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婚紗,拍婚紗照,以至於在教堂裡結婚,這些西方來的傳統,現在是越來越普遍了。許多情侶們都想留下這個美好的時刻,在教堂的見證下,許下彼此愛的誓言,成為一生愛情的堅貞信念。中國漂亮的教堂有很多,這些教堂中,造型繁複、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堂更符合現代國人的審美,所以也頗得新人們的喜愛,而在美麗的青島,就有一座聞名國內外的天主教堂。
青島天主教堂於1934年建成,原名「聖彌厄爾教堂」,是青島市區最大的羅馬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設計而成。據說教堂原先設計高度應該要達到百米,可是不巧的是剛好趕上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
教堂整體為磚石雙塔建築,內有四口大鐘。教堂內寬敞明亮,大廳高18米,兩旁走廊立著兩個供神父接待信徒懺悔告解用的告解亭。教堂中還有一架從德國進口價值不菲的管風琴,只有在主日彌撒時才會奏響。
對於許多青年背包客來說,浙江路教堂是肯定要來「打卡」的,儼然已經成為青島旅遊的一個名片,這個建築也出現在了很多代表青島的明信片和書籍中,成為青島歐式建築的典型代表之一。而這些文藝青年們的眼中,以教堂作為背景,無論怎麼拍怎麼拍都是一種很文藝的事,但要想拍好它,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對於許多新人來說,浙江路教堂是婚紗拍攝的絕佳浪漫之地,因此每到天暖時節這裡就成為了浪漫的大本營。在天主教堂外面有一種淡紫色的花,她有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泡桐花,可以說是非常賞心悅目了。泡桐花中會有許多拍婚紗照的新人,站在新人拍過照的地方,「咔嚓咔嚓」來幾張。不過走近了才發現,這座宏偉的教堂不會輕易上鏡的。如果沒有專業的相機,無論橫拍豎排調整角度以及後退很遠的距離,都沒能用相機把它完整地拍下來。
教堂整體外觀採用淡黃色的牆體,而在粉紅色的屋頂上立著端正的十字架,圓拱形門扇,紅色窗稜,簡潔優美的圖案,這一切顯得色彩豐富又自然。教堂右側的聖母瑪利亞雕像,又給了這座莊嚴的建築母性慈愛的光芒。這些完全不同於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外觀,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體會到一種肅穆而神聖。
教堂很高,內部通體白色,更顯得寬敞明亮。一走進大教堂,裡面各種彩色玻璃的窗戶上,一幅幅聖經上的場景,呈現在面前。那是一種五顏六色的美麗,不同於中國的壁畫,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有一種褪色的陳舊感。那種色彩有一種經久不衰,歷久彌新之感。雖然不是基督教徒,但是不得不承認,聖經的故事還是流傳很廣,看著玻璃上面的畫面,一般也可以知道故事講述的內容。
走廊盡頭是祭臺,上方穹頂繪有精美壁畫,玻璃窗也布滿彩繪,處處透著神聖和莊重。這種氣場,像是無數微小的顆粒散播在空氣裡,傳導進我的信息感應系統裡。不熟悉的人可能無法體會那種感覺,我們這些外行人也只能看看熱鬧罷了。
從中山路的岔道肥城路走過來,那是一條坡度比較大的上坡路,在這裡選個角度是可以將教堂兩尖塔統統收進畫面的,但是車多人多,要很有耐心才有可能抓拍的到,而在高空中欣賞,教堂又呈現出不一樣的魅力。在建築群落中,她是那麼的別具一格,與眾不同。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歐式建築成片,這些建築使得青島獨具魅力。政府也意識到這一點,未來將聖彌厄爾天主教堂和浙江路周邊街區還原成純正、古樸的歐陸風情街區,不斷增加旅遊、休閒、體驗功能,引入咖啡館、畫廊等歐式產業形態,還原街道歷史風格,完善提升功能,青島,將會越來越成為人們心目中一個靚麗的風景線。