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該國廢除漢字、改了首都名,如今還想改國名

2020-12-22 背起行囊去旅遊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不想過冬、厭倦沉重、想飛去熱帶的島嶼遊泳

古代時期的中國,一直以儒家文化為中心,孔子更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孔子在《論語》中寫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為。這些言論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與此同時,我國的儒家文化也在中南亞流傳開來,並且影響周邊的很多小國。不過有些國家卻不願意繼續受中國的影響,甚至為了與中國撇清關係,一度更改國家的漢字以及首都名稱,如今這個國家還想更改國名,那麼在這背後,這個國家與我們中國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韓國作為我國的一個海上鄰國,在習俗方面和我們有很多的相似點,那麼在歷史上韓國究竟和我國有著怎樣的淵源呢?《春秋》當中記載,商周時期,箕子見紂王大勢已去,就帶領著麾下的一部分大臣和子民來到了當時的朝鮮半島,建立了政權,歷史上稱之為箕子朝鮮,但它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久,後來又被衛式朝鮮所代替。

《漢書》當中記載,漢武帝在推翻了衛士朝鮮的政權後,在當時的朝鮮半島設立郡縣,隨後朝鮮半島被正式的劃分為我國領土,其中經歷過幾次亂戰,但還在漢朝的管制之下。唐朝時期高麗王朝建立,在經歷47位君主後,李成桂推翻了高麗的統治,自立為王,建立朝鮮王朝。

後來的故事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二戰後,朝鮮王朝一分為二變成了如今的韓國和朝鮮,高麗王朝也算是兩者的老祖宗。為什麼我國與韓國有著那麼多相似的習俗呢?主要是因為古時候的高麗王朝一直都是我國的潘屬國,我國文化對其也有著深遠影響,其實一些習俗世世代代就流傳下來了。

但是如今的韓國卻極力想撇清和中國的關係,不僅廢除漢字、改首都名,如今甚至還要改國名,但歷史的沉澱可不是說改就能該的。為了撇清與中國的關係,他們將所有的與漢字有關的改掉,成為了朝鮮半島唯一一個沒有漢名字的城市。到了後來更加過分,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總統甚至下令廢除漢字,學生們在課本上幾乎看不到漢字了。

韓國宣布廢除漢字,用朝鮮語代替,全國各地都使用朝鮮諺文來標記,官方文字只使用諺文來記事,小學、初中課程不得教漢字,到高中漢字才列為與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外國語的選修課程,規定設立之初,韓國民眾廣泛支持,認為如此大韓民族再也不會被誤認為中華附屬。但事實上朝鮮的古代漢語就是漢字,而現在韓國人卻連自己的祖先文化字跡都不認識了。

其實他們改了首都的名字,接著將漢字完全除掉,已經把我國對他們的影響力降低到了最低,但是韓國這個名字在他們眼中也相當刺耳,因為就在世界的近代史當中,這個名字相關聯的就是日本與中國,所以他們開始想連國民也一起改掉。由此可見,韓國為了擺脫其他國家對它的影響,做出了巨大努力。

相關焦點

  •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該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其實日本文字是以中國漢字為雛形,他們在此基礎上創造了日語,甚至有些國家直接用漢字作為交流語言,所以中華漢字文化對世界文化進步起到巨大作用。不過隨著近代我國變得衰落之後,這種文化力量開始減弱,有的國家甚至想跟我們撇清關係,並且也做出相應行為。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該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 此國想盡辦法撇清和中國關係,不惜更改首都名字,廢除漢字使用
    而古中國的文化十分先進,遠超周邊的小國,因此很多國家都會來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然後有些國家在學成後卻不承認,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就想盡辦法和中國撇清關係,甚至不惜更改首都名字,廢除漢字的使用。由於中國文化對東亞很多國家影響頗深,很多的國家在自己的文化中吸收了中國的文化,也有很多國家在本國文字中加入漢字元素。
  • 武則天醉酒後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未改,如今已是世界強國
    武則天醉酒後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未改,如今已是世界強國 對於一個人來說,名字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一個國家來說,國名更為重要。既然是國名,它就不僅僅的是一個名字而已,它所存在的意義要更加大,是個國家的代表,聚集著國民的精氣神。
  • 廢除「漢字」推行拉丁字母,如今74年過去了,越南現在變成啥樣?
    中國是古代文明四大古國之一,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如今的中華文化更是在全世界各地都享譽盛名,每年不斷有大量的國際友人被吸引到中國來,在這裡學習中文或者是定居。這樣的現狀不止發生在現代,早在封建王朝時期,中國周邊許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的漢字和文化,以中文為各國的主要文字延續和發展至今,其中以日本、韓國、越南最為普遍。但如今的越南卻是拋棄了中華文化,改推拉丁字母為主要文字。下了這個決定的越南人,雖然是一位非常了解中華文化的人,從小也是學習中文長大,還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 越南「廢漢字」75年,改拉丁語為「國語」,卻還保留著中國習俗
    中國文化有幾千年,所以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文化就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像我們比較熟知的幾個國家就有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不僅是過去,現在的中國文化依然做到了源遠流長,很多外國人都表現出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在世界字體文化中,漢字是一門獨一無二的藝術,沒有哪一種文字能夠像漢字一樣,集字形、 字音、 字義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還衍生出了絕無僅有的書法藝術,試想一下,如果漢字被廢除了,書法藝術還會存在多久?幾十幾百年後,還會有多少人懂書法?
  • 「二簡字」為何被廢除?專家:外形很像日本字,還讓很多人改了姓
    而從最早成體系的漢字甲骨文到今天我們所看所學的簡化字,數千年來也進行了不少的演變。 簡化字便是官方所公布的簡體字,通常指《第一批簡體字表》和《簡化字總表》,有時也包括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的「二簡字」,「二簡字」並沒有獲得成功,1986年6月24日,官方宣布廢除了二簡字。
  • 趙元任為了反對漢字改拼音,寫出天下奇文,全文96個字是同一讀音
    趙元任為了反對漢字改拼音,寫出天下奇文,全文96個字是同一讀音文/觀心通史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先人為傳承文化創造漢字,才使得中華文化代代相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漢字獨一無二,無可代替。然而,五四遠動時,漢字差點被廢除了,這也是漢字最危險的一次。當時,漢字都是繁體字,老百姓的文盲率達到了95%,老百姓學繁體字特別困難,所以魯迅提出了在當時來看非常極端的口號:「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寫春聯改用字母,有個字卻怎麼也改不掉
    越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曾經的「安南」是基於漢文化而存在的,可以說若是沒有漢字的記錄,曾經的「安南」是沒辦法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的。但「安南」在使用了兩千年的方塊字之後卻在一夕之間全面廢除漢字,面對昔日小兄弟突然脫離漢語圈這件事,很多國人對越南去除漢字一事有種「被背叛」的感覺。
  • 胡志明:輾轉中國20年,又精通漢語,為何越南一建國就廢除了漢字
    而胡志明在中國的那些老朋友們,周恩來、陳賡等人也為胡志明感到高興,發去了賀電。不久,胡志明等人開始統一思想,統一文化,其中,對於官方的文字統一為「越南國語」,而在越南使用了兩千年左右的漢字,則完全退出了越南的文化舞臺。為何要廢除漢字?胡志明此舉到底是為了什麼?
  • 日本「廢漢字」三次,如今怎樣?看到這幕國人笑了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經過無數風吹雨打才形成現在的模樣。任何一個文字的形成,都有著特別的意義,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曾經有幾個國家,學習著中國的文化,運用著中國的文字,現在卻想用別的文字代替它,結果怎麼了?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漢語字意比較方便大腦思考和反映。不過英語也有比較廣義的詞彙,比如mate。源於古希臘文。翻譯過來也很麻煩,中文沒有相應描述詞彙。只有具體看語境翻譯。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
  • 日本國名的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
    日本文化體系的建立離不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滋養,如果沒有中華文化的啟蒙和影響,今天的日本文明不會如此高度繁榮。日本國名就是一個例子,它正是在中國文字的影響下誕生的。日本國名的演變以及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
  • 漢字的讀音要不要改?我總結出了五大觀點,請大家對號入座
    中國文字博物館 攝影:馬蜂窩信天遊 關於某些漢字改讀音這事,從去年鬧到現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半會誰也說服不了誰。 「漢字多數是『形音字』,『形』和不同的『音』結合在一起,表達不同的意思。」 「『書同文,車同軌!』如果大家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普通話推廣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 「二簡字」為何被廢除?專家:外形太像日本字,讓漢字失去了靈魂
    他們開始提出,之所以落後,是因為舊的文化在作祟,而舊文化頑固是因為漢字。認為要想拯救中國,就必須掃除舊文化,必須廢除漢字。於是一場長達半個世紀的廢除漢字狂潮就此誕生,他們的目標很明確,改漢字為拉丁字母。參與者皆是當時聲名赫赫的文化分子,譚嗣同、魯迅、蔡元培、劉半農、錢玄同等等。
  • 越南「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現如今中國已經變成世界上唯一使用象形文字作為書面文字的國家了,除了日本還能看到一些漢字的影子,其他的國家都已經向表音文字看齊了。就連漢字也差一點在錢玄同及魯迅的影響下學習西方的拉丁化。然而有這麼一個國家卻不得不被迫廢除漢字,改用拉丁文,它就是越南。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但從20世紀中葉開始,這些國家也開始脫離漢字的文化影響,開始廢除漢字,推廣自己的語言。這其中包括韓國。韓國廢除漢字,年輕人不再懂漢字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廢除漢字。計劃將「諺語」升級為國民性,開始實施韓國教育政策。因此,當時大量的漢字遺物和書籍被抹去。到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普通年輕人對漢字完全沒有認識。
  • 二簡字為何僅9年就被廢除?學者:外形太像日本字,丟了漢字精髓
    一直演變到現在,漢字是地球上使用時間最長,並且從來都沒有斷過層的文字,漢字在這幾千年的傳承裡面,也得到了不同的演變。在19世紀末一直到1950年前後,中國不僅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入侵,而且還有自身的薄弱,使得很多人都開始思考中國人落後的原因,對此有很多人開始提出,要將歷史上的一些舊的文化去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除根深蒂固的漢字文化。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越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不過這產生了何種影響呢,且聽分析。始於漢字,終於羅馬拼音為什麼越南會使用漢字,這還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言,越南的第一代君王神農氏的後代,而中國更素有炎黃子孫之稱,如此一來,越南和中國是同根同祖。
  • 韓國人又想恢復漢字?不會要宣布漢字也是韓國的吧
    」的規定,同時小學還進行一些漢字教育。(現在的南越地區就曾是真臘、佔婆人的土地)文化上,越南一直將漢字作為唯一的官方文字,並實行和中原王朝一樣的科舉制度,到1919年才正式廢除,比中國還晚了十幾年。所以,在還屬中國領土時的公元2世紀,當地人就假借漢字和仿效漢字結構原理、方法,依據京語的讀音,創造了一種名為「喃字」的本地化語言。喃字用於書寫越南文的純越詞(固有詞),漢字用於書寫越南文的漢越詞(漢字詞),這二者關係就像日語中的漢字和假名,及朝鮮歷史上的漢諺混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