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刀人,是「神算子」還是「亂世所出之人」?是一個神秘組織,還是鬼谷傳人?今天搜史君就帶大家來看看這神秘的賒刀人!
有人認為賒刀人能佔卜生死,預測興衰,往往出現在世道變遷之時,人們都說說他們以刀立信,以信闡道。
搜史君就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賒刀人的故事,有利於大家了解一下這賒刀人。
明崇禎八年,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村中:
「賒刀嘍!賒刀嘍!」
村口一個年輕的外鄉人,肩上扛著一個擔子,袋子裡裝著一把把菜刀。就這麼邊吆喝著邊走進了村子。村裡人都好奇,有聽過磨菜刀的,賣菜刀的,今天怎麼來了一個賒菜刀的?
終於又有幾個人耐不住好奇心走上前去問:「小夥子啊!聽你一直吆喝的賒菜刀,你的菜刀是怎麼個賒法呀!」
年輕人笑道:「我這是賒刀,我不磨菜刀,也不賣菜刀!我這菜刀只,賒!」
這個年輕人就順手拿了一把菜刀出來,遞給了這位鄉裡人。
鄉裡人拿著菜刀在手裡掂了掂,看了看,覺得這把菜刀真是一把好刀,光掂量這刀的分量就知道。
周圍圍觀的人也都走上前來,畢竟鄉裡人覺得這菜刀的確質量好,都不想錯過這件好事,於是都圍上前來,問這個年輕人這刀怎麼個賒法?
年輕人伸出5個手指頭,說:「菜刀50文一把,可以賒。」
鄉裡人都覺得用50文錢買一把菜刀根本就不值,而且這個小山村,遠離城池,每年所種的糧食,充其量只能自給自足,別談哪來的50文錢了。
但當大家剛準備上去的時候,這個年輕人又說道:「我這刀還能免費送給大家,但是有個條件,等這山下的溪流乾涸之時,我再來收帳!」
一聽這話,鄉裡人都笑了。這山下的溪流,連著孕育了幾代山裡人,直到現在都沒有一點要乾涸的跡象,又何談這溪流乾涸呢?
鄉裡人紛紛你一把,我一把,將年輕人的擔子裡的菜刀都給清空了。
年輕人背著擔子,笑著走出村去,鄉裡人紛紛拿著菜刀回了家,大家都高興,自己什麼都沒有付出,就領了一把這麼好的菜刀,紛紛嘲笑這個年輕人,竟然說出這麼荒唐的話,白讓整個鄉裡人撿了這麼大一個便宜。
轉眼過了五年,到了明崇禎十三年(1640)。
黃河流域水量減少,莊稼受害,牲畜沒有水喝,還有個別地方,人相食之。
而在此時明朝總兵官左良玉和張獻忠在太平縣瑪瑙山開啟了一場大戰。當時起義軍的部隊分為三路,張獻忠只是其中的一路,這二人在枸平關開啟了大戰,也就是今天陝西興安縣附近。
這兩支軍隊正戰得酣暢,而這個小山村下的溪流卻在一天天減少。
在山下溪流中玩耍的孩童們,這一日摸得了很多大魚,帶回到山上的家中,父母們問道:「今日為何捉得如此多的魚兒,還是如此之大?」
孩童們告訴父母說:「近日不知怎的,山下的溪流的水越來越少,這魚也就越來越好摸了!二丫都摸了好多河蝦,還有一隻大鯉魚!」
正說著山村村口一個剛下山打水回來的農夫大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山下的河水幹了!」
村民一陣騷亂,紛紛不相信,這農夫就跑到村長家門口,大喊:「村長啊!快起來看一看吧!鄉裡人沒活路啦!山下的河水要是枯竭了!咱們以後喝什麼呀!」
村長不情願的打開門,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準備和村民們一起下山看一看。
我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山下的河水不僅幹了,而且還遍布著屍體。這些屍體就是總兵左良玉和張獻忠的士兵,酣戰後所留下的。沒想到張獻忠敗落時走得急,也沒有為他這些兄弟收斂屍體。
這時這個小山村中的人才想到五年前有一年輕人到村裡來賒刀,當時就說:「等著山下的溪水乾涸後,再來收這賒刀錢。」
在村長的帶領下,村民們將這些屍體都收斂了,當這些人身上的金銀細軟都收集到了一起,剩下的兵器也都帶回了村。
就在第二天,五年前的賒刀青年就又來到了村裡,只不過此時他的肩上並沒有擔子,但他的手中卻多了一本帳本,徑直就走到了村長家門口,敲了敲門。
村長打開門一看,發現是五年前那個賒刀青年,頓時一驚。竟誰也沒有想到,賒刀青年當時隨口說的一句話竟然成為了現實。
青年看了看村長說道:「家裡人沒有錢,我也知道,這錢我可以不要,但是昨天村裡人收回來的兵器,都要給我。就當是拿這些兵器抵帳了!」
這山村裡的村民也都是老實本分之人,要這些刀槍兵器也沒有用,於是就應下來了。
青年點了點頭說道:「這山後是不是還有個山洞,就勞煩村長派一些人將這些兵器都放到那些山洞裡。」
村長帶了些年輕力壯的村民,將刀槍兵器都送到山後的山洞中之後,賒刀青年又問道:「然後是否還有一座廢棄的古廟?」
村長一驚,發現這賒刀的青年,怎麼對什麼事都了如指掌。不過隨即恢復道:「婚後的確有一破敗的古廟,不時會有一些趕路人會在其中居住。」
說罷,賒刀青年拿著帳本兒,就離去了。
來到這山後的古廟中,賒刀青年就發現了幾名滿身血跡的大漢。放到平常人身上早都嚇得逃跑了。這青年不但不跑,卻說要和著大漢做生意。
這大汗就是張獻忠,張獻忠還有一堆弟兄,都隱藏在這破廟外的樹林中。當時和左良玉一戰後,張獻忠一干人等都丟盔卸甲,將兵器全都丟棄在了山下。今年所要商量的生意,就是這批被他們丟棄的兵器。
「一件兵器五百兩銀子,沒有錢,可以賒。等到改朝換代時,我再來收帳。」
張獻忠聽罷:「大筆一揮,青年的帳本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青年也就此離去。
一晃眼,又是五年,順治二年(1645)。
南明福王政權滅亡,清朝一面派軍進入四川,另一面派人下詔,又將張獻忠勸其歸降。此時的張獻忠剛剛建立了大西政權,又怎麼會輕易投降?
而這一日,張獻忠的王宮裡裡抓來了一名刺客,在壓到張獻忠面前時,張獻忠才發現這就是五年前那名給自己賒刀的青年,雖然面色比當時略帶滄桑,但依舊能認出來他就是當年那個賒刀的青年。
賒刀人詭異的一笑說道:「我今日是來收帳的!」
賒刀青年當時所說的改朝換代並不是指張獻忠改朝換代,而是指清軍入關。
而當日那用500兩買來的一把兵器,如果今天還帳的話,對於張獻忠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原本張獻忠想賴帳,而且現在的他有賴帳的實力。
賒刀人輕咳了一聲,說:「在你的宮門外有一對人馬,你將銀兩交給他們就可以了。」
隨即賒刀人也跟著離去了。
可是賒刀人沒走多久,當前中就派了一隊人馬,要將銀兩搶回來。沒想到派去的人馬,有一人回來。
被抓住的那個人說,賒刀人讓給他帶話:「這一批銀兩可以請來高手刺客,刺殺你張獻忠,當年我賒你買,十分公道,如果要是想違約,搞不好人頭落地……」
張獻忠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背後直冒冷汗,過了半天都沒緩過神來。
八九十年代,賒刀人依舊存在著,預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