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把菜刀,只賒不賣,等到這條乾枯的河床漲滿水,我再回來收帳。」傳聞有一種神秘的職業叫做「賒刀人」,他們主要活躍在上個世紀,如今已是罕見。
據傳他們的起源是戰國時期的鬼谷子一派,但是近年來,他們身上神秘的面紗漸漸被揭開。
在1878年7月的《申報》中就曾記載,浙之奉化縣境內出現過賒刀人的身影。他們沿江而來,在人多熱鬧的地方繫舟停船,將刀在岸邊擺開。
如果有人上前詢問買刀,他們就只拿出帳本記錄而並不收錢,並會附贈一句「讖語」,有時是天氣或地勢,有時是物價或形勢。
這句「讖語」類似預言,他們會說,待到「讖語」應驗之時再前來收帳。而由於預言的加持,刀具已經超越了本身的意義,因此賒刀的價格幾乎都高於市價幾倍。
但由於他們的預言很多過於離譜,人們並不相信真的會應驗,所以很多人會願意來賒一把刀。一來當下可以免費領到一把刀,且賒刀人的刀具質量通常都屬上乘;二來,也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看看這預言是否真的能夠應驗。
當然,也會有人對此無心參與,只想買刀,通常情況下賒刀人也不會真的像吆喝的那樣只賒不賣。只要不是批量購置或是來砸場子的,他們也會以略高於市價的價格出售,邊賣邊賒。
留下「讖語」將刀具賒出後,他們就會帶著帳本離開,賒刀人通常都是雲遊四方,居無定所的,只待哪天「讖語」應驗再回來收帳。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玄妙的職業,因為很多在當時看來完全不可能的預言在後來都應驗了。但實際上,今年來隨著的時代發展,交通通訊都變得更加便利,賒刀人這一職業漸漸銷聲匿跡。
因為「賒刀」這件事實際上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對稱而進行的投資和銷售手段。
首先,在上個世紀,既沒有網絡,也沒有手機電視的年代,很多地方都是交通不便,消息閉塞。而賒刀人由於流動性強,一直不停地雲遊四方,對消息的收集要比尋常人強上許多。
他們就可以對一路收集到的消息進行分析和解讀,並早一步到達尚未知道這些消息的地方,據此做出預言。這樣,當消息到達此地時,看上去就仿佛他們的預言真的應驗了。
而將預言與賒刀聯繫在一起,既是一種投資,也是一種銷售手段。
他們當然不怕人賒,賒的人越多,他們的名聲越響。一旦日後預言應驗,他們能夠拿到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而且除了賒刀的人外,買刀人出的價格幾乎就可以將他們的本錢補上。
因此,歸根結底賒刀人也屬於商人範疇,他是不會用一個未來的預言去賭的,賒刀是作為最早的「風投」埋下更大的利潤,而眼下也並不會虧本。
賒刀人雖然四處流動,但從來不去人口流動頻繁的地區賒刀,因為他們要保證能收到帳。
銷售手段就更簡單了,通過將普通的刀具與預言聯繫到一起,引起民眾的好奇心。在這裡買菜刀幾乎相當於買彩票了,賒刀人的厲害之處在於即使你現在不需要刀,但聽了他們的預言也會想賒一把看看結果。至少吸引了更多本來沒有買刀需求的人的注意,製造了原本不存在的消費需求。
他們會保證成功率、收帳率。或許還會考慮到貨幣的流通價值。他們也許是一群長線投資人。雖然看似鬆散,但互通有無。這個職業如今雖然可以用科學知識進行解讀,聽上去很容易,但實際操作起來也是一門學問,除去那些跟風假冒之輩,這些真正的賒刀人也是一類值得敬佩的民間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