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論述的是輔導機構對一個家庭的影響,留言中有很多的都是關於對輔導機構學費貴的吐槽,其中有一條留言是這麼寫的:「窮是原罪,沒錢最好別生孩子,但既然孩子長這麼大了,就該努力讓孩子過更好的生活。」
對於這句留言中的「窮是原罪,沒錢最好別生孩子」,深以為然。
01要不要生孩子?
電視劇《三十而已》裡的陳嶼,儘管前期被網友們稱為「渣男」,但不可否認的是,陳嶼的生育觀念與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
在飯桌上,當鍾曉芹拿出懷孕單,告訴丈夫陳嶼自己懷孕的消息時,迎接她的並不是陳嶼的滿心歡喜,而是非常激動的反對,陳嶼明確告訴鍾曉芹不要這個孩子。
鍾曉芹被要求打掉這個孩子,儘管後來她從手術室跑掉了,陳嶼也接受了這個孩子,但這個孩子最終還是不幸流掉了,這也進一步惡化了兩人的關係。
實際上,陳嶼並不是不喜歡孩子,只是他的想法比較現實。
在他的原生家庭中,父親拋棄了家庭,母子三人相依為命,艱難生活,原生家庭的不幸帶給他的恐懼,再加上他認為目前的經濟條件還不足以養活一個孩子,兩種原因加起來,使得他堅持認為:若是父母沒有能力給孩子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那就不要生孩子,耽擱自己的人生,還害了孩子。
從劇中來看,兩人的經濟條件不算窮,結婚三年,手中握有三十萬的存款,這個數目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算得上很不錯的了。
不過這個條件放在上海,或許真的算不上不錯吧,但無論怎樣,依舊改變不了兩人在面對該不該生孩子這個問題時存在的歧義。
劇中提出的這個問題:沒錢究竟要不要生孩子呢?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想過這個問題吧。在這個問題中,孩子並非是因為愛的結晶,更重要的是父母責任感的一種體現。
02生孩子不難,難的是養孩子
你以為生孩子就只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這麼簡單?受精卵的誕生只是最最簡單的一步,往後的每一步都比它們的結合要難得多了。
生孩子其實並不難,難的是養活一個孩子。從受精卵的形成到孩子的出生,到孩子開始接受教育,再到孩子成家立業,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少不了資金的支持。
我曾見過一些女人,她們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好幾個孩子的母親,面容上帶有比同齡人更嚴重的憔悴,當然,我也曾見過另一些女人,儘管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母親,但家中的經濟條件允許她們不用為生活奔波勞累,只管養兒育女,看上去依舊靚麗動人。
兩種比較,說白了,都是有錢與沒錢的區別。
在電視劇《親愛的自己》裡,就出現了很多關於生孩子的橋段。
張芝芝在婚後只生了一個女兒,但是重男輕女的婆婆一直想讓她再生一個兒子,只能一遍遍催生,為此,更是找遍了各種秘方,端著一碗碗的中藥告訴她,那是「生兒子」的良藥。
百般無奈之下,張芝芝只能跟婆婆算一筆帳,在夫妻兩人目前的工資下,從日常生活到孩子的教育,統統加起來,兩者近乎相等,也就是說,兩人目前的工資只夠養活一個孩子。
可惜的是,婆婆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要將孫女接到鄉下住,這樣就能免了很多沒必要的費用,就可以安心生兒子了。
在這裡,我先不吐槽婆婆的這種想法,畢竟這是很多老一輩人的想法,幾乎是根深蒂固的了,難以一時改變。
儘管張芝芝的話並沒有說服婆婆,但她的一席話道出了很多人在養育孩子中的艱難,不過,艱難是艱難,讓孩子吃好穿好教好都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都是父母盡責的一種表現。
03為什麼提議沒錢就不要生孩子呢?
因為很多窮人窮的不止是生活,更嚴重的是思想上的貧窮,這就導致窮人家的孩子,很大一部分人的一生都是悲劇,孩子只是父母眼中用來交換物質的商品,是分擔他們貧窮的人選,是束縛他們人生的枷鎖。
這當然並不是說,只有有錢人才能生孩子,只是說,在決定生孩子之前,一定要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去養育孩子。
在電影《何以為家》中,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男主贊恩控告父母的理由,只是「因為生了我」,短短的五個字,卻是贊恩悲慘一生的源頭。
電影中,年僅12歲的敘利亞男孩贊恩,他有7個兄弟姐妹,7個人都是沒有上過學的黑戶,從生下來以後就是跟父母擠在一間破舊的閣樓裡生活。
等到了一定的年紀,女孩就可以被當成是一種換取生活用品的商品,而男孩則是被當成是負責掙錢養家的工具。
父母在他們的一生中,只是精子和卵子的提供者,他們感受不到來自父母一丁點的愛,贊恩除了每日辛苦打工,還會時不時受到來自父母的毆打和謾罵。
儘管如此,贊恩還是為了那個家不斷努力掙錢,直到父母為了換來幾隻雞便把11歲的女兒強行賣給商販為妻,導致妹妹慘死的結局,這件事的發生讓贊恩對父母失望極了,他離開了這個沒有絲毫溫度的家。
後來,歷經磨難後的贊恩因為傷害罪入獄,但他心中依舊對只會給他帶來傷害的父母很不滿,最後,贊恩在法庭上發出了無比憤怒的吶喊:「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贊恩的悲劇依舊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裡不停上演。
本該是最美好、最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在那個環境裡的贊恩卻要背負起養活整個家庭的責任。
我們不該譴責那樣的環境,因為環境不是罪魁禍首,窮才是原罪,人窮,思想也窮,明知無力養育,還是不停地生孩子,不停地讓更多的悲劇上演。
說實話,窮就是原罪,沒有錢最好是別生孩子。
一個孩子,對於父母來講,他們不該是為了生活的一種手段。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賜予父母的寶物,他們渴望的是愛與溫暖,而不是冷漠與悲慘。
若是沒錢還要堅持生孩子,這對父母來講也是一種罪,在連累了孩子的同時也連累了自己。
這並非是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錢比愛更重要,實際上這兩者並不具有可比性,退一步來講,很多時候有錢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愛,若能如此,為何不選擇給予他們更好的愛。
總而言之,在決定生孩子之前,一定要謹慎考慮,因為你的決定能改變一個未知生命的一生。
我是阿亞,暖心情感寫作者,這一生能與你相遇,何其有幸!點個關注,我們一起長知識吧!
-END-
今日話題:對於沒錢該不該生孩子,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