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縣百祿鎮村民自建「百姓大舞臺」成了村裡娛樂「集結地」

2020-12-24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連雲港訊 在灌南縣百祿鎮周響村,村民朱炳風利用閒置的老村部辦起了百姓大舞臺,每天晚上都有百來號村民前來表演節目或鍛鍊身體,一個面積約60平米的百姓大舞臺成了村民茶餘飯後嘴裡的「香餑餑」、村裡娛樂活動的「集結地」。

今年65歲的朱炳風是一個文藝愛好者,用他自己的話說,「閒不下來,就喜歡熱熱鬧鬧的」。據悉,為了辦起這個百姓大舞臺,老朱花了不少心思,也掏了不少腰包。2016年,他在閒置的老村部西側空地上搭起了一個約200平米的臨時活動板房,之後又在屋裡設置了舞臺,配置了音箱、飲水機、風扇等,前前後後約花去十萬多元。後來,隨著隊伍的壯大,文藝活動的增多,他又為大家購置服裝、花船、花球等各種演出道具。

兒子朱曉峰十分支持父親「退休」後的這個興趣愛好,他說,「父親之前是做木工的,辛苦了一輩子,他像做事業一樣在做這個老百姓大舞臺。」村裡的人也對老朱這種樂於奉獻的精神表示敬佩。

自百姓大舞臺成立之後,只要村裡有什麼重大節日慶祝活動,朱炳風和他的文藝舞蹈隊都會免費前去演出。許多村民之前是不會跳廣場舞的,可在他們的影響下,漸漸地每天晚上6點之後都會不自覺的前去跳會兒廣場舞。隨著在周邊的「名氣」越來越大,外村的文藝愛好者也經常到他們的百姓大舞臺來表演節目,為村民帶來了一場又一場鄉土文藝大餐。(楊敬玉 王都安)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連雲港訊在灌南縣百祿鎮周響村,村民朱炳風利用閒置的老村部辦起了百姓大舞臺,每天晚上都有百來號村民前來表演節目或鍛鍊身體,一個面積約60平米的百姓大舞臺成了村民茶餘飯後嘴裡的「香餑餑」 、村裡娛樂活動的「集結地」 。據悉,為了辦起這個百姓大舞臺,老朱花了不少心思,也掏了不少腰包。許多村民之前是不會跳廣場舞的,可在他們的影響下,漸漸地每天晚上6點之後都會不自覺的前去跳會廣場舞。隨著在當地周邊的「名氣」越來越大,外村的文藝愛好者也經常到他們的百姓大舞臺來表演節目,為當地村民帶來了一場又一場鄉土文藝大餐。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連雲港訊在灌南縣百祿鎮周響村,...

相關焦點

  • 登自家舞臺,唱幸福的歌「村裡小芳」走上「百姓大舞臺」
    揚子晚報網10月1日訊 (通訊員 袁開建 記者 王國柱)「中國範兒就是這麼的氣派,中國範兒就是這麼這麼帥,黃河水洗的黃皮膚,五千年這顏色絕不改,是誰舉止優雅走在歷史舞臺,一身中國的紅升起東方色彩……」9月30日下午,興化市戴南鎮裴馬村新建成的「百姓大舞臺」上,來自史堡村舞動人生健身隊的
  • 分地時,沒人要的村邊「雞刨地」賣了百萬,咋讓他成了村裡首富?
    南蠻的姓江,在村裡獨姓,也近70多歲的老人了。他的來歷很清楚,他爹的爺爺清末民初逃荒要飯落戶到這個村。吃過人間疾苦的人格外節儉持家,南蠻的爺爺這一輩就在村裡買了十幾畝地,成了村裡自足農戶。耕讀持家是咱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圖騰,吃飽穿暖後就開始重視子孫讀書斷文識字。
  • 百姓家門口搭起大舞臺
    記者從溫泉鎮文服中心獲悉,10月至11月,溫泉鎮已舉辦超過20場不同主題的文化演出活動,其中包括相聲主題演出、「百姓大舞臺」文化惠民演出和文藝與戲曲「星火工程」慰問演出等。溫泉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溫泉鎮將進一步完善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依託,繼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惠民活動,放大文化惠民效果,用優質的精神食糧豐富地區百姓生活,讓文化建設持續引領社會新風尚。」溫泉鎮文化服務中心攜手笑合福相聲俱樂部為地區居民帶來的相聲表演還在繼續演出中。
  • 蹲點鄉村看振興|花田變身網紅打卡地 「農業+」讓濟南北石硤村民...
    魯網6月26日訊 疫情期間,大多數人放棄了出遠門的計劃,每逢周末、小長假,自駕遊、近郊遊成了大家首選的放鬆娛樂方式。這也使得位於北石硤村的「東方玫瑰花鄉田園綜合體」成了濟南市平陰縣及周邊的網紅打卡地。當時,村裡人的生活水平普遍較低,百姓賴以生存的千畝玫瑰花田,在周長勝眼裡也是無品牌、無特色、無渠道的「三無產品」。「周圍村子也都是玫瑰花,同質化競爭嚴重,百姓雖然種花很辛苦,但收益很差。」周長勝回憶道。為了改變面貌,他提出了一年脫貧、兩年致富、三年奔小康的目標。
  • 長葛這村「小別墅」喜歡人:村裡蓋房統一標準,設計圖紙免費用!
    「俺村現在有1個大廣場、4個小花園,白天可以乘涼,晚上可以健身。」「家家戶戶門前都修了排前路,主幹道還是柏油路,別村親戚來俺家都羨慕得很!」「汙水有汙水管、雨水有雨水管,村裡還有一個汙水處理廠。走在村裡,一點臭味兒都沒有。」
  • 八年扶貧路 百姓圓夢人 ——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派駐遂川雩田鎮村...
    村口村是「十三五」貧困村,山地多田地少,村民三成以上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村莊環境被當地人戲稱「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村民看到這個外表文雅、身穿警服的「第一書記」,質疑「這怕是來鍍金的」。  面對種種難題,方敏軍一一開出「方子」應對。
  • 村支書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裡一半都是我的娃
    與洪陽遙遙相望的英豪鎮村民組長董某,也利用職權挪用村組徵地補償款以及賠青款合計83萬餘元。看來不是職務,而是機會,才是決定村官們撈錢多少的重要因素。該縣的一位村主任劉某,相繼貪汙、挪用和侵佔村裡的徵地款、土地補償款,共計上百萬元,後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
  • 村裡最強「戰機」!村民:天天喊,沒人串門了
    桃源村是一個古村落,共有桃東、桃北、東漁場、西漁場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328戶人家,1428人。疫情發生後,桃源村黨支部迅速行動起來,發動居民共同阻擊疫情。但究竟如何才能讓宣傳更有效呢?該村新村幹陳穎靈光一現,想到了用無人機喇叭宣傳的好點子。得到村黨支部書記書記谷士兵支持的陳穎,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從事航拍工作的好朋友王前程,王前程當即表示支持並帶來了無人機免費服務。
  • 贊丹:村民心中的「定盤星」
    在她和工作隊的帶領下,村裡已全面推開了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制度,增加了扶貧工作的透明度,大大打消了村民對於精準扶貧工作的誤解,贏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村裡為貧困戶發放土豆種子和化肥時,每個前來領取的村民都熱情地和贊丹打招呼、話家常,贊丹叮囑著:「大家都先登記再領啊,千萬別落下誰。」
  • 梁家莊:村裡的年輕人又回來了
    村裡耕地少,過去村民主要靠到清水鎮煤礦挖煤謀生。2010年左右煤礦關停,最近幾年養殖業又陸續退出,產業青黃不接,梁家莊成為遠近聞名的低收入村。2016年底,全村核定的低收入戶有95戶共166人。「全村人口一半是低收入戶,年輕人差不多都走光了。」多年來,梁家莊村支書肖清海也是一籌莫展。
  • 村裡代管拋荒地 柴陳村民獲收成_杭州網
    「這一帶以前都是拋荒地,今年第一次種上水稻。」柴陳村老黨員夏祥土說,這些稻穀村集體統一種植,村民可以在幾天後分到新鮮的大米。塢墳畈地塊曾是柴家自然村的「花果山」,家家戶戶都在此種柑橘。前些年,橘地成了拋荒地。去年,隨著塢墳畈地塊周圍水渠改造,機耕路拓寬,柴陳村的老黨員們有了改荒地為良田的想法。
  • 從版權內容到自建IP,QQ音樂的Z世代娛樂營銷方法論
    作為中國最大的數位音樂平臺、網際網路時代重要的音樂宣發陣地,同時也作為Z世代最大的流量入口,QQ音樂以音樂為核心,在不斷探索音樂內容與娛樂生態的玩法過程中,正在書寫著一套屬於Z世代的娛樂營銷方法論。自建IP矩陣,突破共創綜藝新玩法在版權優勢外,QQ音樂正在通過自建IP矩陣來增強平臺宣發能力,不斷推出新潮音樂玩法,打破音樂的固有場景邊界。首先是QQ音樂圍繞"見面吧系列"所打造的自製IP生態。《見面吧!大片》為影視劇主創/OST唱作人與影視劇愛好者們建立了溝通渠道。
  • ...善治積分」,「村裡事」成「家家事」——小積分如何撬動大改變
    現在一推出,沒多大會兒就被搶光了;為了讓大家配合村裡工作,以前村幹部不知道要軟磨硬泡多少趟,現在說一聲就行了……這,得益於2018年5月平湖在該村試點推行的「股份分紅 善治積分」收益分配模式,將村民參與鄉村治理行為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掛鈎,從當年股份分紅的總金額中提取不高於20%的額度,按照股東戶每年在村中心工作中表現情況形成的善治積分進行分配,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從「村裡事」向「家家事」
  • 梨果壓枝香滿園,百姓安居生活美 惠民縣皂戶李鎮範家村奏響鄉村...
    梨果壓枝香滿園,百姓安居生活美 惠民縣皂戶李鎮範家村奏響鄉村振興幸福樂章產業興旺結碩果果園的經營者是範家網格支部書記範何山,在2015年村裡通過土地增減掛鈎,平整出土地80畝,當時地力貧瘠,土地閒置無人問津,範何山主動承包了這片地,種上了桃樹、梨樹。
  • 與同樂村民同樂
    村民打開大門,面向的就是平坦整潔的水泥路。道路兩旁的太陽能路燈高高直立,不僅照亮著村民們休閒娛樂的夜晚,也照亮了村民們的脫貧致富路。這讓他們心裡格外亮堂的同時,都不約而同地感謝一個人,他就是省國資委駐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同樂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歐陽德憲。「沒有困難,組織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 村裡土地咋用 村民有發言權
    國土資源部發文,農村土地管理使用立新規村裡土地咋用 村民有發言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土地利用活動,通過加強農村土地利用供給的精細化管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土部日前印發《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如何管理、使用農村土地訂立了新規。
  • 哈爾濱雙城區千餘畝草原離奇「消失」遭村民實名舉報
    到2015年,整個草原範圍內已經有80%被開墾成農田,這裡有的是被村委會違法發包,有的被村民私自侵佔。三姓村村民反映,村委會對草原發包十分隨意。「有頭有臉」的人就少給點錢,有的就不給,普通村民就得多交點,有村民多次到村裡去查帳,根本不給看,有村民說這個地發包根本就沒有帳,給村幹部兜裡塞點錢就可以了。
  • 村裡建球場 農民健身忙(體育助力小康生活②)
    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就是要從村民最急切、最關心的事情著手。善岙楊村以建設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補齊鄉村體育發展短板為切入點,建起了融入體育元素的文化禮堂,還建成全縣第一片籠式足球場、第一座農村百姓健身房。村裡的體育氛圍,頓時活躍起來。200公裡外,諸暨市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村民也享受著豐富多彩的體育生活。
  • 村民反映自來水渾濁,一紙檢察建議「澄清」村裡自來水
    今年4月,在接到當地鹿頭鎮群眾反映村裡自來水水質渾濁,影響生活後,棗陽市檢察院及時向當地衛健局和水利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兩單位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切實保障群眾的用水安全。「我們一方面加強了對水源地的巡查保護力度,另一方面多方籌措資金20餘萬元,增設了排汙閥、修繕了過濾池、優化了制水工藝、新增淨化加藥設備,全力保障供水安全。」沙河水廠負責人指著新增的設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