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農村有手藝的人才是最吃香的,像一些木匠、鐵匠、瓦匠、裁縫等都是人們比較熟悉的熱門手藝,不過在眾多的職業中,有一種職業一直都是比較神秘的,那就是「賒刀人」,他們經常走街串巷,賣一些菜刀,鐮刀之類的物品,說是商人吧,卻又只賒不賣。
賒刀人經常在東西賒出去之後,還會留下一些帶有預言性的話,並表示要在預言成真之後才會來收帳。比如「羊過千,牛過萬」、「糧食漲到一塊半」、「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等,正因為這些奇怪的行為,才讓這個行業變得有些神秘。
其實賒刀人並不是只賒各種刀具,也可能賒其它東西。當然賒刀人也不是近代才有的,相傳賒刀人的祖師爺就是鬼谷子,這個人算是史上最神秘的高人之一,他的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可想而知他們的老師更不簡單了。
以前在農村出現的賒刀人到底是什麼人呢?
第一種:銷售員
那些賒刀人本身就是商人,無論他們的買賣方式多麼神秘,但最終都是要把菜刀賣給你,只是收錢的時間長一點而已,不過時間長利潤自然就大。至於那些預言,也是根據當時的發展情況,大膽的預測而已。
要知道以前的農村人都很窮,平時根本沒人去買菜刀,那時候村裡都有鐵匠,即便是家裡需要,也會找鐵匠打一把菜刀。因此想要把菜刀賣出去,也就只能是先賒出去,然後留下一句預言,等實現後再來收帳。這就好比現在村裡人去小賣部賒東西一樣,如果關係好的話,商家就會客氣一下說:等你有錢了再給。
第二種:鐵匠
要知道賒刀人大多都帶著很多菜刀之類的鐵器,這些菜刀又是從哪兒來的呢?因此賒刀人或許就是外地的鐵匠,而那些菜刀就是他自己打出來的,假如他們也像貨郎一樣挑著擔去賣菜刀,肯定銷量不好,於是就用這種方式來增加銷量。
說白了,賒刀人就是賣刀的商人,只不過他們的銷售方式比較高明,比如:首先他們會說:「我的刀市面價格是四毛錢,但是賒出去就要貴十倍」。這樣當然沒人會要,接下來他們又會說:「你們放心,等糧食漲到一塊半的時候,我再來收帳,如果漲不到就白送」,這一下村民就覺得刀像白送一樣,因為那些預言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而賒刀人就用這種方式,輕鬆把刀以十倍的高價賣出去了。接下來就是坐等糧食漲價了。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銷售方式,添加一些神秘色彩,只是為了讓刀賒得更快一點而已。他們本以為到時候收回一把菜刀的錢就相等於賣出去了十把菜刀,這麼高的利潤自然就有人幹了。
那麼很多預言都早已實現,那些賒刀人為何還沒有來收帳呢?
其實在賒刀人整個銷售過程中,所有的操作幾乎都是完美的。而那些預言也只是他們的一種預測,然而他們唯一沒有預測到的就是錢貶值的速度這麼快,以前的一塊錢幾乎比現在的十幾塊錢還值錢,要知道以前的菜刀也不過能賣幾毛錢,就算十倍的價格也沒有多少錢。
再加上農村的發展也超出了賒刀人的想像,很多農村人都搬走了,如果跑去收帳的話,一天下來也找不到幾家人,也收不上幾塊錢。有那時間還不如幹點別的,其實這一點才是賒刀人這個職業真正消失的原因。
要知道以前人用的都是銀子或者銀票,從古至今,銀子的價格都比較穩定,而現在用上了紙幣,那時候賒刀人還覺得紙幣和以前的銀票差不多,結果卻沒想到紙幣貶值速度非常快,這一點是他們無法把控得,當最後一批賒刀人發現紙幣和銀票根本不是一回事的時候,也就明白了這種以時間換取利潤的方式過時了,甚至連本錢都要賠掉,於是賒刀人這個職業也只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