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窮就是原罪,沒有錢最好別生孩子

2020-12-09 阿亞治癒系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論述的是輔導機構對一個家庭的影響,留言中有很多的都是關於對輔導機構學費貴的吐槽,其中有一條留言是這麼寫的:「窮是原罪,沒錢最好別生孩子,但既然孩子長這麼大了,就該努力讓孩子過更好的生活。」

對於這句留言中的「窮是原罪,沒錢最好別生孩子」,深以為然。

01要不要生孩子?

電視劇《三十而已》裡的陳嶼,儘管前期被網友們稱為「渣男」,但不可否認的是,陳嶼的生育觀念與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

在飯桌上,當鍾曉芹拿出懷孕單,告訴丈夫陳嶼自己懷孕的消息時,迎接她的並不是陳嶼的滿心歡喜,而是非常激動的反對,陳嶼明確告訴鍾曉芹不要這個孩子。

鍾曉芹被要求打掉這個孩子,儘管後來她從手術室跑掉了,陳嶼也接受了這個孩子,但這個孩子最終還是不幸流掉了,這也進一步惡化了兩人的關係。

實際上,陳嶼並不是不喜歡孩子,只是他的想法比較現實。

在他的原生家庭中,父親拋棄了家庭,母子三人相依為命,艱難生活,原生家庭的不幸帶給他的恐懼,再加上他認為目前的經濟條件還不足以養活一個孩子,兩種原因加起來,使得他堅持認為:若是父母沒有能力給孩子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那就不要生孩子,耽擱自己的人生,還害了孩子。

從劇中來看,兩人的經濟條件不算窮,結婚三年,手中握有三十萬的存款,這個數目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算得上很不錯的了。

不過這個條件放在上海,或許真的算不上不錯吧,但無論怎樣,依舊改變不了兩人在面對該不該生孩子這個問題時存在的歧義。

劇中提出的這個問題:沒錢究竟要不要生孩子呢?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想過這個問題吧。在這個問題中,孩子並非是因為愛的結晶,更重要的是父母責任感的一種體現。

02生孩子不難,難的是養孩子

你以為生孩子就只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這麼簡單?受精卵的誕生只是最最簡單的一步,往後的每一步都比它們的結合要難得多了。

生孩子其實並不難,難的是養活一個孩子。從受精卵的形成到孩子的出生,到孩子開始接受教育,再到孩子成家立業,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少不了資金的支持。

我曾見過一些女人,她們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好幾個孩子的母親,面容上帶有比同齡人更嚴重的憔悴,當然,我也曾見過另一些女人,儘管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母親,但家中的經濟條件允許她們不用為生活奔波勞累,只管養兒育女,看上去依舊靚麗動人。

兩種比較,說白了,都是有錢與沒錢的區別。

在電視劇《親愛的自己》裡,就出現了很多關於生孩子的橋段。

張芝芝在婚後只生了一個女兒,但是重男輕女的婆婆一直想讓她再生一個兒子,只能一遍遍催生,為此,更是找遍了各種秘方,端著一碗碗的中藥告訴她,那是「生兒子」的良藥。

百般無奈之下,張芝芝只能跟婆婆算一筆帳,在夫妻兩人目前的工資下,從日常生活到孩子的教育,統統加起來,兩者近乎相等,也就是說,兩人目前的工資只夠養活一個孩子。

可惜的是,婆婆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要將孫女接到鄉下住,這樣就能免了很多沒必要的費用,就可以安心生兒子了。

在這裡,我先不吐槽婆婆的這種想法,畢竟這是很多老一輩人的想法,幾乎是根深蒂固的了,難以一時改變。

儘管張芝芝的話並沒有說服婆婆,但她的一席話道出了很多人在養育孩子中的艱難,不過,艱難是艱難,讓孩子吃好穿好教好都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都是父母盡責的一種表現。

03為什麼提議沒錢就不要生孩子呢?

因為很多窮人窮的不止是生活,更嚴重的是思想上的貧窮,這就導致窮人家的孩子,很大一部分人的一生都是悲劇,孩子只是父母眼中用來交換物質的商品,是分擔他們貧窮的人選,是束縛他們人生的枷鎖。

這當然並不是說,只有有錢人才能生孩子,只是說,在決定生孩子之前,一定要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去養育孩子。

在電影《何以為家》中,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男主贊恩控告父母的理由,只是「因為生了我」,短短的五個字,卻是贊恩悲慘一生的源頭。

電影中,年僅12歲的敘利亞男孩贊恩,他有7個兄弟姐妹,7個人都是沒有上過學的黑戶,從生下來以後就是跟父母擠在一間破舊的閣樓裡生活。

等到了一定的年紀,女孩就可以被當成是一種換取生活用品的商品,而男孩則是被當成是負責掙錢養家的工具。

父母在他們的一生中,只是精子和卵子的提供者,他們感受不到來自父母一丁點的愛,贊恩除了每日辛苦打工,還會時不時受到來自父母的毆打和謾罵。

儘管如此,贊恩還是為了那個家不斷努力掙錢,直到父母為了換來幾隻雞便把11歲的女兒強行賣給商販為妻,導致妹妹慘死的結局,這件事的發生讓贊恩對父母失望極了,他離開了這個沒有絲毫溫度的家。

後來,歷經磨難後的贊恩因為傷害罪入獄,但他心中依舊對只會給他帶來傷害的父母很不滿,最後,贊恩在法庭上發出了無比憤怒的吶喊:「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贊恩的悲劇依舊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裡不停上演。

本該是最美好、最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在那個環境裡的贊恩卻要背負起養活整個家庭的責任。

我們不該譴責那樣的環境,因為環境不是罪魁禍首,窮才是原罪,人窮,思想也窮,明知無力養育,還是不停地生孩子,不停地讓更多的悲劇上演。

說實話,窮就是原罪,沒有錢最好是別生孩子。

一個孩子,對於父母來講,他們不該是為了生活的一種手段。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賜予父母的寶物,他們渴望的是愛與溫暖,而不是冷漠與悲慘。

若是沒錢還要堅持生孩子,這對父母來講也是一種罪,在連累了孩子的同時也連累了自己。

這並非是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錢比愛更重要,實際上這兩者並不具有可比性,退一步來講,很多時候有錢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愛,若能如此,為何不選擇給予他們更好的愛。

總而言之,在決定生孩子之前,一定要謹慎考慮,因為你的決定能改變一個未知生命的一生。

我是阿亞,暖心情感寫作者,這一生能與你相遇,何其有幸!點個關注,我們一起長知識吧!

-END-

今日話題:對於沒錢該不該生孩子,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沒辦法,窮就是你的原罪
    沒辦法,窮就是你的原罪。有人會說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或許,那大部分都是對於富人而言的。成年人的世界中,我們不得不為錢而奔波,我們的家庭可能因為窮而爭吵不休。不得不說,我們大部分的痛苦都與窮有關。說窮是原罪也不過分!
  • 孕婦擠公交遭嘲諷「沒錢就別生」!窮人連生孩子的權利都沒有嗎?
    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的心裡除了氣憤之外更多的是心酸「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難道窮人連生孩子的權利都沒了嗎?」或許吧,在那些不停地追求利益最大化金錢至上的人眼中「醜也好,壞也罷,皆能被原諒,只有窮才是原罪。」
  • 為什麼有些人沒有錢,卻還要生孩子?父母的自私,真的會毀了孩子
    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到她足夠好的生活,物質條件,好的教育,培養孩子的人格獨立等等。而這些統統都離不開錢,人到中年的你,應該也因為錢而焦慮不已吧。如果你知道一個男人沒錢,根本不可能養得起一個孩子,那麼你會為他生孩子嗎?
  • 八年後,我終於看懂了《裸婚時代》大結局:女人,千萬別嫁窮小子
    童佳倩因為懷孕耽誤了工作,每個月只能拿底薪,他倆的錢根本就不夠生孩子的費用。愛情很偉大,但它在生活面前,什麼都不是。02生活上的困頓,讓兩個人再也沒有心情花前月下了。劉易陽為了工作整日忙碌,童佳倩一邊上班一邊還要忙著去產檢,兩個人連片刻的喘息時間都沒有。
  • 窮就不要生孩子?那「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是怎麼回事?
    網上經常看到這麼一種言論:做父母要負責,沒有錢就不要生孩子,別生下來養不起反而害了孩子。表面看,這好像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窮的自己都養不起,生孩子幹嘛呢?不能給孩子提供優良的環境,得不到優秀的教育,不就是害了孩子嗎?
  • 窮就是沒有錢嗎?涕就是鼻涕嗎?
    作者:學思知行曾經聽過一個相聲段子,兩個人說臉在什麼地方,找了半天,逗哏的人只找到了腮幫子和顴骨,並沒有找到自己的臉在什麼地方,惹得觀眾哄堂大笑。其實,在中國的漢字文化中,每個字都是有具體含義的,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豐富、最美的文字之一。
  • 民營企業沒有原罪,為何被戴庶子的帽子?
    而就是這個被曾老師唾棄的不孝子,卻承擔了國內最多的就業、稅收和GDP增長。  講到原罪,國企造孽最深。先是通過價格剪刀差盤剝了農民老大哥幾十年,而後又在股市上禍害了近二十年,即使那些靚女先嫁的「優質」國企,也還是把自己一屁股債務打包交給了國家。除了負債、欠款、甩包袱,他們的貢獻在哪裡?
  • 《最強大腦》水哥王昱珩吃飯被暗諷太窮,難道被坑還不能說實話?
    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因為你點的是最低標準298元/人的套餐,因此菜品就沒有高標準3000元/人的套餐好,性價比不高是因為你太窮,而不是我們餐廳的問題。」 說實話,店家這個態度可謂說相當的傲慢,比前段時間的狗不理包子負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 窮是原罪嗎?貧窮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窮是因為懶惰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窮變成了一種原罪。之前網絡上有一句流行語,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但細想一下。貧窮,真的可以限制自己的想像力。在許多人眼中,造成貧窮的原因無非就是懶惰,不想努力。這就是現實,一個跟成功學完全背道而馳的現實。
  • 「寧窮死,別娶生妻」是啥意思?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
    最好的婚姻關係應該是水到渠成,兩個人在婚前婚後都彼此相愛。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有著極大的恐懼,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害怕在結婚之後,彼此之間的愛情會被消磨殆盡,因為生活的諸多矛盾而使愛情破碎;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的人來說,她們也擔心結婚之後會因為物質產生更多的衝突…而關於婚姻,古人就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寧窮死,別娶生妻」,這是啥意思呢?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呢?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後面兩句更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力微休負重,遇難莫尋親,這些詩句非常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人窮別說話,人在窮途就儘量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話了,因為別人從心裡就根本就看不起我們了,即使我們現在擁有才華橫溢,只要我們沒有成功沒有錢,沒做出一番事業有成的樣子。說白了就是我們還是窮逼一個,那麼即使說得再對的話,也沒有人去願意聽我們的。
  • 20年全職媽媽對獨生女的告誡:不滿足這3個條件,你別生孩子
    在過去,生孩子似乎是很簡單的事情,也是人之常情,很少有人說結婚後不打算生孩子的。但是在現代社會,人們對生兒育女這事似乎淡定了許多,大家不再覺得生孩子是婚姻的必然任務,就是有的老人也變得豁達,也是這麼想。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力微休負重,遭難莫尋親,你覺得對嗎?
    因為社會現實就是如此。下面,我們就簡要聊聊這個話題。一、人窮別說話人在窮的時候,會被許多人瞧不起,因此人微言輕。一旦自己的話比較多,就會招致許多人的反感。因此,人在窮的時候,儘量像老胡這樣少說話,以免自討沒趣。二、位卑莫勸人在無形當中,人的地位是分尊卑的。為尊者,大多都會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似乎自己就是天下第一;而位卑者,在為尊者面前只有唯唯諾諾的份兒,只能聽從為尊者的訓誡,還怎麼能夠勸得了為尊者呢?況且,為尊者根本就沒有將位卑者看在眼裡,位卑者的話為尊者怎麼會聽呢?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字面意思是說當處於貧窮的時候,最好不要輕易開口發表自己的意見,地位低下的時候,就不要去勸解別人。這是前人用自身實踐的經驗積累,自有其道理在其中。一:人窮別說話就是說一個人處於貧窮的時候,說話要分場合。要是沒有錢,在參加聚會或者人很多的場合裡面,開口說話會有一種底氣不足的感覺,始終感覺低人一等,連自己都不夠自信,那麼說出的話怎麼讓別人信服呢。
  • 老話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到底有沒有道理?入木三分
    俗語是大智慧的結晶,人們常常會將「俗話說」三個字掛在嘴邊,別看這三個字給人一種很玄幻的感覺,但實際上每句俗語都有其深深的含義。比如俗語中的這句:「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淺顯意思就是人處於貧窮的時候就不要隨便說話,畢竟你說了也不一定有人會聽,處在低地位之時就不要去勸別人什麼要做什麼不要做,管好自己就行。這個俗語確實是入木三分了,老祖宗太有智慧了。
  • 別再說什麼莫欺少年窮了
    網文爽文中屌絲逆襲的戲碼,為什麼讓人、尤其是青少年如此著迷,說到底,不過一句「莫欺少年窮」。窮,造字本義為身居洞穴,身體被迫彎屈、不自由,後引申為物質上困頓的、不得志的、貧困的。於是乎,我們理所當然地在年輕的時候說著莫欺少年窮,中年的時候說大器晚成,老年的時候說懷才不遇、華發早生、壯志難酬、報國無門。說實話,從初中到高中我身邊學霸雲集,當時看見那些「莫欺少年窮」的文學作品,總是覺得熱血沸騰,因為似乎世界不過爾爾,現在的大人們總有老去的一天,我們將來的輝煌,便可計日而待。
  • 38歲林依晨未孕被群嘲:生不出孩子,憑什麼是女人的原罪
    難道結婚就一定要生孩子?難道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就低人一等?這都什麼年代了,早已不是母憑子貴的年代了,女人不當生育機器,你們也別指望把女人當成生育機器。有人說,這些拼命生孩子的女人,怪不得別人,只能怪她們自己太執著。可是細想一下,是誰給她們灌輸「生孩子才完整」的思想的?是家人是朋友是無數的網友。當全世界都告訴你「不生孩子就是失敗者」,她們敢不生嗎?
  • 沒有房子,沒有車,沒有錢,已經成為過去的風格
    無房無車早已成為過去,新型「三無」出臺,「三無」是指沒有野心、沒有責任感、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我從不在乎你窮,但你沒有上進心,我真的很失望,」小關和男朋友在大學認識的,他們相處得很好。當他第一次認識男朋友時,他的家庭並不富裕,他通常分擔出去玩的費用,但是,小關並不在乎因為愛情。
  • 要拯救環境最好不生孩子,讓人類滅絕!這個英國教授的觀點,網友吵瘋...
    」 這句話在採訪後被轉述成了「關於氣候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不生孩子。」 在說出「減碳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生孩子」這個觀點前,她是正在討論人口過剩和地球資源枯竭的問題。
  • 生活中這三種錢最好別借,平時不妨留個心眼
    生活中這三種錢最好別借,平時不妨留個心眼。第一、不借長久不聯繫的朋友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芸芸眾生,每天都要與形形色色的打交道,所以千萬不能做一個太過老實的人。有一句話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一旦自己遇到了困難,就可以找朋友幫忙。尤其是那些比較老實的朋友,更願意幫助處於低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