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生態山城,守護藍天...

2020-12-19 身邊24小時

2019年底,我市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成為全省第一個也是東北三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城市。山城通化,繼獲得「全國森林城市」「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市」之後,再添一張「國字號」生態城市名片。

「十三五」時期,我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擁有藍天、碧水、淨土是每個通化人的心願,也是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基於這樣的理念與堅守,「十三五」時期,全市上下萬眾一心、持續發力,大力實施三大攻堅:

——水汙染防治攻堅。加大力度推進渾江、鴨綠江、輝發河等重點流域水生態修復工作,對城市汙水處理廠、重點企業汙水處理站實施提標改造,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進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得到有效保護,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全市重點流域12個國省控斷面水質保持穩定,鴨綠江雲峰等4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國家考核標準。全市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持續鞏固提升,5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截至目前,已完成2臺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全域拆除10蒸噸以下小鍋爐700餘臺。同時,管控建築施工、道路運輸等揚塵汙染,嚴控露天燒烤,完成秸稈禁燒劃定和管控方案,制定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促進我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圓滿完成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尤其是市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逐年遞增,2019年實現338天,2020年前三季度優良天數達標率94%。

——土壤汙染防治攻堅。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和修復,完成14個高關注度地塊採樣工作和151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信息調查工作,質控通過率100%。開展農用地質量劃分工作,安全利用農用地面積20819畝,嚴格管控農用地面積643畝。完成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基礎排放量核算和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工作。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65個,受益人口7.74萬人。

此外,我市生態區創建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通化縣、集安市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集安市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柳河縣、輝南縣、東昌區被省生態環境廳命名為吉林省生態縣(市、區)。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生態鄉鎮52個,佔鄉鎮總數的88%,其中國家級25個、省級27個;創建生態村584個,佔行政村總數的85%,其中國家級15個、省級99個、市級470個。

「十三五」時期,市委、市政府把落實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列入全市「十大行動、百項工程」重要戰略部署,組織召開多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重點問題整改和重點信訪案件辦理進行現場督辦,有力地推動了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截至目前,已完成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62個,正在推進10個,完成率86%。

生態環境保護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站在新起點,我市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唱綠色戲,加快推進新時代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希國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重點圍繞「七個強化」開展工作。一是強化提升環境質量,鞏固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果;二是強化大氣汙染防治,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三是強化水環境治理,確保飲用水源和流域水環境安全;四是強化農村汙水治理,加快汙水治理設施建設;五是強化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建立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六是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七是強化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全面完成整改任務。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日子越過越舒服。」這是通化人的共同感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協調的生態畫卷正在山城通化徐徐鋪展。

記者:王遠洋(通化日報)

主審:趙成洪

審核:宋振宇

編輯:徐基砝 趙子程

校對:劉力萱

【來源:通化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文明建設踏上新徵程
    寒冬時節,行走在北京大興區新鳳河畔步道,微波蕩漾,碧水藍天。3年前開始的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讓曾經的「臭水河」如今成了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一批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
  • 「十三五」成就巡禮丨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做美經濟生態「雙面繡」
    黃海之濱的鹽城,天藍雲白,海岸森林,鶴翔藍天,鹿逐大地。每到秋冬季節,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漫天的鹽蒿草為無邊的灘涂鋪上紅色植被,一望無際的蘆葦叢成為300多萬隻遷徙水鳥的天堂。這是鹽城越來越美的五年:天越來越藍、水越來越清、花園綠地越來越多,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解讀生態文明建設「焦作讀本」 !焦作市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
    2017年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攻堅期間,我市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4個省控地表水責任斷面全部達到或優於省定目標要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100%,連續4年實現「雙達標」。2020年前9個月,全市4個省控斷面均達到省定目標要求。「十三五」以來,我市大氣、水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圓滿完成省定目標。
  • 安徽省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
    記者昨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時期,我省始終將汙染防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環境汙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11月底,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 州市環保頭條 | 麗江:發布「十三五」汙染防治攻堅戰措施和成效
    ,介紹了「十三五」以來,麗江市在全力推進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過程中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十三五」以來,麗江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中央、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為契機,全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守護麗江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成效顯著
  • 藍天碧水保衛戰 徐匯區生態環境「十三五」成就巡禮
    「十三五」期間,徐匯區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區的工作目標,積極推進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區域生態環境各項指標表現良好,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 【我們的「十三五」】(生態篇) 延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的「十三五」】(生態篇) 延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20-12-30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星羅棋布水系興 生態工程利萬民——白城市河湖連通工程成效顯著
    白城市河湖連通工程,是國家和吉林省「十三五」重點水利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周密部署,把連通全市124個泡塘作為重點工程強力推進,不斷改善白城市生態環境。哈爾淖引嫩江水潤萬畝良田。,成效顯著。自河湖連通工程實施以來,洮南市四海泡、泉眼泡昔日塵土飛揚的景象不見了,通榆縣興隆、勝利兩座中型水庫結束了連續12年乾枯歷史,天鵝、丹頂鶴等珍稀鳥類又陸續來此繁衍生息;向海、莫莫格兩大溼地如詩如畫的美景得以再現……河湖連通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不斷凸顯。
  • 厚植生態底色 共享綠色福祉—「十三五」以來西藏林草工作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主要內容,提出了綠色發展新理念,明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總要求。「十三五」期間,自治區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兩條主線,嚴格保護和修復森林、溼地、荒漠植被和生物多樣性,大力推進林草重點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積極發展林草產業,深化林草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 「十三五」成就巡禮|生態環境,威海四個第一!
    國家層面,榮獲了中華環境獎;成功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兩個城市」,全省唯一;威海華夏城成功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省級層面,2019年我市在全省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榮獲「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單項獎勵全省第一。黨政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堅決扛起政治責任。
  • 【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徵程
    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就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
  •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
    大眾網·海報新聞 張瑞 嶽子靖 青島報導今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召開關於「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聞發布會,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楊釗賢圍繞「十三五」期間環境治理工作進行了發布。
  • 以「三創」為抓手,推進鹹寧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公布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名單,我市以全省評分首位入選,是全省地級市唯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 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先行先試4年多成效顯著——種好「試驗田...
    4年前,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不同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模式;4年後,三省基於各自生態優勢,在機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上大膽改、深入試,基本完成重點改革任務,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福建各類自然資源「一張圖」管理、江西跨部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協調機制、貴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 [機關事務管理局]我市召開天水市公共機構節能「十三五」工作總結...
    為全面總結我市公共機構節能「十三五」工作,安排部署「十四五」工作,11月27日,在市政務中心召開了天水市公共機構節能「十三五」工作總結會暨培訓會議。會議通報了「十三五」期間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情況,對「十四五」公共機構節能重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公布了2020年市級節水型示範單位和市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對秦州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和天水市教育局等17家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先進單位及黃思等17名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時期,我市重點項目招引、重大項目...
    「十三五」以來,我市引進新力光智能裝備產業園項目等投資總額5—10億元項目192個;引進江西正邦現代化生物化工產業園等投資總額10—30億元項目73個;引進浙江吉興化纖等投資總額30億元以上項目17個。
  • 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天津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
    三年規劃建設,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小荷已露尖尖角」, 「天」字形骨架「骨骼」日益堅實、豐滿。今年屏障區內植樹數量為近年最多。明年,環首都東南部的這片綠色生態屏障,將煥發更加彭勃的生機。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打造美麗天津,著力保護生態環境。
  •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更和諧——鹹寧「十三五」汙染防治攻堅戰...
    在鹹寧優良生態環境的背後,包含著全市上下一心防治汙染的決心與定力,也包含著我市生態環境系統為守護「碧水藍天淨土」所付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今年是「十三五」汙染防治攻堅戰收官之年,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增強、廣度繼續延伸,克服了新冠疫情影響,大氣、水、土壤等攻堅戰役全面開花、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生態創建、突出環境問題整治、鄂南專員辦交辦問題整改等重點任務齊頭並進,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 【新聞發布】聊城市「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
    徒駭河、馬頰河是橫貫我市全境的骨幹行洪排澇河道,由於長期未進行系統性治理,存在淤積嚴重、建築物老化失修等歷史欠帳問題。2018年以來,我市搶抓「全省災後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建設」機遇,啟動實施徒駭河、馬頰河防洪治理,共完成河道清淤120公裡,建設214座支流涵閘、68座跨河生產橋、5座中型節制閘。
  • 中國沙地沙漠生態修復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我國沙地沙漠生態修復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一片片樟子松、沙柳、檸條、花棒綠意盎然,牢牢拴住腳底黃沙;  一群群牛羊進了棚圈、舍飼圈養,富民產業既治沙又治窮;  一座座沙丘或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