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第一天迎來了《大秦賦》的開播,作為《大秦帝國》四部曲的最後一部,自然會引起不小的關注,並且前幾部的評分都沒有低於8.5,可以見得這個系列的電視劇製作有多精良。
其實,主創者的最初創作意圖就是,希望中國人能夠通過影視劇進一步了解秦王朝的歷史,知道秦王朝的真實故事,事實證明,主創者的初心一直都在,這才有了這幾部優良製作的電視劇。
2009年,首部《大秦帝國》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播出,主要的故事線為商鞅變法,實現了大秦崛起。
2013年,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的主角為秦惠文王,主要的故事線是合縱橫時期的戰國局面。
2017年,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的主角是秦昭襄王,主要講述的故事是秦昭襄王在宣太后、魏冉、白起等人的輔佐下,逐漸橫霸九州。
而最新版的《大秦賦》講述的是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輔佐下滅六國、平天下,建立起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有了前者做對比,新版《大秦賦》播出後無疑背負很大的壓力,但它不負眾望,播出兩天豆瓣評分8.9,滿屏五星好評也足以說明這部劇的優異程度。
而這部歷史劇的開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似乎是在給國產劇爭臉面。
相比較於張一山版《鹿鼎記》和唐嫣主演的《燕雲臺》,同為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大秦賦》無疑是遠遠超越了它們。
更有網友直接喊話,不該一味吹捧低質的兒女情懷,真正好的電視劇應該是兼容並包。
是的,這部劇不論是在劇情創作還是場面製作上都妥妥的穩贏。
全劇開篇就以邯鄲之戰為始,加之故事層面雙線並行也是一大亮點,還有眾多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輪番登場,每一條故事線、每一個故事情節相互間穿插,劇情衝突不斷。
除了故事情節好評之外,演員演技和場面製作和前三部相比較都是有過之而無及,在戰爭場面的精良程度上,這部劇的製作水平甚至都遠超前幾部。
我們就拿劇中開場的一段秦軍攻打邯鄲城的戰爭戲來說,就足以稱得上"史詩級別"的大製作,攻守雙方的戰鬥、成千上萬的戰鬥車和弓弩等等,屏幕前的我感受到了劇方的經費在瘋狂燃燒。
細心觀察還能夠看到這部劇拍攝了不少新疆的外景,戈壁、雪山、胡楊林……這些實景拍攝,賦予了電視劇一種獨特的視覺體驗。
為了讓牆體外貌更加貼近歷史,劇組對影視城的所有牆都進行了大改造,甚至還在新疆搭建了一座完美的城池,從這個角度來說《大秦賦》劇組真是下足了功夫。
當然,除了場景、道具這些硬條件,劇方對演員的選擇也是深得觀眾的心。
如果不看流量,只看演技的話,那這部劇絕對可以稱得上"國產劇的頂級配置"。
張魯一飾演的嬴政。
就光從長相來說,能夠壓得住臺面,他就是嬴政本人!
而且張魯一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作為老戲骨,他把秦始皇不怒而威的氣勢表現的淋漓盡致。
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
演慣了電影的他,這次為了更好的詮釋角色,他閱讀了大量有關秦始皇、呂不韋的相關史書,把一個深謀遠慮、周全細緻的歷史奇人演繹的真實靈動。
不光是主角演得好,其他演員也沒有掉隊,總而言之,一句話:放心!觀眾終於不要再看"演綁架咬化妝棉"的面癱式表演了。
可喜可賀!
《大秦》系列註定是要觀眾慢慢咀嚼的歷史大劇,正如這部劇的導演延藝說:"於《大秦賦》而言,我們為這部劇做的所有努力,就是想激起人們心中的那股勁兒。"
那股勁,應該是埋藏在中華兒女血脈裡,與生俱來的願為國家慷慨赴死的壯志豪情。
這部劇不同於往日裡的甜寵劇,也不像那些打著正劇的名頭注水瞎編,講情情愛愛的劇。
這部劇滿滿的良心製作,值得一看,也值得成為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