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影壇素有「雙周一成」的說法。
這個說法指的是,周潤發、周星馳,以及成龍就代表著高票房的保證。
三人中,因為年齡原因,成龍出道最早,成名最早,崛起的也是最早。
他前期經歷了迷茫期後,在袁八爺父子倆的通力打造下,以《醉拳》和《蛇形刁手》確立了動作喜劇片的風格,就此一路走紅。
發哥則是憑藉《英雄本色》徹底翻紅,確立其票房靈藥的地位。
說起來,反倒是星爺的星途最為平坦。
儘管前期周星馳先後經歷了五六年的跑龍套生涯,但那時他在電視圈,不能被看作其在影壇的蹉跎歲月。
實際上,他在影壇僅僅通過前面兩三部電影,就確立了其「無釐頭」的風格。
尤其是誕生於1990年的《賭聖》,更是一舉打破了香港地區最高票房紀錄,成功躋身到超一線電影大咖的行列,至此,「雙周一成」正式確立。
周星馳崛起後,發展勢頭極猛,來到92年的時候,由他主演的五部電影,更是直接佔據了當年的港片票房排行榜前五名的優異成績,這一現象,堪稱奇蹟!
按理來說,此後幾年,星爺的演藝生涯應該越走越順暢才對,誰料,中間卻突然就出現了波折。
94年,在香港影壇順風順水的周星馳,和楊國輝等人組建了彩星電影公司,為了打響公司招牌,他邀請導演劉鎮偉,一起合作了兩部《大話》系列。
說起劉鎮偉,這位導演在周星馳的事業生涯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真正奠定星爺超一線港星的電影作品《賭聖》,就是出自於劉鎮偉手下,因此,彩星電影公司對於這一次的合作極有信心。
不料,電影上映後,並沒能取得預想中的成功,對比其投資金額來說,最終兩部電影斬獲的票房成績,稱得上是「撲街」之作。
面對這一成績,劉鎮偉很是沮喪,尤其面對周星馳的巨大信任,更是令他深感不安。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鎮偉決意拍攝一部叫座叫好的電影,用來表達自己的歉意,這不電影,就是《回魂夜》。
為何會選擇拍攝鬼片題材呢?那是因為劉鎮偉當年就是憑藉喜劇鬼片《猛鬼差館》崛起的,拍攝鬼片,對於他來說,可謂駕輕就熟,十拿九穩。
本片由周星馳、莫文蔚、李健仁等主演,通過搞笑的方式,講述了患有精神病的捉鬼大師和厲鬼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
故事集合了恐怖與搞笑兩大元素,將兩個本來不應該同時出現在同一部影片的元素糅合到一起,體現出劉鎮偉一貫的「不走尋常路」的導演風格。
他更是通過對周星馳和莫文蔚妝容的塑造,致敬了自己十分喜歡的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發揚了星爺「無釐頭」的娛樂精神。
可惜,此片上映後,票房更加慘澹,最終僅僅取得了1600萬的票房,是所有周星馳主演的電影中,票房最低的影片。
接連遭遇三次打擊,劉鎮偉失望透頂,一度產生退出影壇的想法。
勉強支撐到1998年,在其擔任編劇和監製的影片《超時空要愛》再一次票房撲街後,終於難承其重,宣布退出影壇,出走加拿大。
後來,接受杜琪峯和王家衛的邀請,這才於01年再度出山。
如今二十幾年過去,咱們拋開當時的票房成績,單就電影本身來看,不論是兩部《大話西遊》,還是《回魂夜》都能夠稱得上優秀二字。
有時候,市場就是這麼難以捉摸,縱然是好片,也未必就能夠經受住市場的考驗……
大家有什麼想法,還請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