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最大羅馬式建築,中國唯一祝聖教堂,熬過這個疫情,就結婚吧

2020-12-22 帶娃兒去旅行

穿婚紗,拍婚紗照,以至於在教堂裡結婚,這些西方來的傳統,現在是越來越普遍了。許多情侶們都想留下這個美好的時刻,在教堂的見證下,許下彼此愛的誓言,成為一生愛情的堅貞信念。中國漂亮的教堂有很多,這些教堂中,造型繁複、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堂更符合現代國人的審美,所以也頗得新人們的喜愛,而在美麗的青島,就有一座聞名國內外的天主教堂。

青島天主教堂於1934年建成,原名「聖彌厄爾教堂」,是青島市區最大的羅馬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設計而成。據說教堂原先設計高度應該要達到百米,可是不巧的是剛好趕上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

教堂整體為磚石雙塔建築,內有四口大鐘。教堂內寬敞明亮,大廳高18米,兩旁走廊立著兩個供神父接待信徒懺悔告解用的告解亭。教堂中還有一架從德國進口價值不菲的管風琴,只有在主日彌撒時才會奏響。

對於許多青年背包客來說,浙江路教堂是肯定要來「打卡」的,儼然已經成為青島旅遊的一個名片,這個建築也出現在了很多代表青島的明信片和書籍中,成為青島歐式建築的典型代表之一。而這些文藝青年們的眼中,以教堂作為背景,無論怎麼拍怎麼拍都是一種很文藝的事,但要想拍好它,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對於許多新人來說,浙江路教堂是婚紗拍攝的絕佳浪漫之地,因此每到天暖時節這裡就成為了浪漫的大本營。在天主教堂外面有一種淡紫色的花,她有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泡桐花,可以說是非常賞心悅目了。泡桐花中會有許多拍婚紗照的新人,站在新人拍過照的地方,「咔嚓咔嚓」來幾張。不過走近了才發現,這座宏偉的教堂不會輕易上鏡的。如果沒有專業的相機,無論橫拍豎排調整角度以及後退很遠的距離,都沒能用相機把它完整地拍下來。

教堂整體外觀採用淡黃色的牆體,而在粉紅色的屋頂上立著端正的十字架,圓拱形門扇,紅色窗稜,簡潔優美的圖案,這一切顯得色彩豐富又自然。教堂右側的聖母瑪利亞雕像,又給了這座莊嚴的建築母性慈愛的光芒。這些完全不同於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外觀,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體會到一種肅穆而神聖。

教堂很高,內部通體白色,更顯得寬敞明亮。一走進大教堂,裡面各種彩色玻璃的窗戶上,一幅幅聖經上的場景,呈現在面前。那是一種五顏六色的美麗,不同於中國的壁畫,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有一種褪色的陳舊感。那種色彩有一種經久不衰,歷久彌新之感。雖然不是基督教徒,但是不得不承認,聖經的故事還是流傳很廣,看著玻璃上面的畫面,一般也可以知道故事講述的內容。

走廊盡頭是祭臺,上方穹頂繪有精美壁畫,玻璃窗也布滿彩繪,處處透著神聖和莊重。這種氣場,像是無數微小的顆粒散播在空氣裡,傳導進我的信息感應系統裡。不熟悉的人可能無法體會那種感覺,我們這些外行人也只能看看熱鬧罷了。

從中山路的岔道肥城路走過來,那是一條坡度比較大的上坡路,在這裡選個角度是可以將教堂兩尖塔統統收進畫面的,但是車多人多,要很有耐心才有可能抓拍的到,而在高空中欣賞,教堂又呈現出不一樣的魅力。在建築群落中,她是那麼的別具一格,與眾不同。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歐式建築成片,這些建築使得青島獨具魅力。政府也意識到這一點,未來將聖彌厄爾天主教堂和浙江路周邊街區還原成純正、古樸的歐陸風情街區,不斷增加旅遊、休閒、體驗功能,引入咖啡館、畫廊等歐式產業形態,還原街道歷史風格,完善提升功能,青島,將會越來越成為人們心目中一個靚麗的風景線。

相關焦點

  • 青島天主教堂(青島天主教聖彌厄爾大教堂)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擬建教堂應高百米,適逢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
  • 西開教堂,天津最大的羅馬式建築
    圖、文:讀閱評說天津西開教堂位於天津和平區濱江道獨山路,全稱天主教西開總堂,後因其所處地區又稱為西開教堂和老西開教堂。從五大道文化區向西北方向步行一公裡左右可以到達天津西開教堂。天津西開教堂是天津教堂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為國內少有的羅馬式風格建築(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
  • 著名建築遺產之歐洲——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伯多祿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建築歷史】★教堂最初於公元333年就已落成。聖伯多祿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廣場就是聞名世界的聖伯多祿廣場,建於1667年,主持設計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貝爾尼尼。【名稱由來】★★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26-333年在聖伯多祿墓地上修建的,因此稱為「老聖伯多祿大教堂」。1503年猶利二世決定重建老聖伯多祿大教堂,「老聖伯多祿大教堂」從此叫做「聖伯多祿大教堂」。
  • 西班牙博伊山谷的加泰隆尼亞羅馬式教堂群
    博伊山谷的加泰隆尼亞羅馬式教堂群位於西班牙東北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西部耶達省的庇里牛斯山區。在這個加泰隆尼亞人居住的山谷中,散落著博伊、陶爾、巴魯艾拉、坎德特等8個小山村。每個山村都有至少一座羅馬式教堂。它們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文化遺產。
  • 哥德式建築如何在中世紀取代羅馬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是12世紀中葉產生於法國的一種建築風格,以教堂為主要表現形式。這種建築風格到13世紀中期已經傳遍整個西歐,15世紀中後期開始衰落,16世紀逐漸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所代替。哥德式教堂與之前的羅馬式教堂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 :肋拱拱頂 ,尖頂拱門 ,圓形花窗 ,簇柱 ,以及高聳向上的線條。哥德式教堂的整個外形和布局都較之前發生明顯的改變 ,從臥式的變成了高聳直立的。這種曾經風靡西歐三個 多世紀之久的建築風格 ,直至今日仍是許多設計師的靈感沃土。
  • 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陣容亮相青島,除了船艦還能看啥?
    今天4月23日,是中國海軍70歲生日,中國有多艘艦艇首次亮相!霸氣的海上分列式、32艘受閱艦艇、39架受閱戰機…還有俄羅斯、泰國等10餘國近20艘艦艇參加檢閱!今天,全世界將矚目中國海軍!這是史上最大的海上閱兵陣容,而此次海上閱兵地點位於中國山東青島!繼2018年上合青島峰會之後,青島將又一次閃耀國際舞臺!今天拼拼傾心給大家整理了青島相關旅遊景點,拼粉們快來一睹美景吧!1五四廣場位於青島中心地帶的五四廣場,是青島的一大特色。
  • 青島旅遊攻略 I 1000元帶你玩轉3天2晚
    作為國內宜居的海濱城市,青島必須擁有姓名。踏上這片土地上,隨即便能感受到空氣中夾雜著海水的味道,非常的舒爽。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青島旅遊攻略,讓你1000元就能玩轉3天2晚,看完記得收藏哦~第一天抵達青島,到酒店安頓好之後,上午可以先去棧橋逛一下。作為青島著名的地標性建築,長長的棧道由海邊向海面延伸,是觀賞海景的絕佳地點。
  • 不萊梅聖彼得大教堂——它是歐洲最大的磚結構建築
    不萊梅聖彼得大教堂坐落於不萊梅的集市廣場上,為不萊梅的福音派教堂。公元789年,大教堂由維勒哈德主教首建,並以耶穌門徒聖彼得的名字命名。大教堂首建時為木製教堂。公元853年,木製大教堂被毀。後來,大主教安斯噶將其重建為石制教堂。
  • 在這座城留下我的足跡,青島伴遊帶您開啟海濱小城的自由行
    【天主教堂】推薦理由: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浙江路北端高崗上的天主教堂,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2年始建,1934年建成,佔地2470平方米,建築主體長80米,原名「聖愛彌爾教堂」,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我們首先來看看它的樣子。 教堂佔地8平方公裡,建築面積約6平方公裡,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 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
  • 齊魯儒小賢|接昨天的內容,小賢和你說說青島其他的經典建築!
    ,這座教堂就建在今天中正路旁的小山丘上,是一座氣派非凡的大教堂,原本稱為聖彌厄爾教堂,不過青島人總是稱它為天主堂。這座教堂由德國籍天主教神父維昌祿向青島教區所屬各地教徒募集捐款,在德國佔領初期簡單的天主堂同一地址興建,1932年開工,1934年建成。不僅是青島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曾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天主堂的建築由德國建築師畢婁哈設計,結構以鋼筋混凝土與花崗巖結合而成。
  • 歐洲這個國中國,有著世界最大的教堂,是全球天主教朝聖的中心
    接下來我們就來到了國中國梵蒂岡,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也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走到這條街道的盡頭,就到了聖彼得大教堂,也就是梵蒂岡大教堂,一個世界最小的國家,卻擁有世界最大的教堂,是多麼一件光榮的事哈。
  • 比廈門瀟灑,比大連文藝,融合了山與海的神韻,青島美得無與倫比
    棧 橋青島棧橋歷史上曾作為軍用碼頭和貨運碼頭,如今是青島的地標性建築,是青島歷史文化的見證者。青島八大關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因關內集中了俄、英、法、德、麥等20多個國家建築風格的別墅,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八大關有天然攝影棚之稱,早期著名的電影《劫後桃花》、《到自然去》以及蘇聯、德國和日本等國外影視界 也曾在此拍攝過外景。
  • 羅馬風格藝術解說中心,葡萄牙羅馬式建築的重新詮釋
    與該中心相鄰的Pra- a das Pocinhas城市廣場,以及Senhor dos Aflitos教堂共同構成了小鎮的中心地標。該中心建於小鎮廣場的邊緣,通過自身的體量和造型控制,來與周圍的城鎮環境構成連續的統一體。該項目借鑑了葡萄牙羅馬式建築的生成概念,力圖成為當代和遙遠的古羅馬時期之間的過渡元素。
  • 布格拉——聖尼古拉教堂,火藥塔,聖詹姆士教堂
    從老市政廳鐘樓下來,走到了老城廣場 西北 側的 聖尼古拉 教堂,這個潔白的巴 洛克 式教堂隔著廣場的對角線,與哥德式的提因教堂相向而立。沒有參觀到提因教堂的內部,自然不能再錯過 聖尼古拉 教堂了,好在這座教堂的內飾還算是華麗,除了精美的壁畫,尤其是那盞從穹頂懸掛的吊燈,營造出一圈燭光的效果,讓教堂內部增色不少。從老城廣場往東走去,沒多遠便是黑色高聳的火藥塔,這座哥德式建築在15世紀後期修建完工的時候,算是老城的東城門,是當時 布拉格 的標誌性建築,當時的用途是徵收關稅的地方。
  • 我們該如何看待羅馬式藝術?
    「羅馬式」這個概念是藝術史學家在19世紀初提出來的,用以概括11世紀和12世紀的西歐藝術,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出自修道院。當時的修道院是學術與創意中心,並且還相當富有。教堂裝飾有刺繡品、掛毯、雕像、聖像、壁畫與彩色玻璃馬賽克,藏有手繪經卷和各式禮拜用品,比如十字架、燭臺和聖餐杯,製作材質包括金屬、釉瓷與象牙。
  • 走進天津,打破「中國最詭異教堂」的傳聞,西開大教堂本來很美
    天津以前是通商口岸,各國紛紛來這兒設立租界,因此,天津成了中國北方城市開放的前沿,一晃600多年的風雲流變,今日的天津城有了中西合璧、內外兼容的特有氣質。如今一提天津,人們第一想到「天津之眼」摩天輪、天津530米的「金融中心」、標誌洋房租界的「五大道」景區、「馬克西姆法餐廳」裡的法式蝸牛……這些是天津的驕傲是"名片",遊客必去的」打卡地「。
  • 全球5大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居榜首,你想去看看嗎?
    1、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教堂的規模很大佔地面積為1.51萬平方米。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建築聖殿令人驚嘆,擁有很多藝術瑰寶。
  •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
    聖尼古拉大教堂,承載了藝術和建築精華的大教堂俄羅斯信奉東正教在阿什河兩岸附件的三十多座建築中,最引人注目,最吸引人的主建築肯定是那座巨大的教堂——聖尼古拉大教堂。無論是否信仰,但宗教總是有一種讓人安寧,凝聚人心的力量。
  • 聖斯特凡大教堂是維也那的著名建築,享譽全球,是維也納的象徵
    聖斯特凡大教堂建於12世紀末,高高的塔尖高達137米,僅次於德國科隆大教堂。整個教堂的建築風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門是羅馬風格,尖塔是哥德式,而聖壇是巴羅克風格,將這些不同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是人們歷時四個多世紀並不斷改建、修建的結果,又是維也納人折中調和才能的體現。大教堂內有1467至1513年間由尼可拉斯·格哈德·凡·萊登設計建造的國王弗裡德裡希的紅色大理石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