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土地咋用 村民有發言權

2021-01-20 中國政府網

國土資源部發文,農村土地管理使用立新規
村裡土地咋用 村民有發言權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統籌安排各項土地利用活動,通過加強農村土地利用供給的精細化管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土部日前印發《關於有序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如何管理、使用農村土地訂立了新規。

不搞強制全面推進

加強農村土地利用供給精細化管理,有利於提高農村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國土部規劃司負責人介紹,我國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分為國家、省、市(地)、縣、鄉(鎮)級。雖然鄉(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對農村各項土地利用活動進行了安排,但由於比例尺較小、內容安排相對粗疏,一些地區需要通過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划進一步細化、規範農村各項土地利用活動。

當前,農村情況複雜多樣,發展不平衡,資源分布不均,需求有緩有急。開展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和實施工作,要充分考慮上位規劃定位是否明確、村兩委班子是否團結、基礎條件是否良好、村民意願是否強烈、規劃編制經費是否有保障等因素。因此,編制工作要因需而為,不宜強制全面推進。

意見明確提出,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土地整治和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保護的地方,應編制村土地利用規劃;其他地方要明確推進時間表,結合實際有序開展。

此外,鼓勵各地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總體部署,以村土地利用規劃為依據,在控制農村建設用地總量、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前提下,加大力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重點支持農村產業發展;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開展;優先安排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資金、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指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用好土地綜合整治平臺,引導聚合各類涉地涉農資金,整體推進山水林田湖村路綜合整治。

村民擁有主體地位

該負責人強調,要堅持村民主體地位,切實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讓村民真正參與到規劃編制各個環節。

為此,意見明確了工作流程:通過實地踏勘、入戶調查等方式摸清村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各類資源利用狀況,了解村民實際需求和發展願景;在規劃成果編制中充分考慮村民意願,合理安排各類用地規模、布局和時序;規劃成果要通過徵詢、論證、聽證、公示等多種途徑,充分聽取村民意見和建議;規劃成果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後,納入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法定程序報批。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還明確鼓勵大中專院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方面青年志願者,為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提供志願服務。

為嚴格村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管理,村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項土地利用活動,須按照村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隨意突破或修改。確因特殊原因需要修改規劃的,應制定規劃修改方案,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記者 朱雋)

相關焦點

  • 村支書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裡一半都是我的娃
    其中92%的村官腐敗案件發生在土地轉讓、資金管理環節。涉案村官們總有辦法抓住來之不易的機會,雖然全村老少都想要點好運氣,但似乎這些村官的運氣比大部分人的都要好。  當高速鐵路修到三門峽澠池縣洪陽鎮時,村支書王某便夥同他人虛報冒領高速鐵路佔地補償款及其他款項10多萬元。與洪陽遙遙相望的英豪鎮村民組長董某,也利用職權挪用村組徵地補償款以及賠青款合計83萬餘元。
  • 土地轉起來 村民富起來
    本報記者 王克礎 通訊員 陳洪高 「這幾年村裡變化特別大,而且沒花村民一分錢。我們現在最喜歡來山莊,在池塘邊散步聊天,呼吸新鮮空氣。」9月24日,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高路村村民楊英軍說。
  • 一施工就被村民阻撓 臨高開發商買土地11年難開發
    購買土地11年開發時受阻  村組長:政府給開發商頒發土地使用證是違法的;  臨高警方:若村民再阻撓施工將採取強制措施  因個別村民阻撓施工,土地無法開發,裡面雜草叢生。  南國都市報6月16日訊(見習記者洪堅鵬 文/圖)臨高縣新盈鎮是有名的漁業大鎮,全鎮約有2000艘大小的漁船,這些漁船每次出海捕撈時,要先在港口加水加冰及燃油等。正是看到這個商機,新盈鎮新興居委會正村村民林某榮與他人合資,購買了位於正村的臨高縣水產供銷公司舊加工廠房及倉庫的地塊,準備建一個小型冰廠。
  • 九龍坡這條路終於通了,村民致富有了盼頭!
    近日,一條長1.2公裡、寬4.5米的砂石道路投用,讓友愛村百姓美了視線,暖了人心。這條路村民等了幾十年受制於路程,長期以來,陶家鎮友愛村村民只能到鎮上售賣農產品或外出務工,收入來源單一。「我父輩往上都是靠賣農產品營生,每天走很遠的路去鎮上,那時村民們沒錢修路,為了通這條路,村裡等了幾十年。」今年80歲的朱崇禮說,「這幾年,看著旁邊的村子都通了路,路還越修越好,我們村民心裡越發難受。」
  • 臨潼磚房村才用上自來水咋就停了?自來水公司:村裡水費沒交
    「我們村之前一直用深井供水,每戶按水錶收費。去年家裡水質越來越差,放出來很渾濁。街道和村上協調後由臨潼區第二自來水有限公司供水。」西安市臨潼區秦陵街道磚房村房先生告訴記者,半個月施工完畢安裝了大表,終於用上了自來水,「誰知道才供水一周多又停水了。」  華商報記者聯繫到秦陵街道,工作人員表示,磚房村供水問題臨潼區紀委已介入協調解決。
  • 村裡「旱改水」,為何要籤三份合同?
    記者看到,大片的田地已經被翻挖,現場有幾臺挖掘機正在施工。挖出的土堆旁有一些焦黑的枝幹,柯先生介紹,這些原本是村民種的果樹,現在由於要進行土地整治,都被處理掉了。在大片翻挖的土地中,有些奇怪的景象。有一座石砌的小墳,孤零零地矗立著,周圍的土地都已經被翻挖。稍遠處,有一塊不大的農地仍完好的保留著,卻被大片的翻挖土地包圍著,顯的格格不入。
  • 600多顆核桃樹被村裡汙水泡死,64歲奶奶痛哭:以後可咋活呀
    「以後可咋活呀?憑這些核桃樹供我生活,我也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全阿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哭了起來。據全阿姨介紹,今年1月份開始到現在,家裡7畝2分地裡的660顆核桃樹,一直被村子裡排棄的汙水浸泡,大部分樹被汙水淹死,只剩地邊的十來顆還活著。全阿姨辛苦栽育11年的核桃樹,每年會給她創造2萬元左右的生活費用,眼看快到8、9月豐收季節,卻因為村裡的汙水導致今年甚至以後都沒有收入。
  • 垣曲縣邵家溝村主任:我一個失誤把村民的房子拆了
    記者 衛姍我現在是在邵家溝村,幾天前,我旁邊的這臺大型挖掘機開到了村裡對房屋進行拆除。我身後的這個院子是村民馬佔林家的,當時房子被拆到一半的時候被村民叫停了,我們能看到他家的房子磚牆也已經被損毀,當時房子裡的一些生活用品還沒有來得及轉移。
  • 「決勝2020」我是村裡幸福的庫管員丨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
    我叫向東,初中學歷,今年33歲,是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同時還是馬腦村智能農場的一名庫管員。向東正在菌包廠上班「小安,物資到了,請安排工人出入庫。」走進菌包廠,森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便走過來交代工作。
  • 萊西法院案例解析:新土地承包法律中關於機動地的說法
    答案檢索中……案例索引:2015年初,某河村村委會(以下簡稱村委會)與時任其村村主任的劉某籤訂「機動地」承包合同,約定劉某承包村裡西南側機動地25畝機動地,承包期限10年,每畝承包費200元,劉某將上述承包費交由村裡會計。
  • 國旗漫捲 初心永恆丨看到村裡的國旗,村民們就想起愛笑的黃文秀
    旗臺不遠處,時代楷模黃文秀的照片印刻在村部外牆上:她嘴角微揚,深情地凝望著這片土地。在這裡,她曾揮灑汗水,用年輕生命書寫了一份脫貧攻堅的時代答卷,用奮鬥繪就了一面青春的旗幟。一場四個人的升旗儀式「從前,文秀姐姐常在這裡帶著我們唱歌,做遊戲。她還告訴我們,紅領巾就是國旗的一角,要像愛護國旗一樣愛護它。」今年12歲的黃鳳妹在縣城裡讀書,每逢寒暑假才回村裡。
  • 井岡山神山村村民左四英:村民們越來越有幹勁了
    今年69歲的左四英是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鎮神山村村民她告訴記者,過去,村民唯一的收入是每年上山砍毛竹拿到山下買,每年到了冬天,山上竹子一砍,就能看到不少地方變得光禿禿的。但現在,竹林早就已經不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吃上了「旅遊飯」的村民們也沒有功夫去上山砍竹子,山上的竹子也越來越茂密了。如今,神山村村民不僅口袋鼓了,生態環境也變得越來越漂亮。一年四季,村裡都花香四溢。晚上,打開窗戶,就能聽到泉水叮咚,村民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了。
  • 一個潮汕村莊的土地流轉探索:500餘畝土地從「沉睡」到煥發新活力
    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的500多畝耕地被劃分成若干份,每份2畝左右,根據土地肥沃程度、交通狀況、灌溉條件等不同,以每年200—700元/畝不等的價格,通過公開招投標的形式出租給村民耕種,「參與投標對象只限本村村民,每年能給村裡帶來約10來萬的經濟收入。」陳偉才說。「剛開始分田到戶時,村民對土地都很珍惜。」
  • 念活「土地經」 變身「綠富美」
    新民村黨總支書記董兆付回憶,為了在這片土地上做好增收又增產的文章,當時他們幾個村幹部請教村裡有種植經驗的老同志,還組織村民去外地參觀、學習成功經驗,最終決定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帶著農民幹,首先要做給農民看。」外地的成功經驗學回來了,但真正推行起來難度很大,多數村民不願意離開守了一輩子的土地,誰也不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灌南縣百祿鎮村民自建「百姓大舞臺」成了村裡娛樂「集結地」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連雲港訊 在灌南縣百祿鎮周響村,村民朱炳風利用閒置的老村部辦起了百姓大舞臺,每天晚上都有百來號村民前來表演節目或鍛鍊身體,一個面積約60平米的百姓大舞臺成了村民茶餘飯後嘴裡的「香餑餑」、村裡娛樂活動的「
  • 農村這3類土地問題碰不得,否則將嚴肅處理!
    機動地一般來說是分給村裡新增人口的,但是2019年新修訂施行的土地承包法,在明確說明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權穩固在農戶手中,放活土地經營權)的同時,也宣布了村集體不得再預留機動地。儘管新修訂的土地承包法明確說了本法實施後各村不能夠再預留機動地,但是在該法實施以前其實已經有很多農村預留了機動地,所以當前有機動地的農村也不在少數。
  • 村裡最強「戰機」!村民:天天喊,沒人串門了
    桃源村是一個古村落,共有桃東、桃北、東漁場、西漁場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328戶人家,1428人。疫情發生後,桃源村黨支部迅速行動起來,發動居民共同阻擊疫情。但究竟如何才能讓宣傳更有效呢?該村新村幹陳穎靈光一現,想到了用無人機喇叭宣傳的好點子。得到村黨支部書記書記谷士兵支持的陳穎,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從事航拍工作的好朋友王前程,王前程當即表示支持並帶來了無人機免費服務。
  • 分地時,沒人要的村邊「雞刨地」賣了百萬,咋讓他成了村裡首富?
    南蠻的咋被村裡人嘲笑?農村集體解散,要分田到戶單幹了。村裡勤快的人都很高興,二十幾歲還沒娶媳婦的南蠻的並沒露出來高興勁兒:地成了自己家的,就不能再偷懶混日子了,這是明擺著的。嘎嘎嘎……鬥嘴是村民的一大娛樂活動。南蠻的運氣來了,村民才明白分地到戶沒幾年,村民們吃飽穿暖,手裡有了餘錢,都開始翻蓋房子。村莊內的空閒地,一片宅基地1000元,只幾天就被村民買光。有想要宅基地的人就找到了南蠻的說:買你五分地當宅基多少錢?南蠻的說,這是村集體的地,不能賣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村裡通了自來水,愉幸村民笑開顏
    用上自來水,村民楊世英樂開了花。「通水了!」「自來水好清亮!」……7月30日,野鶴鎮愉幸村,不少村民打開水龍頭,看見清澈的自來水噴湧而出,大家奔走相告。這是愉幸村值得慶祝的一件大事。有的村民捧著水查看水質,有的村民把胳膊放到流水中體驗清涼……70多歲的周一清感慨地說:「以前我們生活用水主要靠自家水井,不僅不好喝,而且還有沉渣。現在,村裡通了自來水,真是做夢都想不到。」愉幸村位於野鶴鎮東南部,是野鶴鎮最偏遠的山村,海拔600餘米。受自然條件影響,這裡的地質含水性差。一直以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用水主要是來自自家院內的水井,水質不好。
  • 以案說法|懷疑被侵佔100公分土地,一村民將鄰居告上法庭
    1995年,村民王某在承包土地中,其家庭承包了1.5畝,承包後,有關部門核發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其後,王某一直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但自2007年以來,王某偶然間發現村裡土地登記薄記載的自家土地和鄰居丁某之間的土地分界有問題,遂與鄰居丁某發生爭執,王某認為丁某侵佔自家100公分的土地和土地上種植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