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動將氨作為未來運輸燃料

2020-12-10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2月7日offshore energy消息:日本計劃將氨作為燃料引入航運業,並在21世紀20年代末將其商業化,作為其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努力的一部分。

    該解決方案在日本燃料氨理事會今天的會議上進行了研究。該理事會由來自公共和私營部門的代表組成,以解決引入和擴展使用氨作為燃料的技術和其他供應鏈障礙。另外,委員會還希望將氨氣引入火力發電的燃料混合物中。

    氨預計將在2020年末作為商業燃料引入火力發電和航運,預計到2030年左右將大量使用。

    氨加入了太陽能、風能、地熱、水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行列,因為它即使在燃燒時也不排放二氧化碳。由於它已經主要用於化肥應用,因此已經具備了國際貿易基礎設施,另外,在它作為燃料廣泛使用之前,還需要解決一些技術問題,包括安全增壓、液化和燃燒。

    在大氣壓下,氨可以以液體的形式儲存在較高溫度下。然而,它的能量密度低於石油,這意味著船隻消耗的燃料量是石油的五倍。根據國際海運公會的數據,氨產量將不得不增加4.4億噸,是目前產量的三倍多,需要75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

    綠氨已被確定為最有前途的低排放燃料之一,國際能源信息署預測,到2070年,其運輸用途將達到1.3億噸,是2019年全球肥料生產的兩倍。

    理事會同意對氨的採購進行可行性研究,以建立解決方案的供應鏈,並開展示範項目以促進使用氨作為燃料,考慮熱電聯產和在工業爐、船舶等中的使用。

    第一次可行性研究預計將看到該國燃煤火力發電廠開始燃燒20%的氨。

    今年8月,日本航運公司日本郵船,日本造船海洋聯合公司(JMU)和ClassNK籤署了一個聯合研發協議,將一艘以氨為燃料的氨氣運輸船(AFAGC)商業化,該船將使用氨作為主要燃料,此外還有一艘氨浮動儲存和再氣化駁船(A-FSRB)。

    目前,氨的大型海上運輸主要採用多用途液化石油氣船。

    NYK表示:「預計使用氨作為海洋燃料,將有助於遠洋船舶早日實現零排放。」

    馮娟 摘譯自 offshore energy

    原文如下:

    Japan pushes ahead with ammonia as a shipping fuel of the future

    Japan is planning to introduce ammonia as fuel into the shipping industry and make i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 the late 2020s as part of its efforts to go carbon-neutral by 2050.

    The solution was examined at today’s meeting of the fuel ammonia council, which was established back in October. The council is made up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o solve technical and other supply-chain hurdles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expansion of using ammonia as a fuel.

    The council also wants to introduce ammonia into the fuel mix fo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Ammonia is expected to be introduced as fuels on a commercial basis fo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and shipping in the late 2020s, and it is expected to be used for a significant amount by around 2030,」 Ryo Minami, director-general of oil, gas and mineral resources at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told the council meeting.

    Ammonia joins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like solar, wind, geothermal, hydro, and biomass, as it doesn’t emit CO2 even when burned.

    Being already mainly used for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it has an international trading infrastructure in place, however, there still a need for some techn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cuding safe pressurization, liquefaction and combustion before it can become widely used as a fuel.

    Ammonia can be stored in higher temperatures in a liquid form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However, it is less energy-dense than oil, meaning ships will consume up to five times as much fuel by volume. Ammonia production would have to rise by 440 million tonnes – more than treble current production – requiring 750 gigawatts of renewable ener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What is more, since it is less flamable it needs a pilot fuel for combustion.

    Green ammonia has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low-emission fuels, with the IEA predicting that its use for shipping will reach 130m tonnes by 2070, twice as much as was used worldwide for fertiliser production in 2019.

    The council agreed to carry out a feasibility study on procurement of ammonia with the aim of building a supply chain for the solution, as well as carry out demonstration projects to promote the use of ammonia as fuel, with consideration for co-firing 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and use in industrial furnaces, ships, etc.

    The first feasibility study is expected to see the country’s coal-fired thermal power plants start burning 20% of ammonia.

    The shipping industry majors are moving forward with the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In August, Japanese shipping company NYK Line, shipbuilder Japan Marine United Corporation (JMU), and ClassNK signed a joint R&D agreement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n ammonia-fuelled ammonia gas carrier (AFAGC) that would use ammonia as the main fuel, in addition to an ammonia 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barge (A-FSRB).

    Large-scale marine transportation of ammonia is currently carried out by multipurpose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vessel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use of ammonia, which is the cargo, as a marine fuel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zero emissions for oceangoing vessels,」 NYK said.

    Apart from AFAGC, the companies will be engaged in the R&D of a barge that is equipped with a 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facility exclusively for ammonia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相關焦點

  • 挪威Yara公司將利用綠色氨廠生產運輸燃料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2月8日offshore energy消息:挪威化肥公司Yara International ASA正計劃生產綠色氨,為無排放航運燃料和脫碳食品解決方案提供動力。    在此背景下,Yara公司將使其位於挪威Porsgrunn的氨廠完全電氣化,這樣每年就有可能減少8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於30萬輛轎車的排放量。    該工廠預計每年生產50萬噸綠色氨。
  • 綠色氫已並不新鮮 是時候為綠色氨而瘋狂了
    上個月,美國CF工業公司宣布了一項新的綠色氨計劃,該公司恰好是世界上最大的用氫和氮生產氨的公司。   該公司將在路易斯安那州的Donaldsonville氮肥廠建造一個綠色氨的電解設施。它還計劃增加一套減排系統,以幫助推動事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顯然,Donaldsonville的項目只是個開始。
  • 三菱Fuso今年將量產氫燃料商用車eCanter F-Cell
    德國戴姆勒集團持股的商用貨車與巴士品牌三菱Fuso,近日宣布將在2020年稍晚開始量產氫燃料電池商車,作為加速降低CO2排放量的具體積極行動,未來更要讓品牌麾下的貨車和巴士都擁有純電車型,其中包含電池電動車與氫燃料電池電動車,朝2039年於日本達到碳中和運輸的目標前進。
  • 白井俊行:2030年要將氫燃料成本減少三分之一
    9月14-16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共同主辦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於上海汽車會展中心召開。日本經濟產業省自然資源與能源局先進能源系統司處長白井俊行通過視頻連線發表了「日本氫能經濟的願景與行動」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 日本氫燃料電池汽車為何得不到推廣和發展?
    說起氫燃料電池技術,我們就不得提到日本,而氫作為汽車的燃料確實不錯的選擇,不僅環保而且全球儲備量多,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製造出氫燃料。如果可以廣泛應用,就能緩解能源短缺的問題了;那麼問題來了,氫燃料既然優勢那麼多,我國為什麼不大力推廣氫燃料汽車呢?
  • 霍爾推進器,未來能否替代常規燃料運載火箭,推動航天進入新紀元
    早在之前,便有人預測,霍爾推進器的應用,將有可能推動航天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元,這將是一場技術革命與變革。在了解霍爾推進器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霍爾效應。霍爾效應,其實是一種電磁效應,但卻又與傳統的電磁效應不同。
  • 日本將在15年內禁售燃油車
    日本將在15年內禁售燃油車卜曉明日本政府25日說,將在15年內禁售燃油車。上述目標是日本政府「綠色增長戰略」的一部分,尋求到本世紀30年代中葉,用電動車銷售取代燃油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將保留。日本首相菅義偉力推中長期增長戰略,通過設立基金等一系列扶助手段引導和推動產業經濟向零排放的綠色經濟轉型,同時推動日本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
  • 日本將在2030年前將氫作為主要能源
    據烴加工網站12月8日報導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將致力於在2030年前使氫成為一種足以生產30多個核反應堆的能源。
  • 中企將為德企建5艘雙燃料全壓式液化石油氣運輸船
    中新社深圳4月26日電 (記者 鄭小紅)記者26日從總部設在深圳的中集集團獲悉,該集團的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太平洋海工」)已與德國Hartmann集團籤訂5艘5000立方米雙燃料全壓式LPG(液化石油氣)運輸船訂單合同。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總綱領綠色投資為第一要務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路線圖草案,綠色投資被視為日本疫後重塑經濟的重點,以及引領日本遠離化石燃料、加速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日本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鼓勵14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潛在增長,包括海上風電、氫氨燃料、核能、汽車、海運、農業、碳循環等。
  • 日本進入氫能發展新時代
    日本將開始從澳大利亞進口液態氫。這是氫商業化過程的關鍵一步。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高級能源系統部門及氫和燃料電池戰略辦公室主任白井俊之(Toshiyuki Shirai)告訴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公司:「這是未來創建國際氫供應鏈的重要裡程碑。」白井俊之在日本氫協會(JH2A)最近的一次啟動會上表示:「我們希望看到在各個領域進一步利用氫能的積極舉措。」該協會旨在開發氫供應鏈,促進氫能更多利用。
  • 以全新一代豐田MIRAI為例 看看氫燃料電池車是不是真正的未來?
    從目前來看,電能幾乎被「欽定」為替代汽油的能源燃料,但是如何實現電能補給一直都還有多種路徑實現。從過渡階段的混合動力車型,再到以電池組為載體直接補充電能,再到我們今天的主角氫燃料電池車,用其它介質生成電能。似乎每一種方案都有它的好處和劣勢,今天我就用最通俗簡潔的語言,以行業翹楚豐田MIRAI為背景、介紹一下氫燃料的電池車未來的可能性。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全球來看,純電動汽車在發達國家基本普及,在發展中國家普及率逐漸提高,插電混動汽車將作為長距離交通工具使用。氫燃料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儲氫、制氫技術獲得突破。有條件的政府通過採購用於公共運輸來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內政策層面,補貼政策轉換為溫和方式。
  • 重量級聯盟已經發起 氫燃料技術在歐洲正在加速
    隨著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企業在淨零排放能源系統的共同願景上達成一致,一個全球性的重量級組織今天承諾支持氫作為卡車行業完全脫碳的基本燃料。包括戴姆勒卡車、依維柯、OMV、殼牌和沃爾沃集團在內的這幾家公司宣布,他們已經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旨在促進整個行業的同步投資,從而為氫燃料重型運輸的大規模市場推出創造條件。
  • 燃料電池行業深度報告:黎明將至
    根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 白皮書》,氫能未來將成為中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預計到 2050 年氫能需求量接 近 6000 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 10 萬億元。一方面燃料電池適用於重載 領域,另一方面獎補政策的鼓勵進一步刺激產業鏈企業向燃料電池重卡方向發展,我 們預計未來燃料電池主要應用車型將是重卡。3.
  • 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及投資策略報告
    ,利用車載燃料電池裝置產生的電力作 為續航動力,輔以傳統電池作為瞬間大功率發電的新型動力汽車。,明確提出建設氫能社會的 目標.自2002年開始,日本積極推動家用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和燃料電池汽車 的發展,在政府補貼方面主要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 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交付歐洲
    除此之外,瑞士客戶在收到全球首款氫燃料電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後,這些車型將在瑞士全境進行貨物運輸,這也將成為現代汽車在歐洲這塊環保發達市場宣傳氫燃料電池技術實力的絕佳機會。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15年內淘汰...
    (文丨本報記者 王林)總綱領綠色投資為第一要務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路線圖草案,綠色投資被視為日本疫後重塑經濟的重點,以及引領日本遠離化石燃料、加速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日本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鼓勵14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潛在增長,包括海上風電、氫氨燃料、核能、汽車、海運、農業、碳循環等。
  • 日本發布綠色增長計劃:2030年電池成本減半,2035年禁售汽油車
    電車匯消息:據外媒報導,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綠色增長計劃(green growth strategy)」,將在未來15年內淘汰汽油車,旨在實現淨零碳排放,預計到2030年將實現90萬億日元(8700億美元)的綠色GDP,到2050年將達到190萬億日元(1.8萬億美元)。
  • 《福斯商旅》漢諾瓦商用車展三箭頭齊射 擘畫未來綠能運輸藍圖
    Buzz Cargo》、《Crafter HyMotion》以及《Cargo e-Bike》等全新作品的發表,建構未來的綠能運輸藍圖。Crafter HyMotion以氫燃料瞄準城際運輸 在先前Tarton集團於2018年IAA漢諾瓦商用車展成立的報導中,曾經提到,Volkswagen集團在整體物流運輸的藍圖中,是將Volkswagen Commercial Vehicles福斯商旅視為是最後的階段,也就是讓貨品或是乘客,從市郊走入都會。但是,對於一般規模較小的業者,他們仍舊有城際運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