蒙勇指著一面寫有「疑難雜症獲專利 醫德醫術賽華佗」的錦旗介紹說,這個老人83歲了,剛來的時候因為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疾病,拄著拐杖還需要人攙扶,經過理療後,老人不僅甩掉了拐杖還可以做一些農活。
除了送錦旗表達認可,還有不少治癒者直接從真實體驗的消費者轉為加盟商。
目前,黃帝生物科技公司連鎖店「絕三張膏藥鋪」已遍布川、渝、貴等10餘個省市,數量達到179家,店鋪年營業總額達到7000萬元。
今年,公司預計增加加盟店至200家,並以每年100家的速度繼續保持增長。公司還將同步發展直營店,發展總部經濟,規範公司管理,提升品牌形象,最終實現做大做強。張眉說:「我希望能為更多的人減輕痛苦,讓生活更加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